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先來一起做做下面這個判斷對/錯的小測驗:
- 一般來說,從軍的人比不從軍的人更勇敢,更愛國。
- 意志力是一個人能夠堅持下去和實現困難目標的關鍵因素。
- 韌性是一種素質。有些人有這種素質,有些人沒有。
- 獲得成功和財富的最大因素是努力工作、天賦和個人毅力。
如果你對以上大部分或全部的回答都是 “ 正確 ” ,那麼你就犯了一種常見的、後果嚴重的認知錯誤,這個錯誤被稱為基本歸因錯誤(FAE),指的是人類傾向於對行為進行內部解釋而非情境解釋。
基本歸因錯誤有什麼不好?
基本歸因錯誤描繪人們在考察某些行為或後果的原因時,高估傾向性因素(譴責或讚譽他人)、低估情景性因素(譴責或讚譽環境)的雙重傾向。它是歸因理論的一個現象,即人們常常把他人的行為歸因於人格或態度等內在特質上,而忽略他們所處情境的重要性。比如,儘管我們在評價他人的行為時有充分的證據支持,但我們總是傾向於低估外部因素的影響,而高估內部或個人因素的影響。
誠然,內在的個人素質和外在的環境變量會不可避免地相互作用,從而產生某種行為模式。然而,通常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環境的作用更大。讓我們來回顧一下前面的小測驗:
- 我們認為從軍的人勇敢且愛國,但正如我之前所寫的,沒有證據表明個人在勇氣和愛國主義方面的個體差異可以預測應徵入伍的行為。事實表明,經濟、教育和家庭背景因素能更好地預測一個人是否從軍。
- 我們認為一個人要提高意志力來實現目標。然而事實上,成功與持久的意志力關係不大,更多的是與環境和習慣等相關,要從一開始就盡量減少一個人對意志力的需要。如果你想戒酒,那就離開酒吧,參加不用喝酒的活動,結交不喝酒的新朋友,這比讓自己坐在酒吧裡還要堅持戒酒要好得多。
- 我們假設有毅力的人能在壓力下取得成功主要是由於他們的內在素質。然而,正如我之前所寫的,研究表明,毅力實際上不是一種特徵,而是一種嚴重依賴於環境條件的互動過程。你能否在風暴中倖存下來,取決於風暴的大小、船隻的質量和船員是否足智多謀,而不是你自己的航海技能。
- 我們通常把人們的財富和成功歸功於他們的努力工作、天賦和紀律。然而,財富和成功更容易被外部環境所預測,比如你出生在什麼地方、什麼時候,以及你的父母是誰。在美國,死得富有的最好辦法就是生得富有。
基本歸因錯誤似乎是與生俱來的
但是,FAE(基本歸因錯誤)傾向似乎是人們與生俱來的。個人代理和責任的概念幫助我們形成認同感,促進社會商業的進行;我們的性格和決策肯定會影響我們的健康和能力。所有的事物(環境)都是平等的,我們的自身特質將決定個人命運。但是事物(環境)很少是平等的,忽視環境造成的影響是錯的。在無菸環境中,是否吸煙將決定患癌症的風險。而在本身就煙霧瀰漫的環境中,你是否吸煙可能無關緊要。
事實上,心理學本身要對FAE的存在負部分責任。這是因為,心理學把個體作為其核心關注點、專業知識和分析單元。在其對人的關注上,我們的心理也反映了文化的個人主義本質。此外,個人特質和特徵比巨大的社會力量和環境更容易理解、想像和追蹤。因此,我們傾向於相信,個人的能力、性格和智慧是命運的決定因素。
因此,我們會把更多注意力集中在指導人們提高技能,改正性格缺陷,克服障礙和弱點上。簡而言之,把自己變得更好,來獲得更好的生活。這種方法是基於FAE的,它忽略了環境的關鍵作用。比如,如果你永遠都在挨餓,那麼偷吃食物的決定更多地反映的是你的處境,而不是你的性格。消除貧困比培養飢餓的人遵守道德更能有效地減少食物盜竊。與個人盜竊相比,長期飢餓是一種嚴重得多的道德問題。
我們為那些戰勝了重重困難的人感到高興,卻經常忘記去問為什麼一開始就存在這麼多困難。的確,那些成功的人值得祝賀。但是我們應該從他們身上學到的最大的事情是關於機率的。不然就會造成這樣一種情況,即強調好的例外會強化壞的規則。讚揚一個被哈佛錄取的窮孩子的聰明才智和個人勇氣,實際上是在掩蓋不合理的哈佛招生體系,最後大多數窮孩子還是明顯無法進入哈佛。
當然,個人素質很重要。某些個人特質和技能,如智力和自制力等會在既定環境下很好地幫助你。因此,培養個人優良素質是很重要的。然而,我們在欣賞英雄自我完善的同時,也應該承認,外部環境的正義和公平將使這種個人英雄行為從一開始就變得不必要。我們應該盡量避免犯基本歸因錯誤,恰當地考慮環境在塑造個人和改變行為方面的作用。
⟪36氪⟫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