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中入美的臺灣金融業近十年來,我國在對岸的投資總金額與比例不斷下降:2010 年,我國在對岸的投資共 146 億美元,占我國對外投資超過八成;然而,十年後,到了 2020 年,我國在對岸的投資不到 60 億美元,僅佔我國對外投資的三分之一。
2023 年,我國在對岸的投資僅剩 30 億美元,佔我國對外投資約一成。
資料來源:大陸委員會 Facebook
臺灣金融業在對岸的曝險數據
由於我國在對岸的投資額與投資佔比呈顯長期的下降趨勢,因此使我國在對岸的「曝險」穩定下降。
「曝險」的廣泛定義為「任何投資的風險」,英文為「exposure」;相關的金融專業詞彙還有「風險暴險(risk exposure)」、「暴險額度(exposure limit)」、「風險暴露單位(exposure unit)」、「風險指標值(exposure Indicator)」。
口語上的「在中國的曝險」其實是指「在中國有多少投資」。畢竟,任何投資都有風險,而最大的風險即是失去所有的投資總額。以下是根據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的數據:
至今年五月底 | 占總曝險的百分比 | 年變化 | |
銀行業 | 9448 億 | 91.7 % | – 10 % |
保險業 | 720 億 | 6.9 % | – 27.8 % |
證券業 | 128 億 | 1.2 % | – 14.7 % |
總計 | 1.03 兆 | 100 % | – 11.7 % |
歷史的大長河:脫中入美
根據上述金融管理監督委員會的資訊,我國在對岸的金融投資項目主要集中在銀行業,保險業、證券業的共同佔比不到 10 %。此外,三個行業的總曝險亦呈現雙位數的年下降百分比,降幅相當可觀。
其因為:我國的對外曝險轉至美國,我國對美曝險是對中曝險的四倍之上。這亦反映出,在美債殖利率走高時,我國金融控股集團跨洋購買美債,增加在美國的投資(例如科技業、金融業),使得此消彼長,進入全新的脫中入美時代。
資料來源: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由於近年中國經濟的成長放慢,其投資報酬率未若小米創辦人雷軍先生所描述的「飛豬時代」那般可觀,再加上中美雙邊關係從歐巴馬與習近平的「G – 2」 關係變化成川普與習近平的「貿易戰」關係、拜登與習近平的「晶片戰」關係,投資人對於中國是抱持著既期待、卻又怕受傷害的心態,因此開始採取「中國 + 1」的投資組合,逐漸將在中國(主要是香港)的投資挪移至其它地方,例如美國、印度、日本、臺灣。
歷史大長河的流向因此已然進入脫中入美,臺灣的金融業亦不例外。
今年年初,曾派駐香港的前摩根士丹利亞洲區高層史蒂芬.羅奇(Stephen Roach)在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上寫道:
我滿懷沈痛地説,香港結束了。
(It pains me to say Hong Kong is over.)
他比較委婉。香港是中國金融業面向全世界的最重要門戶,其實羅奇說的是中國。
其實本文作者在應是在本文寫道:
我滿懷沈痛地説,中國結束了。
參考資料:
「雙語詞彙」,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It pains me to say Hong Kong is over」,2024 年 2 月 12 日,Financial Times。
「銀行業務資訊揭露」,2024 年 5 月 3 日,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銀行局。
「金融三業對陸曝險降至 1.03 兆」,2024 年 7 月 8 日,工商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