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上周小跌,陸股上證指數也只小漲1.57%,且其他連結陸股的ETF平均漲幅不到1成,唯獨由凱基投信發行的上證50 ETF(008201),上周股價從89。8元狂飆至198元,單周漲幅高達1.2倍以上,連帶使得股價、淨值間大幅溢價1倍多,上證50目前在外流通數量僅3萬張,但自上周二(6日)起,每日成交數量竟能高達6000-8000張,單日周轉率驟升至26%,引發關注。曾銘宗說,證交所有一套完整的市場監視機制,一旦發現有異常時,就會進行資金了解,了解後若法定要件成立,就會移送檢調單位處理。 (摘錄自鉅亨網)
中國上證指數自2014年11月17日滬港通以來,在市場熱錢的推波助瀾之下,短短一個多月便大漲了30.52%,不僅表現傲視全球股市,更讓相關以追蹤上證指數報酬為目標的ETF受到投資人青睞,成交量大幅成長。但同期間卻出現了一個怪異的現象,原本追求與指數績效表現相當的ETF,在市場炒作下同期間漲幅卻高達241%,許多投資人被這不明就裡的漲幅所吸引而紛紛入市,還以為是滬港通所帶來的一連串效應,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ETF : 一種以追蹤指數報酬為目標的被動式基金
指數股票型基金(Exchange Trade Fund,ETF),顧名思義就是以獲得與指數相似報酬為主要目的而成立的基金,基金經理人為了複製指數績效通常會採取持有與目標指數相同的成分股及權重,來確保能達成獲得指數相似報酬的預設目標,但與一般指數基金不同的是,投資人除了可以向發行的基金公司申購外,也可以像買賣股票般的直接在股票市場上買進。因為ETF的傳統操作方式是持有與目標指數相同的成分股,投資人買進ETF就等同於買進指數所持有的一籃子股票,因此相對一般共同基金而言,ETF所受到單一個股影響的風險將更加分散。
ETF在本質上仍是一檔由基金公司所發行的基金,因此每天將會根據該基金所持有的全部金融資產價值漲跌,扣除相關經理,保管費用後,計算出該基金的資產價值,此一價值稱之為「淨值(Net Asset Value,NAV)」。但是ETF又因為可以在股票市場上進行買賣,所以在股票市場交易時,依照當時的供需狀況也會決定出一個市場價格,稱之為「市價(Price)」。理論上市價應該要反應ETF所擁的資產價格,但實務上受到市場氣氛,交易限制等因素影響,市場價格常不等同於淨值,而會有折溢價的狀況產生。舉例來說,由元大寶來所發行的上證50ETF在1/12時基金淨值為31.27元,但是市價卻是30.67元,這種市價低於淨值的狀況我們稱為「折價(Discount)」;反之,在1/9時基金淨值31.55元低於市價32.18元,這種市價高於淨值的狀況我們稱為「溢價(Premium)」。從下圖元大寶來上證50ETF的歷史淨值市價走勢圖我們可以清楚知道兩者的差異變化,兩數值雖常態性的不相等,不過因為都是對應到相同的資產價值,因此差異通常不大。
難得一見的投資機會?
我們在瞭解ETF的基本特性後再回過頭來看一開始所提及關於上證50ETF的新聞,當中提到短短一周內上證指數僅上漲1.57%,但由凱基投信代理的標智上證50 ETF市價漲幅卻有120%以上,溢價幅度也高達104%,這在所有追蹤上證指數的ETF中堪稱絕無僅有,也違背我們先前所介紹ETF的折溢價原理。簡單來說,這種現象就像是一個實際價值只有97元的商品被拿到市場上以198元販賣,卻還是有趨之若鶩的買家等著買進,因為他們相信即使商品價值只有97元,而售價即便高達198元,但今日接手後明日仍可以高於198元的價格賣出。正是因為過去幾天不斷重演著這樣的戲碼,於是源源不絕的買家就像是被催眠般一樣的持續進場。
1月12日,狂漲達近兩個月的標智上證50ETF在主管機關關切下,投資人逐漸清醒,認為明日可以用更高價格賣出的預期心裡不再,ETF市價當日重挫38.38%,市價從高點198元回落至122元,溢價狀況瞬間大幅修正,但距離前日所公佈的淨值97.72元仍存在兩成左右的溢價幅度,未來恐怕仍還有修正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