股市投資

基金ETF

全球總經

理財商業

消費信用

保險稅制

房產生活
亞馬遜1600億美元的雲端運算業務比其電商更賺錢!你難道不想了解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嗎?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虎嗅網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虎嗅網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亞馬遜1600億美元的雲端運算業務比其電商更賺錢!你難道不想了解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嗎?

2015 年 11 月 20 日

 
展開

“取代完全依靠硬體才可運行項目,如今我們已經擁有了雲,它可以接觸到不同的信息資源,並創造虛擬設備。”—這是1994年4月份《連線》雜誌 ​​中對於“雲”的介紹。

亞馬遜-cloud

實際上,雲端運算是電腦任務處理的一個商業化延伸。在眾多對於“雲端運算”的定義中,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的定義被普遍認可:是一種按量付費的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求的網絡訪問, 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用比較通俗的語言理解就是,第三方通過雲端運算技術將龐大複雜的電腦任務拆分為眾多小任務後,按需求分配到網絡中閒置的電腦資源下進行運算處理。這種按需求分配任務的方式完美地解決了過去企業內部對於IT部門的要求,可將曾經機房、存儲、服務器等相關任務交給第三方管理,節省硬體與人力開銷。

上世紀70年代中期,雲的概念已初步形成,直到90年代,隨著VPN技術的應用,雲端運算的概念被進一步深化並逐漸成長起來。而雲端運算服務真正被科技巨頭重視起來,得到迅速的商業發展則發生在21世紀的最初10年裡。

遠在彼岸的矽谷也正值科技嚴冬,很多投資人們都看衰科技巨頭們的營收表現,並警告新創企業存在過高估值現象。但亞馬遜、微軟(Microsoft, MSFT-US)等最新財報給投資人打了強心針,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他們的雲端運算業務。

那麼這些公司都在提供怎樣的雲服務呢?他們是如何發展過來的?目前雲端服務行業的格局如何?這些都將在以下部分得到解答。

如今雲端運算市場的格局幾何?

目前,亞馬遜、微軟、谷歌(Alphabet, GOOGL-US)以及絕大多數的雲端運算服務提供商,當前都提供不同種類的雲端服務,包括:

  • 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讓用戶在他人的數據中心中建立虛擬服務器和存儲器。這也是最基本的一層。
  • 軟體即服務 (SaaS):有時被作為“即需即用軟體”,是一種軟體交付模式。雲端集中式託管軟體及其相關的數據,軟體僅需透過互聯網,而不須透過安裝即可使用。
  • 平台即服務 (PaaS):介於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與軟體即服務(SaaS)之間,通過一整套工具和服務,讓開發者更為輕鬆的開發應用,不需要擔心他們運行的服務器。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Statista披露的最近數據顯示,目前雲端運算業務基本被亞馬遜、微軟、IBM三家三分天下,Google奮力追趕的身影也日漸清晰起來。

雲端運算服務提供商

亞馬遜是贏在了起跑線

Amazon Web Services(簡稱:AWS)是亞馬遜創始人兼CEO Jeff Bezos在2006年成立雲端運算業務,提供平台即服務(PaaS)和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當時Jeff通過一個採訪表示,“雲端運算讓人們可以遠程控制其業務。我們認為這項技術將變得很有意義,也會在將來的某一天創造真金白銀的財政收穫。”

一開始,AWS還僅是一套基礎性的基礎設施型服務:彈性雲端運算(The Elastic Compute Cloud,簡稱:EC2)。此後不久,亞馬遜增加了儲存服務Simple Storage Service(簡稱:S3)。最初,AWS主要被小型新創企業使用,為他們提供廉價的網站測試和託管服務。它們僅在AWS上運行小型實驗性應用,最後則把AWS作為其技術核心處理平台。當年的創業公司Netflix,、Airbnb以及Slack都是用AWS作為雲端運算合作方,如今它們都已成為創業公司的成功代表。

AWS-rapid-pace-of-innovation
AWS的快速增長

AWS是首個進軍雲端運算市場的選手,其先發優勢便是成功的關鍵所在。亞馬遜公佈的最新一季財報顯示,AWS佔亞馬遜當季銷售總額的8%,但卻佔營收總額的52%。其季營收達2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2億美元有78%的增長,成為了亞馬遜最大的營收增長版塊。亞馬遜也在連續虧損了20年後,成功扭虧為盈,而AWS則被視為其成功盈利的關鍵。

而AWS的積極營收趨勢也開啟了該業務良性循環:獲取到營收;資金投入以推出更多的功能與服務;吸引除新創公司外的更大的用戶;再次獲取營收。

這就意味著亞馬遜的雲端運算服務將逐漸變得越來越廉價,同時服務卻越來越健全。目前亞馬遜的雲端運算業務客戶超過100萬,行業覆蓋至醫院、製藥、太空總署、新聞等,服務器多達200萬台,包括第一資本(Capital One)、美國國家安全局、中央情報局在內的很多大企業都是AWS的客戶。

“這有點像是《夢幻成真》(Field of Dreams)裡的一幕。亞馬遜先開創了雲端運算業務,然後競爭對手就出現了,”諮詢公司Gartner的雲服務研發副總裁Ed Anderson表示,“但所有人都有點願意選擇亞馬遜,因為它是安全的選擇。”

Gartner在近期預計,AWS當前能夠提供的運算能力,與其後14家競爭對手提供的運算能力的總和相當。

德意志銀行認為,亞馬遜的全球雲服務AWS快速增長令AWS價值為1600億美元。這使得AWS成為亞馬遜最有價值的業務,超過了亞馬遜電子商務業務。如今,AWS已經發展成為年產值達70億美元的業務。到2020年,該業務的年產值將有望達到50​​0億美元。

“AWS雲服務業務仍處於發展初期,其增長率和利潤率都還不夠穩定。”對於AWS業務發展的現狀,亞馬遜CFO Brian Olsavsky謙虛地表示,“但是未來我們會投入更多精力在這項業務上。”

要在AWS的強勢經營下生存,其他如微軟和谷歌就必須提供差異化的雲端運算服務。目前,這些企業除了提供比AWS更低價的原始運算服務外,還增加了新的數據中心和軟體內部開發等創新型服務。

微軟緊隨亞馬遜成功搶占雲端運算市場

微軟首席軟體架構師Ray Ozzie在2008年的“微軟年度的專業開發人員大會”中首次向公眾介紹了Azure,提供的是平台即服務(PaaS)。但直到2010年2月,該業務才正式開始商業運轉。在2012 Spring Release時,Azure又正式開放了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的相關解決方案。雲端運算的名字也由最初的Windows Azure變成了現在的Microsoft Azure。

剛開始,微軟將亞馬遜的AWS業務視為Windows Server和SQL Server等微軟的企業軟體競爭對手。為了對抗競爭,微軟才順勢推出了雲端運算業務Azure。由於PC銷量的不斷下滑,曾靠軟體為生的微軟不得不逐漸減少對軟體營收的依賴,將雲端運算Azure作為最優先發展項目,並不斷向用戶強調Azure與Windows Server和其它企業產品的整合,以此創造與AWS不同的差異服務。如今,Azure已成為推動微軟營收增長的最大推動力之一,也讓華爾街推動微軟股價不斷上漲。

微軟副總裁Takeshi Numoto表示,Azure可將微軟Windows和Office服務整合為合作夥伴提供長期的特定服務,而且40%以上的雲端運算營收來自新創公司。微軟的優勢並不在於技術,而在於對企業業務的深度了解,以及已建立的客戶基礎信息。

另外,“物美價廉”也是微軟另一手好牌。許多的微軟大客戶早已同微軟簽訂了“企業協議”(Enterprise Agreement):簽約客戶在使用微軟軟體時享受更高折扣。微軟能夠利用此類協議,來鼓勵客戶使用Azure服務。

“微軟Azure業務的成長,主要是因為這家公司借助著企業協議作為手段和工具,”Gartner分析師安德森就此表示。

就技術層面來講,為了於AWS競爭,Azure也提供了混合雲端運算技術,模糊了平台即服務(PaaS)和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之間的界限。目前,Azure的混合雲技術能力已經領先於AWS。

除此之外,Azure和AWS也在激烈地競爭其政府級客戶。如上文所提,美國國家安全局、中央情報局都是AWS的重要政府客戶,由AWS GovCloud這一獨立部門直接承接政府雲端運算業務,整合亞馬遜AWS服務和政府需求。但顯然,沒人會希望這些重要信息都只有亞馬遜一人接管。微軟也在今年年初推出了專門接單政府服務的部門Azure Government,這一新領域對於微軟完全未知,仍有大部分技術難關仍需克服。

但除了競爭,微軟也以合作的方式令Azure得到了成長。從堅決反對開源,到接受,甚至到與競爭對手合作,微軟一直在轉變。

Linux開發者非常喜歡的一個開源操作系統,而微軟前任首席執行長Steve Ballmer卻把它稱之為“癌症”。而Azure則首先開始使用了這個微軟一直打壓的技術。隨後,微軟便贏得了大量開發者的青睞,巴托雷蒂表示,“微軟雲端運算業務能夠進展順利的原因,是這家公司與開發者產生了共鳴。”雙方的合作包括Linux的CloudForms和微軟的Azure結合,另外還提供系統中心虛擬機器管理器。

這場“世紀大和解”意味著微軟開放的心態。

微軟並未單獨披露過Azure的收入數據,而是把Azure和Office 365作為雲端業務整體進行披露。今年,該項業務的營收將達到63億美元。曾為Azure的業務主管、如今的微軟CEO Satya Nadella近期表示,雲端運算市場事實上是亞馬遜與微軟之間的“西雅圖競賽”,與其它絕大多數競爭對手並不相干。市場調研Gartner表示,目前Azure的增長速度要快於亞馬遜AWS,每周平均新增超過1萬名客戶。

儘管如此,但Azure在營收上仍落後於競爭對手AWS。但就中國區市場來看,微軟的Azure已領先亞馬遜的AWS一步。

2012年11月,Azure服務落地中國,此後便一直保持快速增長。在IDC和Forrester兩家分析機構的調查報告中,Azure都是目前中國公有雲基礎設施市場上的絕對領導者,微軟大中華區副總裁嚴治慶也表示Azure在中國的發展速度遠高於全球平均水平。

谷歌難以撼動亞馬遜和微軟的雲端運算地位

就雲端運算業務而言,谷歌當前處於一個尷尬的位置,僅以3.6%的市場份額位列第四。

谷歌的雲平台服務雲Cloud Platform是一個提供多種雲服務的組合產品,包括GAE(Google App Engine,於2008年4月推出)和GCE(Google Compute Engine,於2013年12月推出)。前者為PaaS服務,後者為IaaS服務,與亞馬遜的AWS、微軟的Azure直面競爭。為此,不具市場份額優勢的谷歌只能主打低價牌。由於AWS前後於去年3、7、11和12月調價, 谷歌則跟隨前者於去年3、10月、今年2月下調自己的虛擬機價格,Azure方面也在去年類似的時間節點上做了三次調價。

另外,近年來谷歌也為App Engine增加了諸多差異化功能,開始贏得了可口可樂(Coca-Cola, KO-US)、百思買(Best Buy, BBY-US)、通用磨坊等一些大企業的訂單。但是在雲服務的競爭中,谷歌仍很難吸引來到更大、更賺錢的客戶。

谷歌雲端運算業務主管最近在接受BI採訪時表示,“如果App Engine是矽谷的一家新創公司,那一定會是最炫目公司的之一。”

雖然從市場份額上看,谷歌並沒有絕對優勢,但卻是很多開發者的心頭好。

因為一直以來,谷歌崇尚開源理念,推出了眾多的開源技術。雖然微軟已經對開發者表示出了積極一面,但很多資深的開發者依然或永遠都不會相信微軟。而谷歌之所以可以做到此部分技術的開源,是因為其只佔谷歌營收的10%不到。而超過90%的營收—廣告業務則理所當然地被保持技術封閉。

其餘的企業都在掙扎

雲端運算產業剩餘的競爭對手情況就要糟糕許多,幾乎每家企業如今都在掙扎。因為創建的時間較晚,因此它們也無法像亞馬遜那樣因先發優勢而創建出良性循環。

Gartner分析師安德森認為,或許雲端運算產業的其它競爭對手在短期內能夠看到一點成功的跡象,借助現有的服務器架構幫助客戶打造更好的數據中心,以及更智能的應用。“但是最終,所有的一切都將歸屬於亞馬遜或是微軟,”安德森就此表示。

IBM雖位於雲端運算賽道的第三位,也投入了巨資進入雲端運算服務,但由於巨額投入,該業務正在嚴重拖累著IBM長期的硬體業務,每季不斷蠶食該公司的利潤,為公司的前景蒙上了陰影。

Forrester的巴托雷蒂表示,“目前還不清楚公有雲產業的老牌參與者,未來會在哪裡容身。”

除此之外,其他幾家業務競爭者的日子則更不好過。

甲骨文(Oracle, ORCL-US)一直聲稱自己的雲業務在成長,但事實情況是甲骨文的雲客戶仍主要是該公司的現有大客戶。對於原有客戶而言,甲骨文的雲端服務Oracle Cloud確實非常好。但是甲骨文卻一直無力讓開發者來使用自己的雲服務。巴托雷蒂認為,“甲骨文也知道自己無法涉足更廣的開發者市場。”甲骨文當前正在秘密開發一款新品牌服務,被寄予厚望。

惠普曾通過HP Helion公有雲服務試圖參與雲端運算市場的競爭,但是一直無力讓更多的用戶使用該項服務。HP Helion將會在2016年1月正式關閉。(文/提琴沒有弦)

虎嗅網》授權轉載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虎嗅網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虎嗅網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