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一個全新的最先進的晶片製造工廠需要大約 100 億美元至 150 億美元,也就是說,世界上只有少數幾家公司擁有如此深厚的專業知識和雄厚的資金。 格羅方德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Global Foundries)昨天宣佈,它將不再投資於最前線的 7 奈米晶片製造工廠。AMD(Advanced Micro Devices, AMD-US)同時表示將從格羅方德轉向台積電(2330-TW)來生產其最新的高階處理器。
格羅方德表示,自己將專注於投資較舊的 14 奈米和 12 奈米工廠(奈米是十億分之一米,12 奈米指電路之間的距離為 12 奈米),相比較而言,這需要較少的前期投資,並且承擔的風險要小得多。格羅方德的退出意味著只有少數公司:台積電、英特爾(Intel, INTC-US)(INTC-US)和三星仍在競相建立 7 奈米晶片工廠。
有分析師表示,“格羅方德已經遠遠落後於技術前端,因此 AMD 別無選擇,只能轉向其他加工廠。此外,AMD 多年來一直選擇台積電來製造其圖形晶片,因此他們已經建立了牢固的合作關係。”
這一切都是在摩爾定律發生變化的背景下發生的,這一定義是英特爾主席榮譽退休高登·摩爾(Gordon Moore)在 1965 年做出的預測,摩爾定律指晶片的晶體管數量每年都會增加一倍。 幾十年來,電腦晶片產業一直是摩爾定律的節拍器。正是晶片數量和密度的進步才使得今日的智慧型手機成為現實。
英特爾高層表示,如果每個產業的發展速度都像晶片產業一樣,那麼我們現在就可以用一加侖的天然氣旅行到太陽,用一平方公里土地上中種植出的作物為全世界提供食物,然後以光速的 300 倍旅行。 如果您覺得技術一直在加速發展,那不是您的想像。 因為這是摩爾定律。
但摩爾本人過去曾表示,在我們遇到技術瓶頸之前,我們會先遇到摩爾定律的經濟障礙。 但實際上技術門檻可能更早出現,因為即便是晶片製造巨頭英特爾也不得不推遲其 10 奈米晶片的大規模生產到 2019 年。由於命名慣例不同,英特爾的 10 奈米晶片相當於 AMD 的 7 奈米晶片。
隨著晶片的尺寸越來越小、密度越來越大,跟隨摩爾定律的腳步變得越來越困難,因為目前晶片的加工已經精細到了單個原子的級別了,不可突破的物理極限可能就在不遠的未來。
在晶片工廠誕生之初,20 世紀 50 年代和 60 年代,幾乎所有矽谷晶片製造商都在自己的工廠中加工自己的晶片。 他們在矽谷建造了晶圓廠,然後將晶圓組裝成單個晶片,再轉移到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地方。製造成本的上升與吞吐量增加密切相關,因此每個晶片工廠都可以獲得更多收入。 但是,建造新工廠所需的資金變得龐大。
這種趨勢先出現了合約製造商的崛起。晶片企業不再需要擁有自己的工廠,而是將加工任務交給合約製造商。代工工廠台積電成立於 1987 年。由於對代工廠的需求上升,競爭日趨激烈,但由於資本成本上升,許多競爭對手現已退出。 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處的位置。台積電的市值在 2017 年 3 月首次超過英特爾。今天,英特爾的價值為 2,230 億美元,而台積電則為 2,110 億美元。
格羅方德決定跳過 7 奈米技術,專注於絶緣體上矽技術。格羅方德在這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他們在需要低功耗,無線電等功能的晶片領域處於領先地位。
AMD 與台積電合作的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他們通過收購進入 GPU 領域。建造一座晶圓廠的成本現在已經達到了 150 億美元甚至 200 億美元。 但最重要的問題不在於資本,而在於找到知道自己在前端潮流中的位置。
對於 AMD 而言,它必須努力確保其處理器設計可以在台積電的工廠生產。由於台積電 7 奈米與英特爾 10 奈米晶片處於同一級別,至少到明天英特爾推出自己的下一代晶片之前,AMD 的晶片都會是市場上最先進的晶片。誰會想到農業企翻身的這天還就真的來了?
對於 AMD 來說,用台積電作為單一晶片加工商存在一些風險。 台積電將不得不努力確保足夠產能加工 AMD 晶片,同時還要為現有客戶提供服務。 好處在於,轉向台積電之後 AMD 的工程設計難度可能降低一些,因為台積電已經在加工 AMD 的 Radeon 圖形晶片。
在其他消息方面,AMD 計算和圖形部門負責人吉姆安德森在萊迪思半導體公司(LSCC-US)擔任執行長。 但這不是什麼大問題,因為 AMD 擁有源源不斷的人才。
《網易(NetEase, NTES-US)科技》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