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wbone 是一家來自美國舊金山的智慧手環製造商,最初以生產耳機起家,後來將業務範圍內擴展至揚聲器。但近來,該公司的產品接連遭受用戶的差評,再加上媒體過度渲染的資金短缺問題,不得不叫停與其可穿戴智慧設備相關的業務。
國外科技媒體已經證實,Jawbone 目前正在籌備業務轉型的相關事宜,計劃透過 B2C 模式提供醫療健康產品,以及與之相配套的一系列服務,目標群體為臨床醫生和醫療服務機構,不再執著於直接面向消費者的智慧手環,努力擴大利潤成長空間。
為了保證此次業務轉型擁有足夠的資金支持,Jawbone 計劃再多籌點錢。有消息來源表示,公司正在與現有投資方進行對話,以尋求新一輪投資。與此同時,它還在努力遊說醫療健康領域的戰略投資方,並試圖拉攏來自國外的全新投資者。
不過,由於公司拒絕對這一消息做出更多評論,所以我們對其融資的具體訊息還知之甚少。但幾乎可以肯定的是,這些交易目前都處於正在商談的狀態。也就是說,該公司的融資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並未最終完成。
到目前為止,Jawbone 總共拿到了 9.51 億美元的融資,投資方包括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摩根大通(JPMorgan, JPM-US)集團(JPMorgan Chase,JPM)和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Andreessen Horowitz。儘管它成功融到了不少資金,但同時也揮霍掉了不少資金。
現今,可穿戴設備市場本來就處於一種尷尬的狀態。再加上它這種非理性的資金部署方式,想要實現獲利實在是難上加難。
Jawbone 距今最近的一輪融資,是去年完成的 1.65 億美元融資,當時的估值是 15 億美元,與其巔峰時期的身價相比,縮水了一半。去年春季,全球知名投資公司貝萊德(BlackRock, BLK-US)集團(BlackRock Inc.,BLK)對 Jawbone 的身價進行了估算,其估值僅為 3 億美元。由此可見,Jawbone 確實一直在走下坡路,已經大不如從前。
當然,除了 Jawbone,這樣的例子還很多。市場調研機構 eMarketer 最近公佈了一份報告,指出許多可穿戴產品,在正式上市銷售後,都遇到了獲取客戶和留住客戶的難題,整個產業的交易數額減少了將近 40%。就連近期剛收購了 Pebble 的智慧可穿戴設備巨頭 Fitbit 也不能倖免。
對於此次進軍臨床醫療領域,Jawbone 認為自己是擁有競爭優勢的。Omada 和 Forward 這兩間公司研發的商業模式,能夠有效幫助 Jawbone 在這一領域找到立足之地,不再局限於簡單的腕式追蹤器。
知情人表示:“對於醫療健康和消費類電子產品這二者的結合,我們還需要繼續去深入研究和學習。除非是產業領導者,否則普通公司在研發消費類硬體產品時,所面臨的挑戰著實非常嚴峻。”
該知情人補充說道:“對一家優秀的消費類電子產品公司來說,利潤只佔 30%,且面臨的風險非常大。但對 Omada 這樣的公司來說,利潤幾乎佔據了全部,這兩種是完全不同的經營情況。所以,如今的可穿戴設備公司都要搞清楚,自己究竟是要留在利潤較低的消費者領域,還是要向利潤較高但需要預付高額固定成本的醫療健康領域進發。”
“是否仍在堅持?”
如果我們看一看 Jawbone 的資料介紹,就會發現過去的它一直在流失客戶,而現在的它正在努力維持運營,希望能夠順利渡過轉型期。
在其社交媒體帳戶上,Jawbone 利用攀岩或瑜伽的圖片,給人們呈現出了一家健康新創企業該有的樣子。舉個例子,在一張圖中,兩位女性在雪人兩側朝對方扔雪球;在另一張圖中,有兩個人坐在沙發上愜意地喝著啤酒。無論是哪一幅圖,都描繪出了主人公健康快樂的生活。它沒有直接放一張智慧手環的圖片,但卻成功營造出了這樣一種氛圍。
但如果你仔細看,就會發現有不少人透過生氣的動畫表情,來表示對其產品的失望和不滿,抱怨公司對顧客提出的意見不予理睬,希望它能夠就相關問題給出幫助和解答。
在過去的一年中,Jawbone 似乎都不太活躍。其最近一條官方部落格的發佈時間為 2016 年 6 月,當時公司 CEO Hosain Rahman 強調:“我們仍然在堅持最初的承諾。”
那時候,有不少客戶對公司的產品表現出了懷疑,還有傳言稱公司將要被收購或進行資產清算。所以迫於壓力,Rahman 透過那篇部落格來進行了回應,嚴肅斥責了那些不實的新聞報導。
但其實,據外媒在去年 9 月的報導,Jawbone 確實在私底下出售了部分資產,尤其是一度非常搶手的揚聲器 Jambox 的某些資產。甚至有知情人士表示,現在 Jambox 整個業務都已經不再屬於 Jawbone 了。
回顧成立之初
說到 Jawbone,我們還得將目光拉回 1998 年到 1999 年那段期間。 Rahman 和他在史丹佛大學的同學 Alexander Asseily 一起創立了這家公司。除了 Jawbone,Asseily 還有過多次創業經歷,曾經參與研發了兩款社交媒體應用程序 State.com 和 Elvie。不僅如此,Asseily 還是英國在線轉帳服務提供商 Azimo 的非經營董事長。
一開始,公司是以 Aliph 或 AlipCom 這兩個名字存在的。剛成立不久,兩位聯合創始人就拿到了來自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即 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簡稱 DARPA)的一筆投資。他們主要利用這筆資金來設計在嘈雜環境中使用的通訊設備,最終研發出了一款能在打電話時消除噪音的耳機。
公司的創意成功吸引了設計師 Yves Behar 的注意,因而 Behar 決定加入公司並擔任副總裁。在那期間,他包攬了公司大多數產品和包裝的設計工作。2007 年,公司首次在 CES 大會上展出了 Jawbone 耳機,隨後又在 2010 年推出了藍牙揚聲器 Jambox,緊接著在 2011 年又發布了首款 UP 健身手環,並且在同一年將公司的名稱正式改為 Jawbone。
成長的痛苦
自 Jawbone 耳機問世的這十年以來,公司在矽谷的創業圈內可謂是名聲大噪。它一直走在各個新興產業的前沿,尤其是智慧可穿戴設備產業。
可凡事都不能高興得太早。到了發展後期,Jawbone 已經很難在可穿戴市場上保持領先地位,甚至被其他競爭對手甩出了很遠。 2015 年,國際數據公司(即 IDC)公佈了一份報告,對該年可穿戴設備市場上的前五家表現最佳公司進行排名,Jawbone 的市佔率連 3% 都不到,根本沒能入選。原本這一市場的規模就非常小,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想像區區 3% 的市場佔有率有多糟糕。
所以,上文提到其身價縮水也就不足為奇了。
雖然它現在正在積極籌資,但持懷疑態度的內部人士表示,無論其籌資期望多麼樂觀,都不能掩蓋它過去出現過的問題。據相關消息來源顯示,公司在巔峰時期每個月的花費是 600 萬美元,近期已經成功拿到了來自投資方的過橋貸款,以彌補成本支出。
眾所周知,去年,Jawbone 和 Fitbit 一直在打官司。最終,Fitbit 認為 Jawbone 沒什麼價值,可能會破產,所以選擇了撤訴。
它以媒體報導和第三方消息為依據,對 Jawbone 的財務狀況提出了質疑。
當然,Jawbone 發言人表示,公司並沒有打算提交破產申請,並且對 Fitbit 的言論和行為進行了反駁和申斥。
有消息來源表示,Fitbit 曾經試圖對 Jawbone 進行人才收購,買下後者的研發團隊和所有員工。但由於雙方之間的宿怨,再加上 Jawbone 對自家業務的堅持和自信,所以有關收購的對話和商談,並沒有順利進行下去。
所以現在的 Jawbone 究竟何去何從,是繼續堅持下去,籌得更多支持資金,實現業務轉型,還是利用手頭現有的資金來將公司帶入下一個發展階段,又或是在這二者之間找到一種平衡狀態,我們還不得而知。
封面圖片來源:https://jawbone.com/productshots/up4
《獵雲網》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