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基金ETF

全球總經

理財商業

消費信用

保險稅制

房產生活
想盡辦法美化「回測報酬」…專家:新發的基金,你不該碰!
作者 雪球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雪球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雪球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想盡辦法美化「回測報酬」…專家:新發的基金,你不該碰!

2022 年 3 月 26 日

 
展開

剛剛過去的 2021 年,基金市場可謂異常熱門。比如去年新發的 ETF 數量為 281 個,發行規模達 1914 億元(人民幣,下同)。新發的公募基金數量為 1898 個,發行規模近 3 兆元。不管是發行數量還是發行規模,這個成績都比過去幾年有了明顯成長。對於銀行和基金公司來說,只要市場對產品有需求,他們自然會卯足勁來推出各種新產品。但其實更大的問題是:這些產品都適合消費者嗎?消費者需要這麽多選擇嗎?他們明白自己買的是什麼嗎?

為什麼你不該購買新發行的基金?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任何一個新發的基金,不管是公募基金還是指數 ETF ,都是不值得購買的。原因很簡單:新發的產品還沒有經過市場的洗禮,還沒有經過實踐的考驗,沒有任何數據幫助你做分析,那作為投資者為什麼要去承擔這些本來不必要承擔的投資風險呢?

如果我們把上面這個標準稍微放寬一些,那麽投資者可能可以考慮購買新發的指數 ETF ,因為投資指數 ETF 的最大風險,主要在於追蹤誤差,也就是說投資者無法得到該基金追蹤的指數的回報。產生追蹤誤差的原因主要有基金收費太貴,指數複製難度太大,或者基金經理水平不夠。假設這些風險都能夠得到有效控制,並且投資者對指數有充分認識的話,那麽購買新發的指數 ETF 的風險還不算太大。

但是如果是一個主動型公募基金,那麽購買新發基金的風險就會大很多。原因在於,購買主動基金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戰勝基準指數。這也是為什麼主動基金收費比指數基金高的原因,因為他們的目標是獲得比指數基金更好的回報。但是對於投資者來說,如何確定一個新發的基金能夠戰勝指數呢?事實上,投資者是無法確定的,因為連一點歷史業績都沒有,投資者不可能有任何可以參考的數據。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只能依靠自己的直覺,或者基金經理做的回測,並基於回測去猜測該基金未來可能獲得的回報。

為什麼基金發行前要回測?

回測的意思,是假設基金使用某種投資策略和方法,回到過去,在模擬的環境下可以獲得多少投資回報。任何一個新發基金,在發行前都一定會向潛在投資者呈現出一個非常好看的回測業績。原因很簡單:如果呈現的回測業績不夠靚麗,那麽誰會有興趣買呢?沒有人會願意購買一個連回測業績都很差的基金。

那麽問題來了:如何把回測業績做的好看呢?我們假設基金公司和經理有最低的道德底線,即他們不會憑空捏造出一段看上去非常誘人的業績回報,那麽他們能做的,就是反覆進行多次回測,每次都稍稍改變一下回測的時間段、買賣參數、標準和頻率,一直試到得到滿意的結果為止。

這樣的窮舉試錯法,在幾十年前是很難做到的,因為它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在 CPU 和處理器成本大幅度降低的今天,這種方法做起來其實並不太難。事實上,任何一個稍微懂點金融和寫程式的碩士或者博士生,手邊有一台電腦和一些歷史交易數據,就能寫出一些交易程式,並進行成千上萬次的回測。如果我們基於這些回測,從中選出表現最好的一次,那麽該策略的回測業績一定不會差到哪裡去。

但事實上,透過這種方法選出來的交易策略,很難經得起實踐的考驗。因為其靚麗的回測業績,並沒有底層邏輯支持,而純粹來自於事後的選擇。在統計上,這種 “ 樣本內 ” 業績,很難持續到 “ 樣本外 ” 繼續保持優秀。事實上,在現實中, “ 樣本外 ” 基金實戰業績遠不如 “ 樣本內 ” 回測業績的例子比比皆是。有學者(Brightman et al, 2015 )統計了 1993 到 2014 年間所有新發的 ETF 的歷史業績,發現這些基金在發行前的回測業績,平均比基準指數每年好上 5% (即超額回報為 5% )。但是在這些基金發行之後,他們實際獲得的超額回報,卻下降到了 0% 。

這個實證統計結果非常有說服力,完全驗證了筆者在上文中提到的邏輯:為了吸引投資者們購買,基金經理需要向他們展現誘人的回測回報。但是由於該回測回報來自於數據挖掘和事後選擇,因此在實踐中經不住考驗,無法為投資者帶來真正的超額回報。購買了這些基金的投資者,其實就是當了一回冤大頭,帶著戰勝市場的期望,卻收到了和市場差不多的投資回報。

主動基金戰勝市場有多難?

投資者們為什麼會犯這樣的錯誤呢?其背後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是大大低估了主動基金戰勝市場的難度。幾乎任何一個基金的宣傳材料,以及回測業績,都會告訴投資者其基金經理堪比巴菲特,有著投資金手指,能夠輕鬆戰勝市場。但事實上,到最後真正能持續戰勝市場的基金經理,實屬鳳毛麟角。統計(Johnson and McCullough, 2019 )顯示,在一個十年( 2009-2019 )區間里,能夠戰勝市場的美股大市值價值型基金,僅占總樣本的 8.3% 。換句話說,超過九成的基金,都無法持續戰勝市場。

另一個原因,是投資者對於 “ 選擇性偏差 ” 沒有充分的認識。選擇性偏差指的是在研究過程中,因樣本選擇的非隨機性,導致得到的結論存在偏差。在上面的例子中,基金經理在選擇向投資者展示哪段回測業績時,是主動篩選的,而非隨機選擇,因此可能會誤導投資者讓他們覺得該策略能夠輕鬆戰勝市場。如果投資者搞明白了這些回測業績是怎麽來的,就會對它們有更高的警覺,不再那麽容易被誤導。

在金融投資領域,由於沒有搞懂 “ 選擇性偏差 ” 而導致認知偏誤的例子比比皆是。舉例來說,大量的投資者熱衷於預測未來,對那些做出神預測的 “ 大咖 ” 頂禮膜拜。如果有哪位基金經理或者經濟學家恰好預測對一次市場的大跌,或者大漲,往往成為頭條新聞。但正如英語諺語里所說:哪怕是一只壞的鐘,每天也會有兩次準時。任何一個人在做出大量見頂或者探底的預測之後,偶爾蒙對一、兩次是很正常的。關鍵不是他對了哪一次,而是他一共做了多少預測,正確率多少。

有學者(Kaissar, 2016 )統計了 1999 到 2016 年間銀行分析師和經濟學家對於標普 500 指數的預測後發現,這些職業預測專家往往錯的離譜。比如在 2000 到 2002 年,平均預測比指數年終價位高出 26% ,而到了 2003 年,平均預測又比指數年終價位低了 10% 。另一項研究(Bailey et al, 2018 )在統計了 68 位股市行家的預測結果後得出結論:他們的平均正確率為 48% ,和任何一個人透過投硬幣猜正反來猜股市漲跌的正確率差不多。

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一個新發基金的宣傳材料,可能充滿誘惑。它可能點中了你看好的某一個產業,讓你覺得錯過這個風口(註:風口指投資機會或趨勢),下一個不再到來,或者其之前回測的業績讓人眼前一亮,為之心動。但產生這樣的錯覺,很可能是因為自己的金融知識不夠所導致。聰明的讀者朋友,應該多學一點統計知識和行為心理學,用這些知識來武裝自己,提高自己對於各種金融產品的警覺性,堅持做一名冷靜理性的投資者。

雪球》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雪球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雪球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