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了解如何在市場中發掘具有價值的好股票,那麼,以下我正好有一些投資心法可供分享;這些方式乃是以我個人所偏好的程度依序排列。
從主流媒體獲得建議
所謂的主流媒體,指的是美國CNBC新聞網、彭博社(Barrons)、巴倫周刊(Barrons)、財富雜誌(Fortune)…等新聞或平面媒體;但是,其實我並不喜歡經由此類管道獲得投資資訊。
- 首先,倘若投資建議是透過公開管道播出或發行,那麼幾乎所有人都能夠同時間獲知相同的股市資訊;舉例來說,當投資專家Jim Cramer在電視上公開呼籲買進某檔股票時,通常就會有許多散戶跟進購買、進而推升了股價並使該股票的吸引力大幅降低。
- 其次,主流媒體所提供的投資建議往往流於膚淺且欠缺慎密思考;若想進一步了解我不信任主流媒體的相關原因,可參考我先前所撰寫的文章。
然而,儘管我對於主流媒體所提供的訊息有所疑慮,但投資人仍然不能完全忽略來自此管道的資訊,因為它有時還是會提供一些值得你我了解的內容。
挑出低價股和高價股
篩選股票的方式包括有搜尋符合特定標準的個股,如低本益比、高成長率、低債務比…等,並由此挑出52週的低價股和高價股。然而,在進行篩選時,相同的股票有可能會不斷地重覆出現至少一季的時間,這是因為企業要公布新的財務狀況前必須要花費一點時間、而公司的業務調整大多也需要時間才能夠看出改變。
舉例來說,去年度想必一定有不少石油和天然氣公司因為商品價格大跌而持續地出現在52週低價股的名單上,然而,目前這些公司已從鬱悶的低價山谷中重新反彈;因此,當你檢閱今年度的52週高價股名單時,會赫然發現相同的公司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後已出現在高價股的名單當中。
針對此項選股方式,我想提出某些個人觀點:
- 首先,透過逐一篩選的方式挖掘價值股票必須得耗費大量的時間,正如我先前所提,企業也需要一段時間的整理和查核才能夠披露其財務狀況;因此,這些以每日為基準的篩選名單很有可能會在某段時間內暫時停滯、進而顯得枯燥乏味。
- 其次,投資人通常也都會傾向於採用相同的選股標準,其中最普遍的包括有穩健的資產負債表、高資產報酬率以及持續的現金流量…等,因此也可能會造成投資人紛紛發掘到相同股票的狀況。
- 最後,我認為透過此管道獲得投資資訊並不是最有效率的方式;進行篩選時,通常會衍生出一系列的公司名單,而投資人則必須開始一間間地針對這些公司進行研究調查,例如閱讀相關文章或評論以及財務報告、進而了解各家公司所屬的產業…等。這樣的流程通常會使得選股的過程極為冗長、且所獲取的研究結果大部分都會被推翻或者是無法盡如人意。因此,在針對個別公司進行調查時,我認為並不一定需要獲得整體市場的全貌,我反倒較偏好得知特定產業的概況後再逐一研究該產業中的公司。
從投資大師的觀點獲得方向
你可以找個像華倫巴菲特般的投資大師並追隨其投資理念和想法;然而,這方法同樣必須面臨有太多人跟著進行同一方向的投資,進而推升了股價、使其吸引力下降的問題。其次,有時這些投資大師們公開分享對於股市的看法,乃是因為他們企圖影響股票的價格;例如,先前基金經理人Bill Ackman和股市名人Andrew Left也都曾經先後發表過他們對於賀寶芙(Herbalife,NYSE:HLF)以及加拿大藥廠Valeant(NYSE:VRX)的研究報告、並對其產業背景提出正向的評論。
投資人必須謹記,即便是擁有一定地位的評論家也可能不會公正地表達其對於投資的看法;通常,這時候對此持有相反觀點的人都會發表意見以示反駁,因此投資者便可決定是否要尋求不同觀點以做進一步的驗證。多方了解他人的想法和觀點只是挖掘價值股的開端,其後,投資人還必須始終保持著深入追蹤的精神、勤勞地針對各種資訊詳加研究調查。
從部落格的內容獲取想法
個人部落客和主流媒體之間存在著些許差異,主流媒體有時會為了賺取廣告收入或點閱率而迷失了自我、並採用危言聳聽的標題誤導投資人;然而,由於有不少部落客都還尚未為人所熟知,因此他們有著極強的誘因去產出品質較佳的作品和內容以吸引更多讀者。另一方面,這些投資部落客所關注的公司也可能較少被一般大眾所注意,可避免該股票受到過度追捧的狀況發生。只不過,在從部落格的內容獲取投資想法的過程中,我們也必須花些時間才能夠逐漸分辨出部落客的良莠程度。
我個人比較偏好的部落格內容,大多是那些能夠幫助我培養商業敏銳度的產業專家;目前為止,我已經從那些深度了解特定產業的部落客身上學習到不少專業知識,這些部落格開啟了我對於產業動態的認知、讓我得以接觸到更多的新資訊,同時也分享了許多你我平日所無法獲得的詳細資料。然而我們必須牢記,一位部落格作者很可能僅專精於某項議題,而對於其他議題的相關內容則完全不熟悉。
此外,有時部落格上的評論和留言也可能比原文來得更具建設性,因為讀者們通常都會在留言處額外補充其他有用的資訊、或者是針對特定想法展開一連串的討論內容。雖然說,這些討論內容通常都是理性的,但有時某些不受歡迎的交易觀點也可能會被持有相反觀點的人們聯合攻擊、直到最終由事實證明某一方是錯誤的。這時候,讀者就可以藉此機會從中觀察到投資人最原始的情感、深入了解其心理層面的狀態,並且見證投資上的錯誤是如何即時地被發現;同時,讀者們也可透過此過程觀察到為何有些人們總是拒絕接受新的發展、並且以扭曲理性的方式證明其見解、而非承認自己在投資上犯了錯。
我個人最喜歡的方式
今年初,我投資了一家專為農村社區提供服務的寬帶公司,我靠著閱讀其主要市場之顧客滿意度調查的方式針對這間公司進行研究;另一方面,從Google上所搜尋到的結果則引導著我從當地報紙的商業版中進一步了解該公司;其後,我便養成了持續從全國各地區的報紙上閱讀當地商業版的習慣,我發現這是一項令人樂在其中的活動、同時它也成為我目前最喜歡的選股思路模式。以下的新聞標題是一些會在地方性報紙上看到、並可從中產生投資概念的案例:
- 新法規出台:舉例來說,當新法令規定飛行員在正式飛行前必須要接受更多訓練、並且平時要有更長的休息時間時,這情況便會影響到飛行員的調度、同時也可能大幅打亂了部分區域性航空公司的營運。
較不知名公司的合併、併購和首度公開上市:透過閱讀區域性報紙,我發現到有部分的企業併購都是經由地區銀行進行辦理,而這也使我得以從中挖掘一些未能從篩選股票過程中發現的公司。
- 小型的企業裁員:一家全球500大企業裁撤50名員工的消息或許不會登上全國新聞頭條、但卻可能對特定區域極具新聞價值;小型的企業裁員能夠讓人提早洞察到公司經營上的潛在弱點。
- 中小企業的倒閉或破產:透過中小企業倒閉或破產的消息,可能可以讓人提前獲知特定產業或區域的未來前景和發展趨勢。
- 當地新創公司:我閱讀報紙的過程中,發現有間公司與當地的酒吧結合並推出繪畫課程;誰知道哪天它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像是水牛城雞翅(Buffalo Wild Wings,NASDAQ:BWLD)一樣成功的上市企業。
- 當地的房地產前景:在金融危機期間,建築工人面臨著高得嚇人的失業率、而目前的困境則是建築商找不到建築工人;透過各個城市的房價問題,可進一步了解目前的景氣狀況。
- 一般在地新聞:從俄克荷馬州(Oklahoman)的報紙上發現地震專欄後,我才得知該州已經成為地震頻仍的區域,而該州州長也承認了水力壓裂問題與地震之間確實存在相互關係。我先前曾在全國性的刊物上看過相關的頭條新聞,但是該報導並未進行後續的深入追蹤;也因為在區域性的報紙上有整個專欄在關注此議題,才讓我得以了解當地的居民對於此事的關心程度。
從上述的例子中不難發現,機會或阻礙的出現往往也伴隨著贏家和輸家的誕生,而藉由持續閱讀區域性的報紙頭條、並將其整合為個人知識的方式,我們則能夠進而分辨且挖掘出成為贏家和輸家的模式。我在過去幾周皆持續採用此方式以找尋具有潛力的個股,目前為止,我已經將投資的資訊都分別歸入了應放棄和可繼續觀察的名單當中,但是我並不覺得自己從此便走進了死胡同,因為透過閱讀當地新聞故事進而挖掘潛力股票的方式似乎更加具體。
例如,當我從52週的低價股名單中發掘一家設備製造商時,如果我將重心都放在翻閱該公司財務報告上,那麼我很可能會感到十分乏味、缺乏感情且相關的資訊也很難在腦海中留下印象;然而,倘若我一開始是閱讀到該設備公司預計將為愛達荷州(Idaho)的小鎮創造全新就業機會的新聞報導、進而認識該公司,那麼我便較有可能對此公司留下深刻印象。因為,當一間公司的形象對於投資人而言較為具體時,再進一步去翻閱該公司的財報也會變得更加愉快,但是這種方法的缺點就是可能會非常地耗費時間。
將想法分門別類
好的投資想法是極難獲得的,因此我們必須要用上述方式以便將眾多的概念逐一歸類分級,其中,個人的偏好會決定每一位投資者所適合採用的方式。華倫巴菲特曾說,他會用一年的時間來等待一個好的投資概念;然而,目前我還沒有找到屬於今年的投資想法,不過我至少發現了一個挖掘有價值股票的好方式。或許,你也可以跟所有人分享你生成投資概念的好方法,並且告訴大家你為何覺得此途徑可行。(譯者/yiju)
《GuruFocus》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