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股市在過去幾年內逐漸加溫,我開始想要降低一些公司的持股,畢竟這幾間公司不如先前有價值。我花了一些時間試圖回答那些似乎很直接的問題:你應該何時賣出股票?首先,我先聲明本次的討論僅針對那些事情的後續發展和你的計劃 (股價上漲) 差不多的投資項目;雖然會導致投資失敗的方法也很重要,但這不是本文的重點,值得在未來的文章中另闢專題討論。
這裡僅討論股票價格已經達到或超越你所預期的內在價值的情況。
如果從純粹的量化角度出發,我注意到過去買進股票時所預期 5 年以上的年化報酬率約為 12% 至 15% (甚至更多,但近年來由於我一直找不到符合這些條件的投資標的轉而買進較劣質的投資而感到有罪惡感) 。如果以每股 100 美元開始投資,每年 12% 至 15% 的報酬率,意味著未來 5 年後的價格將達到 175 美元至 200 美元。
當我預期某些股票的報酬率將回落至個位數時,我會開始出售一些部位。在上述所討論的例子當中,假設前兩年股價上升至 160 美元;我原先預測年化報酬率將在 3 年後才會回落至個位數,但現在就達到了這樣的情況。雖然要決定是否賣出,主要取決於資金部署的機會成本與稅賦,但這也是假設在其他的條件不變下,我幾乎會確定開始減少持股的一個例子。假設我不能找到能夠達到我的報酬率的替代品,對於每年報酬率約落在 7% 的股票我不會持有太久;我寧願持有現金 (稍後我會進一步討論,雖然某些人可能不會同意我的看法) 。
但我也不完全仰賴量化的方式做出這個決策。
我認為這項決策應該考量一個人的情緒,雖然第一次聽到這樣的想法可能會覺得很奇怪。讓我用一個例子解釋這樣的情況:
最近我一直針對持有的每一檔標的問以下的幾個問題:
(1) 根據我目前所知,假設我錯失以目前的股價賣出,且股價在未來一年內下跌 20% ,我會不會對此感到沮喪?
(2) 如果明天發生 20% 的跌幅,我會選擇危機入市嗎?
(3) 如果股價持續走揚,我會對短期獲利的增加無動於衷嗎?
這些問題能夠幫助我理解,在目前的持股當中,部份的股票要在股價大幅下跌 (至少 20%)後,我才會考慮買進。如果持有的期間超過五年,表示買進價格減少 20% ,能使年化報酬率每年增加約 5% (根據測量期間的長期,報酬率會有不同的變化) 。
如果年化報酬率預估將增加 5% 也不能夠吸引我投資,我顯然不會認為價格上漲是合理的 (這表示報酬率在最好的情況下僅為個位數) 。我認為,任何眼前的巨額獲利都是透過預借未來的獲利來實現的,短期內是否有巨大的收益都只是人們的猜測。我的想法很簡單,我認為我可以接受錯過從公平價值到過於昂貴的這段獲利。
我認為最後一點很重要,因為它陳述的是價值而非價格。投資者傾向依賴市場先生對他們近期買進或賣出的股票所給出的意見,以判斷他們是否買在“正確”的時點。我想盡力避免這個危險的心態。
舉例來說,我不知道下週、下個月或明年 Sysco (SYY) 的價格會是多少 。然而,當公司近幾個月以來市值接近 250 億美元之際,就我對基本面的瞭解令人感到擔憂。該公司有著獲利的壓力、原生銷售成長疲軟、成本高昂且未能收購的競爭對手、過去十年來股利發放率有著顯著的增加、令人質疑的股票回購決策、不佳的財務槓桿,且盈餘/自由現金流量的比值高達20。
我問了自己上述的問題,並得出這樣的結論:只有當股價下跌 20% 時,我才會選擇開始增持手中的部位。綜合上述因素,我相信最好開始出售這些部位或者轉而在其他地方尋找機會。
我認為決策中的心理因素與我對股價下跌的反應有關,如果我所持有的 Sysco 從 40 美元下跌至 32 美元,會讓我感到相當的沮喪,我會不相信應該持有這一檔股票。而當股價回升至每股 50 美元時,我會感到強烈的喜悅 (重要的是,我不相信這是合理的價格) 。
對未來可能會感到沮喪的恐懼左右了我的決策能力。我願意用一個年化報酬率是個位數的股票來換取年收益不到 1% 的國庫券,因為我對於持有股票而產生的下跌風險感到害怕,特別是如果我沒有將股票下跌視為買進更多股票的機會時 (在這篇文章當中,第五頁的圖表顯示,下跌的風險與股票的價值之間是有高度相關性的) 。即使 SYY 的股票在六個月後達到 50 美元,我還是會很高興當時有做出賣出的決定,公司未來 5 至 10 年的表現才是真正影響價值的因素。
結論
當我觀察我的投資組合時,大多數通過了“下跌 20% ”的測試 — 特別是我持有的最大部位;而那些少數未能通過測試的股票,我會積極地開始賣出它們。
我認為這個思考過程能夠讓我堅守,而不隨著市場起舞。隨著股市持續上漲,許多投資者會開始害怕失去持續性的獲利,尤其是當獲利看起來是一件容易的事時 (你的朋友/競爭對手變得更富有了) ,更是如此;因此投資人會開始害怕實際發生虧損的情況。作為一個投資者,我認為你必須不斷的質疑自己的想法是否有偏誤,以確保不會因為無止盡上漲的股價而感到自滿。
本篇文章將在此打住,希望你能夠了解我對這件事情的想法。一如往常,我希望能夠聽聽你對這件事的想法,特別是如果你認為我可能疏漏了某些東西,歡迎告訴我。(編譯/Rose)
《GuruFocus》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