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基金ETF

全球總經

理財商業

消費信用

保險稅制

房產生活
每次都會後悔自己的決定?透過學習能提升決策品質嗎?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選文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股感選文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每次都會後悔自己的決定?透過學習能提升決策品質嗎?

2021 年 11 月 7 日

 
展開

我們都知道運氣的存在,卻不願承認即使費盡心思,也可能無法如願以償的事實。我們情願把世界想像成有條有理,不會被「隨機性」顛覆一切,可以完全預料事態發展。

生活的多數決策都包含了隱藏訊息,而且深受運氣影響。理想的情況下,我們得找出決策相對的貢獻度,並看出運氣對於結果的影響。由於任何結果都牽涉運氣,即使我們隨時能做出最好的決策,結果仍可能出乎意料,因為存在著「不確定性」。

先前我在《擁抱不確定性:修煉你的決策能力,先搞懂三個思維》一文中提到思維改變心態,心態影響行動;要想提升決策能力,有三個思維是你應該要知道、也該建立習慣的。

  • 思維一:擁抱不確定性,用機率與貝氏機率做判斷。
  • 思維二:改變接收訊息到做判斷的路徑。
  • 思維三:決策與結果得分開來看。

在這裡,我想要談談在看完《高勝算決策》後,書中告訴我的三件事,如何透過學習,提升我們的決策品質,做出不讓自己後悔的決定?

用下注思維提高決策品質

《高勝算決策》一書的作者安妮.杜克,持續致力於研究如何在壓力下做決策,曾於職業撲克玩家生涯贏得世界撲克大賽金手鐲,也是唯一獲得世界撲克冠軍聯賽 NBC 國家撲克冠軍杯單挑賽冠軍的女派牌手。她認為做決策就像下賭注,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任何人都無法保證所做的決定 100% 正確,但可以透過學習,想辦法提高勝算。

所謂下注思維,就是學習如何區分「決策品質」和「運氣」。

妥善運用下注思維,能在生活中做出更好的決策;將更能區分結果品質和決策品質;發現說出「我不確定」時的力量;學習規劃未來的策略,並在決策後保持心平氣和;建立及維繫共同追求事實的群體,改善自己的決策過程;回顧過去和展望未來,避免做出流於情緒衝動的決策。

擁抱「不確定性」:想要做出更好的決策,
不是著眼於對或錯,而是評估各種灰色地帶

擁抱「不確定性」可以更準確地呈現這個真實世界的模樣,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在正確與錯誤之間存在著灰色地帶。

若是以錯誤的方式展現世界,使其位於正確與錯誤兩個極端,沒有保留中間的灰色地帶,就無法做出良好的決策,包括該如何分配資源、該做出何種決定,以及該採取何種行動。

此外,接受「不確定性」的概念,我們可以「重新定義錯誤」。

假如天氣預報告訴我們,今天降雨的機率是20%,而我們選擇了「80%不會降雨,所以不帶傘」的決定;結果下了大雨,這不意味著我們的決定錯誤,只是降雨的確發生了,如此而已。

從機率的角度來看,我們可能是做出正確決策,但礙於運氣不佳或訊息不完整,以致結果不如預期。當我們跳脫只有正確或錯誤這種兩極對立的世界,便生活在極端之間的連續區域中;想要做出更好的決策,不是著眼於對或錯,而是評估各種灰色地帶。

於是,我們不會努力去追求確定性,而是試圖弄清楚事情有多不確定,並從中推估出現不同結果的可能性。這些推估能有多準確,取決於掌握多少訊息及有多老練。

當我們表達自己的信念時,納入「不確定性」也能使我們對於自己的看法不會侷限於是對或錯,而是變成思考能如何納入新訊息,重新估算對自我信念的確信程度。在與他人的溝通過程中,表達自我信念中的不確定性,也可以讓你成為更可靠的溝通者,讓他人相信你是審慎認真看待這個溝通的過程。

想要改善決策,就應該承認決策是基於信念來下注(會認真看待決策)、習慣不確定性(如何納入更多新訊息來修正),以及重新定義是非對錯(確認決策品質與結果的不同)。

學習「結果歸因」:眼下的結果是因為決策?還是運氣?
我們只能從前者學習並提升決策品質

「累積經驗還不夠,必須從經驗中學習。」獲取經驗和成為專家,兩者差異極大,關鍵在於:能否找出結果透漏了什麼,並領悟其中的教訓為何

▲決策學習循環,製圖/劉奕酉

我們可以透過「決策學習循環」來提升決策的品質。

如果我們確認是自己的決策促成了結果,就可以從決策獲得的數據得到反饋,進而建構和更新信念與決策;從經驗中得到越多的證據,對信念和選擇的「不確定性」就越少,就越能評估做出任何決策可能會產生什麼結果,也能更準確預測未來。

在決策學習循環的過程中,必須納入「不確定性」概念,任何事皆有可能,只是發生機率不同;學習分辨結果歸因於決策品質?還是運氣?唯有確認結果來自於決策品質的影響,我們才能得以從中學習並進一步改善未來的決策品質。

在這個過程中,有兩個影響理性決策的障礙:動機性推理、自利偏差。

信念會影響一個人處理訊息的方式。人們傾向相信自己聽到或讀到的資訊是對的,即使這些訊息後來被證明是錯的,依舊會堅信不疑,這就是「動機性推理」,這是從信念到決策的第一道障礙。因為想保護信念,所以會引領自己去處理與該信念相關的進一步資訊。現在,假新聞與假消息越來越氾濫,更能說明這種情況。

假新聞,就是刻意製造假故事,從中竊取金融或政治利益;假消息則有別於假新聞,它包含了某些真實的元素,只是加油添醋地組成特地的講法。假新聞會有效果,因為人們的信念若與流傳的故事一致,便不會去質疑證據;假消息更為強大,因為擁有可查證的事實,讓人誤以為它已被審核,所以更能向外傳播。

而越聰明的人,往往偏見盲點越深,越能建構支持自己信念的論述,將數據合理化和架構化,用以迎合本身的論述或觀點。即使想要求真,卻只會去保護自己的信念;即使天資聰穎且知道自己會做出不合理的行為,依舊無法避免從本身的偏見去推論,產生「動機性推論」。

第二道障礙,則是出現在將結果「正確歸因」於決策技巧或是運氣所致。事實上,我們很難將結果正確歸類到運氣或決策,事情的結果可能源於我們的決策或運氣,甚至由兩者結合而衍生;這使得我們可能會產生「可預測的不理性」行為:將好結果歸功於自己,把壞結果歸咎於運氣,這樣就沒有犯錯,也就是所謂的「自利偏差」。

自利偏差會立即影響我們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若將糟糕的結果歸咎於運氣,就會錯過檢驗決策的機會,無法思考自己能否做得更好;如果將好的結果認為是自己的功勞,就會強化不該強化的決策,進而錯過自我提升的機會。

追求「理性決策」:避免「動機性推論」與「自利偏差」形成干擾理性決策的障礙

由於「動機性推論」與「自利偏差」形成了我們進行理性決策的障礙,所以我們需要透過一些方法來避免「動機性推論」與「自利偏差」的發生,降低干擾理性行為的障礙(或者說提高非理性行為的障礙),像是下注式的思維、求真團體的參與、與過去和未來的自我對賭、藉由預先承諾的條件來中斷或避免非理性的決策過程等。這部分在《高勝算決策》中提到相當多的案例,歡迎有興趣的朋友購買這本書來閱讀。

職人簡報與商業思維|劉奕酉》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選文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股感選文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