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基金ETF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全球總經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理財商業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消費信用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保險稅制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房產生活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工業電腦(IPC)是什麼?工業電腦(IPC)概念股整理!
作者 Ray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知識庫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Ray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工業電腦(IPC)是什麼?工業電腦(IPC)概念股整理!

2023 年 11 月 9 日

 
展開

隨著聯網技術一日千里,網路的節點如今已經不再只是家中的桌上型電腦、或者行動裝置,每一台機器、每一個我們接觸的物件,未來都有可能變得「有意識」,我們的生活將會變得更加網路化,透過林林總總的智慧裝置將使得我們與世界更加緊密, 物聯網 新時代已經來臨。而在這個概念中,隱藏於後的 工業電腦 (Industrial PC)是促成未來物聯網具象落實於生活中的重要推手,工業電腦是什麼呢?本文帶你一探究竟!

編按:2023/11/08 更新,工業電腦廠凌華(6166-TW)於法說會上針對營運展望表示,雖 2023 年前 3季受產業不景氣影響表現停滯,但未來仍需觀察客戶庫存去化及下單狀況,2024 年相對較看好美國博弈、醫療及自駕車等需求顯現,在新產品導入帶動下,成長力道值得期待。

工業電腦(IPC)是什麼?

工業電腦(Industrial PC,簡稱 IPC)主要是指用在是專供工業界使用的個人電腦,可作為工業控制器使用。最開始主要是運用在工廠的生產線控制(例如排程、給料等工業自動化系統),到後來隨著科技進步,IPC 的運用範圍開始擴及到各種產業上,例如醫療、金融、通訊、環保、航太等。

工業電腦(IPC)起源

工業電腦起源於 1984 年的IBM(IBM-US) 5531 Industrial Computer。早期工業電腦被用在工廠生產製造流程,儀器與機器設備的控制及監測,接著一步一步的進入生活領域、針對不同產業而特化。不管是自動化社會機器人需求的激增、因 mmWave 而爆增的 5G 微型基地台還是蒙著神秘面紗的軍事武器,都是工業電腦能觸及的領域。

工業電腦(IPC)性能

工業電腦基本性能、相容性與同樣規格的商用個人電腦相差無幾,但是工業電腦需要更多的防護措施,讓它能在不同環境下保持穩定,如防塵、防水、防靜電等。工業用電腦並不要求目前最高效能,只求達到符合系統的要求,否則用於生產線萬一遇到電腦當機,則可能造成嚴重損失,因此工業用電腦所要求的標準值都有要求符合嚴格的規範與擴充性。

工業電腦(IPC)跟電腦( PC)的差異

我們天天使用的 PC 嚴格來說是 General Personal Computer,是被設計來讓我們做「任何」事情:用 Word 打報告、做 PPT 給主管、開 Chrome 上 Youtube、打 LoL、下載盜版影集之類的事情。也因為一般消費者所需要的應用越來越多,自然會追求高規格的 PC ,例如更快的處理器、更優異的記憶體等現象。但是 IPC 就是另外一件事了。 IPC 講求的是「把一件事情做好、做滿」就好,例如前面提到的生產線控制、或醫療機器人所需要的手臂控制,相對之下不需要像一般 PC 一樣講求效率、高質感,只需要把「特定任務」完成就可以。

而 IPC 相對之下需要更高的穩定性及可靠性,用白話文來說就是「不能當機」。如同前面所述,IPC 通常是針對特殊情況設計的,這意謂每個顧客都需要客製化的產品(包括硬體及軟體)、而同一顧客也有可能因為運用情境不同而有不同的 IPC 需求。舉例來說,在某些工廠運作的 IPC 可能就要更重視散熱、有的則需要防塵防水防靜電等處理。IPC 業者的存在價值也因此產生了。

IPC VS. PC

而這些嚴苛的要求,都不是顧客自己去光華商場買一些零件就能達成的,這也是所謂主流 IPC 廠商創造價值的主要來源:系統整合。要把系統整合做好,需要想辦法提供顧客一整套的「解決方案」,而不是只是賣一台又一台的工業電腦出去而已。

工業電腦(IPC)概念股

股票代號 股票名稱
2395 研華
6166 凌華
6414 樺漢
6206 飛捷
6245 立端
3479 安勤
8234 新漢
8050 廣積
3022 威強電
2397 友通
3594 磐儀
3005 神基
8114 振樺電
3564 其陽
6570 維田
3088 艾訊
3416 融程電
5258 虹堡

工業電腦(IPC)在漲什麼?

工業電腦族群隨歐美訂單需求復甦, 2021 年開始營運普遍顯著復甦,但缺料、塞港卻成為絆腳石。進入 2022 年後,缺料略有紓緩,台灣多達 9 家上市櫃工業電腦廠 2021 / 12 開始營收直直衝,加上工業電腦並非消費性電子產品,因此受通膨影響不大。

工業電腦多以歐美地區為主力市場, 2020 年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封城防疫導致訂單需求遞延,尤以零售、博弈等民生相關應用影響最大,在海外設有生產廠區的業者另面臨生產受阻干擾,使工業電腦族群當年營運明顯轉弱。
隨著疫苗問世後各國加速施打,歐美經濟活動陸續解封,配合各國政府為刺激經濟紛紛加碼投資基礎建設計畫,以及後疫情時代企業為加速數位轉型、因應缺工及防疫等因素帶動自助服務需求增加,工業電腦業者去年普遍感受訂單需求顯著回升。

工業電腦業者普遍對於 2023 年維持樂觀看法,認為雖然缺料問題漸漸緩解,但工業物聯網、自助服務等需求持續增加,客戶訂單需求有增無減,對此多已預先完成擴產因應,待缺料緩解後即可全力生產出貨,穩健成長可期。

工業電腦業者策略

2020 年全球經濟復甦,在終端消費需求帶動下,企業的資本設備投資金額也大幅增加,意味著工業電腦、半導體設備及機械產業都將受惠。面對日益龐大的工業電腦商機,許多 3C 品牌及代工廠近年來透過併購及參與私募方式,入主工業電腦廠或與參加策略聯盟。

以華碩( 2357-TW )為例,除了持有國內工業電腦龍頭研華( 2395-TW ) 14.32% 股權之外,也持有研揚( 6579-TW )、醫揚( 6569-TW )及瑞傳【在振樺電( 8114-TW )併購後,股票已下市】等工業電腦廠的股權。又如鴻海( 2317-TW ),旗下擁有工業電腦廠樺漢( 6414-TW ) 32.98% 股權,然後再由樺漢併購國外的 S&T AG,之後又透過 S&T AG 併購擁有品牌及行銷通路的工業電腦大廠 Kontron AG(兩者合併後更名為 Kontron S&T AG)。另外,樺漢在國內也陸續入主瑞祺電、鈺緯( 4153-TW )及沅聖( 6638-TW )等工業電腦相關廠商。

另一例子是以面板起家的友達( 2409-TW ),為了進行產業的上下游整合以及分散經營風險,除了持有工業電腦廠凌華( 6166-TW ) 21.54% 股權之外,也透過旗下的佳世達( 2352-TW )入主友通( 2397-TW )及拍檔( 3097-TW ),以及持有維田( 6570-TW ) 7.12% 股權;友通則又持有其陽( 3564-TW ) 51.37% 。透過併購及策略投資,友達如今在國內工業電腦業界已具舉足輕重地位。

其他包括宏碁( 2353-TW )、緯創( 3231-TW )、仁寶( 2324-TW )、神達( 3706-TW )及台達電( 2308-TW )也都有投資工業電腦類股,至於研華則分別持有艾訊( 3088-TW )及融程電( 3416-TW ) 29.02% 及 16.55% 股權。這也顯示,原本都是單打獨鬥的國內工業電腦廠,正逐漸納入各大科技集團旗下,然後再透過集團的資源整合海內外市場,準備分食工業電腦這塊大餅。

因此,從產業發展趨勢來看,工業電腦廠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經過去,為了因應日趨多元的應用領域,以及日趨複雜的技術整合,人才的匯聚以及資源整合就變得很重要,亦即大者恆大將成為未來的走向。

工業電腦(IPC)的種類

也是因為工業電腦幾乎是針對某種特定需求而生,它的型態可說是五花八門,如果要簡單做個分類,可以用工業電腦的類型與層級來區分。大致上有板卡、子系統與系統整合解決方案三種:

工業電腦分類

板卡:又有單板電腦(Single Board Computer, SBC)、嵌入式電腦(Embedded Board)、PC/ 104 模組等類別。簡單來說,板卡就是以輕巧的板片造型,提供電腦主機功能的精密元件。單板電腦是一片具有匯流排的主機卡,本身就具備了電腦的所有功能,搭配軟體就可提供不同產業使用。嵌入式電腦則是為了要將工業電腦嵌入應用機台,將單板電腦小型化。PC/ 104 模組就像個人電腦的擴充卡,可擴充單板電腦或嵌入式電腦的功能。

子系統:將單板電腦、基板、機箱、電源供應器等工業電腦的周邊,組合成可運作的一個系統,將它連接到大系統後就能使用,例如工業用伺服器、工作站。

系統整合解決方案:針對某個產業或專業領域所開發的一整套系統,包含軟硬體以及周邊,通常為因應不同產業的需求,而有非常客製化的產出,從事不同領域的系統整合開發廠商因為技術門檻不易進入,擁有較高的顧客忠誠度。相關的產品比如:自動提款機(ATM)、捷運系統。

工業電腦(IPC)產品供應鏈

工業電腦產品供應鏈

雖然工業電腦和個人電腦無論在功能上、需求上、外觀上都有明顯的差別,不過兩者的基本組成沒什麼兩樣,都是 CPU(中央處理器)、晶片組、連接器、電路板、電源供應器、機箱、軟硬碟機等與其他的電子元件。基本上,供應商也有頗高的重疊,許多零件商會同時供應給個人電腦製造商與工業電腦製造商,不過因為兩者的出貨量與產期並不一致,因此有些零件商會另闢一個部門專門供應工業電腦零件的生產。上游零件商賣零件給中游的工業電腦製造商後,工業電腦製造商會依據工業電腦種類的不同進行各式各樣的組裝,到了這個步驟,工業電腦的核心已大致成形。

而工業電腦要邁向市場的最後一步,最關鍵的角色就是系統整合商。因為組裝完成的工業電腦是基本配備,需要經過系統整合商針對不同專業領域作客製化的系統整合,配合周邊的整併才能真正提供給終端客戶使用。另外,為了因應各式各樣的附加功能需求,加值經銷商則會將工業電腦進行加成一些軟硬體額外提供附加功能(例如防毒軟體之於作業系統),再賣給系統整合商。

工業電腦(IPC)應用

工業電腦一開始就是為了讓工業生產「升級」成自動化的生產線而誕生,因此最主要的應用領域還是自動化產業。不過隨著各產業自動化的需求提升,越來越多地方需要使用工業電腦來幫助形成一套整體的控制系統。因此在應用上可說是遍地開花,除了工業製程的自動化生產線,在零售業、醫療、交通等都能看見工業電腦的蹤跡,包括便利商店收銀系統、自動倉儲設備、與捷運自動化系統等這些與我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應用。基本上,只要是自動化設備應用的地方就一定有工業電腦的操控。

從對企業轉變為對消費者

像是便利商店中的收銀機、刷卡機和 POS 機等,都是工業電腦的一種。百貨公司很多的展示看板,以前都是廣告印刷,現在則是可感應切換、立即和人互動的螢幕看板。現在很多賭場中的吃角子老虎機,背後都是很多博弈類工業電腦的運算。綜合上述,工業電腦的使用場景已經更多走向消費者。

工業電腦(IPC)面臨的挑戰

少量多樣的生產管理重點

工業電腦以前多是製造業的需求,故數量很大。但現金使用場景越來越多,應用廣泛。所以未來台灣的工業電腦產業可能會面臨少量多樣的生產模式。業電腦的零件非常多,很多是精密的關鍵的零組件,且價格很高,如 CAMERA、DRAM 或 CPU 等。所以當產業面臨少量多樣的趨勢時,物料控管成為首要課題。

軟硬體整合

現在的工業電腦就像手機一樣,在一個載體中,整合了不同功能的產品。這樣複雜功能的軟硬體整合後,如何有良好的操作體驗,提供給不同市場的消費者,是未來工業電腦將遇到的挑戰和需再改進的地方。

工業電腦(IPC)未來趨勢

工業電腦未來的趨勢,已經不再只是工業用,而是移轉到各種專業領域的場景應用。

智能化的載體

近期很夯的物聯網 IoT 或者是智能化的物聯網 AIoT,很多都是需要透過 5G 技術才能夠達成,甚至是各種智慧應用。所以工業電腦的業者,應該會做一個整合各種功能的產業應用。讓產品成為一個所謂的─智能化的載體。可以應用在很多的領域,舉例來說,過去百貨公司的廣告看板,都是千篇一律固定的輪播。但是現在能透過影像辨識的技術,若發現女生經過,就開始播放化妝品的廣告;若是老人家,馬上就改為保健產品,這些都是未來智能化可以改變的。

所以,工業電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載體,但重點不只是把它生產出來,而是如何能和消費者產生互動並發揮作用。

從生產導向,轉向應用導向

舉例來說,工業電腦應用領域如果是在船上,那情境是什麼?如果 GPS 訊號不好,如果潑到水就故障了,這樣不就很痛苦。開船的時候,是不是隨時都想看到前面有魚,或是什麼樣的風景。如何和衛星、氣象做連結?以上這些都是航海時會需要的功能,但首先必須先熟悉航海的情境,才能了解這些需求。或是可以思考和賭博做連接,賭神都在公海開賭,這時候賭神的指環,可能就是 1 個微小的工業電腦。

工業電腦也跨入了醫療領域,如何跟護理、學校或醫院合作?如果不夠熟悉那個應用的場景,其實是沒用的。所以說整個產業都必須先跨到應用領域,才能做出好的產品。

從硬體廠商,轉為方案、服務供應商

台灣很多廠商,現在已經從 ODM 轉到 OBM,未來工業電腦還必須提供更完整的售後服務。因為工業電腦是一個智能化的載體,所以不應該等到發生問題了才做服務,而應該是ㄧ個智能化的服務機制,就跟手機一樣。

例如:在海上的船出現問題,或是某種異常狀況,可以即時傳訊息到企業的雲端進行控制。所以服務不再是客戶需要服務的時,我才被動協助維修;而是設備運作的狀況不好的時候,電腦就能主動建議你,不同的場景擴充什麼功能,才能提供客戶更好的體驗。

另外,應該埋入整合數據的處理能力,結合雲端的服務能力,成為一個主動式、有價值服務的提供者,而非只是單純的售後服務而已。

軟體時代的佈局

現在這個「軟體吃掉全世界」的時代、像 Tesla 電動車都可以透過軟體控制一切的日子,只要硬體技術持續進步,現有的 IPC 業者遲早會受到軟體巨大的衝擊、資本報酬率也不會像現在那麼好看,除非有廠商搶先布局好硬體高端技術(如 Intel)或軟體運用的 Know-how(如 Microsoft),又或者運用服務客戶的經驗(如重生的 IBM),或許能在新一波浪潮來臨時攀上新的高峰。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知識庫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Ray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