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基金ETF

全球總經

理財商業

消費信用

保險稅制

房產生活
關稅豁免出爐!川普關稅政策有哪些?為什麼要實施?對台灣有什麼影響?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知識庫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何姸瑤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關稅豁免出爐!川普關稅政策有哪些?為什麼要實施?對台灣有什麼影響?

最近更新時間: 14 April, 2025

 
展開

自 1 月 20 日上任以來,川普旋風式簽署數十條行政命令,迅速推動能源、環保、移民、醫療、經濟等關鍵政策。其中,貿易與關稅政策更成為全球投資市場的核心關注點——目前有哪些關稅政策?哪些國家與產業將成為下一個關稅目標?與上一任期相比,有哪些重大變化?台灣產業是否會受到波及?投資人如何在這場貿易戰中找到機會?未來全球經濟將走向何方?本文將從不同角度深入剖析川普的關稅策略,並持續更新即時政策動態,帶你掌握最新動向!

💡最新快訊|最新豁免名單出爐!蘋果供應鏈解套!半導體、記憶體、消費性電子都入列!

想看更新段落請直接點選:對等關稅豁免名單對等關稅政策分析

💡想先瞭解何謂關稅,歡迎你閱讀這篇>>>國際貿易-關稅

川普關稅政策有哪些?

川普上任後迅速推動新一輪關稅政策,貿易戰正式開打。這次的關稅針對哪些國家與產業?受影響國家會選擇妥協,還是展開反制?而半導體、鋼鐵、製藥等高附加價值產業,是否將面臨關鍵轉折?股感整理截至目前的關稅政策最新動態,透過時間軸與區域分析,帶你快速掌握市場變化!

川普關稅政策:對等關稅——台灣被課 32%!

川普在美國時間 2025 年 4 月 2 日於「Make America Wealthy Again Event」宣布了對全球貿易夥伴的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政策,並預計於 4 月 9 日正式上路。白宮同時公布了該項行政命令的細節,根據川普的說明,對等關稅的計算方式是將其他國家對美國的關稅以及貿易障礙加總在一起,並且好心地幫你打個對折,其中台灣的關稅高達 32%!下面用表格整理了此次對等關稅稅率前五十名國家:

對等關稅排名

對等關稅細節

資料來源:白宮、作者自行整理;資料時間:2025/04

雖說是全面課徵關稅,不過川普仍然開出幾項豁免商品:

  • 已被課徵 25% 稅額的鋼鋁、汽車產業
  • 半導體、製藥、銅、木材相關製品、美國稀缺之礦物能源
  • 符合美墨加協定(USMCA)的產品
  • 含 20% 以上「美國成分」產品中的美國部分

而美國貿易代表署(Office of the United States Trade Representative,USTR)也公布了稅率的實際計算公式。公式的分子為美國的貿易餘額(出口-進口),分母的第一個和第二個參數分別為進口價格彈性、關稅對實際價格的穿透率,整體分母可以理解成美國的總進口額。這樣的計算方式和先前大眾的預測有所出入,因為現行方法只計算了貿易順差額,未涵括過去提及的增值稅 (VAT)、排擠美國工人政策等因素。

對等關稅計算公式

圖片來源:美國貿易代表署;資料時間:2025/04

不過,目前對等關稅計畫迎來反轉,原先堅稱不取消關稅政策的川普,在 4 月 9 日政策正式上路的一個小時後,於 Truth Social 宣布最新消息。川普聲稱已收到超過 75 個國家的協商要求,從中看到各國滿滿的誠意,因此授權對等關稅政策暫停 90 天(全球基礎稅率 10% 仍維持)!唯獨中國未表現出足夠的尊重,因此對中國的關稅將提高至 125%,以上政策即刻生效。股感將在後續段落分析對等關稅的影響及目的,記得看下去喔!

💡延伸閱讀>>>台股史上最大單日跌點!台積電跌停!0407 股災創哪些紀錄?

💡想直接跳到關稅分析段落>>>對等關稅政策分析

川普關稅政策:最新豁免名單出爐!

依據 CBP 公告的備忘錄內容,部分產品將不再被課徵依據第 14257 號行政命令(2025 年 4 月 2 日公布)所施行的額外關稅。其中包含受對等關稅影響深遠的消費性電子產品,例如蘋果的智慧型手機及筆記型電腦。產品清單如下:

對等關稅豁免清單
資料來源:HTS;資料時間:2025/04
HTSUS 對應商品
8471 自動資料處理機及其零件;磁性或光學閱讀器、將資料以編碼形式轉錄到資料媒體上的機器以及處理此類資料的機器
8473.30 前述 8471 項目的零件
8486 用於製造半導體晶圓、積體電路的機器和設備
8517 8517.13.00:智慧型手機
8517.62.00:無線通訊設備
8523.51.00 固態硬碟
8524 平板顯示器
8528.52.00 顯示器
8541 8541.10.00:二極體
8541.21.00:耗散率小於 1w 的電晶體
8541.29.00:耗散率高於 1w 的電晶體(光敏電晶體除外)
8541.30.00:除光敏元件外的晶閘管、雙向可控矽和三端雙向可控矽
8541.49.10:其他二極體
8541.49.70:其他二極體
8541.49.80:光耦合隔離器
8541.49.95:其他二極體
8541.51.00:基於半導體的感測器
8541.59.00:其他二極體
8541.90.00:二極體、晶體管、類似的半導體裝置、光敏半導體裝置、LED和安裝的壓電晶體元件
8542 積體電路

不過,川普在 4 月 13 日於 Truth Social 澄清,沒有人能夠從不對等貿易中離開,且自中國進口之商品,仍然需要徵收原先因芬太尼課徵的 20% 關稅。貼文中,他特別強調,針對半導體與整個電子產品供應鏈的關稅政策正在研擬中。因此,預計此波豁免為短期安定民心、預留時間給美國企業轉移供應鏈所用,並非長期利多。

川普關稅政策:加拿大、墨西哥、中國

川普於 2 月 1 日第一波釋出的關稅政策針對其主要貿易夥伴:加拿大、墨西哥與中國,這 3個國家的貿易額佔了美國總貿易額約 40%。並且主要原因為嚴重貿易逆差毒品芬太尼走私非法移民流入的邊境安全問題。他強調,這些政策不只有助於改善貿易平衡,還能提振美國政府的收入,為貿易戰拉開了序幕。而在川普宣佈以後, 3 國也都公開表示將提出反制。

雖然川普原先表示這 3 國無法逆轉局勢,也無法阻止他課徵高額關稅,但 2 月 4 日卻再度迎來變動——加拿大與墨西哥相繼宣布與川普政府取得共識,加拿大承諾成立芬太尼事務總管、將墨西哥販毒集團列為恐怖組織、與美國合作打擊洗錢犯罪;墨西哥同意派遣 1 萬名士兵至美墨邊境防止芬太尼和非法移民流入美國。因此,對於兩國的關稅政策得以暫緩 1 個月執行。然而,中國與美國的關係尚未明朗,目前兩國皆維持對彼此的關稅制裁。

後續更新:

  • 2025/03/04 中對美反制 10~15% 關稅
    隨著美國對中國加徵的關稅於 3 月 3 日上路,中國隨即公布將於 3 月 10 日開始對美國雞肉、小麥、玉米、棉花加徵15%關稅,對高粱、大豆、豬肉、牛肉、水產品、水果、蔬菜、乳制品加徵10%關稅。
  • 2025/03/05 美對加、墨 25% 關稅如期執行
    美國對加拿大、墨西哥延緩的期限到期,川普宣佈預計將如期執行 25% 的關稅,而加拿大總理隨後也宣布將採取反制措施。但是美國商務部長也表示,川普政府最快將在今日宣布一項豁免方案。
  • 2025/03/07 美延緩對加、墨關稅一個月
    美國對墨西哥和加拿大的關稅政策再次轉彎,川普同意在 04/02 以前讓墨西哥和加拿符合美墨加協定(USMCA)的商品和服務得豁免 25% 的新關稅。兩國將不會被納入對等關稅的目標國家中。
  • 2025/04/04 中對美反制 34% 關稅
    針對美國對中國開出的對等關稅 34%,中國也以相同稅率反制美國。
  • 2025/04/08 美國再加徵中國 50% 關稅
    川普於 Truth Social 上威脅中國,若不撤銷報復性關稅,將會再加徵中國 50% 稅率,並於 4 月 9 日立即生效。
  • 2025/04/09 中對美反制 50% 關稅
    針對前一日川普的威脅,中國同樣將對美關稅提升 50%,總計 84%。
  • 2025/04/09 美國提升中國稅率至 125%
    在宣布延緩其他國家的對等關稅同時,川普宣布提高中國稅率至 125%。此稅率已超越川普第一任期時的美中貿易戰,創下歷史新高。
  • 2025/04/11 中提高對美關稅至 125%
補充:美國 2023 年前 10 大貿易逆差國
排名 國家 貿易逆差額(萬美元)
1 中國 279,424
2 墨西哥 152,379
3 越南 104,627
4 德國 83,021
5 日本 71,175
6 加拿大 67,861
7 愛爾蘭 65,342
8 南韓 51,398
9 台灣 47,975
10 義大利 44,012

川普關稅政策:歐洲地區

川普於 2 月 1 日宣佈未來「絕對」會對歐盟課徵關稅,並強調將排除英國。自 2009 年以來,歐洲對美出超貿易額便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因此可能被川普認定為「不公平的貿易行為」。目前,川普尚未明確說明何時要開始課稅、要課哪些產品關稅、要課徵多少比例。

川普關稅政策:產業

除了針對地區,川普也於 2 月 1 日宣佈未來將對鋼鐵、晶片半導體、製藥等高附加價值領域課徵關稅,並預計於 2 月 18 日公佈。事實上,川普對於半導體業的不滿非新鮮事,日前他早已說明可能會對半導體產業課徵最高 100% 的關稅,以促使台灣廠商為規避高額關稅赴美設廠,落實美國製造。以下將不斷更新川普新祭出的關稅諾言。

後續更新:

  • 2025/02/11 美對所有鋼鋁課徵 25% 關稅
    川普宣佈對所有鋼鐵和鋁課徵 25% 關稅,並將於 3 月 12 日正式生效,且不會有豁免名單。
  • 2025/02/13 美強調台灣擁有太多半導體技術
    川普於 2 月 13 日重申台灣搶走了美國半導體業的生意,並可能重新研擬《晶片法案》。
  • 2025/02/19 美對汽車、製藥、半導體課徵 25% 關稅
    川普於 2 月 19 日宣佈將對汽車產業課徵 25% 關稅,最快於 4 月 2 日生效。製藥、半導體同樣課徵最低 25% 關稅,但期限未定。
  • 2025/03/04 台積電宣布赴美設廠投資約 1,650 億美元
    台積電宣布加碼投資三座晶圓廠、兩座封裝廠、一座研發中心,使得投資金額從 650 億飆升至 1,650 億美元。

  • 2025/03/12 歐盟、加拿大反制鋼鋁關稅
    加拿大宣佈從 3 月 13 日開始對價值逾 298 億美元的美國進口商品加徵 25% 關稅,包含鋼鋁、電腦、運動器材等;歐盟則宣佈從 4 月 1 日開始重新對價值逾 280 億美元的美國進口商品課徵關稅,包含機車、威士忌、服飾等,且預計 4 月中將有進一步反制措施。
  • 2025/03/24 美制裁委內瑞拉,暫緩產業關稅
    川普將自 4 月 2 日開始針對自委內瑞拉進口石油的國家,全面加徵 25% 關稅。此宣佈被視為對中國的又一打擊。據統計,中國為委內瑞拉最大出口國,每天有 351,000 桶石油從委內瑞拉運往中國,佔總出口額約 38%。另外,川普同日傳出 4 月 2 日僅先針對主要貿易夥伴實施對等關稅計畫,關於製藥、半導體、汽車產業關稅將可能暫緩。

💡延伸閱讀>>>

川普貿易政策意涵及影響:從時間維度分析

川普再次推動關稅政策,是否意味著貿易戰 2.0 即將開打?透過回顧他第一任期的貿易策略,我們可以從時間維度比較這次的關稅政策有何不同,並評估其對市場的影響。川普在第一任期曾對中國、歐洲、加拿大與墨西哥大規模課徵關稅,這次是否會延續相同策略?還是會擴大目標範圍?與過去相比,哪些產業將受到更大影響?

另外,關稅政策不只影響全球供應鏈,也將直接衝擊企業成本、通膨走勢與投資市場,並通常導致市場短期劇烈波動,投資人該如何看待關稅政策?如何在股市震盪中找到交易的好機會?哪些產業可能受惠,哪些產業又將面臨壓力?透過歷史數據與市場動向,我們來拆解關稅政策對股市的影響!

回顧川普第一任期

川普於第一任期的第二年開始實施一系列關稅政策,2018 上半年主要對太陽能板鋼鋁等非民生用品,下半年開始針對中國的製造、民生消費、電子業等展開全面攻擊。中美雙方來回攻防,形成影響全球經濟至今的「中美貿易戰」。而由下圖可以看出,在美國向其他國家加徵稅額的同時,大國會同時反制,隨著一波波的關稅政策,美國平均關稅稅率也逐步上升。截至 2018 年底,估計約有 9 兆(約佔美國當時進口額 12%)的進口商品受到關稅影響,並有約 3.7 兆的美國出口商品受到其他國家反制。

川普關稅 美國 2018 年平均關稅稅率美國 2018 年平均關稅稅率;資料來源:NBER;資料時間:2019/03

在逐項分析前,股感首先整理了川普兩任施政環境的差異,方便投資人對照。這些差異也將為政策的推動帶來的影響。

川普任施政環境差異
第一任期 第二任期
利率環境 低利率 高利率
開始實施關稅政策時間 任期第二年 一上任
財政狀況 赤字不高,推行減稅 疫情後赤字高
重大事件 任期最後碰上 COVID-19 目前無

而深入剖析當時的關稅政策,可以得出以下結論,並作為分析現況的借鑑。

1. 關稅是美國的重要談判工具

2018 年 3 月開始,川普對進口鋼鋁分別課徵 25% 及 10% 關稅,又在 5 月針對加拿大與墨西哥製造的汽車加徵 25% 關稅,強迫兩國與美國針對當時的 NAFTA(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開啟談判。經過一年的協商,NAFTA 由 USMCA(美墨加貿易協定)取代,川普也同意豁免加、墨兩國在鋼鋁產業的關稅。在新的 USMCA 中,將原本要求 62.5% 汽車零件來自北美的限制提高到 75%,並提升最低工資水準,減少墨西哥廉價勞工的競爭優勢。而這項協議的變動也對墨西哥的汽車產業產生長期負面影響。

回到現今,川普除了在 2 月 4 日宣布暫緩對加、墨兩國的關稅制裁,還在 1 月 27 日,哥倫比亞妥協同意以軍機遣返移民後,撤銷對其關稅。這顯示出他的談判手法與當年如出一轍。雖然川普實現談判目標所需的時間長短難以預測,但可以確定的是,這些關稅是有機會被撤銷的。若能提前洞察川普背後的真正談判意圖,便能及早佈局,抓住市場變化的契機。

💡延伸閱讀>>> NAFTA 的一齣好戲

2. 大宗商品受影響最多

大宗商品涵蓋了生活中的許多面向,包括農產品、金屬礦產、能源等,是川普課徵關稅的一大對象。而透過整理可以發現,其他國家也常針對相同商品對美國課徵報復性關稅。例如,2018 年中川普撤銷歐盟鋼鋁關稅的豁免權,歐盟隨即反向課徵美國進口鋼鋁 25% 關稅。而根據 FED 旗下部門報告顯示,前 10 名受報復性關稅影響最多的產業中,有近半屬於大宗商品,分別為鋁、鋼鐵、木材、農化產品。而根據報告,投入門檻較高、供應鏈較複雜的精密儀器、電子等行業受影響較小。因此,投資人可檢視持股企業對於大宗商品的依賴程度。

資料來源:FEDS;資料時間:2019
美國受報復性關稅影響最多的產業
排名 產業 報復性關稅佔出口額佔比
1 磁性與光學媒體製造 8.6%
2 皮革與相關製品 7.7%
3 鋁板、鋁箔產品 7.7%
4 鋼鐵與合金製造 6.9%
5 汽車製造 4.9%
6 家電製造 4.7%
7 鋸木廠與木材加工 4.5%
8 影音設備製造 4.3%
9 農藥、肥料與農業化學品 4.1%
10 電腦與周邊設備製造 3.9%

3. 通膨效應不明顯

許多人可能會直觀認為關稅將導致產品價格上升,並進一步推高通膨。事實上,在川普實行貿易戰的 2018 至 2019 年間,FED 最關心的核心個人消費支出物價 指數 (Core PCE Price Index)皆維持在目標 2% 以內。報告指出,被課徵關稅的商品物價確實有明顯幅度的上漲,但綜合當時市場環境考量,推測可能是因為 2018 年初美國利率處於低基期,而 FED 當年大幅升息 4 次,導致美元走強,資金大量流入美國,因而抵銷部分關稅所帶來的通膨壓力。另外,川普並未對最終產品課徵關稅,因此沒有直接影響接觸到消費者的終端價格。種種市場原因導致當年的通膨並沒有受到太多影響。

💡想先瞭解何謂 PCE,歡迎你閱讀這篇>>>PCE 個人消費支出是什麼?PCE 指數意義?與 CPI 差別為何?

💡想先瞭解何謂通膨,歡迎你閱讀這篇>>>通膨是什麼?停滯性通膨、惡性通膨?通貨膨脹影響?

時間回到現在,目前美國尚處於降息循環初期,而隨著經濟指數表現強勁,FED 也放緩了降息步調。高盛的報告指出,若關稅政策僅針對鋼鋁、汽車產業,則通膨預期上升 0.3 ~ 0.4%,幅度不大。但若川普履行對所有進口美國的產品課徵 10% 關稅的諾言,預計通膨會上升 1.2%。在此情況下,則會短期內一次性衝高物價,但好消息是,關稅帶來的衝擊有望能在2026 及 2027 年被消化。目前需注意川普持續實施的關稅政策,是否會為通膨帶來衝擊,並是否連帶影響 FED 的利率政策。

川普關稅 不同關稅政策下對通膨的影響不同關稅政策下對通膨的影響;資料來源:高盛;資料時間:2024/11/14

關稅政策如何影響股市

投資人可能普遍認為關稅將導致貿易壁壘、市場震盪,並因此不敢進入市場。的確,S&P 500 指數和台灣加權指數受到貿易戰影響, 2018 年分別僅有 −6.24% 和 −8.6% 的年度報酬。然而,若是找對交易時機,仍然有可能找到價差的買賣機會。

根據下表,我們可以得知,市場對於美國針對非中國國家(例:加拿大、墨西哥、歐盟)課徵關稅的反應不大,且平均在一週內便能回漲;而市場最關注的為中國對於美國的報復性關稅,平均跌幅來到 7%,而雖然所需時間較長,但市場終究能回到宣佈政策前的水準。因此我們可以推測,關稅政策固然會使股市短時間內大幅下跌,但同時也能提供良好的交易時機。

資料來源:高盛、作者自行整理
不同情況下 S&P 500 價格變動
課稅國 被課稅國 平均跌幅 平均收復時長
美國 非中國 1% 以內 1 週
美國 中國 5% 1週
中國 美國 7% 1 − 2 週

而究竟宣佈關稅政策後的第幾天是最佳入手時機呢?根據統計,股價會在宣佈後的第 2 至 3 天來到最低點,隨後逐漸回漲。舉例來說,川普於 2018 年 3 月 22 日根據美國貿易代表署對中國的調查結果,向中國價值 500 億美元的商品課徵 25% 關稅。此消息一出,當日 S&P 500 便大跌 2.52%,並在隔天跌到谷底,並於後幾天逐步漲回原有水準。雖然此統計並不保證百分之百的準確性,但依舊能作為投資人進出場時機的參考。

S&P 500 在川普對中課徵關稅後價格變動

政策意涵及影響:從空間維度分析

川普的新一輪關稅政策不僅影響美國內部經濟,還對全球多個地區的產業格局、供應鏈結構和經濟關係產生深遠影響。本文將從不同地區進行剖析,探討美國本土、台灣、亞太地區、歐洲,以及加拿大和墨西哥在這場貿易博弈中的得失與潛在應對策略,揭示這些政策如何重塑全球經濟版圖。下圖為美國前十大進口國對於受到關稅政策的影響,其中歐盟、墨西哥、中國、加拿大受到最多影響。

川普關稅 各國受到關稅政策的影響各國受到關稅政策的影響;資料來源:BCG;資料時間:2025/01

備註:此模型假設美國對中國實施 60% 關稅,加拿大與墨西哥 20%,其餘國家 20%

川普貿易政策對美國的影響

整體來說,關稅政策將會減少美國人民可支配所得,推高部分產業成本及終端價格,並增加邊境貿易的不確定性,為 GDP 成長帶來負面影響。不過由於就業、通膨等經濟數據表現強勁,高盛維持對於美國 2025 年 GDP 成長率 2.5% 的預測,彭博則預測 1.9%,表示仍然看好美國發展。而關稅的影響多被認為是一次性的,因此預估 2026 年經濟成長能夠更加強勁。

美國 GDP 成長率 2025 - 2027美國 GDP 成長率 2025 – 2027;資料來源:高盛;資料時間:2024/11/14

川普雖然強調要將製造業、半導體等產業帶回美國,以落實「美國製造」,但短期內,關稅優惠仍難以彌補美國高昂的管理成本與高薪勞動力支出。市場對美國前景的樂觀看法,部分來自其相較於其他已開發國家更快的勞動力增長,而近年來移民已成為這一增長的主要動力。然而,川普計畫大規模驅逐移民,可能導致勞動力增長趨緩,進而影響經濟發展。

此外,佔核心 PCE 指數超過一半的服務業高度依賴勞動力成本,而目前美國薪資成長仍處於高點,但預計 2025 年將開始放緩。若勞動力短缺問題加劇,不僅可能拖累服務業,還可能影響企業回流的可行性,進一步削弱川普「美國製造」政策的成效。

已開發國家勞動力成長率已開發國家勞動力成長率;資料來源:高盛;資料時間:2024/11/14

川普貿易政策對台灣的影響

台灣近幾年對於美國的出口額佔比呈現增加趨勢,並且貿易順差額已追上對中國的順差,顯示美國對於台灣貿易的重要性越來越高。其中,根據行政院統計,積體電路及資通與視聽產品成為出口額增長的最大推手,2024 年佔對美出口總額約 60%,較六年前增加逾 20%。台灣目前已成為第七大美國進口國,引來川普注意。若川普真的對台灣製造的半導體業課徵高額關稅,將會對台灣企業產生巨大影響。

不過,若川普僅對「台灣製造」的半導體業課稅,並不一定能將台廠引流進美國。比起負擔高額人事管理成本,台廠可能選擇將產能轉移至東南亞等地。另外,根據美國資訊技術與創新基金會統計,此舉將大幅抬升台灣製造半導體價格 59%,而美國科技巨頭如蘋果、博通、輝達也都相當依賴台灣產能,因此美國境內科技業也會因此受到衝擊。第一任期中,川普的關稅政策通常避開美國依賴程度高、附加價值及複雜程度高的產業,並未對手機、電腦相關產業課稅。因此,雖然川普揚言對台半導體課徵高達 100% 的關稅,仍有待其後續動作,無須過度恐慌。

而川普對加、墨的關稅制裁,對台影響較小。台灣與加拿大貿易關係不緊密,在加設廠的台商也多為本地銷售,少有能出口美國的產能。而台廠對於墨西哥的投資則多為電子產品及汽車零組件的組裝生產,其中緯穎、英業達、乙盛-KY受影響較多。不過根據永豐產業調查,多數企業將把關稅直接轉嫁給客戶,且也積極擴廠東南亞,因此影響不大。

川普貿易政策對亞太地區的影響

近年來,中國強調「中國製造」,使貿易依存度降至約 37%,並有意降低與美國的貿易往來。自上一次貿易戰以來,中國整體對美出口額已趨於停滯,預計電子、消費品及時尚等產業將受到較大衝擊。相較於美國,中國選擇進一步強化與東南亞國家的經貿合作。

若川普再度對中國發動貿易戰,預料將加速中國自身產能的發展,同時推動與南洋地區的產業整合。然而,由於中國目前經濟疲軟,貿易戰仍將對其經濟造成壓力。高盛預測,關稅將使中國 GDP 成長率減少 0.7%,並因此下修全年經濟成長預測。

中國受到關稅政策影響最大的產業中國受到關稅政策影響最大的產業;資料來源:BCG;資料時間:2025/01

以產業來說,則汽車產業影響最大,尤其是日本汽車產業高度依賴北美。墨西哥是全球第二大的汽車生產地,而加拿大擁有完善的汽車產業系統,豐田汽車、日產汽車、本田汽車、馬自達汽車在北美皆有設廠。

川普貿易政策對歐洲地區的影響

對於出口導向的歐洲地區來說,即使川普不直接針對歐洲課徵關稅,其仍然會受到影響。在 2018 年的貿易戰中,關稅政策僅影響美國 GDP 約 -0.3%,卻影響歐洲 GDP -0.9%。而自上一次貿易戰以來,歐洲於財報中提及關稅影響的企業比例較美國高出許多,顯現歐洲地區對於關稅的敏感度高。

在歐洲國家中,愛爾蘭、德國、義大利對美出口依賴度最高。產業方面,與亞太地區相同,汽車將會受到最大衝擊,25% 的關稅預計減少汽車出口商 5% 的利潤。另外,歐洲著名的奢侈產業也可能隨著關稅與人民可支配所得下降而受到衝擊。若川普履行諾言對歐盟課徵關稅,將會再度拖慢歐洲國家從疫情後的復甦,也可能降低歐洲央行降息速度。

川普貿易政策對加拿大、墨西哥的影響

北美三國之間存在巨大關稅成本的差異,加、墨雖為美國貿易逆差對象,但進口額僅佔美國進口總額 29%;然而,對加、墨兩國來說,對美國的出口卻分別佔總出口額約 80%,顯示他們對於美國依賴程度極高。

若美國真的進行關稅制裁,彭博預計墨西哥 GDP 將會大幅下降 16%,其中汽車、製造、農業、能源將受到最多影響;加拿大也有類似情況,該國石油及農業有 70% 以上皆出口至美國。因此推測,兩國雖然在川普初下達關稅政策時會提出反制,但隨時間推移,終究會因談判犧牲部分利益以換取關稅撤銷。

川普關稅 美、加、墨三國貿易情形三國貿易情形;資料來源: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資料時間:2025/02/01

川普貿易政策意涵及影響:對等關稅分析

全球股市在川普宣佈對等關稅的一週內形成大型三溫暖!4 月 7 日台股連假後開盤,加權指數便跌出史上最大跌幅 2,086 點,跌幅達 9.74%!除了台股受到巨大衝擊,包含美國在內的各國股市也都下殺平均 3%~10% 不等 。而 4 月 10 日延緩關稅後,台股開盤即漲停鎖死,各國股市也大幅上漲。由於對等關稅計畫影響重大,故本章節將獨立說明對等關稅所造成的影響,與政策背後的真正意涵。

對台灣的影響

根據經濟部統計,台灣對美國 2024 年出口額達 1,114 億美元,佔總出口額 23%,為最大出口國。而從下表可以得知,電子通訊、傳統產業為主要輸出類別,因此影響最大。

台灣對美主要出口商品

資料來源:經濟部;資料時間:2025/04

而細究電子通訊產業,撇除獲豁免的半導體相關領域,其餘產業在產能集中台灣、中國、東南亞的情況下(遭對等關稅課予最高稅額的地區),皆將遭受強度不一的打擊,股感以下整理了數個受影響較大的產業,提供投資人參考!

資料來源:永豐投顧玉山投顧、作者自行整理;資料時間:2025/04
受對等關稅影響的電子通訊產業
產業 主要製造基地 面臨風險
光學電子 台灣 產能高度集中台灣,主要出口中國、美國,不論何者皆面臨高額關稅
伺服器零組件 中國 目前訂單未受影響,未來可能被要求與 ODM 廠商共同分攤關稅
電子代工 中國、東南亞、墨西哥 美國營收占比大,可能加速轉單墨西哥,擴廠/攤銷影響毛利
電子品牌 中國 關稅可能導致終端產品價格上漲,須與美國品牌競價
網通設備 中國、越南 美國營收占比大,短期產線難轉移,須看廠商議價能力

另一可能受到對等關稅打擊的是傳統製造業。台灣的傳產目前主要面臨減碳轉型的問題,再加上去年至今中國內需疲軟,影響製造業需求,對等關稅可以說是雪上加霜。工具機、紡織製鞋、石化能源等產業預計受到高度衝擊。

資料來源:玉山投顧、各產業公會、作者自行整理;資料時間:2025/04
受對等關稅影響的傳統製造產業
產業 主要製造基地 面臨風險
工具機 台灣 多為本土中小型企業,難以和關稅較低的日韓競爭,可能需開拓新市場
紡織製鞋 東南亞 東南亞面臨高額關稅,須與代工廠分攤關稅,可能影響消費者需求,導致收益下降
石化能源 台灣 關稅阻礙經濟成長,可能導致產能過剩,價格下跌

而半導體與製藥雖然在此次對等關稅清單中受到豁免,但川普於美國時間 4 月 4 日曾向媒體透露,針對這兩個產業的關稅正在研擬中,並將在不久後宣布。若受到制裁,則藥廠面臨成本上升、因監管嚴格短期內難轉以產能等問題。而台灣半導體直接輸美比例雖不高,但仍會受到伺服器、代工等關聯產業影響需求與價格。

政策意涵與策略

筆者認為,目前川普關稅政策的目的可大致區分為兩大部分:威嚇作用、實質作用(改善不平等貿易)。因此,以下將依這兩種目的排列組合而成的三套劇本進行分析。

  • 威嚇作用>實質作用,全面圍堵中國

川普撤銷多數國家的對等關稅,唯獨留下中國。截至 4 月 10 日,美國已向中國課徵高達 125% 關稅。中國是目前唯一正面與美國開打貿易戰的國家,在歐盟也從談判桌卻步的情況下,圍堵中國的可能性出現。

川普在第一任期時,曾施壓歐盟、日本等國家圍堵中國,要求他們也向中國課取關稅,封殺中國產品轉移出口對象的可能。事實上,越南將於 4 月 16 日開始針對南韓、中國的鍍鋅鋼產品課徵臨時性的反傾銷關稅,且最高稅率可達37.13%。而在此之前也才剛對中國的熱軋鋼課徵 19% 至 27% 關稅。因此在中美對立持續升溫的情況下,全面圍堵不無可能。

  • 威嚇作用>實質作用,迫使 FED 降息

美國目前面臨債務上限問題,根據國會預算辦公室,目前美債已達 36.1 兆美元,若維持現況,政府將在 2025 年 8 月至 9 月面臨資金不足支付帳單的情形。目前美債遭到投資人大量拋售兌現,因此價格處於低點;相對地,殖利率便居高不下(殖利率處於高點也會限縮貨幣政策的空間)。而降息能夠拉高美債價格,間接導致殖利率降低、政府須支付帳款降低。川普近日也在 Truth Social 上點名鮑爾,暗諷他總是慢經濟一步,目前的就業、通膨環境良好,強力指示 FED 是時候降息了!

美債殖利率

圖片來源:財經 M 平方;資料日期:2025/04

  • 實質作用>威嚇作用,決心改善美國貿易赤字

雖然川普撤銷加徵的稅額,對全球的 10% 基礎稅額仍準時上路。另外,川普從第一任期,甚至是為上任前,便不斷強調關稅政策的重要性。因此我們不能輕忽川普決意進行關稅戰的可能,而比起一次全面高額關稅,更有可能的是溫水煮青蛙,在威嚇、談判、暫緩的反覆過程中,逐步提高關稅。

總結來說,市場雖然已出現一波修正,目前也在慢慢消化價格變動。但在這 90 天內的寬限期內,市場數據、財測可能會變得混亂而反常,供應鏈重整、訂單變動、價格調整等等都會大幅度影響股市,故投資人要特別小心市場的假性反彈。在不確定性仍高的時候,建議關注關鍵訊號,例如:低迷的 VIX 恐慌指數有沒有回升跡象、FOMC 是否改變立場、中國關稅是否造成通膨再起、美國接下來與各國家的持續談判等等。

未來會發生什麼事?

根據市場以及高盛對於全球 2025 年的預測,股感整理出以下三項趨勢。然而,川普對於各國的關稅政策可能在一夕之間轉彎,因此投資人仍須時刻關注最新動態,以在這場貿易戰 2.0 中站穩腳步。

美元走強,限制其他貨幣

隨著美國貿易政策的變動,預期美元持續升值,特別是針對歐元等主要貿易夥伴貨幣。加徵關稅不僅促使資金回流美國,也讓歐洲與新興市場面臨更大的資金外流壓力。歐洲經濟已經處於成長放緩的狀態,歐元貶值可能進一步降低市場對其資產的吸引力,使得資本流向美國資產,進一步壓低歐洲的債券殖利率。美元指數的升值趨勢可能在短期內延續,給非美貨幣帶來更大挑戰。

避險情緒升高

在關稅政策引發的不確定性下,市場避險需求升溫,黃金價格創下新高,突破每盎司 2,850 美元。另一方面,美債需求可能同步上升,短期內維持高殖利率,但若市場認為經濟前景受衝擊,資金可能加速湧入美債市場,反而壓低長期殖利率。此外,市場對聯準會貨幣政策的預期也將影響債券市場表現,若貿易戰導致經濟放緩,聯準會可能提前採取降息措施,進一步壓低殖利率。

美國市場可能過度樂觀

目前,美國市場整體對於經濟增長仍持正向態度,主要受惠於強勁的勞動市場與企業獲利前景。然而,市場已經提前將政策利多反映在股價之中,股市評價水準已接近高點。如下圖表示,在選舉及九月 FOMC 會議後,美國股市、債市、貨幣指數皆有漲幅,市場已經大幅上修對美國經濟成長的預期。隨著政策變數增多,未來市場的波動性可能加大。如果關稅帶來的通膨壓力加重,導致聯準會貨幣政策路徑調整,可能會影響投資情緒,導致美股短期內出現修正風險。

川普關稅 市場對於美國選舉及 FOMC 會議的反應市場對於美國選舉及 FOMC 會議的反應;資料來源:高盛;資料時間:2024/11/14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知識庫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何姸瑤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