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資前我們已經做了許多功課,只差買進前的最後一個步驟,就是「只買你懂的公司」。彼得.林區知道你一定會問怎樣才是懂一家公司,所以他提出了一個「兩分鐘原則」。
彼得.林區在買進股票前會花兩分鐘自問自答,過程中應該涵蓋下列範圍:
- 為什麼對這家公司有興趣?
- 這家公司成功的因素是什麼?
- 市場上的競爭對手有誰?未來營運的阻礙可能有哪些?
更重要的是,自問自答的結果最好要說給你的朋友、家人甚至小朋友聽。如果他們能在兩分鐘內聽得懂你的分析,那就代表你對這家公司真的掌握狀況,買進公司後比較不會因為緊張而亂賣股票。
不同類股的兩分鐘自問自答方向範例:
- 緩慢成長股:重視公司的股利發放,不然買緩慢成長股的目的是什麼?所以要特別注意公司「連續股利發放年數」以及「盈餘是否持續成長」。
- 穩定成長股:「本益比」是穩定成長股的重要關鍵,如果在短期內本益比開始提高,就要尋找推升股價上漲的原因。如果是公司的業績成長,你也了解到這個利多具備「持續性」,那麼就值得進一步評估。
- 快速成長股:釐清快速成長的因素是否還持續存在,如果此動能已經快遇到瓶頸,就要留意風險,因為快速成長股的本益比通常較高。例如一家超商從一千家擴點到兩千家,後續又拓點到四千家,那麼投資人就要思考市場是否已經飽和?區域內是不是還有便利商店的需求?而不是異想天開認為一天會快速成長到六千家以及八千家。
- 資產股:公司的資產在哪裡?值多少錢?股價是否比較便宜?這些你知道嗎?公司盈餘是靠賣地吃老本賺錢,還是出租來獲得持續性的收入?如果都搞不清楚這些事,投資資產股的風險會非常大。
- 景氣循環股:受景氣影響的公司就要關注「業務狀況」、「存貨多寡」以及「商品售價」。例如汽車業已經熱賣三年,此時就要關注市場銷售是否已經飽和?會不會開始下滑?投資景氣循環股不能只看財報,因為財報是落後指標,對於景氣循環股來說更是。
- 轉機股:是危機還是轉機?我們要特別留意公司是否有努力改善過去的「慘況」,無論是轉投資的「多慘化經營」以及主要產品的「市佔率」是否提升,都是重要指標。唯有公司把不賺錢的業務關閉,專心拓廣賺錢的業務,營運才會真的有「轉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