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選「大企業」或「小公司」?新鮮人更該思考這 3 要素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選文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股感選文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求職選「大企業」或「小公司」?新鮮人更該思考這 3 要素

2021 年 6 月 24 日

 
展開

每年到了這個月份,類似的問題就會陸續出現,儘管環境一直在變化。一位年輕朋友問到我關於職涯規劃的問題,應該到大企業?還是小公司?我問他這是假設性問題?還是面臨了選擇上的困難?你知道的,有些人是自己想太多了,連選項都沒有,卻陷入決策癱瘓?
他告訴我,目前的確有三家公司給出了機會,想聽聽我的意見。

說實話,我沒有標準答案,僅能依據對方敘述的現況,給予從我的觀點,會如何看待與做出選擇。所以一開始我問的問題很重要,決定了後續我如何回答。

其實不僅是年輕朋友,可能連打滾多年的職場老鳥,也有機率在職涯轉換時面臨「大企業」或「小公司」的選擇。但為什麼在大家心中「大企業」與「小公司」就像是一道千古難題呢?以下用表格快速來整理這兩者的特色:

大企業 小公司
公司規模 員工人數較多,可運用資源也較多 員工人數較少,可運用資源會集中在目標業務上
業務分配 分工細,每位員工經手的業務較單一、專精 可能會身兼多職,每位員工經手的業務較具變化
公司福利與制度 員工福利完整且升遷制度透明 人人都有機會藉由工作表現,快速晉升管理職或薪資調整

大企業、小公司?這是個假議題

我是這樣看的:大企業或是小公司是過於簡略的假問題。真正的問題,應該是如何選擇一家任職企業或公司?規模大或小,不是直接影響我決定的因素。

真正產生影響的關鍵,在於資源取得、發展潛力、核心能力這三項。

首先,是資源取得。一般人的迷思:大企業的資源比較多。

但真實情況是,即使資源多可能與你無關、也無權取用,得靠你的角色和實力去爭取。如果你是用公務員的心態,那麼不論在大企業或是小公司,你能取用的資源差異可能只是所謂的公設和員工福利,這是個人保障的下限,並不是個人成長的上限。

其次,是發展潛力。

同樣是大企業,產業與區域的不同,也會影響到發展潛力的高低,有企圖心的人,我會建議到有發展前景的企業或公司。舉例來說,位於北部有發展潛力的小公司,與位於南部已經步入夕陽產業的大企業,你會選哪個?

最後,是核心能力。

你是否清楚企業或公司的核心能力是什麼?在產業中扮演的角色是什麼?屬於上、中、下游?是關鍵零組件或關鍵樞紐嗎?離市場有多遠?這些資訊,在現在都不是太難查到的。
此外,個人的核心能力與企業或公司的核心能力是否相輔相成?在企業或公司能學習到的技能與經驗,是屬於強化個人核心能力?還是能結合核心能力的輔助系能力?

比較起來都差不多,該如何選?

資源取得、發展潛力與核心能力,才是我判斷選擇一家公司的關鍵因素,而且隨著時間與職涯發展改變。如果綜合衡量的結果,同時有大企業和小公司都符合,該怎麼選?

品牌效應。

大企業有企業品牌效應,小公司則是打造個人品牌,都可以讓你在職涯的下一階段,有更好的晉升籌碼。牛牽到北京,還是牛;個人的心態決定一切。

如果認真地思考過這些問題,也確實身體力行了,我想不論是到小公司或大企業,其實真的不是那麼重要,只是順序上的不同。而且這些都只是職涯中的過渡期,因為你擁有的選項會多很多,不論是成為專業經理人、專業技術人,或是成為自雇者。

你說有沒有例外?當然有,這是勝算機率的問題而已。你可能選了一個勝算高的選擇,但還是失敗了;沒關係,再來過就好!很多時候,我們只是怕選錯;但真正該怕的,是選錯了卻堅持不改。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不錯,請不吝給我一些掌聲;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也歡迎分享與持續關注我的最新文章。
歡迎支持我的著作《高產出的本事》與《我用模組化簡報,解決 99.9% 的工作難題

職人簡報與商業思維|劉奕酉》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選文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股感選文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