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好萊塢的夏天和一年前一樣難過 — 去年夏天,北美票房排名前十的電影平均票房從 2.83 億美元下滑到 2.35 億美元,降幅接近 17%。
5 月初,華納兄弟 (Warner Bros.) 的《亞瑟:王者之劍 (King Arthur: Legend of the Sword) 》賠了 1.5 億美元,拉開了慘劇的序幕;環球 (UIP) 意圖開啟怪物宇宙的《神鬼傳奇 (The Mummy) 》緊隨其後,以 8000 萬美元的票房慘淡收場,而它的成本是 1.25 億;二十世紀福斯 (Fox) 的《異形:契約 (Alien: Covenant) 》儘管有 1980 年代的經典系列打底,但首週票房也僅為 3600 萬美元,北美票房未能回本;派拉蒙(Paramount Group Inc, PGRE-US) (Paramount) 的《海灘遊俠 (Baywatch) 》和《變形金剛 5 (Transformers: The Last Knight) 》雙雙慘敗;索尼 (Sony) 在八月完成接力,《Emoji大冒險 (The Emoji Movie) 》和《黑塔 (The Dark Tower) 》淪為最新的群嘲對象。
迪士尼(Walt Disney, DIS-US) (Disney) 在三部續集 — 《銀河護衛隊 2 (Guardians of the Galaxy) 》、《汽車總動員 3 (Cars 3) 》、《加勒比海盜神鬼奇航:死無對證 (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Dead Men Tell No Tales) 》 — 的保駕護航下表現勉強平穩。但是不容忽視的是,《汽車總動員 3》和《加勒比海盜神鬼奇航:死無對證》 都是整個系列裡票房和口碑最低。
在製片廠們的共同“努力”下,今年的暑期檔票房截止目前已經比去年下跌了 12.4%。而且,事情還會變得更糟糕的。業內預測,因為接下來的三週並沒有大規模上映的重磅電影,因此在暑期結束後,這個跌幅可能會達到 15%。這將是好萊塢現代歷史上最悽慘的夏天之一。
一個讓製片廠絶望的事實是,再也沒有什麼類型是能穩賺不賠的了。那些在往年夏天也許能夠大殺四方的特效大片,往往只要靠說得過去的簡單劇情、燒錢大場面和明星,就能在中庸的評論中回本。觀眾們多年的暑期觀影習性似乎表明,他們對爆米花電影並沒有太高要求。這種“隨便看看”的娛樂態度,也是變形金剛們得以延續下去的基礎。
觀眾在今年第一次對這類電影說了不。4 月份的《玩命關頭 8 (The Fate of the Furious) 》似乎是個臨界點。再往後,除了極具復古情懷的大女主電影《神力女超人 (Wonder Woman) 》外,傳統型特效片都碰了釘子。
觀眾拒絶的不僅僅是一種類型,更是製片廠對觀眾需求簡單粗暴的解讀,以及這種解讀衍生出的敷衍模式 — 開發 IP 和創立宇宙,期間夾帶著不可避免的重啟、翻拍和賣情懷。
無論是亞瑟王、恐龍戰隊獸連者、海灘遊俠,還是 Emoji 和黑塔,都希望借助觀眾熟知的元素讓人產生親切感和消費慾望。這種電影的誕生基於對觀眾喜好的預測,其本身卻懶得花更多精力把角色塑造得真正可信討喜。
前幾年漫改宇宙的崛起,曾一度讓製片廠看到了對付創造力下降的辦法:通過續集、前傳、衍生,讓電影們聯繫起來組成“宇宙”,讓觀眾像看連續劇一樣看電影,並不由自主地把“劇集”補齊。
“黑暗宇宙”剛開啟就遭遇重擊,未來變得不明確起來
然而,光有“宇宙”的概念卻沒有吸引人的實質內容,這被證明是完全行不通的,觀眾並不想為 90 分鐘的預告片買單。環球雄心勃勃的怪物宇宙計劃想以《神鬼傳奇》開場,結果未起航就遭遇阻擊。巨星也無法拯救這部毫不精采的電影,你甚至可以說,湯姆·克魯斯 (Tom Cruise) 在某種程度上拖累了這個項目 — 為什麼要用一張演了幾十年動作片的熟臉,去開啟一個新世界呢?一個毫無新意的“嶄新”宇宙,它的存在到底有什麼意義?
人們的品位有了微妙的轉向,內容和原創性再次成為了衡量電影質量、推動更多人前去觀看的重要指標。看看今年上半年最有話題度的電影就知道了 — 《逃出絶命鎮 (Get Out) 》,一部聚焦種族的非傳統恐怖片。它是喬丹·皮爾 (Jordan Peele) 完全原創的處女作,以 450 萬美元的低成本收穫了 1.75 億美元的票房。
暑期檔的黑馬《玩命再劫 (Baby Driver) 》,是鬼才導演埃德加·賴特 (Edgar Wright) 原創的一部節奏感極強的“歌單”電影,儘管分級為 R,預算剛過 3000 萬,卻也收穫了 1 億的本土票房。諾蘭的《敦克爾克大行動 (Dunkirk) 》因題材所限票房不及此前的《星際穿越 (Interstellar) 》,但是截至目前 1.57 億美元的本土成績仍然躋身二戰電影第四。
(玩命再劫)
在對原創性表示支持的同時,一批服務於白人男性以外的電影,也讓觀眾們有了更多選擇。《逃出絶命鎮》、《神奇女俠》和《閨蜜假期 (Girls Trip) 》的成功,證明了觀眾並不討厭“多樣性”。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在過去被視為票房保證的“阿湯哥”、強尼·戴普 (Johnny Depp) 等,地位都不再如從前。
另一個讓製片廠頭疼的要素大概是爛番茄。在 2016 年 2 月被頂級售票網站 Fandango (康卡斯特(Comcast, CMCSA-US)旗下 NBCUniversal 的一個部門) 收購後,爛番茄對電影票房的影響力前所未有的巨大。原因很簡單:Fandango 自那時起就開始在每一部電影的售票頁面貼上爛番茄新鮮度。隨後效仿的是最大院線連鎖 AMC。不過他們如今只會顯示“新鮮”的評分,即 60% 以上。
這顯然對購票者做出決定造成了更顯著的影響。近來,美國國家調研機構的一項調查顯示,10 個人裡有 7 個人聲稱,如果一部電影的爛番茄新鮮度在 0-25 之間,他們便不太可能去看這部電影。
更易受影響的是千禧一代。社群網路調查公司 Fizzology 證實了這點:爛番茄對 25 歲以下的觀眾影響程度最深。其實也挺容易理解 — 這部分習慣於網購電影票的觀眾最可能接觸到最新評分,而作為暑期檔的核心觀眾,他們也更關注影片動態,並會積極參與社群網路的討論,通過分享將評分擴散。同時,他們的觀點似乎也更易被影評人和同齡人左右,樂意趨向流行的、受眾人喜愛的電影。
2015 年二十世紀福斯委託的一份報告就清楚地預言了這點,“爛番茄和快速曝光的評論只會越來越強大,很多千禧一代和 X 一代,每一次購買行為都在線上發生,當他們成熟起來並佔據了觀眾主體時,這種行為是不太可能改變了。”
大片扎堆的情況下,爛番茄效應在今夏迎來了一個爆發。從《加勒比海盜神鬼奇航:死無對證》 到《新神鬼傳奇》再到《黑塔》,接連落馬的當紅商業片無數,並引發了媒體一輪又一輪“為什麼”的質疑。一個綠色的爛番茄,往往代表著電影的票房成長會在第二週戛然而止,隨之如泡沫般破碎的還有話題度。
Fizziology 的主席 Ben Carlson 指出,“我們觀察到,整個觀眾群體幾個月內都會集中討論某些電影,但是突然之間,就在爛番茄分數出爐後,這些對話便消失了。人們把這個分數作為通過/不及格的標籤。”
製片廠因而對爛番茄緊張不已。他們“恐懼甚至是唾棄”這個評分網站,並列舉出了種種理由。C-suite 工作室的一位高層說道,“你看看那 140 多個爛番茄的評論家,他們中有很多男人,很多白人,很多 40 歲以上的人。一個 17 歲的小姑娘靠這個來決定自己要不要看一部電影?我並不覺得這能反映觀眾的品位。”
灰頭土臉的派拉蒙也有話要說。全球市場行銷主席梅根·科里根稱,自己並非反對影評人,也不是反爛番茄,只是爛番茄的分數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它們不再是關於電影的評論了,而是關於負評的評論。”
一個更為理性的聲音是,爛番茄的做法有點粗暴。它將影評人的長篇深度分析轉化成了一個分數,並只摘取出一句話作為總結。如果不點進每一篇長評,用戶便損失了那些細節,也感受不到電影的全貌。
製片廠阻擊爛番茄的做法並沒有太多,當下唯一行之有效的,可能就是越來越晚地開放電影評分。華納習得了《超人大戰蝙蝠俠 (Batman v Superman) 》的教訓,5 月 31 日才准許 6 月 2 日上映的《神奇女俠》開分,好在,這次 97% 的開局被證明是個好兆頭。最為典型的“搶救”案例是《Emoji大電影》:它在 7 月 28 日首映,但索尼直到 27 日中午才釋出評分,在那時已經有大量觀眾預購了影票。這種操作讓這部史無前例開局新鮮度為 0 的電影,仍然收穫了 2450 萬的週末票房。
然而這是一個躲得了一時、躲不過一世的膚淺做法。截至目前,《Emoji大冒險》只拿了 6600 萬本土票房,一個在動畫電影中極其罕見的糟糕成績。推遲開放評分的做法,頂多只是拖延一下死期。
擺在製片廠面前的另一個解決方案簡單而直接。在經歷了一個夏天的涼爽之後,他們也許會正視這個有點麻煩的選項了 — 用心拍一部好電影。
《好奇心日報》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