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投資路上,最重要的一步,那麼我想就是構建自己的投資體系。唯有形成自己的投資體系,才有可能吸納新的知識,調動已有的經驗,整合成一個整體,為投資服務。那麼如何構建自己的投資體系呢?下面談談我自己構建這套體系的經驗。
1 直接學價值投資的經典書
投資如果想構建自己的體系,就直接看我上篇文章中提到的《智慧型股票投資人》、《投資最重要的事》或《安全邊際》這種經典的投資入門書。有些人反對我把這些書列入入門書,但實際上它們就是入門書,那麼《小狗錢錢與我的圓夢大作戰》、《窮爸爸富爸爸》這些呢?在我看來,還不到入門。
入門書並不意味著很簡單,而是意味著你要苦讀,即使不能倒背如流,也要寫滿筆記的程度。有很多人囫圇吞棗地看了一遍上述三本書,就覺得自己已經明白了書中的大意,其實沒有的,需要度很多遍,然後不斷常常拿來讀,達到能夠熟練引用,回憶起來的地步,還是很有必要的。
當然上述三本書,讀一本也就可以了,但要讀精,我個人覺得對於現在想入門的投資者,最好是學《投資最重要的事》。為什麼?因為貼近現在,對原來的《智慧型股票投資人》有繼承與發展。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引導自己閱讀馬克斯的投資備忘錄,是一個寶庫,可以讓自己學習到很多內容。我們就有在做把《投資最重要的事》變成解讀的影片、翻譯備忘錄等等,做這些事不簡單,需要對內容精通,但還是想嘗試,因為有用性很大。
我比較反對讀二手書,比如讀別人寫的對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的理解的書,作為入門書,比較反對。別人的理解未必深刻。讀原著是讓人獲益最多的行為,如果覺得難,就多讀幾遍。
2 需要的財務知識沒那麼多
很多人一開始學投資的時候,就被財務知識難倒了,覺得好難。其實,即使你知道很多財務知識,也未必對形成投資體系有幫助。
最需要知道的就是 ROE (股東權益報酬率) 及其分解,深入了解 ROE 代表的含義,及其與 P/B (股價淨值比) 和 P/E (本益比) 的關係。
很多人學習的基礎不紮實,就搞不清這些,其實不難,但就沒有深入去挖掘其背後的東西。 ROE 代表的是什麼?是自有資本投入與回報之間的關係,其代表企業能夠為股東創造的價值。先不要去管很多多變的情況,比如自有資本,到底好不好呀,回報到底真實不真實呀。
很多投資者,喜歡以自己的模糊的標準,來評價 ROE,覺得市場上很多企業造假,這種指標肯定有假,沒必要學習。就好像有些人覺得在資本市場都是投機者,學價值型投資沒出路等等,都屬於自我瞎想,說白了,就是井底之蛙的想法(我曾經也有,而且很頑固的那種)。
ROE 重要,是因為體現在財務體系中,ROE 就是代表我們最終看企業好壞的綜合性指標,我們所有的深入學習,都與這個有關,如果說財務數據方面的根是什麼,那麼就肯定是 ROE ,你看如果你一開始學習抓住根了,那麼投資體系這個茁壯的小樹就能夠很好成長,抓不住的,最終就會鬍子眉毛一把抓。學習投資要知道根在哪裡很重要,分析企業也一樣,也需要有根。
告訴大家哦,在我看過的那麼多報表中,用到長期股權投資這個科目幫助自己做核心投資決策的,加起來不到10份,大多數報表的大多數項目,是沒必要做很深刻的理解的。所以想要構建自己投資體系的朋友,沒必要那麼急。也不要覺得學習了財務就好像找到了核武器一般,沒用的,沒有形成自己的體系,你根本裝不進去,學到的任何財務知識,也只會人云亦云地運用罷了。
其實我蠻了解財務知識的,這得益於我當年的工作。但我在自己投資的前幾年,就是不知道財務知識怎麼運用為好,看了不少,但實際上用不上。為什麼呢?就是沒有體系或者原來的體系有問題,納入不進去。
3 撇去對總體經濟與新聞的關心
總體經濟與新聞,都是一種相乘因素,它們當然會影響企業,也會影響股票的價格。但這些因素,大多數撇開各類次要因素,然後去看主要因素,在構建自己的投資體系中,要佔據很大的位置。所有在我的投資體系裡一條線始終貫穿,找主要因素,然後看其它次要因素,怎麼與主要因素聯繫在一起,是正向還是逆向?正有大致有多大程度的正,逆又大致有多大程度的逆,等等。
我覺得撇開一些因素,是讓我對有些問題豁然開朗的大功臣。不再為一些次要的因素所牽絆,所有為提出分析企業的時候保健因素與激勵因素,就是基於這種理解展開的。不知道與我學習的人有沒有從中受益,我是受益匪淺,然後也大大提高了自己逆向投資的能力。會有一天發現,原來自己還能敢這樣投資的。
舉個例子吧,最近好多人在分析格力電器,分析其要購買的新能源汽車,可能會怎麼樣。說實在的,我其實對很多商業機會有自己一定的看法,但格力準備買的新能源汽車,還真不是我以前買入格力與持有或者放棄格力的理由。為什麼呢?它佔整個企業大約 20% 左右, 80% 是空調,那麼在低估的情況下,不太會因為這個事,就隨便改變投資的決策。當然為基本態度也是有的,就是併購未必是好事,在心裡還是做了負向的累加的。
還有一點也可以肯定的,就是在大家都火熱投資新能源汽車的時候,對格力未必是啥好事。我個人更關心,格力在面對美的省電訴求下,怎麼競爭的問題,這才是對格力殺傷力大的問題,估計很少人這樣想,懂我的人懂的,為什麼我這樣說。不過這個問題呀,都是後面我們要學習的,而不是在構建投資體系的時候,考慮的問題。投資體系的時候,要考慮的重點中重點,就是根,深入學習根。
4 找到一個導師
那麼什麼樣子的人,可以作為你的導師呢?我有幾點不可以作為導師的標準:第一,整天關注股價,關注市場的人。如果發言都在關注這些,那麼在我看來,其對投資的根本的理解有問題,至少不是什麼學習對象,如果有興趣看看就好。第二,短期導向的投資者。拿著股票三個月不到,甚至恨不得一天跑n回的人,無論多麼厲害,也就看看好,不要學,至少我是學會不會的。第三,不研究歷史的人。不去研究投資的歷史,企業的歷史,投資思想的歷史,總給我的感覺不夠厚重,把其當為導師,未必是好事。
在我的體系中,對估值數據的理解,很多都是基於歷史的觀察所得到的。找一百個曾經的好企業,觀察其估值數據的變化情況,可以讓我們得到很多經驗性的東西,如果我們找的導師,沒有這方面的訓練,那麼也是有點欠缺的。
至於其它的,如果在某個方面能夠指導你,我覺得都可以考慮把其作為你投資路上的導師。找到好導師很難,找到了,就要認真學,但多想想人家的思考方式,都是基於什麼去思考問題的。其具體的投資對象,反而還是其次的。要學會釣魚的心態,而不是拿到一條魚。
5 心態是學習出來的
很多漲跌,我都沒感覺,即使跌的比較慘,只要我們自己認準了,越跌越買就好。那麼這種心態是怎麼來的呢?我在買入之前,就用保守的心態,去對待投資對象得到的,這是學習得到的結果。
所以在構建投資體系的初期,不要想著很多怎麼讓自己心態好起來的做法,即使做了,也很難疊加上去,對投資很有幫助。我覺得最好的辦法是,讓你的投資體系中,沒有成功學,不要迷信直接練習心態就可以讓自己在投資中乘風破浪。我們需要的是方法,而不僅僅是心態修煉術。
其實心態問題,只要按照一定的方法,可以解決大部分。不要指望什麼都能夠搞明白,尤其是股價怎麼波動的,大多數時候,我們確實是處於不可知的狀態。但只要知道方向,那麼就不要太害怕。
《雪球》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