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一向是台股的主要連動市場,隨著複委託服務成熟,海外投資也逐漸變多。美股股票超過 6,000 檔,究竟要如何選起呢?讓我們來看看結合 3 大面向之量化選股功能。
可以從基本面數據篩選、營運數據與消息面數據,作為選股方式與制定進出場策略,幫助掌握市場,認識公司,並針對股票屬性選擇適合的投資理財策略。
本文分成三大段:
- 第一段:藉由簡單的 2 個基本面數據,選出穩健的投資標的
- 第二段:分析營收數據,認識公司營運是否成長,是否有景氣循環的規律
- 第三段: a.用Google trend作為消息面數據,作為判斷個股是否有市場熱度/ b.將上述資料作為量化交易指標,結合技術面指標,做量化投資策略回測
一、我們假設回到 2016 年初,用這樣的方法選股,那麼至今的績效如何呢?
首先,選股可以先從道瓊或標普 500 的成份股裡面做挑選,這道理就像從台股的台灣 50 ( 0050-TW )當中選股,成份股都是規模大且營運較穩定;而較多的投資人買賣的股票,也意味著市場的監督更嚴密,對投資人是較有保障的選擇。本篇以道瓊成份股作範例。
第一道門檻: 連續兩年的ROE表現超越當年的道瓊整體平均值,代表在績優股當中也是前段班。另一個篩選條件是,至少納入道瓊成份股至少兩年以上。經過這一輪的篩選, 2015 年的選股只有 6 檔符合。註: 蘋果(Apple, AAPL-US)公司在 2015 年納入道瓊成份股,績效優秀,但納入年資不符合條件)
除了這兩年表現優良,我們還希望投資有成長趨勢的股票,因此,第二個篩選,是選擇正在成長,至少不是衰退的股票。我們想找去年表現比前年好,而當年的表現又比去年更好的。這裡的條件是連兩年稅後純益成長率不能低於- 10% ,這個條件又篩掉幾檔。
二、分析營收數據,認識公司營運是否成長,是否有景氣循環的規律
剩下三支股票,雖然已經屬於穩健的大公司,但我們還希望多了解這些公司的營運情況,並依照公司營運屬性決定適合的投資策略。藉由資料科學工具,分析這三檔股票的歷年每季營收表現,了解該公司營收是屬於仍在成長或者是已在飽和狀態。我們使用python的Prophet套件(由Facebook所開源的分析工具),分析營收的長期趨勢與蘊藏的長短週期規律。我們蒐集過去十年( 2016 年往前 10 年,即 2005-2015 年)的營運數據做分析。
1.波音(Boeing, BA-US)的營收長期趨勢( 2005-2015 )
BA 每年各月份的營收淡旺季週期
2.家得寶(Home Depot Inc, HD-US) 的營收長期趨勢
HD 每年各月份的營收淡旺季週期
3.3M (MMM-US)的營收長期趨勢
3M 每年各月份的營收淡旺季週期
從上述分析資料觀察到,這些股票都有顯著的淡旺季之分,並且在 2014-15 年的期間,當時的營收都是趨勢向上,也反映在這些股票財報表現。而營運趨勢穩健且帶有明顯淡旺季週期的股票,屬性偏向景氣循環與價值型股票。在投資策略上,我們可以假設採用波段的方式作價差操作(如果是成長型,那麼我們策略可以嘗試持有整段成長擴張的階段)。這樣,我們完成了第二段。
三、回測過去 4 年半績效
量化投資交易策略採用震盪指標(適合反覆高賣低買的策略),配合消息面訊號,來做來回價差。消息面訊號,我們使用 python 爬蟲 Google Trend 的趨勢熱度數值變化,Google Trend 採用相對值。下圖為道瓊成份股十年來的股價名稱關鍵字爬蟲結果(下圖以 2020 年的成份股為例)。
量化回測設定之標準為:( 1 ) 當趨勢值突破過去三個月高點,( 2 ) 同時股價技術面週KD黃金交叉,( 3 ) 熱度在 50 以上則進場做多,直到死亡交叉出場。進階濾網設定為:進場濾網為個股在季線之上,停損為進場成本的 13% 。我們買賣都以 1 單位為基準,此處不考慮加碼與資金管理,回測從 2016 年開始至今,績效呈現代表進場後的至空手為止的資金變化。實務上,我們在持有的期間,除了看技術面的訊號,也要留意基本面數據是否出現衰退,作為退場條件之一。
以下為分別列出這三檔股票回測進出場位置與績效(持有股票期間的資產變化,初始為 1 )
1.BA
2.HD
3.3M
上述回測可以看到結合簡單的基本面數據與消息面的訊號,採取常見的技術訊號策略,就能有不錯的交易績效。有交易經驗的投資人,更可以搭配自己的其它濾網與策略調整,實現更穩健的績效。
《永豐金證券》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