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便利商店龍頭毫無疑問是市佔率近 50% 的 7-ELEVEN(以總店數計算,見下圖),其幕後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統一超商公司經營。便利超商是一般人生活中必經之處,作為跟民眾時時第一線接觸的產業,需要有敏銳的市場觀察力,因此良好的管理以及創新是生存的根本,在勤業眾信公布的「2018 全球零售力量與趨勢展望」報告中,統一超是前 250 名內唯一上榜的台灣企業,可見其卓越的經營能力。
7-Eleven 與統一超交會的歷史
現在帶給人日本企業印象的 7-ELEVEN 最早其實是由美國人創立,前身是 1927 年設立於美國達拉斯的南方公司(The Southland Corporation),當時只是一家銷售冰品的普通零售店,後來加入販賣牛奶、麵包的複合商品模式取得成功,並在 1946 年以「便利」為主打項目,將營業時間延長為上 7 點到晚上 11 點,進行了商業模式的創新,也奠定了「7-ELEVEN」這個名字。
1964 年起開始了特許經營(Franchising)擴張店數,並在 1973 年由日本最大的零售企業伊藤洋華堂(Ito-Yokadom)取得區域代理權將其引進日本,成立日本 7-ELEVEN,並在日本迅速的成長與擴展店數。
好景不常,在美國 80 年代的槓桿併購風潮中,南方公司也進行了多元化的擴張,然後並未取得成功,並且拖垮了自身,在 1990 年左右宣布破產,於是由伊藤洋華堂買下其 70% 股權成為最大股東,並在 2005 年合併成立 Seven & i Holdings 正式將南方公司(當時已改稱為美國 7-ELEVEN)所有股權買下,也因此今日 7-ELEVEN 成為一間著名日本企業,並且將業務擴展至全球超過 6 萬間店面的規模。
台灣的 7-ELEVEN 是 1978 年由統一企業成立子公司統一超商,在 1979 年將「7-ELEVEN」引進台灣市場,1980 年第一家「長安門市」開幕,然而在成立的前七年連續的虧損,讓統一超在統一集團中處於一個尷尬的地位,這樣的壓力下讓統一超持續思索並改進營運方式。
在今日被稱為「流通教父」的徐重仁先生的帶領下,1986 年正式轉虧為盈,並陸續的引入 EOS 電子訂貨系統、POS 銷售時點情報系統等等,持續擴展店數以及經營的效率,並逐漸奠定台灣的超商龍頭的地位。1997 年統一超在台灣證交所上市(股號為 2912),2000 年創辦人高清愿先生與 7-ELEVEN 總裁簽訂永久的授權合約,更加穩定了統一超的經營地位。
各事業群經營方式
統一企業集團採取多角化經營的方式,但集團越大就越有可能發生經營效率低落、重複投資而無法產生綜效的狀況,因此設立了「次集團」,目前有食品製造次集團、商流貿易次集團、投資次集團以及包含統一超在內的流通次集團。
統一流通次集團的好處在於可以有效地整合資源,以統一超商為首定期召集子公司開會交流,透過共同制定策略來擴展業務,並且在使用同樣的系統(流通次集團內的 IT、人資、財務、採購、行銷通路等等)來降低開發新事業的困難度。
例如當初引進無印良品(Ryohin Keikaku, 7453-JP)的時候,僅以總部約少數人力就能開辦初期營運,就是得力於流通次集團內的資源輔助(註:後來無印良品於 2014 年與統一結束合資關係,台灣無印良品變成 100% 持股的台灣子公司)。
在統一超的集團架構中,又細分出幾個事業群,分別包括流通事業群(康是美、宅急便、統一時代百貨、菲律賓 7-ELEVEN)、中國事業群(上海、浙江 7-ELEVEN)、支援事業群(愛金卡 – icash、統一資訊 – 電子發票)、物流事業群(冷凍食品、常溫食品、雜誌等物流)以及餐飲事業群(星巴克(Starbucks, SBUX-US)、聖娜多堡、mister Donut、COLD STONE、21 風味館),在便利超商之外,統一超也結合不同事業相輔相成,讓各項事業資源都能達到有效率的應用。
加盟方式
對於超商產業來說,總店數成長是一項重要的指標,店數多就能達到連鎖的經濟規模優勢,一來可以壓力商品平均成本,也可以在消費者心中樹立隨處可見的「便利」價值,而且便利超商販售的是大眾化的消費性產品,普遍而言產品特色沒那麼強烈,連鎖性的經營方式比較不會跟產品價值發生衝突,而且在人員的培訓上也相對比較好上手,因此超商普遍採用加盟店的方式,2018 年統一超加盟與直營的比例就達到 89%:11%。
加盟的合作之處在於統一超商可以提供經營方面的幫助,包含重要的 POS、物流系統、行銷、帳務系統、生產設備以及流行商品的引進等等,可以大幅的降低營運成本,並且由總部統一管理維持 7-ELEVEN 各店面的供應鏈體系,加盟店則是負責員工、訂貨、店面的管理,各司其職以取得最佳的合作效果,再以約定的比例分潤(比例可以調整)。
針對加盟者背景與需求的不同加盟方式可以進一步分成「特許加盟」以及「委託加盟」,「特許加盟」必須自行尋找店面,負擔租金成本,相對的分潤比例也會比較高;「委託加盟」則是由統一超商提供地點供合格的加盟主經營,風險較低獲得的分潤也就較少。
海外區域市場
便利超商的營收可以簡單從整體市場的人口數以及消費能力來看,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全台已經有超過 1 萬多家便利商店,市場的飽和度已經逐漸提高,除了引入其他品牌經營之外,統一超也取得中國上海、浙江以及菲律賓的市場經營權。
2017 年統一超發生最大的商業事件是星巴克總部要收回上海星巴克股權,並買回 100% 台灣星巴克股權。可能是基於中國市場成長前景佳以及台灣市場飽和之緣故,儘管有一次性鉅額的業外收益貢獻,但也少了一項未來的營收來源。
許多外國企業會著眼統一的經營能力以合資持股的方式來進入市場,如果在根基穩固而未來展望不錯的時候,就有可能選擇採取獨資的方式經營。
小結
統一超透過許多創新與注重顧客價值來取得成長,一步步的與時俱進,從引入熟食便當、CITYCAFE 擴展超商餐飲服務的範疇,店面大型化提供座位給消費者增加營業額,到設置 ibon、交貨便等等的額外服務,以及 icash、行動支付的金流服務,以便利為中心加入周邊服務讓統一超逐步提升其「生活便利」的範疇,持續保持著台灣超商龍頭的寶座,未來也將持續嚐試複合店、無人超商等等新型態超商來應對市場的快速變遷。
資料來源:統一超商年報、統一超商法說會、全家(5903-TW)年報、統一超商官網、股感知識庫:從製冰公司到世界級超商 : 7-11、勤業眾信「2018 零售力量與趨勢展望」報告、日盛投顧訪談報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