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宇為台灣健身器材製造商,旗下擁有多項知名品牌,如:「SPIRIT」、「FUEL」、「XTERRA」等 3 個自有品牌,以及「SOLE」國際市場的經銷權。從貿易起家、代工累積實力,到今天以品牌策略為主,透過品牌差異化經營全球市場的商業模式。主要經營北美市場,透過持續併購通路,將拓展歐洲區域的滲透率;延攬人才,期望能取得商用健身器材市場商機。在健康意識興起的社會下,岱宇的持續穩健發展。
岱宇產品類別可分為二大類別:心肺復甦健身器材及輕量型健身器材等。主要產品項目包括電動跑步機、橢圓機、健身車等心肺復甦健身器材,及搖擺啞鈴、塑腹器、超輪等輕量型健身器材之開發、製造及銷售。目前主力產品皆通過國內外美國、歐盟等各項安全規範認證。
營運概況
- 以自有品牌銷售於美國市場
岱宇目前主要營收來自美國市場,約佔營收 68%,旗下的自有品牌有:以商用、中高階用戶為客群的「SPIRIT」、以輕商用、中高階用戶為客群的「FUEL」、以家用、中階用戶為客群的「XTERRA」,以及總代理美國網路家用第一品牌「SOLE」。
- 岱宇目前產能概況,於 2018 年啟用新廠
岱宇於彰化全興工業區擁有二座廠房,截至 2018 年,電動跑步機年產能 18 萬台、橢圓機 9.5 萬台、健身車 5 萬台。 2016 年 11 月,公司宣布以 900 百萬美元,於江蘇南通投資成立岱宇(江蘇)公司,將以健身器材代工及康復建材生產為主要業務,且規劃之產能為目前東莞廠之三倍,預計於 2017 年底完工,之後將陸續把東莞廠的設備移至南通新廠,東莞廠部分將不再繼續承租。
- 佈局醫療復健市場
岱宇於 2013 年布局醫療復健市場,並於 2015 年與日本企業共同合作開發阿茲海默症的預防訓練器材「CONIBIKE」,日本銷售單價 100 萬日幣,目前已經提供全日本 122 間「TSUKUI 日照中心」使用,TSUKUI 在全日本約有 600 家日照中心,將會是岱宇未來 CONIBIKE 主要的目標市場,全日本同性質的日照中心約 2 萬多家,意味著日本市場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目前也從合作公司取得 CONIBIKE 在全球市場的販售權。
- 併購德國健身器材通路商
岱宇於 2016 年底完成收購德國第二大健身器材網路零售商「CARDIO fitness」,該公司在德國也有 6 家實體店面,2017 年將再開 2 家實體店面。2016 年營業額約落在 1,100 萬歐元,2017 年目標營收 1,400 萬歐元,毛利率優於岱宇平均水準,是有盈利的通路。
岱宇完成收購 CARDIO fitness 後,有助建立德國市場的發展基礎,期望能提升在歐洲的市佔率。歐洲市場目前以商用器材為主,和美國以家用器材為主的型態剛好相反,若能成功將歐洲市場轉變為美國模式、以家用器材為主,將放大此部分營收。
- 延攬人才成為新動力
延攬前喬山(1736-TW)商用健身器材業務行銷大將 Mathias Kiehn 加入集團陣容,並與美國享有飛輪機之父美譽的 Jonathan G 簽署合作發展協議,未來將為旗下 SPIRIT 品牌研發 Johnny G 系列商用室內單車產品,全力搶攻全球商用健身器材市場。
Mathias 在喬山八年期間替 Matrix 品牌建立全球商用行銷網路與銷售實績, Johnny G 則是飛輪機健身車的發明人,目前許多商用飛輪機都是採用 Johnny G 所設計的產品,透過 SPIRIT 與 Johnny G 雙方的合作,將有助於岱宇未來推出更精準符合商用客戶的健身器材相關產品,加速 SPIRIT 品牌在全球商用健身器材的銷售成績。
市場分析
根據 Allied Market Research 的研究結果,全球健身器材市場預估會在 2023 年達到 140 億美元的規模,從數據上來看,這個答案是肯定的。其中亞太地區的成長最快,尤其是來自印度、中國等新興市場的需求。不過,目前美國仍是全球最大的健身器材消費市場,佔了全球市佔率六成以上,同時也是台灣最大的外銷國。
- 健康意識抬頭、高齡化社會來臨,帶動需求成長
民眾的健康意識逐漸提升,越來越多人體認到運動的重要性,再加上醫界、政府的大力倡導,鼓勵民眾培養運動習慣,現代人的運動需求越來越高。受限於都市空間狹窄的因素影響,民眾添購家用用動器材、上健身房運動的頻率與參與人數也因此越來越多,這些條件因此反映了運動器材的市場前景。
更進一步,根據 Zion Market Research 的估算,全球超過 60 歲的人口估計有 9 億,反應了高齡化社會的到來,加上肥胖族群人數漸增,許多健身器材廠商也敏銳地嗅到新的商機,設計出提供給高齡者或是減肥專用的運動器材,開拓了另一片藍海。過去,健身器材使用者的動機多是瘦身或鍛鍊肌肉;現今,在人口越趨老化的情況下,漸有不同理由或宣導(強調老人的肌耐力等)出現,是否能掀起另一波機會及成長仍有待觀察。
- 全美健身器材市場持續成長
根據 SFIA ( Sports & Fitness Industry Association ) 2018 年的產業報告,2017 年全美健身器材市場約有 52 億美元的規模:家用市場較前年成長 0.5%、商用市場較前年成長 4.2%。除此之外,根據 IHRSA ( The International Health, Racquet & Sports Club Association ) 的報告,健身俱樂部的會員人數從 1992 年的 20,700,000 增加至 2017 年的 66,480,500 人。
- 「品牌」在健身器材市場有重要意義
目前全球健身器材產業呈現品牌集中化的現象,並且多家市調機構都認為在未來這種集中化的程度只會越來越高。這代表了「品牌」在這個領域中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我們可以見到,下游品牌商掌控市場的能力越來越大,在耕耘市場多年的優勢下,已累積一定數量忠實的顧客與消費者。另一方面,原為製造生產的上游廠商相繼投入品牌競逐,他們持有原物料與完整製造流程的技術、成本優勢,同樣是是不可小覷的亮眼新星。
健身器材市場的主要分類
健身器材市場主要分為「家用市場」、「輕商用市場」、「商用市場」及「復健醫療器材」。商用市場銷售模式大都經由商業採購管道來銷售至俱樂部、健身中心、醫院等地,需要龐大的財務系統為後盾;輕商用市場銷售模式多為小型健身房、社區大樓等公共空間;而家用市場則有一般功能簡單、體積小及體積大、功能專業且耐用性高兩大類產品,銷售模式則是透過專賣店、大型連鎖賣場、一般零售通路等進行販售。
據統計資料顯示,家用市場產品的市場規模大約為商用市場產品的 4 倍左右,而且加上全美半數以上的家庭都至少擁有一件以上的健身器材來看,家用市場還是目前消費的主力。
健身器材產業上中下游
競爭情形
由於美國仍為目前全球健身器材產業的最大消費市場,因此全球前十大的健身器材廠商大多是以美國公司為主。在競爭環境部份,健身器材市場分為家用、輕商用及商用產品,家用商品目前主要競爭對手仍為 Icon Fitness 及喬山;輕商用市場則為 Landice 、 True Fitness 及喬山;以商用市場來看則為 Life Fitness 、 Technogym 、 Precor 、 Cybex 及喬山。
目前國內同性質廠商包括喬山、期美、力伽、眾成、甲尚、 東庚、清河及明躍(4151-TW)等,除喬山為上市公司、明躍公司為興櫃外,其餘規模有限。
競爭優勢
- 專利優勢
岱宇專利眾多,共取得國內外 184 項專利權(包含發明、 新型以及新設計三類),同時申請中的專利數有 13 項,擁有的商標權多達 150 逾項,且主力健身器材產品皆通過國內外包含美國、歐盟等各項安全規範認證。
- 持續併購通路開拓市場
除了併購 CARDIO fitness,岱宇表示目前尚有多項併購案正在談,不論是對其銷售面亦或是拓展市場甚或是市佔率皆有益處。
潛在風險
- 健身器材市場廠商眾多
隨著健康意識抬頭,健身器材廠商愈來愈多,市場上同類型的產品相當多元,選擇太多,對一般消費者而言,難以分辨的出產品的差異性為何,且有可能會淪為削價的惡性競爭。
- 國際局勢造成匯率不穩定
2016 年受到國際情勢影響,匯率波動大,岱宇的匯損也因此出現。95% 的營收來源皆來自外銷的岱宇,匯率波動是影響其淨利表現的一大因素。
未來展望
- 持續發展醫療復健健身器材市場
岱宇看好高齡商機,未來僅日本的潛在市場就高達上萬家長照中心,目前已供貨予 TSUKUI,之後將推出供家用市場使用的第 2 代機種,該型機種市場潛力大,屬高單價及高毛利率產品,將改變岱宇產品組合及改善毛利率。
- 開拓商用健身器材市場
在延攬前喬山行銷大將 Mathias Kiehn 與和飛輪機之父 Johnny G 簽約合作後,岱宇未來將以旗下 SPIRIT 品牌研發 Johnny G 系列商用室內單車產品,力拚商用健身器材營收占比提升。
資料來源:2015 年報、法說會簡報、MoneyDJ、CMoney、聯合新聞網、iThome、Genet 觀點、財報狗、中時電子報、當大老遇上新星:運動器材的市場爭霸戰、第一金(2892-TW)投顧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