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基金ETF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全球總經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理財商業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消費信用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保險稅制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房產生活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實施 600 億天價庫藏股、調升股利!微軟有什麼用意?
作者 36氪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36氪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36氪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實施 600 億天價庫藏股、調升股利!微軟有什麼用意?

2021 年 9 月 24 日

 
展開

風頭正盛的微軟(Microsoft, MSFT-US),又有了新動作。近日,微軟宣布最高 600 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這意味著其啟動史上第四次回購,並將季度股息由每股 56 美分提高至 62 美分,漲幅高達 10.71% 。受消息提振,微軟股價再度站上 300 美元大關,市值高達 2.29 兆美元,僅次於蘋果(Apple, AAPL-US),屈居全球第二大上市公司。站在兩兆美元市值之巔,微軟宣布回購股票,背後有何深意? 當下,中外資本市場都掀起回購潮,有的公司大手筆回購為何慘遭市場冷漠對待?

加碼與蘋果爭奪市值 “ 一哥 ” ?

對微軟的回購,資本市場的觀點涇渭分明。一種聲音認為是積極訊號,可與蘋果爭奪全球市值 “ 一哥 ” 的寶座。某公募基金公司執行董事劉旭淩表示: “ 回購可以向市場釋放企業經營健康的訊號,促進公司的市值與內在價值相匹配,因而上市公司回購股票並不鮮見,關鍵在於回購是否有誠意、金額占比大不大,沒有的話就是耍流氓。 ”

事實上,市場上不乏煽動式回購,不過微軟的回購歷來未摻水。據公開數據顯示,微軟在 2021 年第一季度回購了約 70 億美元的股票, 2020 年第四季度至 2021 年第二季度共回購了 200 億美元。上述動作,依據的正是微軟第三次回購計劃,回購規模高達 400 億美元。

“ 多年以來,蘋果與微軟的市值屢創新高,底層邏輯之一就是持續大規模回購,這也是巴菲特為何原意在庫克時代重倉蘋果的緣由。 ” 劉旭淩表示, “ 在這場回購的軍備競賽中,微軟不敢松懈,否則難以咬緊蘋果的市值,要知道當年微軟可是俯視蘋果的。 ” 換而言之,微軟無縫銜接回購計劃,意欲為市值保駕護航,從而避免掉隊。

另外一種聲音認為並非最佳選擇,不如補短板、築長板。微軟回購股票的更多是為了優化資本結構、提高凈資產報酬率,如此一來就難以抉擇最佳時機,即在股價低迷時、賣壓嚴重時進行回購。一名網路觀察人士表示: “ 僅僅為了 ‘ 凈現金中性策略 ’ 進行回購,遠不如併購、戰略投資來的高效,畢竟微軟的生態也有短板需要補。 ”

譬如,自動駕駛,為國內外科技巨頭競相卡位的市場高地,微軟卻姍姍來遲。據外媒報導, 2021 年 1 月 20 日,微軟向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 GM-US)旗下的自動駕駛公司 Cruise 注資了 20 億美元,而 Cruise 未來將使用微軟 Azure 來提升競爭力。這意味著,微軟繼亞馬遜(Amazon, AMZN-US)、Google、蘋果等之後,才獲得自動駕駛的入場券。上述觀察人士進一步表示,如若透過補短板、築長板的方式扎實業績基石,增厚公司的實際價值,助推市值成長的動力更為持久。

不缺錢的背後,雲端運算成為頂梁柱

兩種觀點的優劣尚無定論,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微軟不缺錢,截至 2021 年 6 月 30 日,微軟手握 1,303 億美元的現金儲備。之所以如此財大氣粗,與微軟困境反轉有莫大的關係。曾幾何時,微軟被外界視為廉頗老矣,慘遭華爾街長期唱衰,淪至 “ 吃老本 ” 的尷尬境地,市值因而多年不振。

一名業內人士回憶道: “ 微軟在桌面時代過於成功,反而成為其蛻變的絆腳石,路徑依賴之下屢屢錯失行動時代的紅利。 ” 對此,微軟現任 CEO 納德拉曾有過定論: “ 在微軟,我們有這樣一個非常糟糕的習慣,就是我們經常陷入自我滿足而無法自拔,我們正在學習如何不去看待過去。 ” 2014 年,納德拉執掌微軟之初,一派日落西山的景象,如今的微軟舊貌換新顏。

據微軟財報顯示, 2020 年智慧雲端業務占總營收的比例為 33.8% ,超越傳統業務,首次成為微軟第一成長曲線,徹底扭轉了外界對其刻板的軟體巨頭印象,而到了 2021 年第二季度,智慧雲的營業收入為 173.75 億美元,占總營收的比例提升至 37.6% 。

橫向比較的話,微軟 Azure 已具備挑戰亞馬遜 AWS 的資格。至少,從營業收入來看是如此: 2021 年第二季度,亞馬遜 AWS 的營業收入為 148.09 億美元,與上期相比成長 37% ;微軟 Azure 的營業收為 173.75 億美元,與上期相比成長 30% 。顯而易見,亞馬遜 AWS 成長仍占優,規模卻被反超了。對此,摩根士丹利寄予肯定,將微軟的目標價由 305 美元上調至 331 美元,維持之前給予的 “ 增持 ” 評級。

需要注意的是,微軟 Azure 營收反超,與 Word、Excel、OneDrive、Outlook、Skype 等生態體系遷徙雲端的貢獻息息相關,如若單看市場占有率,亞馬遜 AWS 仍是老大。儘管如此,納德拉的成就肉眼可見。這也可以解釋,微軟市值突破一兆美元耗時 33 年,而從一兆美元到兩兆美元僅耗時 2 年左右。此背景下,納德拉於 2021 年 6 月 17 日被選為微軟的新任董事長,至此一肩挑兩擔,牢牢掌握微軟的話語權,成為比爾蓋茲之後的第二人。

不過,納德拉也有煩惱待解。價值 100 億美元的史上最大雲端運算訂單,原本花落亞馬遜,卻不想 2019 年被微軟橫刀奪愛,更出人意料的是 2021 年宣布重新招標。這意味著,微軟與亞馬遜重新回到起跑線。

微軟之外,不乏中外的明星上市公司也走在回購的道路上。2021 年第一季度,蘋果回購了 190 億美元的股票,並將現有回購計劃增加 900 億美元;Google 回購了 114 億美元的股票,又宣布了最高 500 億美元的新一輪回購計劃;Facebook 回購了 39 億美元的股票,計劃第二季度回購 71 億美元的股票。在中國,騰訊( 00700-HK )、小米( 01810-HK )等科技企業也在緊鑼密鼓地回購。

然而,並非所有回購都會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最明顯的當屬格力電器與美的集團( 000333-CN )。2021 年,格力電器推出 150 億的回購,美的集團推出 140 億元的回購,而據數據顯示,目前格力電器累計回購金額達 265.89 億元,規模為 A 股歷史最高,緊隨其後是美的集團的 247.62 億元。問題在於,截止 2021 年 9 月 17 日,格力電器股價相比年內高點跌了 41.04% ,美的集團相比年內高點跌了 43.42% 。

換而言之,資本市場並沒有投之以桃、報之以李。之所以如此,與部分投資者懷疑對回購背後的動機有所質疑,以美的集團為例,伴隨回購的是接連不斷的減持,非但知名風投高瓴資本如此,公司創辦人何享健、公司董事長方洪波也如此。更為關鍵的是,家電產業面臨成長瓶頸問題。據數據顯示,從 2014 年至 2019 年,中國冰箱市場零售額從 946 億元下降至 912 億元,年均覆合成長率為- 0.73% ,而洗衣機和空調市場也呈現不同程度的成長放緩。此背景下,股價不振也在所難免。

譬如,光大證券認為: “ 格力電器依然存在渠道變革進度慢於預期,改革陣痛的影響大於預期的風險。 ” 從這個角度來看,回購並非萬靈丹,對業績處於上升通道的企業而言,堪稱市值突進的驅動力,而對處於轉型期或者遭遇困境的企業而言,回購僅僅減緩了市值縮水的力度與幅度。畢竟,公司內在價值才是市值的底座。

36氪》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36氪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36氪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