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認,當我第一次看到 1980 年代末期的永續投資組合 (Permanent Portfolio) 時,我有些懷疑,但並不是完全不屑一顧。以下是這經典的永續投資組合的內容,每一資產的成分比例相等:
- S&P 500 股票
- 最長期的國債
- 黃金現貨
- 貨幣市場基金
將通膨考慮在內後,這些資產表現如何?
- S&P 500 – 平庸到非常好之間
- 最長期的國庫券 – 跟隕石坑一樣淒慘
- 黃金現貨 – 飆升
- 貨幣市場基金 – 保持價值,賺取收益
將通貨緊縮考慮在內後,這些資產表現如何?
- S&P 500 – 非常糟糕到非常好之間
- 最長期的國庫券 – 飆升
- 現貨黃金 – 跟隕石坑一樣淒慘
- 貨幣市場基金 – 賺取適度的報酬,沒有太大損失
長期債券和黃金波動較劇烈,但從長遠來看兩者是絕對的負相關。永續投資組合的概念,旨在平衡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影響,並從這四類資產的過度反應中獲得報酬。
我做了什麼改變?
我蒐集黃金、長期國債、短期國債和股票自 1969/12/31 至 2011/9/30 的報酬率數據。 我建立一個假設的永續投資組合,投資組合中每種資產的部位都是 25%,當其中一項資產超過投資組合的 27.5% 或低於 22.5%,我會再重新平衡到 25%。這是我唯一用來再平衡的策略。我沒有做很多種測試,再從挑出最好的,因為我擔心會引起太多後見之明的偏見。我要避免自己陷入反覆測試,以獲得自己想要的答案的情形。
我使用 25% 上下 10% 的波段 (22.5% 至 27.5%) ,使其重新平衡投資組合的頻率能維持在適度的狀態。在過去 566 個月的研究中,它重新平衡了 102 次。本文置頂的圖片,是此測試的大略結果。
此永續投資組合中,中間那條平穩的線便是永久性投資組合的報酬。坦白說,我很訝異這個結果,永久性投資組合的績效很好。因此,我嘗試把短期國債從組合中剔除,這會提升報酬率 1%,但 12 個月內的最大跌幅增加了 7%。這可能不是很好的方式,但令人驚訝的是,加槓桿的永續投資組合其 12 個月最大跌幅比長期公債小,但績效卻曾打敗股票。
上述這些假設計算,並不包含其它額外手續費。如果你決定投資 SPY、TLT、SHY 和 GLD (或類似的東西) ,將會有一定的手續費和佣金成本。
可能會出錯的部份
現在,這樣的投資組合策略哪裡可能會出錯呢?第一,歷史數據可能是不尋常的,而無法成為未來的指標。1970 至 2017 年期間有什麼是不尋常的呢?
- 金本位廢除;個人持有黃金合法化
- 黃金的大幅升值是歷史異常現象
- 貨幣市場的規範放寬,使短期利率波動變大
- 零息利率 (Zero interest-rate policy,ZIRP) 對貨幣市場利率造成衝擊
- 聯準會 (Federal Reserve) 對短期利率的管理,導致市場對貨幣政策效率產生不確定性 –“大平穩 (The Great Moderation) ”
- Volcker 時代的利率是異常的,但為了將通貨膨脹壓低卻是必需的
- 今天長期國債利率偏低這件事情是異常的,部分原因是來自恐懼,以及聯準會 (Fed ) 政策不同以往
- 因此,從長期國債來看,更好的績效表現是不太可能的。無法再擁有過去豐厚的報酬率
- 股票市場從 1973/4、2000/2、2007/9 三次恐慌性重挫後都回升了
- 截至統計數據結束,股票的獲利率異常的高,而且嚴重高估。
但也許可以把這個時期的異常,看作是此策略的“測試”。如果它可以在這麼多的異常測試中生存下來,也許就可以存活到未來。
其它的風險,僅管不太可能發生,則有:
- 再次將個人持有黃金列入違法行為
- 美國長期和短期國債只有一個債權人,美國政府。有什麼狀況,可能會使這些債券因為政治原因而違約呢?當然,我認為多數情形債權人會得到利息,但誰能保證呢?
- 股市可能會停止交易一段時間
- 美國社會可能變得不具有創造力與生產力,導致市場變得更加不景氣。回想一下 100 年前充滿願景的阿根廷
但如果以上這些嚴重的風險發生,幾乎沒有任何投資策略能夠表現得好。如果美國不是一個理想居住的國度,那世界上還有那個地方是呢?轉移資產到那個地方又會有多困難呢?
總結
永續投資組合策略,是在多種整體經濟環境下還可以保存價值的方法。而且波動度夠低,幾乎每個人都能維持這個投資組合。最後,這個方法還很簡單。讓我不禁想思考這個組合可以做成哪種投資產品。
回到現況
我推遲了一段時間才發布本文,最初的測試在 5 年前便完成。那時候,Harry Browne 的永久性投資組合的想法,就已經大量出現在網路文章中。我這有兩篇:永續資產分配、“永續投資組合”今天仍然有效嗎?
目前對此策略有三個懷疑點:
- 自 2008 年起的 ZIRP (永久資產組合每年報酬率8%)
- 金價自 2012 年後下滑 (永久資產組合每年報酬率7%)
- 長期國債自 2016 年中期下滑 (永久資產組合每年報酬率 -4.7%)
在 46 年內,這個投資組合策略有 41 年維持獲利,有 5 年小幅虧損。虧損的幅度與年份為,2008 年 -1.0%,1994 年 -1.9%,2013 年 -2.2%,2015 年 -3.6%,和 1981 年的 -4.5%。我不知道別人怎麼想,但一項投資策略能夠在市場中 11% 的時間內僅損失 2.6%,而 89% 的時間卻能獲利 9%以上,這個策略應該會有人想知道。
不過有一點必需謹記,雖然它過去成功,但不代表未來也一定會成功。永續投資組合有一套合理的理論,但它也能夠用在價格高昂時的債券和股票嗎?我的猜測是肯定的。
可能情況: (1) 通貨膨脹,聯準會卻沒跟上腳步 — 現金和黃金績效良好,債券不受影響、股票混亂。 (2) 成長停滯,聯準會不變:債券反彈,現金和股票混亂,黃金跟隨通貨膨脹價格上漲。 (3) 持續成長,聯準會鷹派聚集。現金績效不錯,其餘的資產的報酬率都混亂。
不太可能這些資產都在同一時間內績效不好,因為它們對總體經濟變化的反應並不相同。
有很多修改後的永續投資組合想法我沒列出,但大部分都比這單純的策略績效更糟。最初的永續投資組合策略是相對純粹的作法。我正在以一個最低 2 萬 5000 美元的帳戶,試圖運作這種想法,這個帳戶持有上述 4 種資金,並會重新平衡,還會扣取 0.2% 的 ETF 費用。為了最大限度的減少稅收,高成本稅收的資產將首先出售。
有許多人對此永續投資組和表示感興趣;但很少人實際買進。而除非以下兩件事情發生,否則小帳戶和低費用結構不能達到規模化的效應:(1) 足夠的帳戶需要它,(2) 所有的報告服務由 Interactive Brokers 提供。
另外,任何人都可以進行重新平衡策略,這並非不能複製的實驗。而且有足夠合適的 ETF 可以使用。(編譯/Rose)
《The Aleph Blog》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