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基金ETF

全球總經

理財商業

消費信用

保險稅制

房產生活
無論你多努力智商多高 可能都無法成為偉大的投資者
作者 雪球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雪球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雪球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無論你多努力智商多高 可能都無法成為偉大的投資者

2017 年 4 月 11 日

 
展開

成功的投資者有很多共同點,其中之一是:不情緒化,非常冷靜和非常理智。而失敗的投資者也有很多共同點,其中之一就是他們容易受到情緒的控制,他們對市場波動的反應不是理智和冷靜,而是貪婪和恐懼。

當股票開始下跌,失敗的投資者很難堅持承受損失而不拋出股票。市場整體下降時,人們很難決定買進更多股票以使成本攤薄,甚至很難決定將錢再投入股票中。

馬克・塞勒爾(Mark Sellers,對沖基金 Sellers Capital Fund 創始人)2008 年給哈佛大學 MBA 畢業生做過一個演講,演講的題目是《你們幾乎已經沒有機會成為一個偉大的投資者》。

馬克・塞勒爾認為雖然在座的各位都是美國,乃至全世界的高材生,有著過人的智力,是聰明中的聰明人。但是很不幸的是,你們幾乎已經沒有機會成為一個偉大的投資者。這已經考慮到你們都是高智商且工作努力的人,並且很快能從全世界最頂尖的商學院之一拿到 MBA 學位的事實。

其原因是因為,你的智商有多少、看過多少書籍和雜誌、擁有或者在以後職業生涯中擁有多少經驗,都不是你成為偉大投資者的決定因素。很多人都有以上的素質,但幾乎沒有人在整個職業生涯中使複合年化回報率達到 20% 或者 25% 以上。

馬克・塞勒爾認為,任憑你是頂尖學校的 MBA,或者擁有註冊金融分析師資格、博士學位、註冊會計師證書等等,數十種可能得到的學位和證書,都不可能讓你成為偉大的投資者。

哈佛無法把你教成這樣的人,西北大學、芝加哥大學、華頓商學院、史丹佛也不能。MBA 其實是學習如何精確地獲得市場平均回報率的最好途徑。

你可以通過 MBA 的學習極大地減少前進道路上的錯誤。這經常能使你得到豐厚的薪水,但你可能離成為偉大投資者越來越遠。你不可能花錢買到,或是通過讀書學習而成為偉大的投資者。這些都不會讓你建起 “護城河”,只是讓你更容易獲得進入這場賭局的邀請而已。

經驗是另一件被高估的事情。經驗的確很重要,但並不是獲得競爭優勢的資源,它僅僅是另一張必需的入場券。經驗積累到某一點後,其價值就開始收益遞減。如果不是這樣,那麼 60 歲、70 歲和 80 歲就應該是所有偉大資金操縱者的黃金時代。我們都知道事實並非如此。

因此一定程度的經驗是玩這個遊戲所必需的,但到了一定時候,它就不再有更多幫助。它不是投資者的經濟 “護城河”。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說過,你們可以辨別出誰能正確地 “理解”,有時那會是一個幾乎沒有投資經驗的人。

那麼什麼才是投資者真正的競爭優勢呢?

馬克・塞勒爾認為是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形成的特性。事實上其中有幾個特性是沒有學習的可能性的。

  • 特性 1:理性

這裡的理性指的是,在他人恐慌時果斷買進股票、而在他人盲目樂觀時賣掉股票的能力。實際上在恐慌是買入股票,在樂觀時賣出股票,需要的不是勇氣,而是理性。

絶大多數人都是感性動物,從不知理性為何物。但是,普通人是可以通過不斷地學習,和訓練讓自己變得更理性。

  • 特性 2:沉迷於投資,並且獲勝慾極強

對很多人來講,不幸的是,你們無法後天學習對某種東西的痴迷,這是天生的,和你從哪裡畢業,智商有多高無關。另外,由於獲勝慾極強,會導致這些人有從過去所犯錯誤中吸取教訓的強烈意願。

大多數人都會忽略他們曾做過的愚蠢決定,繼續向前衝。但是如果你忽略往日的錯誤而不是全面分析它,毫無疑問你在將來的職業生涯中還會犯相似的錯。事實上,即便你確實去分析了,重複犯錯也是很難避免的。

  • 特質 3:基於常識與生俱來的風險嗅覺

大部分人都知道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1990 年代中期的國際四大對沖基金之一,1998 年因為俄羅斯金融風暴而瀕臨破產)的故事。

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是一個由六七十位博士組成的團隊,其中最著名是憑藉期權定價而獲得 1997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勞勃・默頓(Robert C.Merton)和麥倫·休斯(Myron Scholes),以及前美國財政部副部長兼聯準會副主席戴維・馬林斯(David Mullins)。他們的確是一群數學怪才、投機天才、獨創數學模型,形成完整的電腦數學自動投資系統模型,建立起龐大的債券及衍生品投資組合。

這一群智商超群的天才卻沒能發現事後看來顯見的問題:他們承擔了過高的風險。他們從不停下來問自己一句:“ 嗨,雖然電腦認為這樣可行,但在現實生活中是否真的行得通呢?” 這種能力在人類中的常見度也許並不像你認為的那樣高。最優秀的風險控制系統就是常識,但是人們卻仍會習慣聽從電腦的意見,讓自己安然睡去。他們忽視了常識,我看到這個錯誤在投資界一再上演。

  • 特質 4:對自己的想法抱有絶對信心,即使遭受到激烈的批評

巴菲特把這個特質形容為內部積分卡。簡單來講,如果全世界都認為你是天才,但是你清楚知道自己就是一頭豬,你會因為別人認為你是天才而興奮高興嗎?如果全世界都認為你是豬,但是你清楚知道自己是天才,你會因為別人認為你是豬而難過嗎?因為人類是群居動物,所以大多數人都是非常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 特質 5:左右腦極好,擅長數學同時擅長寫作。

馬克・塞勒爾認為作為一個投資者,你需要進行計算,要有邏輯合理的投資理論,這都是你的左腦做的事情。但是你也需要做一些另外的事情,比如根據微妙線索來判斷該公司的管理團隊。你需要靜下心來,在腦中勾畫出當前情勢的大圖景,而不是往死裡去分析。這是你右腦做的事情。

巴菲特是全世界最優秀的投資者,同時他也是商業界裡最傑出的寫作者之一,這絶對不是偶然。如果你無法清晰地寫作,你可能也不能清楚地思考。如果不能清楚地思考,你就會陷入麻煩。很多人擁有天才般的智商,卻不能清楚地思考問題,儘管他們心算就能得出債券或者期權的價格。

  • 特質 6:無視波動性

對大多數人而言,第 6 條特質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在股票表現良好時,很多人都會聲稱自己可以承受住波動率,但是當股票開始下跌時,很少有人可能承受住股票短暫的損失而不拋售股票。

大多數投資者將短期波動等同於風險。這是極不理性的。風險意味著你若押錯了寶,就得賠錢。而相對短時期內的上下波動並不等於損失,因此也不是風險,除非你在市場跌到谷底時陷入恐慌,被損失嚇得大亂陣腳。但是多數人不會以這種方式看問題,他們的大腦不容許他們這麼想。恐慌本能會入侵,然後切斷正常思考的能力。

心理偏見

以上特之中其實最難做到的就是理性。原因是人類本身是群居類的情感動物。

《快思慢想 (Thinking, Fast and Slow) 》的作者丹尼爾・康納曼 (Daniel Kahneman) 說過,在思考問題的時候,首先映入腦海的往往不是最佳答案。“快” 的那部分大腦其實只能給出大概的答案,“慢” 的那部分通常笑到最後。

而人類的本能就是使用 “快” 的大腦得出答案。這就是為什麼人類在做決策時非常愚蠢,非常不理性。但是從某種意義上,《快思慢想》也給大家提供了讓自己變得理性的可能,因為我們可以嘗試著使用“慢”的大腦。嘗試讓“慢”的大腦來做決策。

因此,如果要理性,我們需要讓 “慢” 的大腦支配我們做決定的過程。而要讓 “慢” 的大腦發揮到淋漓盡致,我們還需要避免最常見的一些心理偏見。

  • 從眾心理

從眾心理是指個人在社會群體的壓力下之下,放棄自己的意見,轉變原來的態度,從而保持與大多數人的行為一致。這樣可以增加個人的安全感和舒適感!

大多數股票投資者買股票是因為別人也在買,賣股票是因為別人也在賣!問題是當別人也在買的時候,價格一定是貴的。當別人也在賣的時候,你或許賣不掉!因為很可能沒有買家!

  • 定錨偏見

很多股民看一個股票時候,第一個習慣性動作是什麼?是點開 3 年或 5 年的 K 線走勢圖,然後不少股民,尤其是新手,開始尋找歷史走勢中的最高點和最低點。比如一個股票的最高點是 70 元,最低點是 10 元,目前股價 15 元。新手很可能在大腦裡定錨下來 70 元和 10 元,因此來判斷這個股價可能被低估了。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定錨偏見。一個股票現在值多少錢和他過去到達過多少錢沒一分錢關係。

  • 肯證偏見 (確認偏見)

一旦我們潛意識裡認為一檔股票便宜,我們很可能只會尋找證明這個股票便宜的證據,而選擇性的忽略那麼證明這個股票很貴的證據。所以說,估值這個東西至少有一半是由心理學決定的。你稍微樂觀一點,一個只值 5 塊錢的股票,它估到 15 元都是很正常的。

  • 承諾和一致偏見

一旦我們做出了一個選擇或者採取了某種立場,我們立刻就會碰到來自內心和外部的壓力迫使我們的言行與它保持一致。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會想方設法的以行動證明自己先前的決定是正確的。

一旦你告訴你的朋友,這個投資不錯,你應該買這個股票。這意味著你可能進入了承諾和一致偏見。即使這個投資變差了,你可能還在努力尋找證據證明自己是對的。所以我基本不推薦股票。最多說下我關注了哪些。

  • 服從權威

權威所具有強大的力量會影響我們的行為,即使是具有獨立思考的成年人,也會為了服從權威的命令而做出完全喪失理智的事情。當所有媒體請來的各種頭銜的私募經理都在唱多牛市的時候,你敢賣嗎?大多數人還是會選擇服從權威,因為他們是專業人士,他們懂得比我多。

關於權威偏見最好的例子是:一個患者右耳發炎,醫生給他開了滴劑,讓他點入右耳。在寫處方時候,醫生把右耳(right ear)寫成了縮寫 “R ear”。而 “R ear” 在英文裡有肛門的意思。看到處方後,患者把規定的藥水滴入了自己的肛門裡。

  • 嫉妒傾向

如果要我說人類的原罪是什麼,我會毫不猶豫的說 “嫉妒”。驅動這個世界的不是貪婪,而是嫉妒。為什麼在牛市中絶大多數人不能賣掉股票?因為嫉妒。看著你的同事,朋友在賺錢,而你像個傻子一樣把股票賣了,你會產生大量的嫉妒,這種嫉妒會讓沒有辦法離開這個賭場。

為什麼完全不懂股票的人也會去在牛市中進去玩一把?因為嫉妒。你看著你身邊和你一樣不懂股市的人賺錢了,人的本能會產生嫉妒,從而你也想進去賺錢。

更可怕的是,大多數人都不承認這是由於嫉妒產生的後果。因為所有人從小到大都被教育說不要嫉妒別人,所以我們都知道嫉妒不好。因此即使我們嫉妒了,我們也會騙自己說這不是嫉妒。而自己永遠是最好騙的。

  • 喜愛

喜愛本身就是一種偏見。熱戀中的情侶看對方千般好,但是熱戀期一過,眼裡全是缺點。我們本能會忽略我們喜歡的事物的缺點。這是人類的天性。但是要做投資,需要的是理性而不是天性。喜好偏見帶來的最大問題是,你因為過於喜歡一個公司的產品,從而導致忽略這個公司的不好的一面,更有可能為了 “愛” 扭曲事實。崇拜公司的 CEO 或熱愛公司的產品,都不是買入一個公司的理由。

  • 後見之明偏見

這也是我最常見到的偏見之一。你總會時不時聽到有人說,“哎呀,我當時就應該買這個股票,當時為什麼沒買呢,太可惜了!現在漲上去了。”

這就是典型的後見之明。我們大腦在摘取過去已經發生的記憶時候,往往會只摘取對我們有利的記憶,並擴大這個記憶的重要性。相信我,即使再給你一次機會,回到過去,你還是不會買的。

後見之明最可怕的一點在於阻礙了我們從過去學習的能力。我們摘取的那些記憶實際上扭曲了我們的學習能力。而很多人有後見之明偏見的人還天真的以為從過去學到了不少知識。實際上不過是自欺欺人而已。

結論

人類的本能有很大一部分是由貪婪、恐懼、盲目樂觀、從眾 (羊群效應) 和嫉妒組成的。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投資者都是不理性的,為什麼市場的有效性是有限的。而這樣的本能注定著你會是一個失敗的投資者。如果要成為一個成功的投資者必然要對抗這些天性。所以投資本身是一種修行,是把自己性格裡的這些弱點儘量去掉。

雖然去掉這些偏見,去掉這些弱點依舊不足以讓你成為一個偉大的投資者。但是這樣做最起碼可以讓你在這個殘酷的市場裡活下來。很多時候,活下來就有希望。

雪球》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雪球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雪球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