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7 日,據南都報導,證監會最近向各大券商下發了《再融資審核財務知識問答》與《再融資審核非財務知識問答》,為券商操作再融資提供了審核指引。兩份文件明確提出上市公司募集資金不得跨界投資影視或遊戲的審核要求,這可謂給了影視和遊戲公司再一次當頭棒喝。
從 2016 年開始,證監會針對當時受資本市場熱炒的影視、遊戲、VR、互聯網金融等領域已經多次下發相關文件,對通過併購等方式進入這些熱點領域的上市企業的行為進行規範,被業界視為要讓資本熱潮退燒,要讓資本回流到實體經濟。
這一次,證監會再次下文針對影視網游產業,可謂是雪上加霜。當前,正式影視企業和遊戲企業過冬之際,麻辣娛投記者接觸到很多正在苦苦尋找金主的影視劇項目以及資金接近斷裂,必須繼續尋找資金補血的中小遊戲企業。
本次證監會下發的文件,會對影視遊戲企業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
跨界定增徹底叫停
上市企業不得投資影視遊戲
來自南都報導顯示,證監會在《再融資審核財務知識問答》要求中發布了 17 條財務知識問答,其中的問題 6 是關於 “審核中關於再融資募集資金投向的總體監管要求”。
該問題的第一部分表示:“為引導上市公司合理確定募集資金投向,防止募集資金投向 ‘脫實向虛’,上市公司募集資金應服務與實體經濟、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主要投向主營業務。募集資金原則上不得跨界投資影視或遊戲。除金融類企業外,募集資金不得用於持有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借予他人、委託理財等財務性投資和類金融業務。”
該條款等於證監會明確叫停上市公司在 “影視”、“遊戲” 兩大領域的跨界定增。對於該條款,南都報導中表示,影視產業近年來的異常繁榮也隨之帶來了資本市場中的 “虛假繁榮”,而明星的片酬越來越高其中很大一個原因是因為大量熱錢湧入影視產業。
其實,該文件是證監會自 2016 年以來對影視、遊戲等資本熱點領域監管規範的進一步加強。
回顧一下近兩年證監會的政策可以發現,防止資本脫實向虛是一個總體基調。
2016 年 3 月證監會對上市公司跨界定增第二產業的項目進行收緊,對該類項目進行 “專項核查”。 2016 年 5 月,證監會叫停上市公司跨界定增,其中涉及互聯網金融、遊戲、影視、VR 四個產業。比如:水泥企業不准通過定增收購或者募集資金投向上述四個產業。同時,這四個產業的併購重組和再融資也被叫停。
2016 年 6 月,證監會啟動對併購重組的調查,對已完成的併購重組未實現業績承諾的上市公司進行抽查,據相關媒體報導,核查的重點是查商譽過高的輕資產類公司,包括一些熱門的虛擬經濟,比如影視、VR、類金融、機器人、遊戲等。
2016 年 6 月 17 日,證監會就修訂《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重點是從認定標準、監管配套、仲介機構責任等多方面進一步規範 “借殼上市”,嚴格限制虛擬資產注入。
該辦法被稱為 “史上最嚴的併購重組新規”
2017 年 6 月 5 日,針對輕資產類公司,如影視、遊戲等 TMT 產業收購、剝離、IPO 和新三板等企業價值評估問題,證監會專門發布了《會計監管風險提示第 7 號 —— 輕資產類公司收益法評估》,從評估資料完整性及可靠性、評估方法的適用性、評估假設合理性、現金流測算、重要事項揭露等五個方面進行明確。
其中,證監會明確強調,輕資產類收益法評估是指採用收益法對上市公司收購或處置有形資產佔比相對較小的公司企業價值進行評估,該類公司評估通常表現出評估增值率較大、預期收益成長較快等特點,如影視、遊戲等 TMT 產業。
從證監會的歷史文件規定可以看出,對上市企業將資金投向影視遊戲等虛擬經濟的行為監管越來越嚴格,而影視遊戲類企業想從上市公司拿錢希望越來越渺茫。
找錢之路漫漫
影視遊戲人渴望金主降臨
用 “一片哀鳴” 來形容當前的影視遊戲人毫不過分,麻辣娛投記者在數十個影視圈的微信群看到,每天都有數十個影視劇項目融資資訊不斷發在群裡,但基本上群內無人問津。麻辣娛投不久前發布了一篇《遊戲人還有夢想嗎? 》一文,也提到了遊戲創業企業目前面臨產品因審核暫停上線時間不確定、市場收入難以預測、資金鍊斷裂等困境。
麻辣娛投另一篇《資本寒冬,2019 劇荒來襲? 》文章提到,9 月 20 日,阿里巴巴(Alibaba, BABA-US)文化娛樂集團輪值總裁兼大優酷事業群總裁、阿里音樂 CEO 楊偉東表示,去年此時,橫店有 60 個劇組同時開場,但是現在只有 15 個。
近幾年來,影視、遊戲企業的融資渠道主要分為股權投資、上市公司併購或投資、項目基金、社會投資等幾個渠道。
但是股權投資自 2016 年開始已經遠離影視遊戲產業,電影產業投資基金 2016 年之後新設立數量也銳減,上市公司的輸送資金渠道隨著證監會文件也正式宣告終結。
9 月中旬,某支有著銀行財團背景的影視投資基金負責人曾找到麻辣娛投記者,向記者表示手中有一個非常好的影視項目,拿到部分份額,項目已處於後期製作之中,屬於大導演大明星大製作的類型。該負責人表示一共拿到 10% 的份額,想分散風險降低投資比例,希望能找到一家聯合投資方共同拿下份額。
言語中顯示出該投資基金雖然堅持著對影視項目的投資,但投資期已經轉移到後期,而且降低在單個項目的投資比重。
這在前幾年影視投資熱潮之時是難以想像的。 2015 年 ~ 2016年,往往是大製作的項目份額難求,眾多企業紛紛爭搶份額。
金主哪裡尋?這是眾多影視遊戲中小企業面臨的生死存亡的問題。
只不過,尋找金主之路漫漫,很可能一些影視遊戲公司無法堅持到那一天了。
《艾瑞網》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