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期什麼樣的ETF才是好的ETF呢?或許先從辦認出不好的ETF開始說起,會比較容易理解。
- 頭條風險(Headline Risk)會被信用風險抵消。所有的結構型債券(Exchange Traded Notes, ETN)、貨幣型的ETF和使用交換合約(Swap)或交易所期貨等衍生性金融商品的ETF都有信用風險。你知道你正承擔著這樣的信用風險嗎?
- 展期風險(Roll Risk)—對原物料基金來說,試圖使用期貨市場來複製現貨市場的回報,只有在這樣作的人不是很多的情況之下,才會成功。大量的基金流入即月(front month)期貨合約,帶動了其他的基金作出相同的事,試圖獲取原物料基金想賺取的利潤。
- 市場規模風險—ETF有可能規模變得過大而使流動性變差或者是因為法規對市場的限制,而使它無法再像以前的表現那麼地好,而這也是原物料基金的主要問題。
- 無法複製的風險(Irreplication Risk)—這個風險大部份是發生在債券市場,但是如果ETF所定義的指數當中也含有債券的成份,該指數也會買進一部份的債券。我在2002年自己的親身經驗是我遇到了一檔交易特別頻繁的債券。原因是有一個一般性的指數,也包含了這檔債券。但如果從整個指數來看,這樣的風險並不高,因為它佔指數的比例不大。有許多銀行會試圖放空該債券來提高流動性,但是無法借到足夠的債券來放空,因為絕大部份的債券都在指數型基金裡了。對於一些ETF來說,有無法進行套利的問題,因為債券買家無法找到某些特定的稀有債券來交換昂貴的ETF股份。這也是為什麼淨資產價值(NAV)和市場價格差異很大的其中一個原因。
- 異常或跟風效應—對於流動性較低的公司他們具有太多的主導權,這是它們的風險所在。除了結構性風險之外,還有跟風效應引發的投資風險。唯有在風潮褪去的時候,才能消除這樣的風險。
市場會獎勵和別人觀點不同者,特別是在次市場(sub-market)當中比重不大的時候。相同的,那些佔市場比重過大的,也會被給予懲罰。成長可能會受到限制,甚至可能會是負的。即使努力能夠換來回報,但它也同時帶來了信用風險的成本。
好的ETF應該是:
最後一個項目是很好的一個總結。有許多的ETF是封閉型的基金偽裝而成的。有流動性的資產、許多人想要追蹤的主題的ETF是永遠不會消失的,而且它的市價也能夠和它淨資產的價值掛勾。(編譯/Ing)
《The Aleph Blog》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