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林區曾諷刺,華爾街的潛規則:「沒有人會因為買了IBM,而被開除」。暗喻投資IBM,賠了錢,沒人會怪經理人,大家會怪IBM。
是否也有些投資規則,即使,讓人賠了錢,也會覺得理論沒錯,錯的是公司?
「好公司,便宜的價錢買進」,就是讓人賠錢,賠的心安理得的準則之一。
這個策略有錯嗎?
字面上沒錯,邏輯也完全正確。這麼簡單的策略,為什麼從股市賺到錢的人,還是少數?
因為,股市中總會有例外。
更糟的是,例外才是常態。
就用近一年的美國股市來談這些例外,或是常態。
儘管前一陣子風風雨雨,美國股市仍然「表現優異的令人髮指」。不對喔,道瓊指數現在才17,663,跟年初相比,下跌了160點。原因很簡單,美國企業高度分工,有些公司負責「表現優異」,有些負責「令人髮指」。
把時間拉回2014年年底,如果當時建立一個10支股票的投資組合,遵守「好公司,便宜的價錢買進」,這樣的策略,會有什麼結果?
每個人對好公司的定義,可能大不相同。採用道瓊成分股,爭議應該比較少,畢竟,這是代表美國整體產業的30家企業。
以2014年12月31日收盤的本益比(Price/EPS ratio)當評價標準,將道瓊30家企業分成三等份,落在最貴的10家,本益比為19.33倍到32.37倍。中等的10家,本益比為16.85倍到18.67倍。最便宜的10家,本益比為9.89倍到16.73倍。
經過10個月的時間,這30家公司,正報酬有16家,賠錢的有14家(其中賠超過2位數的有8家)。如果我們當初買進的是本益比最低的10家,賠錢的有8家,而且大賠超過2位數的有5家,整體平均賠了8.81%。這些便宜的好公司,不管賠錢的機率或金額,都令人髮指。
反觀另外兩個級距:中價位的10家,賠錢的是4家,平均報酬為0.93%。高價位的10家,賠錢的是2家,平均報酬為10.16%。同期代表S&P500的ETF(VOO)為1.15%。
為了避免產業的偏差,就算把30家公司,分成兩個級距,最貴的15家的報酬為8.14%。最便宜的15家的報酬為-6.62%。來回差了14.76%。雖然,我沒去統計S&P500的企業是否也如此,但經過我這兩三年的觀察,狀況應該很類似。尤其在大盤不低時,仍然便宜的公司,賠錢機率更高。對了,不要說本益比的評價方法太粗糙,用其他評價方法,選出來的公司不會差太多。
便宜買進好公司,反而賠大錢?!這樣的結果,令人糾結、失望、恨。就跟白蓮教徒發現,子彈可以打穿神功護體,一樣懊惱。
雖然不乏例子,但實在沒有勇氣做出,「便宜買進」會賠錢的結論(即使機率實在很高)。因為,我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造成這個現象,不管怎麼分析、歸納,都很難找出背後因素。只能說:對於股市,我們仍知之甚少,很多令人推崇的真理,在現實世界完全經不起檢驗。
我無意鼓吹追高,或暗示買大盤ETF比較好。雖然,我們投資的是自己的錢,不用擔心被開除,但還是要在乎賠錢。賠錢是賺錢的鏡子,鏡中反射出的景象,剛好跟賺錢相反。研究這些現象,有助於避開這些令人賠錢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