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七八十年代開始,三星從一個做低階組裝的企業到今天半導體產業的世界巨頭,一路走來,很多人都在關注他們成功的原因。其實,最早三星是從日本 “ 偷學 ” ,花了很多錢請日本的一批擁有領先技術的半導體工程師們,在週末或者空閒的時間來韓國支援技術。那時候每個日本工程師身邊經常都會圍著五六個韓國的工程師,他們不幹別的,就為了學習、偷學;甚至有人回憶,當年三星的高層去日本半導體廠參觀的時候,也會在心中默記廠房的規劃、產線的設計。
發生了什麼事情?
經過 30 多年的發展,三星集團已經成長為一個龐大的帝國。但如果細細盤點三星在半導體產業的高光時刻, 2017 年是一個重要節點。在這一年,三星的市場佔有率達到了巔峰,甚至完全掌控市場:全世界的中央處理器和快閃記憶體市場都由三星為首的少數幾家公司控制,以至於三星半導體部門淨利潤率一度接近 40% ,毛利潤率接近 70% 。
為什麼三星可以做到這樣的成績?這三十多年到底發生了什麼?從現在的分析看來,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
- 他們願意砸人、砸錢、砸時間;
- 擁有激進且極具前瞻性的戰略;
- 擁有極其強大的執行力;
- 很重要的一點,是歷史發展給予的機遇。
如果想要把資本、人力和時間高效、有力地結合起來,就需要像三星那樣,建立一套完整的體制來共同作用,這個體制並不簡單,除了前面提到的高效運用錢、人、時間,還包含狼性文化、高效營運等等重要因素。下面先來談談三星具體是如何在人、錢、時間上投入和營運的。
先來談談砸 “ 人 ”
人,就是人才。在八十年代,韓國的半導體產業很是貧瘠,用 “ 一窮二白 ” 來形容也不為過。那時候,很多韓國優秀的理工科學生在本科或者碩士畢業之後,會去美國讀博士,但學成之後,很少有學生願意回韓國。為了吸引這些高科技人才回國,那時三星做了一件什麼事呢?三星去了矽谷。
那時候,幾乎世界上所有的半導體頂級公司的總部都在矽谷,而三星就在這些頂級公司總部旁邊挨著開了一個北美研究院,用兩倍的薪資把幾百位在海外讀博士的韓國人才招到三星北美研究院。如果兩倍挖不動,他們就會花三倍。幾年之後,三星戰略性地關掉研究院,那幾百位韓國高科技人才就面臨一個選擇:是繼續留在矽谷還是回到韓國?很多人考慮之後,選擇回到了韓國,所以當時有一批韓國的留美博士就回來韓國做半導體研發。現在看來,這一批人才,就成為了未來幾十年裡,奠定了三星在半導體產業研發裡的世界龍頭地位的第一批種子。
三星也會把自己的工程師送到美國去培訓、深造或者成為訪問學者,去了解最前端的學術動向。半導體是一個產學研緊密結合的產業,學校裡面很多教授研究的都是下一代真正需要工業級量產的東西。而韓國的博士學生基本上都是拿三星等大公司的獎學金,不用博士生導師再額外出錢資助他們,特別受美國教授們的歡迎。
三星電子(Samsung, 005930-KR )的現任總裁、三星半導體的董事長金奇南就是九十年代被送到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電子工程博士中的一名。三星半導體現在的四位高層,有四個博士,全部都留學美國,其中兩個院士,還有一位還是韓國和美國雙重院士,這奠定了三星半導體在全球研發的領先地位。同時,除了高薪招聘海外的韓國人才以外,三星還會透過高薪策略把韓國國內的頂級人才給網羅住。韓國雖然不是很大,但他們受東亞文化影響深遠,對教育非常重視。而半導體可能是全世界智力密度最高的產業。
三星花十年的時間去培養這些人才讓他們去美國讀書,在美國的公司工作獲得經驗,再用高薪資留住人才。我們當時做過一些研究,三星工程師的薪資在全世界半導體領域內都是高的,其中三星半導體,是當時全韓國收入最高的公司。同時,那時候美國也在扶持韓國對抗日本的半導體發展,三星內部的半導體製造工藝,和美國的半導體設備廠商一起研發,很多美國工程師,就留在韓國和三星一起開發製造工藝。
三星做得特別的厲害的事情就是,砸 “ 錢 ”
半導體產業是一個很有自身特色的產業。首先,這是一個資本密度很高的產業;其次,半導體產業在國外相對比較成熟,產業週期性非常明顯,產業裡有波峰,有波谷;下游需求好的時候,大家會瘋狂地擴產能;在經濟不好、需求不夠的時候,很多人就會把產能關掉,也就是經濟學裡的需求和供給概念。
在這樣的環境裡,三星乾了一件特別 “ 狠 ” 的事情,叫做: “ 逆週期 ” 。三星的逆週期操作其實就是在全世界半導體需求小的時候反其道而行之,反而去擴產能。大概在 2010 年的時候,因為 2008 年金融危機還未過去,全世界的經濟仍然在最低谷,而三星卻在瘋狂地擴產能,追加投資,尤其在 DRAM 和 LCD 等等領域的生產線。這次的瘋狂擴產能,不僅沒有讓三星遇到供需危機,卻讓他成功排除掉一些往日的競爭者,直接把日本爾必達,還有台灣的一些廠商影響到破產。最後,DRAM領域裡,全世界只剩韓國的三星、SK、美國的美光這三家廠商。從此以後,這三家廠商控制了全世界 DRAM 的供給。
這背後一方面少不了韓國政府的支持,另外一方面也因為三星 “ 家大業大 ” ,除了半導體,還有很多其他產業可以把收入做起來。這一波逆週期操作結局非常成功,之後,三星在儲存、中央處理器、顯示等產業都成為世界第一。
第三點是砸 “ 時間 ”
先說三星的研發背景。在半導體的研發裡,尤其是三星領先的儲存、顯示、DRAM等領域,三星不光負責設計部分,同時也負責製造環節。半導體的製造是一個需要不斷試錯的環節,因為技術背後的物理和化學等問題太複雜,沒有辦法透過理論去直接推導,很多時候只知道技術研發的方向,但需要不斷地去試錯來獲得最終的正確結果。三星特別厲害的一點,是在快閃記憶體的領域第一個做出來 3D 堆疊的結構,這也是現在最主流的結構。這個結構非常先進,是三星投入了幾千名工程師,花了好幾年的時間,不斷地去進行研發、試錯,才做出來的。
讀博士的時候,我讀到三星的論文,覺得真是太厲害了,居然把看起來像科幻小說一樣的東西真的付諸了實踐,而我們能看到,這麼厲害的成果背後,其實就是長時間的研發投入。那時候,三星充分發揮了東亞人拼命的精神,美國人一天幹八個小時?我可以 “ 三班倒 ” ,一天幹 24 個小時。美國的研發工程師週末可能要經常休息,出去放鬆,而三星的工程師就睡在公司裡拼命幹活。
後來我研究發現,這背後的原因是三星的管理層對於技術的前端性非常看重。他們是一批技術出身的人、同時又非常懂經營,懂得如何去管理一家公司,尤其是半導體這種高資本投入的生意。雖然三星定的戰略一直十分激進,卻到現在為止幾乎都沒有失敗過。這也從側面說明了三星的體制優越性:因為每一個研發目標,都會以三五年甚至更久為一個週期,整個組織能夠用最高效、最優化的的方式協調運用資金、人才和時間三項來進行攻關,這樣的成功經驗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三星的管理
那麼接下來具體講講,三星是如何做管理的呢?
第一,三星非常擅長有效地投入資源
這也是三星做成半導體的重要因素。半導體是一個智力資本密集型的產業,跟傳統的網路企業不太一樣。網路企業有很強的網路效應,往往前期需要 “ 砸錢 ” ,但後面成長效率會很高,比如花一塊錢的成本,可能能砸出十塊錢的回報。
但半導體產業比較特殊,公司發展要購買設備、投入研發、擴大產能,而且時間很長——投入一塊錢的成本,可見的就是得到一塊錢的回報,投資回報的效率相對比較低。造晶片可能還相對更快,可能兩三年的時間就有成果,但如果做代工廠,可能需要三五年時間甚至更久。所以要想在這個產業獲得高成長,往往需要更系統的體制和更高效的管理。因此對於創業投資人來說,受對金主承諾的退出期限限制,無法花太多時間去等待漫長的成長過程,所以一定會在產業裡瞄準管理更好,投資效率及報酬率更高的半導體企業去投資。
第二,三星的 “ 狼性文化體制 ” 是關鍵
三星毫無疑問是一家浸潤著 “ 狼性文化 ” 的公司,這裡面包含著韓國人從下往上的高效性:體制好,大家有一致的方向性,每個人都非常有前瞻性。三星從領導層開始就很有前瞻性,他們最大的優勢是,能夠定下長期目標,並堅決去執行。有的公司創辦人可能會希望 “ 一定要半年能看到效果 ” ,但半導體產業的特殊性讓這個產業通常很難達到快速的結果,半年甚至一年都只能收穫短期的結果。想要看到更深遠的未來,一定需要時間來等待公司慢慢成長。
所以,勇於、甚至善於去制定長期計劃,這件事本身就很了不起,也很需要創辦人有長線的戰略眼光以及隨時調整的戰術能力——畢竟時間在變化,技術在更迭,很可能長期定下的計劃和市場會和當初設想的完全不一樣。
三星集團的前會長李健熙就是一個非常有決定能力的人,他下定了決心去做半導體,結果就是一定要做,不管砸多少錢、多少時間,都不被動搖。對於未來的技術方向,他很願意去把眼光放長遠。三星的邏輯是透過自己在下游電子產品的產業龍頭地位,上下游結合,充分預測未來的技術趨勢,集中資源做符合未來發展趨勢的產品。比如三星在 OLED 領域的案例:以顯示螢幕為例,原來手機的螢幕是 LCD (液晶)的,而三星很早就開始退出 LCD 產業,全面發揮效果 OLED。其實三星的 LCD 在當時的業務時間點還是賺錢的,但隨著中國廠商的崛起,三星覺得三五年之內沒有太大優勢,就直接放棄了這件事,去聚焦在新業務 OLED上。
第三,公司的組織文化是關鍵
巴菲特經常說,一個值得價值投資者長期持有的公司,並不依賴於這個公司的一把手,即使換上一個比較平庸的 CEO,這個公司還是可以運作得非常好。從這個角度去看三星,三星現在就踩在一個關鍵的歷史節點上。三星集團的舵手在過去一直是偉大的李健熙,基於他管理下的組織文化。
三星在過去貫徹的組織文化毫無疑問非常成功。但自從李健熙去世,舵手成為了李在鎔,三星其實也在經歷著嚴重的考驗,大家也在關注他們整個公司是否還能夠按照過去的方式去營運。目前看來,三星在半導體產業所具備的技術領先性、人才領先性,以及資金領先性,似乎在中短期內很難被超越。而且三星有非常全的半導體的產業線,不同的部門和不同的技術之間有非常多的加成性,這也是三星非常大的一個壁壘。
但不可否認的是,半導體產業的技術迭代中的摩爾定律已經在逐漸失效的過程中,未來技術的迭代存在非常多的不確定性。
總結:什麼樣的半導體公司是好公司?
在我看來,首先需要看這家半導體公司是否有優秀的團隊,比如創辦人需要是一個足夠有前瞻性的人,最好既有技術背景,又有商業背景,就像三星的金奇南,輝達(NVIDIA, NVDA-US)的黃仁勳,AMD(Advanced Micro Devices, AMD-US)的蘇姿丰。
第二,看公司整個管理能力。半導體是一個成長沒有那麼快,但又重資本投入和重人力投入的產業,好的公司管理一定是非常非常強的。一方面是如何高效管理資金,也就是如何有效地砸錢。另一方面是如何高效管理人才、吸引人才。還有就是要對時間規劃了然於心:怎麼最有效的去做研發,怎麼做研發的規劃,怎麼樣確保長期技術領先的經驗?
最後,公司的技術產品一定要有特色、差異化。比如三星目前主要的產品快閃記憶體和 OLED,當時三星開始做的時候,還都是非常新的技術領域,一方面沒有什麼傳統巨頭,另一方面潛在的市場空間非常大。台積電剛開始做代工廠業務的時候,世界上也沒有其他的競爭者。
《虎嗅網》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