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把自己活成了段子…
曾上演多輪「扇貝跑路」戲碼的獐子島( 002069.SZ )再度成為奇葩段子的主角。
1/17 晚上,一則與東加火山爆發相關的影片開始在網路上瘋傳。該影片稱,「東加火山噴發和海嘯,導致太平洋扇貝湧入獐子島,今年收益獲將成長 100%+」。這一說法瞬間點燃了網友們的熱情,1/18 獐子島的股價應聲漲停,最終報收 4.26 元/股。
面對突如其來的熱搜,獐子島方面公開回應稱,相關報導及傳聞嚴重失實,公司管理層未接受上述問題的任何相關採訪、回覆,公司保留通過法律途徑保護自身權益的權利。
消息從哪裡來的?
《時代周報》記者就上述消息多次致電獐子島證券部和董事長辦公室,截至發稿,始終未能接通。記者了解到,「東加火山噴發和海嘯導致太平洋扇貝湧入獐子島」這一說法最早是從股東交流 App「尺度」的「獐子島股東群」中流出,原創作者「李德林.二掌櫃」告訴《時代周報》記者,「那就是在股東群寫的段子。」
IPG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對《時代周報》記者分析稱,獐子島股價漲停,背後不排除有人可能有意為之的因素,也可能是受到預製菜風口(註:風口指投資機會或趨勢)因素的影響。
預製菜是以農、畜、禽、水產品為原料,配以各種輔料,經過現代化工藝預加工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目前主要包括即食食品、即熱食品、即烹食品、即配食品等。受疫情擴容和春節臨近雙重因素影響,預製菜一夜之間站上了 2022 年的新風口,整個板塊多只成分股接連漲停,其中就包括獐子島。
1/13 獐子島在回覆投資者提問時揭露了預製菜相關菜單,稱「具有即食、即烹、即熱、即配等特點的預製品菜產品,已經陸續上市了蒜蓉粉絲貝、裹粉魚排、鮮扇貝、黑椒三文魚、龍筋佛跳牆等系列產品。」次日,獐子島開盤大漲,並以漲停收盤。
就菜單上相關菜品的定價及目前供銷情況,《時代周報》記者聯繫獐子島客服,對方表示,龍筋佛跳牆並非預製菜品,單品零售價為 999 元,一盒起售。對於其它預製菜品,該客服稱,目前沒有單袋購買,公司的庫存已經都包裝成海鮮禮箱,暫時無貨,如果要諮詢零售的話,可以到電商平台上搜尋相關的產品。
《時代周報》記者從獐子島天貓旗艦店上了解到,蒜蓉粉絲貝是店鋪銷量最高的產品,售價為 29~109 元,但目前也只有 400+人付款。
「扇貝跑路」非第一次發生
獐子島始創於 1958 年,是一家以海洋水產業為主,以海珍品育苗、增養殖、加工、貿易、凍鮮品冷藏物流、客運、休閒漁業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海洋食品企業。 2006 年 9/28,獐子島頂著「中國水產業第一股」的光環登陸深交所中小板,發行價為 25 元/股,開盤價即飆升至 60.89 元/股,成為彼時 A 股第二高價股票。
獐子島上市後,業績連續成長,備受市場青睞,股價亦屢創新高。2008 年,獐子島更創下每股 151.23 元的紀錄,成為滬深兩市股王,一度被譽為「海底銀行」或「海上藍籌」。
然而,登陸資本市場僅 8 年後,獐子島便從神壇跌落,徹底告別「藍籌」之譽。2014 年,獐子島巨虧 11.89 億元,根據獐子島的解釋,北黃海遭到幾十年一遇的異常冷水團,公司在 2011 年和部分 2012 年播撒的 100 多萬畝即將進入收穫期的蝦夷扇貝絕收。
此後,獐子島「黑天鵝事件」接踵而至,其戲碼由「扇貝跑了」演變成「扇貝餓死了」。自 2014 年以來,獐子島已累計上演 4 次「扇貝跑路」的荒唐戲碼,這只昔日大白馬迅速墜落,成為 A 股市場上的反面教材。
獐子島集團能否藉機翻盤?
財報數據顯示, 2021 年前三季度,獐子島營業收入為 15.68 億人民幣,與上期相比成長 6.7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 3,000 萬人民幣,與上期相比下降 227.58%。對於前三季度未能實現獲利的原因,獐子島表示,是受新冠肺炎疫情、進出口國際貿易形勢,以及股民訴訟案件和解賠付及預計負債帶來的相應費用等影響。
當預製菜的新風口來臨,獐子島能否藉機翻盤,仍是一個問號。柏文喜向《時代周報》記者分析稱,儘管獐子島在面對預製菜風口方面有海鮮類原材料與加工、自有冷鏈物流、成規模的線下實體門市優勢,但其不足在於對餐飲市場了解與把握不夠,是否能夠抓住風口形成自己新的業務成長點還是個未知數。
資深零售專家王國平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獐子島的預製菜實際上是海鮮產品的工業化加工,屬於禮盒裝的一部分,主要針對送禮場景,面向中高 C 端客戶群,「(這些預製菜禮盒)有毛利,起量受送禮市場需求影響,目前還不具備滲透 B 端以及普通 C 端能力,不會出現爆發性增量。」
「本輪預製菜主要是以春節用餐場景起爆,高端市場以飯店以及知名品牌延申出的預製菜為主,普通市場以冷凍、生鮮、燒烤等類中低價預製菜為主,」王國平向《時代周報》記者強調,獐子島並不是主要受益對象。
《36氪》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