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發展日新月異,許多現代化科技已經改變我們的生活,除了近期火熱的 AI 科技發展,其實金融領域也導入許多成熟的科技發展,逐漸從傳統金融轉型為數位金融。
數位金融改變了我們管理財務的方式,使交易變得更快、更方便,這種轉變影響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商業方式。也為經濟增長和創新增添新的機會,所以理解數位金融也成為我們管理財富時必須學習的課題!
數位金融是什麼?
數位金融是指把傳統金融機構服務數位化的過程,包括各種支付、投資、貸款和保險等服務。這種新型的金融模式可以提高金融服務的效率,擴大服務範圍,並改善客戶體驗。
這些新型態的金融服務,可以讓一般民眾節省許多時間,甚至使用智慧型手機就能夠完成銀行大部分的金融業務。
為什麼銀行都在推動數位金融?
目前各個銀行幾乎都如火如荼的在推動數位金融轉型,主要是基於下列以下幾個原因:
為什麼銀行都在推動數位金融:效率提升
數位金融可以自動化許多繁瑣的金融服務流程,例如資料輸入、帳務處理、資料調閱等,大幅減少了人工操作的時間。而且數位金融也能夠通過線上平台與系統提供 24 小時的服務,客戶可以隨時隨地進行交易、查詢帳戶資訊、申請貸款等,快速地提高服務的便利性和效率。
把金融服務數位化也能透過自動化流程和精確的數據分析減少人工錯誤,提高金融服務的準確性和可靠性,避免錯帳、誤判等降低效率的操作錯誤。
為什麼銀行都在推動數位金融:技術創新與提高競爭力
新興的科技如區塊鏈、人工智慧等,為金融業帶來了新的可能性,銀行可以利用這些技術提供更多元、更個人化的金融服務,以滿足不同的客戶需求。
當多數的金融機構都在從事金融服務的數位創新時,傳統金融機構也勢必須透過推動數位金融來維持競爭力,避免在技術的進步中被淘汰。
為什麼銀行都在推動數位金融:滿足多元客戶需求
行動支付是一個明顯改善使用者習慣的例子,當許多消費者越來越習慣消費時不帶錢包時,多元支付的需求就會越來越高,使得金融機構,甚至社群軟體公司也投入行動支付的數位金融研發。
除了支付外,網路銀行與智能客服也是對使用者十分便利的數位金融服務,一般民眾不用再辛苦地到銀行對帳或是等待營業員或櫃員處理問題,透過線上服務就能夠及時查帳、交易與許多金融服務。
數位金融例子
數位金融已深入我們的生活,例如使用手機支付買咖啡、透過投資平台進行股票交易,甚至用數位貨幣進行國際匯款,都是數位金融的實際應用。
以下是一知名的數位金融服務範例:
數位金融例子:Line Pay
LINE Pay 在台灣數位金融領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首先,LINE Pay 透過在 LINE 通訊軟體內的移動支付服務,改變消費者的支付習慣。用戶可以進行線上購物、轉帳和接收付款,無需透過傳統的金融機構或信用卡,大幅提高交易的便利性。
而且 LINE Pay 也帶來全新的用戶體驗,用戶可以透過掃描 QR 碼快速進行支付,甚至可以在不同的電商平台進行一鍵支付,大幅降低交易的複雜度與提高支付效率。
數位金融例子:台新銀行數位網銀 Richart
Richart APP 可線上申請臺幣、外幣、台新證券交割帳戶等,透過此項數位金融服務,可以大幅降低一般民眾至銀行耗費的時間,在疫情時更是顯著減少暴露在公共空間的機會與危險。
除了辦理線上開戶的業務外,Richart 也能夠辦理貸款、投資及信用卡等業務,使民眾能夠快速便利地藉由手機完成多元的金融服務。
數位金融和金融科技差異
數位金融和金融科技差異 | ||
數位金融 | 金融科技 | |
定義 | 數位金融主要是指金融機構透過新式科技,逐步將傳統金融服務轉換為線上化服務模式,這種轉變的目的是為了優化金融作業流程並提高效率。 | 金融科技(Fintech)的核心理念是利用先進的科技來優化和自動化金融服務的流程。由人力完成的傳統金融工作將轉換為由科技技術來執行。 |
目的 | 數位金融業務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只要使用手機 APP 便可以完成像是提領、借貸、投資等項目。不再受限於傳統金融機構的辦公時間和地點,提高了金融服務的便利性。 所以數位金融可以降低實體金融業務的運營成本,省去許多實體辦公空間和人力成本,並使民眾可以打破空間與時間的限制,辦理金融業務。 |
利用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區塊鏈等科技來提升金融服務的效率,降低成本,並提供更好的客戶體驗。 金融科技還提供了許多客製化的服務,這些服務能夠根據每個客戶的特定需求和偏好來提供個性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這種以科技為核心,以客戶為中心的金融模式正在改變我們的金融生態系統,並將我們推向全新的金融服務體驗。 |
關鍵技術與應用 |
|
|
未來發展 |
|
|
數位金融職涯發展?
在台灣,數位金融的職涯發展多元,包括數據分析師、金融科技工程師、數位產品經理等。這些職位需要具備金融知識與科技能力,能夠應對數位金融的發展趨勢。
在數位金融領域中,有多種不同的職業路徑可供選擇。以下列出了一些主要的數位金融職位:
數位金融職涯發展:數據分析師
數據分析師通常需要利用統計和數據分析技巧來解讀金融數據,並為公司提供有用的洞見。數據分析師需要具有強大的分析技巧,並熟悉如何使用相關的數據分析工具和軟體。
隨著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一般民眾已經在網路上留下許多「數位足跡」,例如網站瀏覽時間、金融搜尋關鍵字等等,這些都會變成是數據分析師需要蒐集的數據,並把這些蒐集來的資訊建成模型以供預測,提供給民眾更適切、更符合需求的金融服務。
數位金融職涯發展:金融科技工程師
隨著各項金融服務線上化、無紙化等,越來越仰賴線上平台的建置,以及系統的穩定度與速度,這些都需要具有一定的程式設計和系統設計能力,以開發和維護金融科技應用程式和平台。
與傳統工程師不同的是,金融科技工程師也許要了解金融趨勢的發展,以及理解金融服務如何與最新科技(例如 AI)做結合,才能夠做出最具創新與應用性的金融服務與產品。
數位金融職涯發展:數位金融顧問
當金融服務發展越來越複雜,一定會遇到許多跟法規有關的問題,這個時候就需要有一位理解數位金融風險、法律規範與客戶溝通的數位金融顧問。
數位金融顧問也會是新型態數位金融機構與客戶溝通最佳的橋樑,讓客戶跟機構內部都能了解金融科技應用風險與法規遵循,以控管風險、提升應用效率與增進客戶滿意度。
以上只是一部分例子,數位金融領域的職涯發展實際上有很多種可能,並且隨著技術的發展和市場的變化,新的職位和角色也會不斷出現。
台灣數位金融發展困境
台灣數位金融發展困境:法規更迭慢
科技的發展速度極快,每天都有新的創新和突破,但法規的制定和更新通常需要更長的時間,因為法規的制定需要經過許多程序,包括提案、審查、討論、修改和投票等。所以數位金融的發展容易受到法規的侷限,有時候較難有突破性的進展與常識。
此外,法規制定者可能缺乏對新科技的深入理解,新的科技往往涉及到高度專業和複雜的知識,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完全理解,如果法規制定者無法充分理解新科技,他們可能無法制定出恰當的法規來規範新的金融科技。
台灣數位金融發展困境:金融環境保守
臺灣機構與民眾對於數位金融的接受度與了解較少,且金融環境較保守、不太輕易嘗試結構性的轉變,所以會阻礙數位金融創新和變革的進程。金融機構也可能因擔心新型態風險而不願意嘗試新的業務模式,這也會阻礙數位金融的發展。
為了促進數位金融的發展,需要改變保守的金融環境,鼓勵創新和嘗試,創造一個支持數位金融發展的良好環境,才能增加整體金融服務的效率,並提升金融業的競爭力。
台灣數位金融發展困境:未注重相關人才培育
從產業結構和教育體系來看,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佔有重要地位,長期以來注重半導體產業鏈的人才培育,但在數位金融與金融科技這個新興領域,台灣相對缺乏專注和投入。
由於傳統金融業與半導體產業的地位重要,相關的人才培育得到了更多的資源和重視。因此數位金融相關的課程和專業訓練機會相對有限,無法有效地培養出足夠的金融科技與數位金融人才。
數位金融結論
數位金融看似新穎,但其實已經深入我們的生活,金融機構利用先進科技如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提供更便利、更個人化的金融服務。這種金融模式不僅提高服務的效率,也改善民眾的使用者體驗。
然而,台灣的數位金融發展還面臨一些挑戰。台灣金融環境相對保守,加上法規更迭的速度遠遠跟不上科技的發展速度,使得數位金融的創新和變革受到限制,這都有賴大眾數位金融知識、接受度的提升。
數位金融已經是顯而易見的金融轉型,對於個人和企業來說,如何把握這個趨勢,適應並利用數位金融,將是未來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