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機之王李佛摩 (Jesse Livermore) 曾說過:「牛市要抱牢,完了趕快逃。」 (In a bull market, your game is to buy and hold, until you believe that the bull market is near its end.) 意思是:如認定某資產,處於多頭市場,務必抱牢部位 (maintain exposure) ,別「出出入入」、頻繁買賣。李佛摩交易股票,捕捉時機功力,已達神級,常乘突破取利。但他仍認為,最易賺錢之法,就是在牛市中,買入並持有,一抱到底。一旦熊市來臨,便趕快出逃,或改為大手作空,或純粹躲藏避禍,悉隨尊便。
要在實戰中判斷多空,有一既客觀,又易學易用之法,是戰友道奇,在某次分析員行業講座中聽到。當日的講者,是專攻風險管理的 Alexander Ineichen,為機構投資者提供分析。他研究的範疇,包括各國的公司盈利、經濟數據、不同資產類別的表現等。
Ineichen 判斷一項資產是多是空,採用極簡單的技術指標:10 週線和 40 週線。當 10 週線高於 40 週線,便視該資產處於多頭、上升趨勢;相反,當 10 週線低於 40 週線,便作空頭、下跌趨勢論。
據其研究,自 2000 年起,至 2015 年,將此法應用在標普 500 指數,「牛市」時買入並持有,「熊市」時賣出,改持現金,總回報率約為 94%。若然不論多空,全程抱牢,回報則只剩一半,約為 43%。
大家平時讀報,各路專家,對刻下孰多孰空,往往爭論得面紅耳熱,「口水多過浪花」,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永無結論。唯一人人認同一刻,可能要到標指,於金融海嘯最恐慌之際,跌至 666 點之時,那時有口皆「悲」,人人心膽俱裂,無人敢買股。不過那時已然見底,悄悄步入多頭。
以 10 週線、40 週線定義多空,好處是非黑即白:邏輯上,不是前者高於後者,便是相反,即使剛巧點數相同,次數、時間也不會多。
利用平均線控制風險,是從價格的動力 (price momentum) 著眼:價格大幅向下,就是熊市。不用爭辯基本因素、盈利、總體經濟,由最切身的價格,發號施令。
機構投資者,廿載寒窗,飽讀股經,竟相信這種方法,是否太過反智?Ineichen引巴菲特謂:「商學院最推崇艱深複雜之舉,然而簡單之法,往往最為有效。」 (“The business schools reward difficult complex behavior more than simple behavior, but simple behavior is more effective.”) 當用簡單定義,已得出良好效果,何以自尋煩惱,設定百項因素,萬箭齊發,才算熊市?
以下是標指自本世紀以來的股價圖,配以 10 週線、40 週線,可供參詳:
(圖1 標指 週線圖 (附 10 週、40 週線) (2000-03) 科技泡沫爆破後的大跌浪,基本上全程避過 資料來源:Stockcharts.com)
(圖2 標指 週線圖 (附 10 週、40 週線) (2004-07) 金融海嘯前的大牛市,超過八成時間作多;2007年底,已及時發出拋售訊號 資料來源:Stockcharts.com)
(圖3 標指 週線圖 (附 10 週、40 週線) (2008-11) 完全避過金融海嘯,谷底反彈後卻沒有一味看空,隨即出現買入訊號 資料來源:Stockcharts.com)
(圖4 標指 週線圖 (附 10 週、40 週線) (2012-17) 最近的多頭市場,同樣近乎全程抱牢 資料來源:Stockcharts.com)
回顧這些歷史圖表,可見凡有特大升浪,系統必然參與,與買入長抱 (buy and hold) 的死硬派,效果一樣;一旦出現大跌浪,正是兩者分野所在:用 10 週、40 週線,可避大半跌浪,反觀後者只能含淚捱打、日夜呻吟。一來一回,相去甚遠。當然,作為等價交換,10 週、40周之法,偶爾會反覆出現「假」訊號,兩線來回交叉,但卻沒重大的趨勢跟進,買完砍倉,砍完又回補。不過這種情況,次數不多。利害相權,絕對比單純長抱要好。
總括上述所言,Ineichen的建議,是當趨勢向上,即 10 週線高於40 週線,大可作多,甚至大手入市;空手觀望,也不相干,但千萬別作空!相反,當趨勢向下,即 10 週線低於40 週線,各位就應改為作空,甚至狠狠沽空,或起碼全盤對沖。當然持盈保泰,作壁上觀,亦非壞事,可是切勿買入!
10 週線、40 週線的罩門,與好處是一體兩面:一字記之曰「慢」!例如美國1987年股災:當 10 週線、40 週線發出訊號,標指已由 330 點,跌至 250 點,為時已晚。這就說明,10 週線、40 週線只宜用於判斷大方向。當然慢有慢好,皆因減少假訊號,免得被小幅波動來回沖洗。要減低急跌初段損失,對沖持股的下手時機,可用另一戰法掌握。
欲知戰法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