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成本是什麼?多一層思考,選擇更理性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知識庫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股感知識庫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機會成本是什麼?多一層思考,選擇更理性

2021 年 5 月 27 日

 
展開

檸檬熊有自己的一間咖啡店,店內大大小小的雜務都由他一人管理,從咖啡豆的挑選到泡咖啡、清掃。他認為自己省下了一大筆的人事成本,但是如果檸檬熊用月薪28,000元聘請別人來做這些雜務,他可以去做月薪30,000元,他也滿喜歡的工作,除了咖啡店收入之外,收入還可以多2,000元。檸檬熊一手包辦所有咖啡店的事務,乍看之下省了人力成本,卻沒有考慮其他選項,以至於少賺了2,000元。

其實日常生活中的大小決策,如果可以用「機會成本」的概念來幫助我們思考、做出判斷,可以避免如檸檬熊的狀況發生,找到更好的資源分配方式。

機會成本是什麼?

「機會成本」是指在有限資源下面臨眾多方案或選項,卻只能選擇其中之一時,「被捨棄的其他選項中,價值最高的那一個」。

檸檬熊如果自己一手包辦咖啡店雜務,他的機會成本是月薪30,000元的工作。如果他聘請店員,放棄了自己捲起袖子下去做可以省下的錢,則他的機會成本就是所付出的28,000元。

機會成本可以分成兩部分來看:「外顯成本」是實際支出的費用,而放棄的選項可以帶給我們的價值,可以稱為「隱含成本」。以檸檬熊為例,當檸檬熊自己做咖啡店雜務時,他的外顯成本是0元,隱含成本是放棄另一份工作的30,000元月薪,機會成本是兩者相加:30,000元。當檸檬熊選擇聘請員工,他的外顯成本是28,000元,隱含成本則是0元,機會成本是兩者相加:28,000元。

理性的決策者會比較各種選項,選擇機會成本最低的那一個選項。

投資大師談機會成本

關於機會成本,著名投資人查理・蒙格有段很精彩的論述:「我想要討論一個對投資很有幫助的想法:機會成本。如果你有一個可行的想法,而且你認為它有很大的機率能夠表現得比其他98%還要好。有了這樣的想法,你大可把其他98%的選項劃掉,得到一份非常集中、專注的投資組合。」

當我們知道某項投資明顯的「優於」其他選項,我們何必將資金分散於其他選項中呢?當然,「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因此「優於」的定義視投資人的投資目的而有區別。但是一個雞蛋放一個籃子,顯然就非常的不符合效率。利用機會成本的思考,能夠避免我們的投資過度分散。

關於機會成本,華倫.巴菲特也有一個著名的「一美元測試」。

一美元測試

華倫.巴菲特在1982年的股東信中寫道:「公司每保留 1 元盈餘,至少要能創造 1 美元的市場價值給股東。只有當保留的資本能產生的增加收益,等於或高於投資者普遍可獲得的收益時,才該保留盈餘。」

當公司選擇將盈餘保留在公司內,而不是配發股利給投資人時,公司應該要有能力讓這些保留盈餘的報酬率,高於投資人領回股利再投資,普遍能得到的市場報酬。否則,投資人繼續投資該公司的機會成本會過高。做不到這件事,卻選擇保留盈餘的公司,估值會下降,股價將下跌。

這裡各位朋友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日常生活的機會成本

大師投資會考量機會成本,我們做投資決策時也不能忽略機會成本的存在。應該要花時間研究投資,還是把資金交給專業機構打理,可以考量花在投資上的時間是否有更好的運用,例如陪伴家人、上健身房等,當然如果對於投資十分熱情,當成嗜好也未嘗不可。而選擇把資金交給專業機構,交給哪個機構、投資工具的選擇,我需要付出的成本、和放棄的那個選項的績效,都是必須考量的。

不管是生活或投資,我們面臨的選項並不是A或B二選一如此簡單,而各種選擇背後一定會產生機會成本。而且你衡量機會成本的時間與力氣,也會產生機會成本。因此,我們在做決策時,應該運用最少的理性資源、最小的時間,來劃掉盡可能多的高機會成本選項。

我們做日常生活中的決策時,更多時候是依靠明顯的外顯成本來做決定,卻忽略了隱含成本的存在。因此,決策前可以養成習慣,問自己:「我所放棄的選項中,價值最高的是什麼?」比如,當你要把兩萬塊花在衣著上時,可以問問自己:「我的兩萬塊若用來投資自己,學習英文,可以讓我得到更好的工作機會,薪水可以提升多少?」

當然,評估的責任與選擇的權利,都是在自己手上。若把錢花在好看的衣著上,自信提升而讓自己的生活更有動力,所獲得的效益,說不定是大於學英文的。不過,若多了一層機會成本的思考,人生的可能性就大大的提升了。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知識庫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股感知識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