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人問我,「你們這期封面故事是什麼?」聽到答案後,視每個人感興趣的領域不同,經常會有很不一樣的反應。這一期也不例外。不過,這一次每當我說出我們要拆解《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這本書時,有個答案倒是挺一致的,只是閱讀頁數的不同:「啊,我有買,可是我沒看(完)。」
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擅自用「計畫的謬論」(planning fallcy)這個詞來解釋這個現象,但是如果說人們會過於樂觀地規畫專案的進度,導致最終進度延遲;那我覺得至少我個人在買書的時候,也常常會出現這種「幻覺」:這本書感覺很重要、很紅,雖然很厚,但是只要我一天讀一章,應該半個月可以讀完。或者,找一天休個假,躲在咖啡館裡,一口氣讀完它。往往,事與願違,想買的書愈來愈多,買來沒讀的書愈堆愈高。
《快思慢想》是被稱為「行為經濟學」(behavioural economics)之父、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的著作。他是以色列裔美國心理學者,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原因在於,他開啟了行為經濟學這個新的研究領域,並透過許多實驗證明「人類言行的不理性」,顛覆了經濟學長期以來的基本假設:人是理性的,會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盤算。
如果你很喜歡心理學,那麼做為一個業餘的心理學或經濟學讀者,讀《快思慢想》時,應該會有「好玩的體驗」,因為裡面有大量的實驗,讓你看見人的大腦怎麼會這樣運作。舉幾個例子,安排實驗對象看到紙鈔的圖片,讓他們聯想到錢,他們就會表現得更自私;光是暗示「老年」這個概念,就會讓受試者走路變慢;或是陳述某項疾病「可能會在1萬人當中,導致1286人死亡」和「某項疾病的致死率是24.14%」,人們竟然會覺得前者的威脅感比較大,但是明明後者的死亡率更高。
為什麼會這樣?這正是康納曼想要解答的問題。他將人的大腦劃分為兩套系統:系統一(System 1)就像是一個躁動的青少年,善變、容易分心、缺乏自覺,經常導致我們直覺行事,犯下錯誤(前面幾的例子,就都是系統一運作的結果);系統二(System 2)則是比較深思熟慮、謹慎行事。
光是看字面上的意思,你可能會傾向於認為自己應該比較常用到系統二(因為謹言慎行總是比衝動犯錯來得好聽),但其實不然。根據康納曼的研究,系統二審慎理性,但是也很懶惰、容易累,加上系統一在大多數時候都運作得很順暢,所以系統二經常就滿足於系統一餵食給它的答案或決定。
我們的大腦裡,真的有這樣兩套系統在運作著,而且個性如此鮮明?康納曼說,這其實是「有用的虛構」(useful fiction),目的在於幫助解釋人類心智的奇特怪異之處。而也正是因為在很多情況下,快速回應的系統一會讓我們做出非理性或錯誤的決策,所以康納曼想要藉由突顯出這些謬誤之處,提醒人們,有些情況下,慢下來可能會更好。
《經理人》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