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講個故事。三個人坐電梯到 10 樓,在電梯裡,一個人在原地跑步,一個人在做伏地挺身,一個人用頭撞牆,但是他們都到了 10 樓。有媒體採訪他們:你們是如何到 10 樓的? ”一個說,我是跑上來的;一個說我是做伏地挺身上來的,最後一個說,我是用頭撞牆上來的。說到這裡,你肯定笑了——電梯上去跟你們跑步、伏地挺身、用頭撞牆到底有什麼關係?你就是原地站著不動,電梯也會上去。道理在故事中時,總是顯而易見,然而當它發生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時,就會變得完全不同——我們往往只看單點,卻會忽視體的作用。
只看到點,就是流於表面的思考,而看到點背後的體,才算是具有深度的思考。這種由點開始,逐步深入到點背後的體的思考方式,就是點線面體思考法,是一種能夠幫助我們深入思考的有效途徑。那麽,我們又該怎樣運用點線面體思考法去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呢?
常見問題 1 :畢業後,我該留在大城市,還是回到家鄉?
首先,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與每個人的價值觀以及人生願景息息相關的,價值觀與人生願景是決定留在大城市與回到家鄉的最核心因素。但基本上,對每一個大學剛剛畢業的人而言,這個問題的答案通常都是非常模糊的。這時,如果要從留在哪裡可以獲得更快的個人成長?這個角度來看,就可以用點線面體思考法進行深入的思考,從而做出選擇。
點代表的是個人,也就是你的努力程度、你的智商、情商、天賦、熱情等,這些都存在於點上。線代表的則是你所在的企業。面說的是你所在產業,你所處產業的生命週期到底是哪個階段的?是成長期、成熟期還是衰退期?體代表的是你所在的城市,它說的是你所在體的經濟狀況、發展環境、政策法規等。或者是你所處的這個時代,時代的變遷、趨勢與發展方向。當所處同一時代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從城市這個角度去思考體的影響力。
一個單獨的點,它的發展速度自然很有限,然而,如果它能存在於一個正在崛起的,或者是正在高速發展的體或面上,那就不一樣了。很多年前,很多人正是因為抓住了淘寶這個平台的崛起,實現了自己品牌或者網店的高額收益。我有一位朋友就是如此,大學一畢業就在淘寶開了網店,很快就做起來了,年收入是當時我們這些人的 N 倍。他自己雖只是個點,但因附著的是一個正在崛起的面,於是早早就實現了他的財富自由。
畢業後選擇大城市,也是基於同樣的道理。在大城市裡,你能接觸到更前端商業模式、更有才華的人、更具創意活動、更高水平展覽的幾率比在小城市裡高出許多。所以,如果你能從中不斷學習,吸收到足夠多的知識、技能、方法,獲得更加豐富多樣的閱歷,你這個點就能獲得更快速、更全面的發展與提升。而這一切發生的基礎,正是你所在的這個體 ”——城市。
同理,對於高考結束填報志願的學生而言,體(城市)的選擇要重於面(學校),面(學校)的選擇要重於線(專業)。而其中,點代表的則是來自於個人的動力、努力、天賦和願景。我們不能說,體、面和線的選擇就一定比點更重要;但是,對於同一個點的個體,借助了足夠好的線、面和體,肯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僅有一個點的努力和動力,而缺乏了來自於線、面和體的有力支撐,成長就會乏力,結果就是事倍功半。
常見問題 2 :我該如何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如何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是個系統性的大問題,在這裡,我只從點線面體思考法的角度來說說如何構建。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藝術感興趣,但卻不知從何學起。幸好,哲學家和藝術評論家丹納跟我們介紹了一種容易上手的學習藝術的方法。這種方法的本質,正是點線面體思考法。
1.先學點
點說的是:要學藝術,你得先欣賞一件藝術品。這個藝術品可能是一幅畫,也可能是一座雕像,它們都是屬於作者的全部作品。所以,你要先去看這幅單獨的藝術品,去深深的體會它。
2.再看線
線說的是,除了這件藝術品外,你還得去看做出這幅藝術品的藝術家,以及他的其它作品。如果只看一副《向日葵》就結束了,那你就只關注了點。如果你希望自己的藝術修養與品味更進一步,就得去看梵谷的其它畫作,比如《星夜》、《鳶尾花》等,同時還要去了解一下梵谷這位畫家。
3.再看面
面說的是,不僅要看這件藝術品以及這名藝術家,還要看這位藝術家所處的藝術流派。每一個藝術家本身,連同他所產生的全部作品,都不是孤立的。有一個包括藝術家在內的總體,比藝術家更廣大,這就是他所隸屬的同時同地的藝術流派。所以,我們不能只看梵谷與他的畫作,我們還得去看他所處的藝術流派——後印象派,以及與他處於同一時期的藝術家,比如高更、塞尚的畫作,然後去看他們之間到底有些什麼樣的同與不同。
4.最後看體
體說的是:除了以上這些,我們還得看這位藝術家所處的時代精神與風俗習慣。每一位藝術家都不是孤零零的從天而降的,他肯定存在於一個更廣大的總體內,也就是在他周圍而趣味與他一致的社會。因為風俗習慣與時代精神對於群眾和對於藝術家來說是相同的。
所以,要了解藝術家的趣味和才能,要了解他為什麼在繪畫或戲劇中選擇某個類型,為什麼特別喜愛某種典型的色彩,表現某種激情,就需要到群眾的思想感情和風俗習慣中去探求。可以說,要了解一件藝術品,一個藝術家,一群藝術家,就必須正確地設想他們所屬的時代精神和風俗概況。這就是從一副畫作開始,構建整個藝術史知識體系的思考方法。這種方法能讓我們對於所學領域的思考從表層迅速深入到底層,從而產生深刻洞見。而在它背後隱藏著的思維模型正是點線面體思考法。
點線面體思考法能讓我們將散落在各處的知識串連成線,網路成面,最終可能會形成體。當形成體的時候,你在這個領域的奇經八脈就算被全部打通了,這時,你自己的知識體系也就真正建立了。
常見問題 3 :我該何反思並提升工作能力?
運用點線面體思考法還能提升對於自己本職工作的理解。如何用呢?以我工作多年的市場部工作舉例。很多年前剛做市場部工作的時候,我接觸到的只是如何策劃一份宣傳資料,以及如何製作品牌提示物這樣的零碎工作。這些工作的本質都還是點。
然後我意識到,這些點其實都是線的組成要素,而線代表的則是一個個的市場項目或市場活動。比如:宣傳資料就是某個市場項目或市場活動中的一個小零件,宣傳資料只是一個點,而某一個具體的市場活動就是那根線。一個個相關的點串聯之後就形成了線。如果工作時,我的眼睛只盯著那些點,我就很難理解為什麼要做這些宣傳資料和品牌提示物,我也很難理解為何要這樣做,而不是那樣做。長此以往,就會失去整體觀與系統觀,因此也就很難將點上的事情真正做好。
那什麼是這個工作中的面呢?面說的是這個市場活動或市場項目所隸屬的市場戰役。一般來說,不同的市場戰役會對應著不同的細分目標市場,而每個市場戰役下面也會有不同的市場活動與市場項目。因此,如果不能站上面的維度上去思考自己正在執行的市場活動,或是正在設計製作的宣傳資料,就有可能會喪失掉清晰的目標與原則,最終與目標差之千里。
那體又是什麼呢?在這裡,體指的是這一年的市場策略。市場策略一般都包含在整體的市場計劃中。市場策略決定了要用什麼樣的市場戰役去占領哪一塊的具體細分市場,而市場戰役則決定了要透過什麼樣的市場活動去贏得這場戰役,達成最初的目標。因此,只有對市場策略有了深刻的理解,才有可能理解面、線、點上的市場戰役、市場活動以及宣傳資料,並將它們真正做好。這就是將點線面體思考法用於市場部工作中的具體方式。
那麽,假如你是一名專案經理或是一名財務工作者,又該如何用點線面體思考法去思考自己的工作呢?相信這個答案會給予你很大的啟發。而假如,你有機會成為一家公司的 CEO,你又該如何用點線面體思考法去看待自己的整個公司呢?
常見問題 4 :如何理解和評價真實的世界?
曾在網路上看過這樣一個段子:如果潘金蓮不開窗,就不會遇到西門慶。如果沒有遇到西門慶,那麽她就不會被迫出軌,那樣武松哥哥就不會怒髮沖冠為紅顏,這樣他就不會奔上梁山。武松就不會奔上梁山,不會奔上梁山之後,哪怕水泊梁山 107 好漢依舊轟轟烈烈,但是宋江和方臘的戰役,方臘也不會被武松單臂擒住。
只要武松治不了方臘,梟雄方臘就能取得大宋的江山。只要方臘取得了大宋的江山,就不會有靖康恥,不會有偏安一隅,不會有金兵入關。金兵不入關,就不會有後來的大清朝。沒有大清朝,當然也不會有後來的閉關鎖國,沒有慈禧太后。沒有慈禧太后,沒有閉關鎖國,自然也不會有八國聯軍侵略中國啊,不會有什麼鴉片戰爭啊。沒有這些戰爭和不平等條約,中國說不定憑藉五千年的文化首先就經濟發展了。經濟發展到今天,說不定中國早就超過了美國、日本什麼的,趕超了幾百年了,已經是最發達最強悍的國家了。
這段無稽之談的文字,是個非常極端的例子,但它卻代表了很多人對於歷史的看法,那就是歷史的發展是由歷史事件所決定的。於是,才會有一說到北宋歷史,就會說因為宋徽宗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建造艮岳,北宋才亡國的。而後來的元人郝經也在詩中寫到:萬歲山來窮九州,汴堤尤有萬人愁。中原自古多亡國,誰知亡宋是石頭?然而,真實情況真是這樣嗎?一個王朝的滅亡真的是由建造園林這樣一個單一事件所決定的嗎?中國沒能成為世界上最為強悍的國家,就是因為潘金蓮打開了窗戶嗎?這就是點思維的歷史觀。只關注歷史事件,卻忽視了歷史事件背後的線、面和體。
那正確的方式是什麼呢?
傑出的歷史學家布羅代爾構建的理論體系將歷史分為了三個階段:長時段(地理環境演變史)、中時段(社會史,經濟史)、短時段(事件史,人物史)。個比方來說,在他的筆下,歷史就像是一條大河,傳統歷史研究醉心於那些奔騰的浪花,也就是為人所知的歷史事件與歷史人物,而布羅代爾的整體史觀,則注重於觀察河床的地形地勢。
因為,如果看清了地勢,大河的流向便一目了然,浪花的波動也就了然於胸。這種研究歷史,構建歷史理論的方法,從本質來說,正是點線面體思考法。長時段論述的是,地理環境所代表的硬性邊界,理解生活在這個環境中的人是如何在這些限度之內去組織他們的日常經濟生活、社會生活的。這就是長時段,它幾乎是恆定的,它的變化是極其緩慢的。
中時段論述的是,人口、經濟波動的週期,是戰爭與和平交替的週期,它以三五十年、一個世紀為單位,深刻地影響著作為集體的人的生活,但身在其中的人往往直到某一週期結束才能察覺到這種波動。
短時段說的是,傳統歷史部分,或可稱之為個體、事件史,是一種表層上的激蕩,即潮汐在其強烈運動中掀起的波浪,一部起伏短暫、迅速、激動的歷史,是身在其中的人最容易感受到的。這才是看待真實世界與歷史時應該秉持的視角,而它的本質,就是點線面體的思維模型。那麽現在,我想邀請你來思考一下,如何用這種思考方式去看待生活中、現實中的各種事件?又如何透過這種思考法去提升自己的系統思考力,從而獲得更加全面完整的認知?
最後的話
事實上,當你在生活和工作中,習慣了點線面體思考法後,就不再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你還能看到山的背後以及水的背後,看到山的來源以及水的來源。於是,你的思路就在不知不覺間被極大的拓展了,你思考的深度也在這個過程中被成倍的加深了。看完這篇文章的讀者,我要恭喜你,你離深度思考者的目標又進了一步。
《36氪》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