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基金ETF

全球總經

理財商業

消費信用

保險稅制

房產生活
從歷史維度, 看懂 央行 政策 的角色演變與發展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台灣銀行家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台灣銀行家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從歷史維度, 看懂 央行 政策 的角色演變與發展

2020 年 9 月 15 日

 
展開

羅馬並非一日造成,現代 央行 的 政策 角色 也經歷幾多演變,從扮演政府的銀行,至銀行的銀行與最後貸款者的角色,甚至在危機期間,若干主要央行進一步轉為最後購買者,並充當信用配置者。央行的目標隨著當時經濟狀況與政策需求而演變,不僅包含物價穩定、金融穩定,甚至危機期間協助融通需求,更隱性地追求經濟成長。觀察近代以來央行職能演變與典範轉移,如同搭時光機上了一門實務的貨幣銀行學與總經發展史。

 伴隨政治、經濟與金融環境的轉變,國際間中央銀行(以下簡稱央行)角色亦不斷演變,全球金融危機前,由最初扮演較為全能的角色,逐漸縮小至僅聚焦於維持物價穩定;迨至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央行職能又再度擴張至強調金融穩定的重要性,近期的武漢肺炎(COVID-19)危機,更使央行角色進一步擴大至促進就業與總體經濟穩定。

近年來,央行為了因應危機所執行的非傳統性貨幣政策與信用政策(Credit Policy),使央行直接介入的金融市場與經濟活動層面更深也更廣,也從而擁有了更廣泛的影響力;在此情況下,央行職責、與其他政策工具的搭配,以及有關央行獨立性(Independence)等議題,已引發各界熱議。

一、全球金融危機前央行角色的演變

回顧歷史,從央行的緣起來看,央行主要擔負政府的銀行(代理國庫收支)與銀行的銀行(銀行關係網絡與支付系統的核心)的角色,其後並成為市場流動性的最終提供者,也就是最後貸款者(Lender of Last Resort)。

這段期間央行的主要功能有:物價穩定、金融穩定,以及危機時期協助政府與民間的融通需求,但在承平時期,對政府過度濫用財政予以規範。儘管許多央行當初成立是為了協助提供戰爭的資金來源,但承平時期,央行在物價穩定與金融穩定之間的取捨,隨時間不斷演變,則是我們關注的重點。

此外,全球金融危機前,具有高度獨立性的央行較易維持物價穩定,以及資產價格泡沫較不宜以利率工具來積極因應,可謂這時期對於央行角色的重要看法。

(一)1840 年代以迄於全球金融危機前,對央行角色看法的演變

曾任英格蘭銀行(Bank of England, BoE)貨幣政策委員會成員的 Charles Goodhart,依循歷史軌跡,將有關央行角色的重要看法概略分為三階段:

1840年代 ~ 1914 年代

依據實質票據學說(Real Bills Doctrine),只要央行的貼現與借款都與實際的產出與交易所衍生的票據有關,則物價穩定與金融穩定可同時達成。因為這時期的央行除了作為政府與銀行的銀行,兼營一般商業銀行業務是常態,扮演較為全功能型的角色;這項針對央行貼現與借款的條件較易成立,因此也就提高兼顧物價與金融穩定的可能性。

同時,對於作為最後貸款者的央行而言,其應僅向陷入流動性危機的金融機構提供融通,並且應施以比較高的懲罰性利率。此一由巴治荷(Walter Bagehot)在其1873年出版的《倫巴底街》(Lombard Street)書中指出的央行角色,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啟示。

1930 年代 ~ 1960 年代末期

1930 年代的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與金本位制度崩潰,對於各國央行是一大挫折;且因二次世界大戰,政府須直接分配資源控制需求,不再依賴價格機制,政府乃接管貨幣政策的決策,央行在國內政策上,僅扮演類似顧問諮詢的角色。

此外,1929 ~ 1933 年的金融體系崩解,讓各界咸認金融體系內的過度競爭,不利於維持金融穩定,因而採高度的金融管制。雖然管制造成銀行倒閉家數在 1930 年代之後相對稀少,但也使得當時的央行相對欠缺維持金融穩定的經驗。

1980 年代 ~ 2007 年

這是一個資訊科技進步伴隨著市場開放與競爭程度上升的階段,解放了二戰以來備受拘束的金融體系,國際金融市場也因之蓬勃發展。尤以歐洲美元市場的發展,深深改變了銀行業的本質與架構。銀行不再受限於散戶的存款與自身所持有的流動性資產,可透過批發市場取得融資,擴大自身的放款能量。

這些變化一方面導致利率的波動加大,以及貨幣數量與所得、通膨等總體變數的關係變得不穩定,使得國際上主要央行紛紛放棄貨幣目標化(Monetary Targeting)機制,並陸續轉向通膨目標化(Inflation Targeting)機制,以穩定物價為首要目標。另一方面也在銀行業的競爭加劇下,導致金融體系的風險日益明顯,進而促成國際間的監理制度改革,陸續推出Basel I、Basel II,提高對銀行自有資本的提列要求。

整體而言,全球金融危機以前,一般咸認央行以調整短期利率達成法定的通膨目標,是近乎完美的貨幣政策執行策略;然而,全球金融危機引發對於通膨目標化機制的質疑,認為央行當時用以達成物價穩定的操作方式,不足以確保金融穩定。

(二)央行獨立性與物價穩定

1964 ~ 1982 年的大通膨(Great Inflation)時期,是全球央行日後專注於物價穩定的重要關鍵。1964 年,美國的通膨率僅略高於1%,但歷經兩次能源危機與越戰、Fed 貨幣政策被迫與擴張性財政政策協調;再加上就業極大化的法定目標,Fed不得不續採寬鬆性貨幣政策。這使得物價不斷上升,至 1980 年美國的通膨率已高達 14%。隨後,在各界普遍意識到高通膨帶來的龐大社會成本,Fed 才得以專心致力對抗通膨,尤以前 Fed 主席 Paul Volcker 不惜以大幅升息來擊退通膨,始將通膨率回降至約 3%,進而開啟其後經濟溫和成長與物價穩定的大溫和(Great Moderation)時代。

1970 年代的高通膨經驗賦予央行獨立性的理論基礎。當時決策官員相信,失業率與通膨間有穩定的抵換關係,貨幣政策若以稍高的通膨為代價,可達成較高的就業。然而,此類政策有時間不一致(Time Inconsistency)的問題。當貨幣當局信守控制通膨的承諾失去可信度(Credibility),將導致就業與通膨間的抵換關係消失。

為了克服時間不一致的問題,央行需展現達成物價穩定的決心,以重新獲得可信度;為此,央行需承諾不採恐引發通膨的政策路線,同時抗拒任何來自政府要求追求物價穩定以外目標的政治壓力。社會亦逐漸走向讓央行得以不受短期政治壓力,並賦予央行獨立性的架構。這普遍的共識是,不論在任何情況下,物價穩定是共通的目標,但實現此一目標有賴合適的貨幣政策架構。

此一架構包含三項特徵:(1)物價穩定是央行須達成的法定目標;(2)在央行可使用的工具外,央行需具備高度獨立性;(3)貨幣政策架構須包括具效力的權責化(Accountability)與透明化(Transparency)要求,讓央行得以解釋其決策如何達成其目標。此一架構係向大眾保證,獨立性高的央行不會濫用權力。

1990 年代與 2000 年初期間,此一貨幣政策架構實施情況良好,各界普遍認為,具備獨立性的央行,並使用單一工具─政策利率,得以成功讓通膨與通膨預期獲得控制;跨國的研究亦顯示,獨立性與 OECD 國家的通膨具有負向關係。此外,央行獨立性亦為帶來產出與通膨的波動度降低之關鍵因素,1980 年代中期以來,實質產出成長率的變動度下降一半,而通膨的變動度下降約 2/3,此即為前文已提及的大溫和時期。

(三)面對資產價格泡沫,不宜以貨幣政策採預防性措施

全球金融危機前,在央行界與學術圈有所謂的「傑克森霍爾共識」(Jackson Hole Consensus),亦即貨幣政策僅應以物價穩定為目標,貨幣當局不應試圖對資產價格泡沫預先採因應措施,因為主動戳破資產價格泡沫會導致不可預期的後果,甚或引發金融不穩定。例如,美國曾於 1928 ~ 1929 年,以及日本於 1989 年,均曾為抑制資產價格暴漲而緊縮貨幣政策,卻分別導致美國經濟陷入大蕭條,以及日本經濟陷入長期通縮。

學術界的研究,如 Ben Bernanke 及 Mark Gertler 的相關研究亦指出,在辨識泡沫這件事上,央行並未較市場擁有資訊上的優勢。此外,貨幣政策若對泡沫做出回應,而非積極對於預期通膨做出反應,反而會導致產出與通膨的波動加劇。當時主流觀點咸認,等待資產價格泡沫破裂後,央行可透過貨幣政策或扮演最後貸款者的角色,抑制泡沫破滅所造成的經濟損失。

1990 年代至 2000 年初的黃金時期,以「物價穩定」為核心的政策架構實施良好,央行獨立性明確,使用單一政策工具――政策利率成功控制通膨預期,全球經濟享受了「大溫和時期」(Great Moderation)。

二、全球金融危機後央行職責不斷擴大

銀行業(尤其是影子銀行)透過貸款或資產證券化、短天期的批發市場大量籌資,規避金融監理,最終釀成2007年的次貸危機,並擴大成全球金融危機。危機過後,央行家與學者反思,物價穩定恐無法保證金融穩定,亦無法確保經濟繁榮;過分強調對抗通膨,讓央行忽略金融市場的脆弱性,放任資產價格膨脹,易肇致金融危機。

央行從中學到的教訓是,除了物價穩定,也必須關注信用擴張與資產價格波動,許多央行因此再度將金融穩定納入職責;另一方面,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尤其是COVID-19危機期間,央行為提振經濟,大採非傳統性貨幣政策,跨越傳統上與其他機構權責的分際,似又再度回歸到較為全能的角色。

(一)全球金融危機後,突顯金融穩定的重要性,若干央行再度將金融穩定納入職責

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央行家與學者反思過去大溫和時期只要維持物價穩定,即可確保金融穩定的主流思維,以及被廣泛採行的通膨目標化機制;處於危機核心的已開發國家,因過度專注於物價穩定,致坐視擔保品價值高估以及信用快速擴張的風險。於是,若干央行已將金融穩定納入職權範圍內,包括英國、俄羅斯及愛爾蘭在內等 14 個國家的央行,擴大金融監理的參與程度,掌管總體審慎工具(Macroprudential Tools),俾解決涉及金融穩定的問題;例如,1997 年,英國一度將金融監理的職責,由 BoE 移轉至金融服務局(Financial Service Authority, FSA),但鑑於 FSA 在全球金融危機之前監理不力,2013 年英國將金融監理權再度移回 BoE。

此外,許多主要央行即使未將金融穩定充當正式的貨幣政策目標,但如美國 Fed 主席 Jerome Powell 也曾表示,有責任與其他機關一同促進金融穩定,並將金融穩定職責,與維持物價穩定、追求就業極大化這兩大法定職責,視為具有高度互補性。

(二)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尤其肺炎危機期間,央行角色進一步擴大至高風險的信用分配領域

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全球經濟陷入大衰退(Great Recession);為挽救經濟,主要央行的政策工具箱已大幅擴增(比如資產購買計畫及融資機制等非傳統性貨幣政策),引發侵入財政政策、信用分配領域的疑慮。

迨至近期,COVID-19 疫情爆發所致的大封鎖(Great Lockdown),業已引起突發性且廣泛性的經濟活動停擺,對各國景氣衝擊快速且巨大,致主要央行更進一步採行較全球金融危機時期之規模更大且更「非傳統」的寬鬆措施。主要央行更直接介入特定信用市場,透過銀行,甚或是進入初級市場、次級市場購買包括公司債、股票、ETF 等私部門資產,對大企業、中小企業及地方政府提供信用支持。

當前的央行又再度肩負諸多任務,所扮演的角色進一步擴大,由最後貸款者,轉為最後購買者(Buyer of Last Resort),並充當信用配置者(Credit Allocator);這除了承擔部分財政當局的紓困責任,還兼任類似於商業銀行的角色,向特定群體提供資金。此一發展,引發外界憂心;前Fed副主席、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家Alan Blinder就認為,雖然Fed等央行聲稱因應危機所採措施,是貸款工具(Lending Tools),而非支出工具(Spending tools),惟若這些所謂的「貸款」無法被完全償還,央行恐是跨越職責的紅線。

最末,誠如Fed主席Jerome Powell在本(2020)年5月底的一場由普林斯頓大學主辦的視訊對談中表示,Fed“跨越了許多以前從未碰觸過的紅線。”他補充說,儘管存在風險,「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你必須先放手做,再想後果。」(This is that situation in which you do that, and you figure it out afterward.)。有論者認為,這後果是央行的主要政策目標,已從維持物價穩定,兼顧金融穩定,乃至於正隱性地同時追求經濟成長,並不惜動用任何政策工具來達成,也就是央行的角色再次大幅位移。

台灣銀行家》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台灣銀行家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台灣銀行家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