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基金ETF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全球總經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理財商業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消費信用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保險稅制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房產生活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為什麽越來越多的人,過得像行屍走肉一樣?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虎嗅網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虎嗅網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為什麽越來越多的人,過得像行屍走肉一樣?

2020 年 9 月 21 日

 
展開

幾千萬年前,人類誕生,但茹毛飲血的時代,人類難以被稱其為人。當人類第一次擁有了智慧之時,當人類追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往哪裡去?”時,我們才覺得,人類誕生了。

我們從未放棄過追逐意義。

歷史上被稱為軸心時代的時期,誕生了無數先賢,中國的孔子、老子、墨子,百家爭鳴,西方的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百花齊放,他們用著不同的語言,不同的方式,追問著人的意義,世界的本源,於是建立起了我們今天幾乎所有的哲學、宗教、科學、藝術的根基。

人類在追逐意義的過程中,創造出了文明。

但文明發展到今天,我們似乎丟失了對意義的追尋,整個社會,陷入了一場“意義危機”——很多人找不到人生的目標和意義,變得麻木不仁,過得像行屍走肉一般。

意義不會源於所做的事,而是來自於某個超越性的世界,可以將其稱之為源頭世界。

所以我們的解決方案是必須在自己的現象世界之外,建立源頭世界作為根基。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覺得內心痛苦,就是因為與源頭世界失聯。而與源頭連接的方法,就是“臨在當下”。

一、人類兩大千古難題

人類幾千年以來,有兩個未解之謎,無數哲學家、思想家都把自己的一生投入到解答這兩個問題裡去,但很遺憾,到現在為止這兩個問題都沒得到很好的解答。

第一個問題是認識世界,第二個問題是認識自己。其實還有隱含的第三個問題,那就是我和世界的關係。由於前兩個問題都沒解決,第三個問題也就沒得到解決。

先來看認識世界。對應著哲學裡的本體論,古希臘關於本體論的思維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觀點叫“原子論”,認為世界是由特別細微、不可再分的原子,以及原子周圍的虛空所組成。

而另一種觀點認為,其實事物不是本質,事物之間的關係才是本質,這些關係可以用一些理念表達出來,這被稱為“理念論”。

後來,原子論和理念論直接推動了自然科學的進步,一脈是對最小單元的追索,物理學家一直追到了電子、夸克等;另一脈是對世界萬物至理的追問。

然而,這兩脈都遇到了攔路虎,導致無法繼續追問下去。

原子論這一脈遇到了海森堡,海森堡是量子力學方面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提出了“測不准原理”,我們原以為把一個事物的最小單元找到後,了解了最小單元,就能了解這種物質,但海森堡認為,最小單元的位置和動能不可同時被確定——如果你知道最小單元所在的位置,就永遠不知道它的速度;如果知道它的速度,就永遠不知道它在哪。這等於給原子論這一脈“判了死刑”。

理念論這一脈則遇到了哥德爾,他提出了“不完備性定理”,從數學上證明,在任何人類理性系統之外,總有一個“搗亂分子”跟這個系統是不相容的,如果想把“搗亂分子”包含進來,原有體系的自洽性就崩潰了。也就是說,人類的理性有不可克服的結構性缺陷,等於給理念論這一脈“判了死刑”。

所以,到今天為止,認識世界這道題原則上是不可解的。大哲學家康德也只好宣布:“物自體”不可知。意思是說,我們只能了解現象界,而不能了解世界的本質是什麼。

你可能會說,我們有那麼多科學定律,都不能用來認識世界嗎?可以說,幾乎所有定律都是關於世界的資訊,相當於給世界拍了張照片,但並不是世界本身。這就導致我們對幾乎所有重大問題都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舉個例子,愛因斯坦提出“光速不變”作為狹義相對論的基本假設,但為什麼光速不變?愛因斯坦也不知道。為什麼任何物體,甚至連資訊的運動速度都不超過光速?愛因斯坦也不知道。光在宇宙中為什麼如此重要,甚至重要程度超過時間和空間?也沒人知道。

類似的問題還有很多,如果我們只是通過研究系統的現象來研究這個系統,就無法真正了解這個系統。所以,我們如果想了解世界是什麼,就必須先了解世界的源頭是什麼。

二、探尋世界的源頭

世界有沒有源頭,是一個巨大的問題。

他們認為世界的源頭是存在的,而且他們表達存在的那個詞很奇怪,不是現象存在的“existence”,而是“being”,表達的是本體性的存在。

回答世界源頭這個問題的集大成者是柏拉圖,他提出了著名的“洞穴隱喻”,認為我們實際生活在一個洞穴裡,每個人都被鐐銬鎖著,眼睛只能往前看,而我們看到的任何東西,其實都是身後事物在陽光照射下投射到牆上的影子而已,柏拉圖用太陽代表真理,太陽間接的投射影代表人類的知識。

如果想了解真理,就必須從洞穴裡爬出來,到一個新的世界。柏拉圖稱外面的世界為理念世界,洞穴裡是現象世界。

言外之意,柏拉圖認為我們的世界之外有一個真正的世界,即理念世界,這是不變的本體,我們這個世界是由理念世界生髮出來的,只有了解了理念世界,才能了解現象世界。

如果我們把尺度放大一些就會發現,柏拉圖所說的兩個世界的關係,與老子所說的“道”在結構上幾乎完全一致。老子認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我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假如把天地理解為現象世界,“道”就是現象世界的源頭,所以老子相信現象世界有源頭。

幾千年來,對於柏拉圖的“洞穴隱喻”,很多人並不認同,就連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都不接受,拉斐爾的《雅典學院》畫幅中間就是他們師徒兩人,柏拉圖用手指著天,認為世界的源頭在理念世界,而亞里士多德則用手指著地,認為世界的本質就是世界本身。

接下來,我們可以沿著柏拉圖的思路嘗試著進行思考,不論正確與否,都會讓我們的心胸和視野變得開闊。

如果想研究源頭,有三個問題避不開:

  1. 這個世界有沒有源頭?
  2. 如果有源頭,是一個源頭還是多個源頭?
  3. 如果有源頭,它有什麼特徵?

首先是世界有沒有源頭。

這裡,我們先來看宇宙是否存在源頭。

如果我們相信奇點大爆炸,就表明我們相信宇宙是有源頭的,宇宙的源頭就是奇點,奇點是什麼?沒人知道,但所有科學家都承認奇點的存在。

同理,假如把現象世界當作我們可感知、可想像到的最大宇宙,也一定存在源頭。那如果世界有源頭,是一個還是多個源頭?

談到源頭問題必須先解決一個悖論:源頭自己有沒有源頭?比如我們說現象世界來自於理念世界,然後立刻可以問一個問題:誰“創造”了理念世界?

我們可以說有一個更高的系統創造了理念世界,但問題又來了:更高的系統又是怎麼來的呢?如此類推下去,其實是無限遞歸,沒有意義的。所以為了避免這種現象,必須在有限步驟之內有一個到此為止的絕對源頭,這個絕對源頭符合一個法則,是我們解釋的關鍵,叫做“自指性”。

什麼是自指性呢?

簡單來講,自指性就是自己創造自己,自己複製自己,自己繁殖自己的特性。這裡不展開講​​了,有興趣可以去看一本書叫《哥德爾、艾舍爾、巴赫:集異璧之大成》。

比如,基因就具備自指性,基因決定了蛋白質的繁殖、解碼和解釋,但誰決定基因自己的遺傳代碼呢?基因自己。

我們前面提到的哥德爾,他在研究不完備性定理時用的就是自指性,圖靈看了哥德爾解這道題之後,也用自指性解了另外一道題。馮·諾依曼臨死前的最後一個研究就是機器能不能自複制,他用自指性來解釋機器可以自複制,這也是今天AI的一個大問題。

所以理念世界創造了現象世界,更高一個級別的系統創造了理念世界,但一定會有一個絕對源頭,自己創造了自己,它具備自指性。

但這個模型還是太複雜了,我們可以取一個極簡的模型,也就是說,理念世界創造了現象世界,理念世界具備自指性,創造了自己,就到此為止了。

如果源頭具備自指性,那接下來的問題是有一個源頭還是多個源頭?

這個問題非常重要。比如邏輯裡講因果律,任何事物都有原因,原因也有原因,但這個過程不能無限下去,必須有個第一因,那第一因是一個因還是多個因?第一因必須是唯一因。所以為什麼說“一”這麼重要?因為“一”既是第一,又是唯一。如果源頭不是唯一因,當然也就不是第一因了,肯定還有別的因,就不能到此為止。真正的第一因生髮出了所有的一切,是最後一個,才能提供絕對性的力量。

所以,絕對源頭是一個源頭。

這個源頭具備什麼特性呢?

這個特性可以被稱為“絕對創造性”,這個詞非常重要,源頭創造了包括自己在內的一切,是絕對的創造者。也就是說,凡是被創造之物都不是源頭,都不是理念世界。

我們可以來猜想一下源頭的特徵,主要有以下三點:

第一,源頭是無限的。如果源頭不是無限,而是有限,那就不是源頭了,所以源頭一定是無限的,源頭之外什麼都沒有,可以說是“其大無外”。

第二,源頭是“ 0 ”。由於源頭創造了一切,所有被創造之物都不在源頭,源頭沒有一絲被創造性,可以說“其小無內”。源頭甚至沒有時間和空間,因為時間和空間也都產生於奇點大爆炸,而所有被創造之物——包括時間和空間,都不在源頭世界。

第三,源頭是“ 1 ”。有且僅有一個源頭,它本身沒有二元性,有人稱其為“Ultimate One”。

“無限”“ 0 ”“ 1 ”這三個特性合起來,就是源頭的一元性。

現象世界跟源頭最大的區別就是現象世界一定是兩極化的,比如有主觀有客觀,有你有我。而源頭是一元性的,有且只有這一個整體,大到無限,小到沒有任何內容。

柏拉圖稱這個一元性的源頭為“理念世界”,如果用中文來表達,最接近的是古希臘哲學家巴門尼德的“存在是一”。

可以說,“存在是一”是世界的源頭。

三、找到源頭才能認識自己

接下來我們要探討的問題是:我的源頭是什麼?相信每個人更關心這個問題,因為我們其實不太關心世界的源頭是什麼,更關心我們自己是誰。

對於“我是誰”這個問題,哲學家笛卡爾的回答最為經典,我們最為熟悉的“我思故我在”其實就是笛卡爾在理性層面回答“我是誰”這個問題。

《莊子》中有個“莊周夢蝶”的寓言,笛卡爾也思考了類似的問題:怎麼才能證明我存在呢?現在的我,會不會是另外世界的“我”在做夢呢?會不會是某個人在我腦中植入了什麼東西,讓我看到眼前的一切呢?

於是,笛卡爾做了一個思想實驗,假設可能存在一個“邪惡騙子”,他可以把想法和知覺植入人腦中,所以你所看到的世界只是“邪惡騙子”在你腦中植入的想法而已,就像我們在《盜夢空間》《駭客帝國》中看到的橋段。

今天有人把笛卡爾稱為“虛擬現實理論之父”,但他的假想是有可能存在的,因為到今天為止,我們無法從邏輯上證明我們不是生活在“駭客帝國”裡。正如埃隆·馬斯克曾在一個訪談中提到,我們生活在真實世界的可能性只有億分之一。

笛卡爾希望藉助這個思想實驗探索什麼才是真實的存在,找到某個真實存在的東西,以此作為錨點,建立起人類的知識大廈,那知識大廈就必然是真實的。在絕望中,笛卡爾依然想找到根基,重建人類生活和信心的大廈,這種努力非常值得尊敬。

可在這樣的情況下,什麼才是真正的存在呢?即便我們掐一下自己感到疼痛,但這種疼痛感也可能是“邪惡騙子”輸入給我們的。

笛卡爾認為,我們不能確定任何東西是否為真,甚至不能確定大腦中想的事情是否為真,但有一件事應該是真的,那就是我正在思考。也就是說,雖然思考的內容不能確定是真的,但思考的狀態一定是真的。如果我正在思考,那一個思考的主體必然是存在的,他把這個主體命名為“我”,所以他說出了那句震古爍今的話:我思故我在。這個推理是整個形而上學的第一性原理,非常重要。

但笛卡爾也遺留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思”和“我”的關係,他只證明了“我”的精神存在,不能證明“我”的身體存在。

後來有個哲學家就沿著笛卡爾的思路往下證明,認為笛卡爾只是證明了精神是存在的,並不能證明這個世界存在,於是認為所謂的世界就是我感知中的世界,只有精神性的存在。雖然這話聽起來很荒謬,但從純邏輯角度卻無法否定。

所以,笛卡爾的證明是有悖論的,根本原因在於他沒有回答源頭問題,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意識的源頭是什麼?心智思考背後還有沒有更高的意識?他沒回答,他把心智和思考定義為意識的最高級了。

二是他沒有回答“我”背後還有沒有“我”,換句話說就是,笛卡爾只是回答了“我是誰”,而沒有回答“我的源頭是什麼”。

接下來我們同樣可以試著思考一下笛卡爾沒有回答的兩個源頭問題。

首先,思考背後還有沒有更高級的意識狀態?

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有一個隱含假設,他說有一件事是必然的,就是我正在思考,這個隱含假設是我知道我正在思考,這其實有個巨大的邏輯問題:你怎麼知道你正在思考?

舉個例子,假如你在做夢,你什麼時候知道你在做夢呢?就是當你醒過來的時候。如果思考背後沒有別的意識狀態了,只有思考這個終極狀態,思考怎麼能知道你在思考呢?

笛卡爾的我知道我正在思考,一定意味著有一個比思考更高級的意識層次存在,它知道你在思考。所以,笛卡爾的“我思”不能證明出“我在”,只能證明出有一個比“思”更高的意識狀態存在。這個更高的意識狀態是什麼呢?

喬達摩其實也提到過那個更高級的意識狀態,他稱之為“覺性意識”,我覺知到我正在思考,肯定得有某個覺知,所以證明有“覺”的存在。所以,“我思故覺在”。

但這裡依然有一個隱含的邏輯問題:你怎麼知道你正在覺知?

為了避免無限遞歸,同樣可以用自指性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取一個最簡模型,認為“覺”是一元性的,知道自己正在思考。

為什麼“思”不能知道自己在思考呢?

因為我們可以用“思”來認知世界,但無法認知“思”本身。就像我們可以用邏輯來思考這個世界,但無法用邏輯去思考邏輯本身。

這個悖論是人類認知的最大悖論,正所謂“能切之刀切不了自己,能看之眼看不到自身,所感知者無法去感知”,王東岳將其稱為“形而上學禁閉”。

“覺”這個層次出來以後,有一個巨大的優點,那就是不但能覺知對象,還能​​覺知自己。所以,“覺”是“絕對能知”的——所有可以被認知的對像都不是“覺”本身。

同樣,“覺”也有三個特徵:

一是沒有內容。一旦有概念、有定義、有思維、有語言、有思想、有內容,它就成了覺知的對象了,所以“覺”內部沒有任何內容。

從邏輯上推,覺性意識是一種純粹的意識形式,而不是意識內容。我們的思想是有內容的,而覺性意識是內容的所在,是內容周圍的空間。

二是無限。 “覺”的外部沒有二元性,它是絕對能知。

三是有且僅有一個源頭。

這三個特徵合起來就是“覺”和“思”的最大不同——“覺”是一元性的,它自己本身是絕對主體,沒有任何客體性質存在。

我們思想的最大特徵就是二元性,舉個例子,我們的語言就是兩極化的,比如“我在講課”,“我”是一個主體,“講課”是一個動詞;“我和你”也是兩極化的。所以大家把理性的邏輯理解為一把刀,一旦用邏輯就把物體切為二分。

仿照“存在是一”,我們可以將這個一元性的意識稱之為“覺性是一”,就是說覺性一定是存在的,而且是一元性存在。

以上,我們回答了第一個關鍵問題,即意識背後是有源頭的。那麼,第二個關鍵問題才會出來:如果意識有源頭,“我”的源頭是什麼?

在笛卡爾的證明里,“我”是思考的主體,但前面我們也提到,笛卡爾的“思我”其實是思考的對象,而不是主體,喬達摩的“覺我”才是“我”的源頭。

所以不是“我思故我在”,而是“我覺故我在”。由於“覺”本身俱備自指性,所以跟“覺”對應的“我”才是源頭性的我。

我們證明了思維有個源頭,我也有個源頭,接著就是另外一個問題:這兩個源頭是什麼關係?

在二元性思維里,“我”和“思”是兩回事。但在一元性意識裡,“我”不能是“覺”的對象,“覺”也不能是“我”的對象,也就是說,“覺”和“我”不能互為對象,所以“我”和“覺”是什麼關係呢?

從邏輯上只能推出“我”就是“覺”,即“我就是我的覺性意識,我的覺性意識就是我”,這是在二元思維語境下的同義反复,根據奧卡姆剃刀原則,完全可以去掉其中一個概念,去掉誰?只能去掉“我”,“我”是一個主體性的概念,“覺”是去不掉的,因為“覺”一定存在。

此處證明“我”不是一個獨立性的存在,獨立存在的是“覺”,它既是一種思維方式,又是主體。我們也就明白佛教里為什麼說“無私、無念、無我”了,因為“覺”就是無我的,只剩下覺性意識本身,它就是“我”,它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永恆存在。

所以,“覺性是一”是每個人的源頭,《新世界》這本書中有這樣一段話,寫得很棒:世上只有一個絕對真理,其他的真理都是從它衍生出來的。當你能夠找到那個真理的時候,你的行動將會和它一致。真理與你的本質是無法分開的。是的,你就是真理。如果你只在他處尋求,那麼每一次都會被誤導。你原本即是的那個本體,就是真理。

四、全部宇宙都在我的里面

我們前面分析了“理念世界”和“覺性智慧”,它們兩者之間是什麼關係?也就是世界的源頭和我的源頭是什麼關係?

從邏輯上來講,個體的覺性存在和宇宙本體不可能是兩個存在,因為如果是這樣,就違反了一元性。即使是一個很小的“我”的本體和很大的宇宙本體,更像是包含關係,我的本體是宇宙本體的一部分,也是兩極化的,哪怕只有萬分之一,也跟其他部分形成二元分立。

那就只剩下一個答案了,即個體的覺性存在和整個宇宙的本體存在是同一個存在。

這是一個非常讓人驚訝的結論,我如此之渺小,宇宙如此之浩大,怎麼是同一個存在呢?

我們都知道宇宙有多大,地球是太陽系的 8 個行星之一,銀河系裡有 3000 億顆與太陽類似的恆星,整個宇宙裡有 3000 億個和銀河系類似的星系。但似乎,只有一個答案——“我的源頭就是宇宙的源頭”,完全不可想像。

什麼機制能幫助我們解釋我和宇宙的關係?答案是分形。正所謂“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從一個微小的“我”切入進去,就是整個宇宙。而且這不是常規意義上的分形,是絕對分形——切入進去之後不是一個新的世界,還是原來那個整體。這是我們無法理解的,因為我們有空間的概念,而那裡沒有空間。

所以本體存在於無限大等於無限小的地方,我看過這樣一段話:對你來說,宇宙好像在外面。它不是。事實上它在你的里面。我們每一個人都包含著全部,可以被永無止境的“放大”,全部宇宙都在我的里邊。

此處所說的“宇宙”不是現象世界的宇宙,而是宇宙的源頭。 “我”也不是思想性的我,而是我的覺性意識的源頭。所以整個理念世界不在外面,而在裡面。

宋朝心學開創者陸九淵說過,“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

五、“臨在當下”是通往源頭的途徑

我們說世界的本體和我的本我是同一個源頭,如果這樣的源頭存在,我們如何通往這個源頭呢?

通往源頭的路有千萬條,把所有的路拿來研究,發現有一個堡壘是必須攻克的,即“No Mind”,也就是“無念”,超越心智、超越大腦、超越思想,然後就能進入到覺性智慧的狀態。

對於你來說,只需在通往源頭的路中選擇一條最適合的就行,我覺得有一條路很通用,無論你去專業修行,還是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都可以學習,這條路就是“臨在當下”。

什麼叫“當下”?這個詞看起來非常微不足道,而且被用濫了,我們一般認為它是個時間概念,事實它不是一個時間概念。

時間到底是什麼?它真的存在嗎?你猛然一聽這句話,肯定覺得不可思議。

事實上,科學研究有個基礎的方式叫經驗主義,認為只有建立在感知之上的經驗,才能構成知識。休謨是英國經驗主義的先驅,他說,我們只能感知每一個時刻發生的事,卻無法直接感知到時間本身。因此,時間並不存在。

想想看,歷史學裡有很多大事記,某年某月發生了什麼事,我們心裡會把這些點畫成一條線。但這條線我們能感受到嗎?它看不見,摸不著,什麼儀器也測量不到。

即便鐘錶上也不是真實的時間。我們把地球繞太陽一周定義為一年,地球自轉一周定義為一天,大家根據這個約定了時間,並且做成鐘錶,也就是說,鐘錶裡的時間只是地球運動的標識,不是真實的存在。

可是我們卻以為有一個時間存在,那是我們的心理時間,康德稱之為“先天直觀形式”,意思是時間客觀不存在,是內置到我們心中的。

所以,時間根本不存在,而且對於每個人而言,我們所能接觸到的東西,既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只有當下。

請你想一下,什麼叫過去?過去是你此時此刻的回憶,也就是說,你只能直接感觸到此時此刻對過去的回憶,根本無法直接感受到過去。什麼叫未來?未來是你此時此刻的想像,所以未來也發生在此時此刻,發生在當下。

所以《新世界》這本書裡說,到處都有時間確實存在的間接證據。比如,你見到小時候的發小變得很蒼老,你感嘆時間是把殺豬刀,認為是時間讓他發生了變化。但你找不到任何時間存在的直接證據,你從未經歷過時間本身,如果需要直接證據才能證明時間存在的話,那麼,時間就是不存在的,而當下則永遠存在。

但是,在我們心中,通常都把過去和未來看得很重,恰恰沒有當下。當下通常被我們當作未來的一塊踏腳石,是實現未來目標的工具和過程。但如果你把生命的“一”放在未來,就會出現一種“未來悖論”:你說,等我實現了未來的某個目標,我就幸福了,當你實現這個目標之後,又會繼續想一個未來的目標,之後還會不斷有下一個目標。

也就是說,你會永遠都在轉向,就像一頭驢,主人為了讓它拉磨,在它前面放一個胡蘿蔔,驢拼命追胡蘿蔔,不斷轉向,卻永遠都追不上。

各位想想,是不是這樣?我們以前一直認為最重要的是高三,認為考上好大學就幸福了;但上大學後發現,大城市如此繁華,但沒錢,認為工作賺錢了就會幸福;工作後卻遇到一個糟糕的老闆,覺得當了老闆,能掌控自己的命運,就會幸福了,所以就去創業;創業後發現,原來比打工還苦,等到公司上市就幸福了。

中國現在的上市公司越來越多,但有幾個上市公司的老闆是幸福的。每個人都被公司綁架了,開始想什麼時候把公司賣掉,我就幸福了……

所以,未來永遠是站在當下投射未來,我們永遠抓不到未來,這是時間給我們最大的困擾。

接下來,我們再從科學的角度拆分一下時間。愛因斯坦說,時間是光速的函數。如果我們想搞明白時間,得先明白光是怎麼運動的。

光運動時並不是每個空間都經過,它其實是從一個地方消失,到另一個地方重新出現,可以看成“跳著走”,中間極小的時間裡是沒有光的,這段時間可能只有 10 的 42 次方分之一秒,也有人說是 10 的 28 次方分之一秒。

什麼叫當下?

當下是極微小的光和光之間的那條縫,但是無限小等於無限大,如果我們從這個縫切下去,就能連接上源頭。也就是說,當下不是時間,而是時間和時間之間那條縫。

所以,那一瞬間才是你跟源頭連接的地方。 《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中的一段話特別棒:在認知一個物體之前,必然有一種非知識的意識,斐德洛稱之為良質的意識。在你看到一棵樹之後,你才意識到你看到了一棵樹。在你“看到”的一剎那以及“意識”到的一剎那之間,有一小段時間。

這段時間就是當下。

我們換個極大的尺度來理解,你晚上看星星,你此刻看到的星星並不是現在的,而可能是幾億、幾十億,甚至上百億年之前的星星,已經都是過去了。無限小也一樣,我們看到一個事物一剎那之後,才形成對這個事物的意識,在一剎那的當下,我們是在體驗事物,之後才形成意識,意識相當於為看到的事物拍了張相片,而且這張相片不是一剎那時候的相片,而是一剎那之前的相片,是過去了。

所以,我們能接觸到的現實,只有一剎那的當下。

時間禁錮了我們和源頭世界的連接,假如我們想從中越獄,需要找一個漏洞,這個漏洞就是時間居然有條縫,只要你保持臨在切入進去,把縫變得越來越寬,有一天就會突然擊穿閾值,跟源頭連上了。我稱這種跟源頭連接的方式為“ 90 度革命”。

今天我們基本上都在時間的水平線上奔跑,追求更多更快,幾乎很少有人告訴你,真正的力量不在未來,而在當下,“臨在當下”這四個字是一個重要的方法論。

六、靈感流淌是最美妙的狀態

我們怎樣抓住當下?

就是此時、此地、此事,達到一種“No Mind”的狀態講一個故事,有位禪師開悟了,小和尚就問禪師說,你開悟前和開悟後有什麼區別?禪師說,我開悟前砍柴、擔水,開悟後砍柴、擔水。小和尚接著問,那不是一樣的嗎,怎麼能叫開悟?禪師回答說,我開悟前砍柴的時候想著擔水,擔水的時候想著砍柴,我開悟後,砍柴的時候想著砍柴,擔水的時候想著擔水。

你要集中於此時、此地、此事,忘掉過去,忘掉未來,怕的就是你在工作的時候,想著通過這份工作賺一筆錢,然後退休去享受生活。工作時心在別的地方,既做不好工作,又不是修行的狀態。

有一項運動最能體現臨在當下的狀態,那就是徒手攀岩。徒手攀岩時,你不能想昨天干什麼了,不能想攀岩後就出名了、有錢了,甚至連你的前一個動作也不能想,全部精力必須在當下這個動作上,把它當做一生中最重要的,因為只要這個動作做錯了,命就沒了。

而且徒手攀岩時你都不能緊張、焦慮,不能過度思考,否則就會過度消耗。攀岩者的每一步都踩在死神邊上,我們有時候都不敢看,但你看他自己的狀態,非常瀟灑,跟跳舞一樣。

假如用一個數學公式來表達臨在當下,那就是分形學裡的“Z⇄Z²+C”,帶入一個“Z”,得到一個新的“Z”,循環反复,臨在當下就是“⇄”這個符號,不是結果,是過程。

可能很多人會擔心,如果只是此時、此地、此事,會不會影響我的業務?會不會讓我喪失遠大的理想?

恰恰相反,讓自己達到“No Mind”的狀態,不是放棄努力,而是把自己託付給一個更加宏大的力量和智慧。擊穿閾值之後連接源頭,獲得的力量和智慧遠比想像的要大得多。

對於我們東方人來說,跟“臨在當下”最接近的原型就是禪。

鈴木大拙是第一個把東方的禪推薦給西方的人,他認為,禪極具開放性精神,被引入什麼活動都可以,在日本,禪就被引入了各行各業,比如劍術加禪變成武士道,弓箭加禪變成弓道,繪畫加禪變成畫道,茶藝加禪變成茶道。很多技藝在加入禪的精神之後,都發生了奇怪的事——技藝本身變得不是目的,而成為通往禪的路。

德國哲學家赫立格爾寫了一本書叫《弓和禪》,用非常寫實的手法描寫了他在日本學習射箭的過程。

赫立格爾是德國康德學派的哲學家,非常理性,又對東方的神秘主義特別感興趣。藉著去日本做哲學老師的機會,他接觸了禪學,他把《弓和禪》當做了他學禪的一個實驗性的描述。

赫立格爾拜的老師是弓道大師阿波研造,據說阿波研造是一個百發百中的神箭手,但他沒有直接跟禪宗大師接觸過的經歷,他的開悟是通過射箭來得到的。

他學了好多年之後終於悟到了弓道的精髓,他說,什麼都不要想,你自己只需要把弓拉到最圓滿、最成熟的狀態,這時箭就會不經意間自動射出,直奔靶心。

要想更好地抓住當下,達到“No Mind”的狀態,還要注重寂靜。時間在我們身上的體現就是當下,而空間對應的是寂靜。

這裡的寂靜不是安靜,而是事物周圍的留白,空間背後的空間。假如你完全進入到一種沒有思維的內在空間,你內在無限深的空間就會跟外在無限廣的空間產生共鳴。

寂靜其實是人極力抗拒的,通常我們自己呆著的時候,會覺得無聊,甚至恐懼,彷彿跟世界失去了聯繫,尤其是我們年輕的時候,總希望能參加各種聚會,在觥籌交錯的熱鬧中尋找自己。

你跟朋友一起吃飯、喝酒或喝茶,你們的狀態是什麼樣的?會說個不休,覺得無話不談才是朋友間的最高狀態,一旦你說完停下來了,我就得接上去,如果中間沒人說話,就有點冷場。

而靈魂伴侶是什麼樣的?就是你們在一起待一天,哪怕一句話都不說,也不覺得尷尬,儘管一句話都不說,實際上所有的話都說了。

寂靜很好的範例是茶道精神,它的美在於單純而寧靜的品味,儀式化的飲茶方式目的在於成為自己心靈的主宰,換句話說,茶道的目的是為了使人們有所醒覺。在一個很小、很簡單的地方,整個過程中唯一能聽見的聲音或許只有水壺裡沸騰的水聲,或者屋外的風聲,透過這一小碗茶,主客之間的藩籬消失殆盡,泡茶的主人和旁觀的客人在不知不覺中化為一體,共享寧靜祥和,雖然什麼都沒說,但我和你,我和環境合而為一。

禪加上茶是茶道,禪加上建築就是建築之道,日本建築中有一種風格叫“Ma”,指的是空間,也就是空間背後有空間,讓你感受到內在的空間。它最大的特點就是沉默,如果我們說話說到一半突然暫停,可能會覺得不安,但日本人覺得這樣的空白和停頓也同樣飽滿,充滿意義。

在負空間的建築裡,隔板能一層一層滑動收合,將空間打開,即便是外牆也能行動,產生出一種連續空間的效果。

這才是“Ma”之美、寂靜之美、簡約之美,寂靜之美不是事物,是事物周圍的空間。

反思一下,我們的生活中有多少時間是接近留白的,有多少時間是留給安靜下來的自己的?杜克大學有一個教授研究聲音對人類神經系統的影響,他對比了絕對安靜和莫扎特的音樂在人腦中產生的效應,結果發現,絕對安靜比音樂更能促進腦細胞的發育。科學家的研究還發現,每天安靜兩小時,就會促進大腦中海馬區的發展。

《新世界》裡有一段話寫到了寂靜之美:

靜默的確是空間的另一種表達。在生活中碰到靜默的時候有意識地覺知它,這樣可以使我們與內在那個無形和永恆的向度聯結,那個向度是超越思想和小我的。

在靜默之中,你在本質上以及更深的層面上,是最接近自己的。在靜默中,你是原來的你,在暫時承繼了這具肉體和心理形式而被稱作一個“人”之前的那個你。

如果能臨在於當下,臨在於寂靜,就能超越思維,產生覺性智慧。

覺性智慧在我們的工作生活中可以用“靈感”這個詞來表達,我們通常把靈感理解成思想裡的靈光乍現,突然有了個好主意,突然冒出了個好創意。其實不然,靈感是正常狀態,只不過被遮蔽住了,如果你能去除那些遮蔽物,讓它自然流淌出來,那才是最美妙的一種意識狀態,我稱之為“靈感流淌”。

在《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這本書中,主人公在一所大學裡教修辭學,佈置了一個題目,寫一篇 500 字的文章。班裡有個女生才華平平,她想寫一篇關於美國的文章,寫不出來,向老師求教。老師說,題目太大了,你不要用 500 字寫美國,你可以用 500 字寫一下我們的城市。

第二天那個學生還是沒寫出來,老師說你再縮小一點,把學校門口的街道寫出來。女學生還是愁眉苦臉,寫不出來。老師急了,讓她寫學校對面的歌劇院,女同學還是寫不出來。老師實在太憤怒了,親自把她領到歌劇院對面,讓她從歌劇院正面牆壁左邊最下面的第一塊磚開始寫。

結果到了第二天,這個學生不是帶來一篇 500 字的文章,而是帶來了一篇 5000 字的文章。

我想這個練習對我們最大的啟示是,靈感流淌的狀態不是偶然得來的,而是訓練出來的。

要想實現靈感流淌的狀態,既要有基礎性動作的訓練,又要通過臨在當下和寂靜留白把思維清空,達到“No Mind”的狀態,兩件事情加起來,你所做的事情就會有更高的質量。

虎嗅》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虎嗅網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虎嗅網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