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基金ETF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全球總經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理財商業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消費信用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保險稅制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房產生活 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個字小副述文字一共二十


 
Threads 盜用推特機密?營業秘密是什麼?營業秘密對企業很重要?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台灣經濟新報(TEJ)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台灣經濟新報(TEJ)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Threads 盜用推特機密?營業秘密是什麼?營業秘密對企業很重要?

2023 年 7 月 31 日

 
展開

近期,全球知名社交媒體平台推特(Twitter)和科技巨頭 Meta(原 Facebook)在社群平台上的交火引起了廣泛關注。推特指控 Meta 新發行的 Threads 「系統性、故意和非法盜用」其營業秘密,並在指控信中進一步說明曾接觸過推特商業機密的前員工參與了 Threads 的開發。事實上,全球營業秘密遭離職員工外流的案例已不勝枚舉。根據資訊服務公司 DTEX System 最新的內部風險報告顯示, 2022 年全球發生了高達 700 起離職員工外流內部重要資料的案例,相較於 2021 年的數據成長了一倍。在這樣的背景下,營業秘密的保護迫在眉睫,身為高科技聚落的台灣企業是否能確保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得到適切的保護呢?本文將透過 Meta 和推特之間的案例深入探討營業秘密的定義、台灣企業營業秘密外洩的案例以及保護措施,讓我們一起認識營業秘密對一間企業或產業,乃至一個國家的重要性。

什麼是營業秘密?

簡單來說,營業秘密(Trade Secret)是指方法、技術、製程、配方、程式、設計或其他可用於生產、銷售或經營之資訊,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商業機密」。在法律上,營業秘密還得具備以下三項特質,企業的機密才能受到營業秘密法的保護。

營業秘密組成三要件

如下圖,根據營業秘密法第二條所規定,營業秘密所得符合的三要件分別為:

營業秘密法成立三要件

營業秘密法成立三要件
資料來源:全國法規資料庫、自行整理

實務上,是否符合營業秘密三要件是法官或檢察官判斷營業秘密成立的標準,而這三要件個別的判斷標準又為何?何種情況下要件會成立?以下簡述營業秘密三要件的判斷基準:

一、秘密性

秘密性的判斷標準要求「相對秘密性」,與申請專利的「絕對新穎性」不同。意思是該資訊不必達到完全新穎、絕無他人知曉的程度,即便建立在已知資訊上稍微變化,只要一般大眾與相關專業領域中之人不知悉,秘密性即成立。另外,根據秘密性質不同,營業秘密又可細分為「商業性營業秘密」和「技術性營業秘密」兩種。

  • 商業性營業秘密:指業務、銷售上的資訊,如經銷據點、客戶名單、交易底價等。
  • 技術性營業秘密:指商品或服務創新研發的知識,如:方法、技術、製程及配方等。

二、具備經濟價值

經濟價值性的判斷標準是指「因其秘密性而具有實際或潛在之經濟價值者」,使持有該秘密者較未持有秘密者更具備競爭優勢或利基。例如,經由企業投注人力與資本取得、並經由整理分析後的「客戶資訊」,若其他企業無法從公開領域取得的話,即能夠被認定具有實際或潛在經濟價值。

三、採取合理保密措施

採取合理保護措施是指擁有營業秘密的企業主觀上有保護該資訊的意願,客觀上也有保密的積極作為。實務上,第三方必須得識別出企業在保護該秘密資訊的作為,採取合理保護措施才成立。常見的保密措施以實施形式分類如下:

  • 實質隔絕:設定密碼、存放保險箱、設置門禁與警報系統等。
  • 形式保護:簽署保密協議(Non-Disclosure Agreement, NDA)、於文件上註記「密件」等字,避免資訊二次流通。
  • 使用權管制:以特定部門或層級來限制接觸秘密之資格。

Meta 偷了 Twitter 的營業秘密?

根據路透社報導,Twitter 在週三發出一封信,指控 Meta 在開發 Threads 時竊取推特的商業機密。信中更進一步聲稱,Meta 招募了許多前 Twitter 員工,這些員工在離開 Twitter 時竊取了許多未經授權的設備和文件。Twitter 執行長 Elon Musk 更在其 推特 上寫下:「良性競爭是好事,作弊則不然(“Competition is fine, cheating is not.”)」。不過,針對這些指控,Meta 發言人 Andy Stone(AONE-US) 也在隔天 Threads 的貼文中表明參與 Threads 的工程團隊中沒有一人曾在 Twitter 工作過。

Threads 在上線短短五天後即擄獲一億用戶,人氣更勝前陣子爆紅的 ChatGPT,其成功不僅進一步地完善 Meta 的社群生態系,未來如果開放廣告商入駐後,預計可替 Meta 帶來可觀的廣告收入。然而,由於 Threads 與推特的使用體驗極度相似,原本推特的用戶可能因此被 Threads 吸引,推特在其發行不久後即宣布以侵犯營業秘密為由提告 Meta,希望以此反制 Threads 的成長;後續若有提告,營業秘密(商業機密)將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為兩家企業未來發展帶來偌大影響。

此次事件不僅引起了各界對推特與 Threads 競爭的關注,更掀起企業與投資者對於營業秘密的重視。商業機密外流至競爭企業手上對公司影響甚大,尤其在以技術為導向的產業中,技術遭竊的公司很有可能因此一蹶不振,失去核心競爭力。而台灣,身為全球科技業領導國家,掌握半導體關鍵技術的矽島,在上市櫃企業中是否曾經發生過營業祕密遭內部人員外洩的事件?

近期台灣企業營業祕密外洩案例

根據 TESG 事件雷達統計, 2018 年至今共有 103 件與營業秘密相關的資訊報導,篩選掉重複以及非營業祕密外洩案件後,過去共有 27 家上市櫃企業發生過營業祕密外洩事件,數量合計共 29 件,實際事件發生日期最早可追溯至 2012 年。知名企業如台積電( 2330-TW )、大立光( 3008-TW )、鴻海( 2317-TW )都曾有過營業秘密遭前員工外洩的經驗,數據統整如下圖表所示:

台灣上市櫃企業營業祕密外洩事件

▲2012 ~ 2023 台灣上市櫃企業營業祕密外洩事件整理
資料來源:TESG 事件雷達、自行整理。

若依證交所產業別區分,發生頻率最頻繁的為半導體業,共計 5 起,其次為生技醫療、光電與其他電子業,各有 4 起案例。此外,由以上圖表可以看出,技術導向(非傳統產業)的公司佔據近八成五的營業秘密外洩事件,員工將產品生產技術或重要內部資訊外流給新東家的事件層出不窮。更詳細地檢視,營業祕密外洩對象不僅有國內同業,當中有 8 起案例是將營業秘密外洩給中國廠商;另一方面,台灣知名半導體企業—聯電( 2303-TW )也曾被國際大廠美光指控侵害營業秘密,致聯電被處罰金新臺幣 2,000 萬元。

在這 29 件案例中,TEJ 替你整理了近年備受注目的三件營業祕密外洩案,此三次事件皆為員工離職後將營業秘密帶至其任職的新公司,受害企業包括台達電( 2308-TW )、飛宏( 2457-TW )、英業達( 2356-TW )與旺矽( 6223-TW )等知名上市櫃企業。透過下列表格與說明,一窺事件發生的始末以及營業秘密外洩後對企業造成的損失。

台灣企業營業秘密遭前員工偷竊案例

▲台灣企業營業秘密遭前員工偷竊案例
資料來源:TESG 事件雷達、自行整理

台達電( 2308-TW )

事件內容:
2021 年,飛宏科技發現公司的機密資料遭到內部洩露,在公司報案後。市調處透過 IP 位址追蹤到張姓副理的住處,搜尋後確認竊取機密事實,並追出他用 WeChat 將充電樁研發資料及相關檔案傳給阮姓副處長,此發現也揭開了更大的間諜行動。

經檢調調查,阮姓副處長是張姓副理的前上司,曾擔任飛宏科技能源事業群研發處副處長,負責電動車充電樁的軟硬體開發。在此之前,他曾在台達電工作,負責該公司與特斯拉(Tesla, TSLA-US)的充電樁研發專案。然而,疑似為了追求更高的待遇,他於兩家公司工作期間夥同張姓副理竊取了充電樁專案資訊與研發機密等資料,並以其作為未來投身中國企業時的籌碼。最終,中國廠商— TCL 通力電子公司以三到五倍的高薪誘惑,阮姓副處長也在離開飛宏後前往中國發展。

損失金額:
此次竊取的兩家公司機密價值近百億元,其中,飛宏科技估計有超過 264 筆經濟價值達 34 億 4,000 萬元(包括開發成本 5 億元)的營業機密外洩。更嚴重地,營業機密外洩還協助大陸業者縮短了電動車充電樁的研發時間,對台達電和飛宏在充電樁市場的競爭優勢造成威脅,損失難以估計。

英業達( 2356-TW )

事件內容:
英業達電腦事業群全球營運事業處桃園製造中心江姓前代理處長, 2017 年跳槽至仁寶( 2324-TW )電腦擔任大陸昆山廠廠長後,陸續把昔日子弟兵挖角至仁寶,同時帶著價值數十億元的營業祕密一同帶往。不久,英業達指控江姓前代理處長竊走多項營業機密,造成公司鉅額損失;經英業達持續調查下,也發現江姓前代理處長與三名主管蔡文銘、洪旭隆、賈國中另涉嫌竊取公司其他技術性營業秘密。 2019 年,台北地檢署正式依違反營業秘密法起訴江姓前代理處長,調查後也發現幾人將組織性、技術性及業務性等關鍵營業秘密,寄送至公司外部信箱,甚至傳送 WeChat 給仁寶的中國籍人事助理 Merry 等證據。

損失金額:
英業達當時指控前員工外流的營業秘密,如計算投入成本及價值利益,總計價值高達 54 億 9,789 萬餘元。另外,檢調也獲報江姓前代理處長不只竊取價值 54 億餘元的商業機密,甚至夥同其他主管帶走價值難以估算的英業達代工筆電及伺服器等關鍵技術性機密。

穎崴( 6515-TW )

事件內容:
2017 年,旺矽科技( 6223-TW )研發二部李姓經理與研發處陳姓工程師、品保部物料品質工程組王姓組長、研發五部吳姓工程師共四人為跳槽至穎崴科技( 6515-TW ),先後從旺矽機密檔案伺服器擅自重製公司營業秘密, 2017 年 6 到 9 月四人陸續離職,引起旺矽稽核單位懷疑。 2020 年,旺矽先後對此四人、穎崴與穎崴代表人提出刑事與民事告訴。

經新竹地檢署指揮台北市調查處搜尋偵辦,李姓經理自旺矽機密檔案伺服器將非其業務範圍之設計規範、競業資料、產品管理計畫、關鍵零組件、新產品計畫及實驗室設備相關資料等 16 項營業秘密複製至隨身碟;陳姓工程師則竊取旺矽的設計圖及研發資訊等 2 項營業秘密,並將該電磁紀錄檔案彩色列印後攜出旺矽,存在其居所及穎崴公司辦公室;另外兩人則涉嫌竊取設計資訊等營業秘密至其個人筆記型電腦以及穎崴公司隨身碟。

損失金額:
此次事件雖無公布具體或估計的損失金額,但根據旺矽公司公告,旺矽對以上四人提出民事求償,請求金額達 1 億 5,891 萬元。然而,目前此案仍未結束, 2023 年 6 月 27 日,新竹地方檢察署承辦檢察官未採納相關事證,以未扣得相關資料等為由,對部分離職員工、穎崴與穎崴負責人為不起訴處分,旺矽也在隨後聲明將持續循法律途徑,依法提出再議。

保護營業秘密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不僅推特,台灣企業面臨的營業秘密保護挑戰同樣也不容忽視,上述三件案例總損失金額高達百億元,更別提因關鍵技術外流所可能導致的潛在損失及競爭力下降的風險。除此之外,營業秘密案件需要花費許多時間審理,受竊企業要在訴訟中成功證明競爭對手盜用商業秘密並非易事,須證明競爭對手獲取了具有經濟價值的資訊,並且公司採取了合理的努力來保持這些資訊的保密性(即證明營業秘密三要件成立)。與其花費如此心力,更適切的作法是在平常做好資訊安全管理以及員工教育訓練,包括存取權限的控管、文件與數位檔案的保護,以及無紙化作業等方法。對於離職員工的控管則包括及時限制離職員工的存取權限、監控其活動軌跡,以及強化保密義務和競業禁止條款等。

面對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企業應該加強對營業秘密的保護意識,除了抑止外部威脅的入侵外,建立完善的內部風險控制措施同樣重要。透過落實以上措施以及與法律領域專家配合,確保制定的保密義務和競業禁止條款符合法律要求,並在員工在職時或離職時能有效執行。在仰賴生產技術與科技機密的台灣科技業中,這不僅是一家企業的責任,更是整個產業和國家經濟安全的關鍵。

台灣經濟新報(TEJ)》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台灣經濟新報(TEJ)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台灣經濟新報(TEJ)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