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市場陷入低潮、投資者信心渙散時,股民們都渴望見到奇蹟,希望自己的跌落的股票能夠一夜回正。不論是近期國際股市的劇烈波動,還是台灣市場曾經歷史性的翻盤時刻,在股市都有可能會因為一個消息而造成突然的反彈,而有所謂的「奇蹟日」。本文股感就來介紹「奇蹟日」一詞的來源?
什麼是大奇蹟日?
大奇蹟日這個詞彙,乍聽之下有種浪漫、甚至帶著宗教色彩的感覺,彷彿市場會在某個特定日子突然發生奇蹟。但從金融市場的運作角度來看,「大奇蹟日」通常是在市場極度悲觀、資金連環撤離,甚至股市連續創下新低之後,卻在短期內出現異常反彈的現象。通常會發生大奇蹟日的原因就是投資者情緒急速反轉,或是因突發事件讓市場風險認知一變,從而引發超速的買盤。
「大奇蹟日」一詞最早出現於 1992 年香港無限電視劇「大時代」,在虛構的故事中,劇中角色丁蟹與方展博在最後對決,正好經歷1994年6月2日至6月5日的大跌福,恆生指數一瀉千里。然而,在6月7日卻奇蹟的從9,050點攀升到13,150點,戲劇播出後,劇中的這起事件廣為香港股民流傳。回顧股市歷史中的神奇反彈時刻!跟著股感一起看下去吧!
台股發生過大奇蹟日?
台灣股市歷史上也曾有過幾次被冠以大奇蹟日的時刻。儘管偶爾出現讓人眼前一亮的反轉,但對於究竟是否為「奇蹟」,市場參與者仍存著疑慮。從新股上市風潮到盤中大幅波動,台灣市場展現出高度的彈性,但這究竟是奇蹟還是市場自然運作,還有待探討。以下股感整理出台灣近年發生的「大奇蹟日」,一起來看看吧!
2020年3月20日:疫情恐慌下的央行+限空令三管齊下
3 月中旬武漢肺炎(COVID‑19)全球蔓延,投資人擔心經濟急凍,台股連續數日重跌,十年線失守 。金管會在 3 月 19 日祭出限空令,央行同步宣布降息,並由國安基金進場護盤,多管齊下籌畫救市。
3 月 20 日上午,台股雖開低,但隨著救市措施陸續落實,盤中急速反彈超過 580 點,一度攻上 9,264.42點,收復 10 年線與 5 日線等多道關鍵均線。
過了不到一個月,台股從 3 月低點快速回升,4 月底即收復 3 月 11 日的起跌點(10,893 點),完成約 2,000 點漲幅,成功補回失地。
💡想了解更多限空令的內容?歡迎你閱讀這篇>>>限空令延長!限空令是什麼?過往限空令一次看!
資料來源:TradingView
2021年5月12日:本土疫情引爆的超級恐慌與強彈
5月中旬國內本土疫情升溫,指揮中心宣布進入社區感染階段,台積電下修展望,加上聯準會鷹派發言,利空齊聚,買盤一度全線潰逃。
當天開盤後指數直線下殺,盤中重挫 1,417.86 點至 15,165.27 點,創下史上最大盤中跌點;隨後搶短買盤湧入,午盤前回升至 15,622.99 點,收盤時跌幅收斂至約 680 點,留下一根 737 點的超長下影線。
不到半個月,台股在逆勢買盤推動下,從 15,159 點彈升至 17,246 點,彈幅逾 2,000 點,展現強勁反轉實力。
資料來源:TradingView
2024年8月6日:歷史性單日暴跌後的報復性反彈
8月5日台股單日重挫1,807.21點、跌幅8.35%,創下史上前幾大跌幅,主因包括美國就業數據疲弱抑制降息預期、日本央行升息引發套利平倉、英特爾調降資本支出及AI股行情降溫。
8月6日盤中持續「補跌」後,隨著全球股市止跌反彈、國際資金回補及技術面支撐,台股盤中一度勁揚3.4%,衝上20,640.44點,終場上漲670.14點、收20,501.02點,幾乎回吐前一交易日跌幅的一半以上。
資料來源:TradingView
2025年4月10日:關稅政策造成跌深反彈
再來就是近期受到美國關稅政策不確定性影響的事件,4 月 7 日台股受到連三跌,4月9日美方宣布將對中國加徵關稅,引發市場對中美衝突升溫的疑慮,台股盤中重挫超過 600 點,最低來到 17,306 點,為年內低點,權值股與 AI 概念股全面遭到拋售。國安基金當時已啟動護盤,惟外資仍持續賣超。
但到了4月10日美國方面又突然宣布對除中國以外的所有國家暫停實施新關稅90天,市場開始出現技術性反彈與政策護盤資金介入,台積電、聯發科、廣達等權值股回神,指數盤中大漲逾 700 點,終場收復失土,4/11 回升至約 19,528 點,成交量回溫至 4,000 億元以上。
反轉後連二紅,股王、航運、AI 及傳產皆見買盤加持;但在關稅空窗期 90 天倒數下,市場仍在警惕政策不確定性與法人獲利了結帶來的第二階段拉回,後續走勢還有待觀察。
💡想追蹤最新關稅動態,歡迎你閱讀這篇>>>川普關稅政策有哪些?為什麼要實施?對台灣有什麼影響?
資料來源:TradingView
從上面的歷史事件整理可以看出,每次 V 型反轉都先是「恐慌性拋售」再來靠著「政策面支撐/技術面買盤」共同產生,並不是純粹憑空跑出的奇蹟。所以投資人必須要去理解其內在驅動,才有助於在未來市場劇烈波動時,理性判斷是真反彈還是技術性回補,並制定相應的風險控管策略。下面股感也整理出台股史上前10大單日漲點。
台股史上前10大單日漲點 | ||||
資料來源:YahooFinance ;股感自行整理 | ||||
排序 | 發生日期 | 漲點 | 漲幅(%) | 當日收盤 |
1 | 2024/8/7 | 794.26 | 3.87 | 21,295.28 |
2 | 2021/5/18 | 792.09 | 5.16 | 16,145.98 |
3 | 2025/4/11 | 756.27 | 4.03 | 19,528.77 |
4 | 2025/4/10 | 743.56 | 4.07 | 19,000.03 |
5 | 2024/8/6 | 670.14 | 3.38 | 20,501.02 |
6 | 2024/9/12 | 622.25 | 2.96 | 21,653.25 |
7 | 2024/7/23 | 614.85 | 2.76 | 22,871.84 |
8 | 2024/8/9 | 598.90 | 2.87 | 21,469.00 |
9 | 2024/12/23 | 594.29 | 2.64 | 23,104.54 |
10 | 1989/11/29 | 590.19 | 6.53 | 9,630.28 |
股市崩盤後一定有「大奇蹟日」?
最近台股風雨飄搖,跌得讓人心累。不少投資人把希望寄託在「大奇蹟日」這種突然反彈的神奇操作上,幻想手上綠油油的股票能有個驚天逆轉。不過如果我們換個角度冷靜思考,其實大奇蹟日和股市崩盤之間的關聯,沒那麼單純,甚至可能是場美麗的誤會。
短期反彈並不等於長期牛市
崩盤後來個 300 點、500 點的 V 轉,看起來像極了奇蹟。但這類走勢多半是技術面過度賣壓後的短期反彈,或者是機構進場撿便宜貨。市場當下的問題,像是關稅政策不確定、地緣政治風險、供應鏈重組等風險都還在。換句話說,奇蹟日只是讓市場稍微喘口氣,不代表接下來會一路向上。
如何利用情緒指標?
觀察過去幾次大奇蹟日,你會發現不少反彈都是在空頭氣氛最濃時發生。這時如果有主力大戶或法人趁著市場情緒極度恐慌進場點火,加上一點媒體渲染,真的很容易讓人誤以為「好像要反轉了?」但這種反彈有時只是籌碼轉移的過程,背後可能只是機構在調整持股,順便賺點波段利差。
當市場出現劇烈波動時,我們也可以利用情緒指標來協助判斷。許多情緒指標在極端值時具有反向指標的特性,即極度悲觀時可能是買入信號,極度樂觀時可能是賣出信號。以下股感也列出幾項常見的情緒指標,若是熟悉指標代表的意義或許可以提前市場找到股市反轉點。
常見的情緒指標 | ||
股感自行整理 | ||
指標名稱 | 解釋 | 反轉訊號 |
AAII 美國散戶投資人情緒指數 | 每週調查散戶對未來六個月市場的看法,包括看多、看空和中性。 | 當看空比例超過50%時,可能預示市場接近底部;當看多比例過高時,可能預示市場過熱。 |
CNN 恐懼與貪婪指數 | 綜合多項市場指標,如市場動能、波動性等,評估市場情緒。 | 指數低於25表示極度恐懼,可能是買入信號;高於75表示極度貪婪,可能是賣出信號。 |
CBOE Put/Call 比率 | 比較看跌期權與看漲期權的交易量。 | 比率高於1.1可能表示市場過度悲觀,接近底部;低於0.8可能表示市場過度樂觀,接近頂部。 |
VIX 指數(恐慌指數) | 衡量市場對未來波動性的預期。 | VIX 高於30常被視為市場恐慌,可能接近底部;VIX 低於15可能表示市場自滿,需警惕回調。 |
信用風險利差(Credit Spread) | 反映市場對未來企業違約風險的預期 | 信用風險利差擴大,意味著市場對公司信用風險的擔憂增加;利差縮小,則表示市場對公司信用狀況的信心提升。 |
💡股感網站都有對這些情緒指標做更詳細的解釋,歡迎點進來了解更多呦!
未來是否還會再現大奇蹟?
有人樂觀覺得只要利空告一段落,奇蹟自然會發生;也有人悲觀看待,認為市場已經不像過去那樣資金氾濫,要等到奇蹟,可能要搭配一堆政策、數據和情緒的天時地利。就像是經濟衰退的結果認定,往往都是在市場情緒已經緩和甚至是開啟下一波牛市後才能夠確認,因為市場總是走在消息前面、反應在數據之前。所以,與其急著預測大奇蹟何時降臨,不如好好檢視自己的資產配置,有沒有太過集中風險?現金流是否能撐過震盪期?投資策略是不是經得起市場的來回洗禮?
結語
看完以上文章,相信你對大奇蹟日的由來更加了解!奇蹟日的出現的確讓人印象深刻,但與其一直期待奇蹟日的發生,不如看成市場在壓力與情緒之下的自然反應。「漲多了就會跌,跌深了就反彈」這是股市的日常節奏。對我們來說,與其追逐奇蹟,不如關注產業趨勢、基本面變化,穩紮穩打反而比較實在。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