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電動汽車早已不再是稀罕玩意兒,但相信不管是媒體還是公眾,圍繞這種剛剛興起的產品,大家肯定有不少的疑惑和錯誤認識。特別是在市場相對不成熟,信息傳播不充分的情況下,想必大多數消費者對電動汽車還停留在感性認識的層面。
那麼電動汽車和傳統燃油汽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處?它的目標客戶群是誰?電動汽車如何使用才能物盡其用?類似這些涉及到具體面的問題,相信即便對傳統汽車市場“瞭如指掌”的媒體老師們也可能出現認識不到位的時候。
為了澄清大家對電動汽車產生的一些“誤會”,電動邦從下述五個不同方面進行了解答,盡可能從根本上解決普通消費者的疑惑。
誤區1:油價下跌會破壞甚至扼殺電動汽車的銷售
雖然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但目前為止並沒有證據表明國際油價的漲跌和電動汽車銷量有任何直接或者間接的關係。
美國電動汽車協會(Plug-InAmerica)之前曾做過一個長達四年的研調,從下圖的結果來看,油價波動和電動汽車銷量的關係無章可循。當油價上下起伏不斷變化時,電動汽車銷量反而出現了穩定成長或下降的趨勢。
不過最近隨著國際油價的猛跌,電動汽車銷量出現了相應的變化,但大多數消費者認為油價不可能一直保持低位。事實的確如此,近日美國加州地區的油價有了明顯回升,增至約1美元/加侖(≈3.8升)。
目前還沒有數據表明油價會直接影響電動汽車的銷量,但電動邦這裡絕非斷言兩者之間不存在變量關係,而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不斷成熟以及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產品接受度的逐漸提高,油價對電動汽車銷量的推動或抑制,可能變化將愈加明顯。
誤區2:續航320公里左右的2017款雪佛蘭Bolt將成為特斯拉(Tesla, TSLA-US)Model S的直接競爭對手
雪佛蘭Bolt
儘管產品定位上有些許重合,但顯然一輛售價在7萬~13萬美金的中型豪華轎跑車,並無意也不會將一款緊湊型掀背車當做自己的直接競爭對手。
雖然從動力總成系統方面考慮,可能有些消費者會難以選擇。但兩款車型的市場定位千差萬別,因此不會形成直接的競爭關係。但考慮特斯拉籌劃推出的Model 3從售價、續航方面來講,和雪佛蘭Bolt有得一拼,但鑑於Model 3仍未現踪影,因此通用暫時大可不必擔心。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電動邦認為特斯拉其實不用擔心雪佛蘭Bolt未來會對其產品造成衝擊。儘管之後福特(FORD, F-US)也宣布會推出一款續航320公里的純電動汽車產品,但此舉有利於市場規模的擴大而並非引發行業不當競爭。正如特斯拉CEO伊隆·馬斯克在公開場合曾多次表述,稱“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水漲船高,各大車廠品牌均有機會獲利 ”。
誤區3:如果沒有建成大量的公共充電設施,電動汽車未來的發展岌岌可危
恐怕有超過90%的消費者都會這麼想吧?誠然,業內外對充電基礎設施不足的詬病屢見不鮮,而大部分用戶或多或少都有點“里程焦慮綜合症”,特別是在一些大城市,自建充電樁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公共充電設施對普通電動汽車用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過目前有大量證據顯示,越來越多的電動車主傾向於在家里或者工作單位充電,特別是一些建在各大商場、辦公行政大樓等場所的目的地充電站成了追捧之地。相反,公共充電設施由於位置偏遠等原因,反而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冷落。
不信,你可以問問周圍熟悉的車主朋友,他們上一次使用公共充電設施是什麼時候。雖然不少人表示“會偶爾過去充一充”,但能感覺到這些接受採訪的車主更滿意晚上在家為愛車充電,或者辦公大樓的目的地充電設施。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國大部分雪佛蘭沃藍達的車主仍不願捨棄自己的那根120V的充電線纜,因為公共充電設施基本已經升級為Level 2的接口,而很多朋友家裡都有車庫,所以從便捷性方面考慮的話,公共充電基礎設施不足也許並不會對電動汽車的銷量產生太大影響。
誤區4:電動汽車不安全,幾年之後電池就該歇止了
就電動汽車的安全性而言,各大車廠顯然不敢掉以輕心。目前市面上能夠見到的電動車型,幾乎都獲得了不錯的碰撞安全評級。而看過由美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以及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IIHS聯合執行的BMW i3碰撞試驗的朋友們不難發現,由於使用了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製成的車身,身為純電動汽車的i3 ,安全性能並不輸給傳統車型。
至於電池的耐久性問題,目前電動邦掌握的信息是,曾有少部分日產聆風在極端炎熱的天氣裡出現了快速大量流失電能的現象。當然普通消費者不可能經常身處這樣酷熱或酷寒的用車環境裡,而日產方面的工程師表示未來聆風搭載的鋰離子電池採用了全新的電池化學環境,大大提高了其抗熱抗寒的能力。
此外,目前一般電動汽車從交付車輛之日起,均可享受8~10年的電池質保服務,所以那些因擔心電動汽車不安全,害怕電池不可靠的準車主們可以放心大膽地入手啦!
誤區5:和傳統燃油車相比,電動汽車的銷量就是個笑話
真的是這樣嗎?恐怕所有聽到這種說法的朋友都會一笑而過。
就傳統汽車而言,像自動變速箱、盤式剎車以及汽油直噴技術都是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才達到成熟水平,而全球汽車銷量也是近幾年才達到現有水平。所以指望電動汽車未來五年內銷量達到800萬輛,實在是有些“癡人說夢”。當然,那些用傳統汽車的銷售指標苛求電動汽車的朋友們,也真是蠻外行的。(作者:於本一)
《電動邦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