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我們在《企業達爾文》一文中提到創新策略,發現在產品生命週期的成熟階段,必須透過增加附加價值進一步探討企業間的競爭情形。
一個企業要生存下來,不外乎就是能有源源不絕的利潤,被譽為當代經營策略大師的哈佛商學院教授麥可波特(Michael E. Porter)在《競爭優勢》一書中分析,最終要能獲得利潤最大化,甚至高於其他業者,那就是想辦法創造企業本身最大的價值,波特認為欲達到價值的最大化,可將公司內部核心和外部競爭環境做結合,發展其獨特競爭優勢,使資源能達到最佳的分配狀態。
找到競爭優勢的首要方法:從公司內部開始
價值鏈分析(value chain analysis,VCA)就是一套用來分析企業競爭優勢、尋找最大價值的方法。在波特的想法中,競爭優勢源自於企業內部,必須將企業中不同的價值創造活動分解開來,再進行分析。從產品的設計、生產、行銷到運輸及整個支援作業等多項活動,都是企業獲得價值的來源,如製造業透過大量原料的收購,壓低生產成本,創造價值;零售商針對客戶進行客製化的服務(如試衣間的提供或個人購物諮詢服務等),這些都是企業在創造本身價值的行為。
價值鏈分析:主要活動和支援活動
首先,「主要活動」乃是關於產品實體的進料、生產、出貨、市場行銷及售後服務等 5 類活動,這 5 大類會隨產業不同而展現出不等的重要性,如對經銷商而言,進出貨最重要;而對餐廳來說,生產作業可能才是重點。而支援活動是輔助主要活動,透過提供採購投入、技術發展、人力資源配置及各種公司不同的企業制度來支持主要活動。
「主要活動」有五種類型
- 進料後勤
原材料搬運、倉儲、庫存控制、車輛調度和向供應商退貨。 - 生產作業
將投入轉化為最終產品形式的各種相關活動,如機械加工、包裝、組裝、設備維護、檢測等。 - 出貨物流
集中、儲存和將產品發送給買方有關的各種活動,如產成品庫存管理、原材料搬運、送貨車輛調度等。 - 市場行銷
提供買方購買產品的方式和推銷顧客進行購買相關的各種活動,如廣告、促銷、銷售隊伍等。 - 售後服務
提供服務以增加或保持產品價值有關的各種活動,如安裝、維修、培訓、零件供應等。
「支援活動」有四種類型
- 採購與物料管理
指購買用於企業價值鏈各種投入的活動,採購既包括企業生產原料的採購,也包括支持性活動相關的購買行為,如研發設備的購買等;另外亦包含物料的的管理作業。 - 技術研究與開發
每項價值活動都包含著技術成分,無論是技術訣竅、程式,還是在製程中所體現出來的技術,都可藉此活動開發獨特的新產品,強化競爭優勢。 - 人力資源管理
包括各種涉及所有類型人員的招聘、僱用、培訓、開發和報酬等各種活動,以達到最佳客戶服務的目標。 - 企業基礎制度
企業基礎制度支撐了企業的價值鏈。如:會計制度、行政流程(如建立有效的資訊系統)等。
其實,波特價值鏈中的各種項目,本就是一般企業的運作流程,但透過價值鏈中的各種鏈結,企業能夠更有系統的去找出屬於自己的價值,就像檢查清單一樣,不同產業有不同的著重點,透過系統化的方式,價值鏈亦可讓一般外行人更快速地了解不同產業中企業競爭優勢的來源。
在學習檢視企業內部運作行為後,波特知名的著作還有《五力分析》,透過五力分析,企業可以很有架構地向外觀察競爭環境,相較於企業內部活動,投資人較容易取得對企業競爭環境的資訊,應該可以更容易體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