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兩國為了貿易紛爭再放重話,但是仍有讓雙方退讓的龐大誘因
今年三月,中美雙方針對貿易紛爭撂下重話,當時我們便表示中美貿易問題將佔據今年的新聞版面,但是不至於會大幅左右市場信心。 我們亦建議投資人聚焦主要央行釋放出來的政策訊號,並試著濾除其他雜訊。
只不過這幾個星期以來,市場雜訊越來越難置之不理,更對市場信心造成影響。中美之間的懦夫賽局,以及美國與加拿大、墨西哥、與歐盟之間的貿易摩擦再起,皆使得風險與日俱增。
我們曾在過去的投資長觀點提到,目前投資人仍不相信唐納·川普 (Donald Trump) 能夠妥善處理貿易談判。川普政府是否值得信賴,未來幾個月將是關鍵時期,但是雜訊與憂慮情緒也都可能攀升。故此,現在是時候說明為什麼我們認為中美兩大國還是有可能會避免相互衝撞,規避破壞性的後果。
以牙還牙
美國在今年的六月十五號確定將於七月六日開始對總值 500 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加徵最高 25% 的關稅。此計畫早於 3 月時已擬定,但實質影響不大。多數經濟學家認為,美國此舉最多只會令美國與中國 GDP 分別下降 0.1% 。
真正較令人擔心的是,報導指出中國提議要在未來一年,額外向美國進口 700 億美元的商品,但是此項提案直接遭到美國拒絕並宣布加徵關稅。美國宣布對中國加徵關稅後,中國也在第一時間對總值 500 億美元的美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對此,白宮表示不排除祭出新一波的關稅措施,屆時加徵關稅的產品總值最高上看 2,000 億美元。
如此「以牙還牙」的報復性關稅,將使得中美雙方的經濟損失將從 GDP 各自下降 0.1% 擴大至 0.3% 。
擴大戰線
這一場貿易戰究竟會延燒到什麼程度?表面上看來,這場貿易戰似乎還有得打。
白宮貿易顧問 Peter Navarro 表示:「中國受的傷害絕對比我們嚴重得多,而且中國低估了川普總統的強大決心。」 Peter Navarro 似乎在暗示中國向美國出口 5,000 億美元的商品,但是美國僅向中國出口 1,300 億美元,因此在這一場中美貿易戰之中,中國將比美國更早彈盡糧絕。
話雖如此,中國還是能夠輕易地擴大戰線。根據大多數的預估數字,美國企業在中國設立的子公司或是合資公司在中國的營業額超過 2,500 億美元,因此在這一場中美貿易戰之中,或許關稅不是中國最大的武器,而是例如找藉口關閉蘋果(Apple, AAPL-US) (APPL-US) 直營店,或是刻意刁難美國企業。這一切還不包括中國消費者發起的抵制活動,以及其他更劇烈的手段-例如操弄人民幣匯率或是運用手中持有的大量美國國庫券。
在這一場中美貿易戰爭中,就算中國可能會面臨較大的損傷,但是中國「忍痛」能力較強。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表示:「各種的貨幣政策工具已經就位,隨時準備好支持國內市場,且中國有能力承受各種的貿易摩擦。」
美國當然也有財政刺激政策做後盾,且目前美國市場的反應也相當平靜。然而,倘若中美貿易爭端繼續升溫,屆時白宮得準備好眼睜睜地看著美股在期中選舉前夕重貶 10% 以上,或是在農作物進入盛產期前夕,看到價格持續貶值。但是,白宮準備好了嗎?
各退一步,互相保留面子
中美雙方都有誘因各退一步並為彼此保留面子-尤其是美國總統川普,因為川普希望在十一月國會期中選舉前夕不斷博取媒體的版面。部分人士認為中國一開始提出的擴大進口美國產品的提議過於空泛,而且提議的時間太早,美國也不可能隨便就接受中國的提議,否則很快地就會沒戲唱。然而,只要時機成熟,中國可望再次提出類似、但更具體且更可行的計畫,藉此與美國破冰。
最後,市場並未考量到一旦塵埃落定、全球關稅稅率反而更低的情境。舉例來說,上星期部分德國大車廠力挺取消美國車進口到歐洲的 10% 關稅,以及歐洲車進口到美國的 2.5% 關稅。
有鑑於上述原因,我們仍認為目前的中美貿易紛爭只會引發短期動盪,而非一場戰爭的開端。然而,倘若川普執意要對抗中國的經濟模式,屆時川普可能會引火上身,且距離美國期中選舉還有四個月的時間,未來情況仍有可能會失控。儘管如此,即便中美雙方演得如此劍拔弩張,但是目前我們仍預期雙方終將各退一步。
上週焦點
- 美國住宅建築商協會房市指數: 6 月份下降 2 點至 68 點
- 美國新屋開工數目:五月份新屋開工數目為 135 戶,經季節調整年增率為 5%
- 美國建照核發數目:五月份建照核發數目為 130 萬戶,經季節調整年增率為 -4.6%
- 美國成屋銷售數目:五月份成屋銷售數目為 543 萬戶,經季節調整年增率為 -0.4%
- 日本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為 0.7%
本週觀察重點
- 6 月 25 日星期一:
-美國新屋銷售數據 - 6 月 26 日星期二:
-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 - 6 月 27 日星期三:
-美國耐久財訂單指數 - 6 月 28 日星期四:
-美國 2018 年第一季 GDP 數據 (最終統計) - 6 月 29 日星期五:
-美國個人所得與消費支出
-Case-Shiller 房價指數
-投資策略部 Andrew White
最新市場趨勢 (截至2018年6月22日)
市場指數 | 週初至今 | 月初至今 | 年初至今 |
股票Equity | |||
標準普爾500指數 S&P 500 Index |
-0.90% | 1.90% | 4.00% |
羅素1000指數 Russell 1000 Index |
-0.80% | 2.00% | 4.30% |
羅素1000成長指數 Russell 1000 Growth Index |
-1.10% | 2.70% | 9.10% |
羅素1000價值指數 Russell 1000 Value Index |
-0.60% | 1.30% | -0.70% |
羅素2000指數 Russell 2000 Index |
0.10% | 3.30% | 10.40% |
MSCI世界指數 MSCI World Index |
-0.90% | 1.20% | 1.90% |
MSCI歐澳遠東指數 MSCI EAFE Index |
-1.00% | -0.20% | -1.30% |
MSCI新興市場指數 MSCI Emerging Markets Index |
-2.30% | -2.70% | -5.20% |
STOXX歐洲600 STOXX Europe 600 |
-0.80% | 0.40% | -2.20% |
富時100 指數 FTSE 100 Index |
0.70% | 0.30% | 2.20% |
東證股價指數 TOPIX |
-2.50% | -0.10% | -3.00% |
滬深300指數 CSI 300 Index |
-3.70% | -4.50% | -9.70% |
匯率及固定收益Fixed Income & Currency | |||
花旗2年期國庫債券指數 Citigroup 2-Year Treasury Index |
0.10% | -0.10% | -0.10% |
花旗10年期國庫債券指數 Citigroup 10-Year Treasury Index |
0.20% | -0.50% | -3.20% |
彭博巴克萊市政債券指數 Bloomberg Barclays Municipal Bond Index |
0.10% | 0.00% | -0.40% |
彭博巴克萊美國綜合債券指數 Bloomberg Barclays US Aggregate Index |
0.00% | -0.50% | -2.00% |
彭博巴克萊環球綜合債券指數 Bloomberg Barclays Global Aggregate Index |
0.10% | -0.60% | -1.60% |
標普/LSTA美國槓桿貸款100指數 S&P/LSTA U.S. Leveraged Loan 100 Index |
-0.10% | 0.20% | 2.00% |
美銀美林美國高收益指數 BofA Merrill Lynch U.S. High Yield Index |
-0.10% | 0.90% | 0.60% |
美銀美林美國環球高收益指數 BofA Merrill Lynch Global High Yield Index |
-0.10% | 0.40% | -1.00% |
摩根新興市場債券環球多元化指數 JP Morgan EMBI Global Diversified Index |
0.30% | -0.80% | -4.90% |
摩根新興市場政府債券環球多元化指數 JP Morgan GBI-EM Global Diversified Index |
0.40% | -2.40% | -6.00% |
英鎊兌美元 U.S. Dollar per British Pounds |
-0.10% | -0.30% | -1.90% |
歐元兌美元 U.S. Dollar per Euro |
0.20% | -0.30% | -3.10% |
日圓兌美元 U.S. Dollar per Japanese Yen |
0.50% | -1.10% | 2.50% |
實質及另類資產Real & Alternative Assets | |||
Alerian 上市有限合夥(MLP)指數 Alerian MLP Index |
1.70% | -0.20% | 0.80% |
富時EPRA/NAREIT北美指數 FTSE EPRA/NAREIT North America Index |
2.20% | 3.30% | 1.00% |
富時EPRA/NAREIT環球指數 FTSE EPRA/NAREIT Global Index |
0.60% | 1.20% | 0.60% |
彭博商品指數 Bloomberg Commodity Index |
-0.40% | -3.60% | -0.10% |
黃金(紐約商品交易所 美元/安士)連續期貨合約 Gold (NYM $/ozt) Continuous Future |
-0.60% | -2.60% | -2.90% |
原油(紐約商品交易所 美元/桶)連續期貨合約 Crude Oil (NYM $/bbl) Continuous Future |
5.40% | 2.30% | 13.50% |
路博邁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獨立經營管理。台北市忠孝東路五段68號20樓。電話 (02)87268280。 基金經金管會核准或同意生效,惟不表示絕無風險。基金經理公司以往之經理績效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基金經理公司除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外,不負責本基金之盈虧,亦不保證最低之收益,投資人申購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有關基金應負擔之費用(境外基金含分銷費用)及投資風險等已揭露於基金公開說明書及投資人須知。投資人可至路博邁網站或公開資訊觀測站、境外基金資訊觀測站查詢。
由於高收益債券之信用評等未達投資等級或未經信用評等,且對利率變動的敏感度甚高,故高收益債券基金可能會因利率上升、市場流動性下降,或債券發行機構違約不支付本金、利息或破產而蒙受虧損。高收益債券基金不適合無法承擔相關風險之投資人。投資人投資高收益債券基金不宜占其投資組合過高之比重。高收益債券基金主要係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適合能承受高風險之非保守型投資人。高收益債券基金可能投資美國Rule 144A債券(境內基金投資比例最高可達基金總資產30%;境外基金不限),該債券屬私募性質,易發生流動性不足,財務訊息揭露不完整或價格不透明導致高波動性之風險。
基金的配息及相關費用可能由基金的收益或本金中支付,任何涉及由本金支出的部分,進而將會導致原始投資金額減損,基金配息率不代表基金報酬率,且過去配息率不代表未來配息率,亦不保證每單位配息的穩定性或一定配息;基金淨值可能因市場因素而上下波動,基金淨值僅供參考,實際以基金公司公告之淨值為準。
依金管會規定,目前直接投資大陸證券市場之有價證券以掛牌上市有價證券為限且不得超過境外基金資產淨值之10%。當該基金投資地區包含中國大陸及香港,投資人須留意中國市場之特定政治、經濟與市場等投資風險。投資新興市場可能比投資已開發國家有較大的價格波動及流動性較低的風險;其他風險可能包含必須承受較大的政治或經濟不穩定、匯率波動、不同法規結構及會計體系間的差異、因國家政策而限制機會及承受較大投資成本的風險。投資於以外幣計價的基金,或要承擔匯率波動的風險,投資人申購或有遞延銷售手續費類股於贖回時才收取手續費用,且贖回手續費會依照投資時間逐年遞減,有關基金應負擔之費用(含分銷費用)已揭露於基金之公開說明書及投資人須知中,投資人可至境外基金資訊觀測站中查詢。
本文提及之經濟走勢預測不必然代表基金之績效,基金投資風險請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及投資人須知。 有關基金由本金支付配息之配息組成項目表已揭露於本公司網站 www.nb.com/taiwan。或有遞延銷售手續費: B類股為 4%;E類 股為 3%;C2類 股為 2%; I、T 及U 類股則無; 詳細資訊,請參閱公開說明書中譯本「費用與開支」章節「或有遞延銷售手續費」相關說明。就申購手續費屬後收型之B、C2及E類股手續費雖可遞延收取,惟每年仍需支付1%的分銷費,可能造成實際負擔費用增加。分銷費用反映於每日基金淨資產價值並每日累計且於每月結束時按月支付其數額,且最高收取每年基金淨資產價值之1%。投資人希望於其投資時支付銷售費用者得考量前收手續費類股(例如T類股)。投資人希望較晚支付銷售費用者得考量CDSC類股(例如B、E及C2類股)。儘管CDSC會隨著時間經過而降低 (如投資人須知及公開說明書所載),分銷費用(目前收取每年基金資產淨值1%)則會持續地向相關類股收取。詳細資訊,請參閱投資人須知及公開說明書。所提及公司及個股僅供說明之用不代表任何金融商品之投資推介或建議。
©2018 路博邁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權 NBMKT-11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