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基金ETF

全球總經

理財商業

消費信用

保險稅制

房產生活
特斯拉Tesla(TSLA)-成功顛覆汽車產業的軟體智能車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知識庫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Olivia Lo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特斯拉Tesla(TSLA)-成功顛覆汽車產業的軟體智能車

最近更新時間: 17 September, 2020

 
展開

本文重點

  • 2019 是特斯拉(Tesla, TSLA-US)關鍵的一年,無論在生產,交貨上都超越市場期望
  • 特斯拉的 100 萬英哩超級電池即將在六月的電池日發佈更多細節
  • Tesla FSD處理器將為特斯拉搜尋更多數據使其在發展自駕車方面更有優勢
  • 市場對特斯拉即將來臨的 Q2 預測偏向樂觀

2019 年對特斯拉(TSLA)來說是關鍵性的一年,下半年開始交車數量不僅達標還超越分析師的預測,加上上海工廠啟動後全數生產FSD處理器的電動車,使得未來的特斯拉有機會取得比競爭對手更多的自駕數據。除此之外,特斯拉還申請了一項可達 100 萬英哩電池的鋰離子電池專利,試圖讓特斯拉未來的自駕車隊與長程卡車車隊續航里程不再受限。

所有的好消息都發生在 2019 年末使得特斯拉的股價一次推高至市值 1,500 億美元以上。但看空特斯拉的論點無非圍繞在 2020 年電動車銷售量的預測。Wood Mackenzie認為Covid- 19 引發的經濟衰退與低油價環境可能導致全球電動車銷量從 2019 年的 220 萬輛掉至 2020 年的 130 萬輛。

消費者會選擇推遲購買電動車,以觀望的態度繼續觀察特斯拉的 100 萬英哩電池進程與FSD自駕功能的表現嗎?特斯拉在 2020 年第一季開出漂亮的交車數據之時,身為全球電動車消費輛數最多的中國卻發出電動車在一月與上期相比銷售下降 54% ,二月下降更多的報告。這也不得不讓謹慎的投資人對特斯拉的股價戒慎恐懼。因為前所未有的利多消息會讓股價預先推置頂點,但之後開出的財報只要有未達標的數據就足以啟動賣壓。

即便電動車(EV)正在改變原本汽車產業的樣貌,但全球汽車市場卻是競爭的非常激烈。特斯拉在汽車市場中以Model S和Model X與轎車和SUVs競爭,以Model 3/Y與中小型轎車和小型SUVs, Crossover 競爭,然而特斯拉競爭的不只外型、車種。

在內燃機氣汽車(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ICE)銷量逐年下滑的同時( 2019 年全球流失 435 輛的銷量),許多傳統汽車製造商生產油電混合車(Hybrid Electric Vehicle/HEV)或插電式油電混合車(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PHEV)漸漸取代其傳統內燃機氣汽車。

如果以燃料的角度看,除了主要的汽油與柴油之外,其他使用甲醇,氫氣,天然氣這些使用替代燃料的車子也是特斯拉的競爭對手。其中利用氫氣,氧氣與燃料電池,在行駛過程中只會排放”水”的氫燃料車(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FCEV)更被視為最環保的汽車,Toyota將之視為未來相當有發展潛力的替代燃料汽車(alternative fuel vehicle)。FCEV的崛起是否也會威脅EV的競爭力?油電混合車發展得相當好的Toyota認為目前價格昂貴的綠能FCEV十年內將有機會追上HEV。

但這有點扯遠了,此篇主要討論的就只是特斯拉所在的電動車領域,以及在高階品牌都已推出全電車的競爭下(如Audi於 2019 年推出e-tron,Mercedes-Benz也於 2020 推出EQC 400 ,Porsche推出Taycan,Volkswagen推出I.D. Crozz,BMW也預計 2021 年量產Concept i4 ),特斯拉是否能在電動車沒有補助的環境下,將自己的價格變得更有競爭力,以及成為自動駕駛領域的領先者?

特斯拉的超級電池

特斯拉的Model 3 目前是使用Panasonic生產的三元鋰電池: NCA811 (鎳鈷鋁鋰電池,成份比例 8 / 1 / 1 ),單體能量密度約在 250 Wh/kg。以目前僅提供 1000-2000 次放電循環,最高續航力 370 英哩,加上電池容量衰退,電池壽命最高只達 30-50 萬英哩壽命的電池,對於商用長途駕駛是完全不切實際的。因此,特斯拉的 100 萬英哩長壽命電池的實現將是把特斯拉提升至另一個里程碑的關鍵。

今年早先的股東大會特斯拉就暗示了投資人將設計與生產自己的電池。名為”Roadrunner”的特斯拉秘密專案,就是關於這款聲稱低鈷使用量,單規模密度高達 300 Wh/Kg, 100 萬英哩長壽命,且在整過使用週期中,可能在 4000 次循環後,容量衰退還可以少於 10% 的超級電池。更重要的是,此款電池的價格成本將為 100 USD/kWh (每千瓦.小時 100 美元)。以 2019 年全球車用鋰電池的平均價格 156 美元/kWh,將是一個大幅度的下降。

特斯拉在第一季電話會議時說了五月第三週的Battery Day將會帶給大家關於此款電池進程的好消息,並說了這將是個紀錄特斯拉歷史的一天,可惜於本文五月底截稿前,Battery Day還沒舉行,因為被延遲到六月了。

根據電動車媒體Electrek的報導,每千瓦.小時 100 美元的電池這個成本目標,可以使得電動車在沒有價格補助的情況下,售價達到與傳統內燃汽車價格可比對的程度。目前Model 3 大約三萬五美元,屆時有機會下調至三萬美元,而提升特斯拉電動車與內燃汽車之間的競爭力。

特斯拉的自動駕駛

特斯拉目前市值高達 1,500 億美元,直逼豐田(Toyota, 7203-JP )(TM)的 1,626 億美元。如果以特斯拉一年賣出 36.5 萬輛車與豐田的 1,060 萬輛車相比,特斯拉的市值確實高得驚人。

但目前這兩間公司的市值並不是以賣出幾輛車來相比,特斯拉除了在電動車領域市佔率最高,正在發展續航力與壽命最長的超級電池,還擁有進程走在最前頭的自駕車平台。在競爭激烈的汽車市場中,隨著特斯拉引入最新的自動駕駛平台也變得更有競爭力 (但這不說明 1,500 億美元的市值就一定是合理的)。

特斯拉自駕車的發展史自 2013 的規劃後,從 2015 年的處理平台MobilEye EyeQ3 , 2016 年的Nvidia drive PX 2 , 2017 年的Nvidia drive PX 2 +到 2019 年三月推出的Tesla FSD,這款處理器晶片的規格以每秒 144 兆次的計算,同時處理每秒 2300 幀的圖像,性能比上一代的處理平台Nvidia drive PX 2 +提高 21 倍。而據說能夠應付 L5 級別自動駕駛所需的感知層數據量和計算能力。

根據SAE International(國際汽車工程師學會)的分類將自動駕駛分成 0-5 級,特斯拉所說的 L5 就是,主要的駕駛功能在”所有的情況下”都是自動化的。

但事實上特斯拉讓消費者可選購的 7000 美元的(七月後價格將達 8,000 美元) “Full Self-Driving” 功能雖然包含自動換道,自動駕駛導航包含上下高速公路公路匝道,智能招喚和自動停車,還有 Q1 法說會提及的 3 月最新更新的軟體已經可以自動辨識交通號誌燈及在停車標誌前停下。但在使用以上功能時仍然要求駕駛員在公共街道上保持專注。如此一來,這就類似於SAE所定義的 L2 級別的半自動駕駛而已。

但在 5 月 18 日Elon Musk也在推特(Twitter, TWTR-US)上說了,特斯拉的Full Self-Driving功能隨著軟體其完整自動駕駛功能獲得監管部門的批准,價格將會超過 10 萬美元。可能等到那時或許不需要要求駕駛員在公用街道上保持專注時才是真正實現SAE的 L5 級別吧!

目前只要是從 2016 年 10 月以後的車型,也就是使用 2016 年Nvidia drive PX 2 處理器(Computer 2.0 )以及之後的Nvidia drive PX 2 +(Computer 2.5 ),只要更換FSD晶片及購買full self-driving package就可以實現全自動駕駛功能。當然 2019 年三月後使用Tesla FSD處理器的車種就只要購買軟體即可!

因此截至 2020Q1 止已經有 39 萬輛以上配備Tesla FSD處理器的車隊跑在路上有能力幫特斯拉搜集數據,加上 2016 年 10 月之後換上FSD晶片也可加入資料搜集的車隊就高達 70 萬輛以上了!要知道資料搜集對特斯拉未來自駕車發展的優化是極為重要的,而這正是特斯拉可以完勝對手的關鍵。這也是google的Waymo車隊目前所不及的。

只有搜集更多的數據,特斯拉才能在電腦視覺,路徑計畫以及更快的預測周圍的汽車,行人的動向這些做出和對手的差異性。

特斯拉銷量與產量的近況

2019 年全球電動車的份額從 2.1% 成長到 2.5% ,全球賣了大約 220 萬輛電動車。
特斯拉(TSLA)的電動車在 2019 年則是生產了 365,232 輛,交付了 367,656 輛,約佔了全球 220 萬輛的 17% ,其中Model 3/Y佔據了交付車輛型號的大部分, 300,885 輛。遠遠超越排名第二的雪弗蘭Bolt的 16,418 輛。

2020 年第一季的交車數量與生產數量更達 88,496 與 102,672 ,此季也累積特了斯拉第 100 萬輛車的生產。雖然 2020 年起上海工廠火力全開, 2021 七月德國柏林的工廠可能啟動,之後達到第二個 100 萬輛的生產里程碑也不會如過去這麼多年般的攏長了,但在目前股價依然接近新高的情況下,即將來臨的第二季預測又將如何?

受疫情影響在 3 月 23 日停工的加州Fremont工廠已於 5 月 18 日重新啟動。恢復一週生產 8000 輛的Model 3/Y以及 1,800 輛的Model S/X。因此在第二季剩下的 6 週半應該可以生產 52,000 輛的Model 3/Y,以及 11,700 輛的Model S/X。

上海工廠也於更早,二月十日早已全面啟動,特斯拉更於第一季的簡報中說了,將從原本計畫一週生產 3,000 輛Model 3 提升至六月開始增產 30% 至一週約 4,000 輛。但以保守估計 Q2 即將生產 36,000 輛Model 3 。

以上估計第二季可能生產 99,700 輛車,加上特斯拉在第一季的電話會議還說了 Q1 是是有史以來最高的積壓(backlog),也就是 Q1 未發貨訂單總額是最高的。從五月底股價依然高居 835 美元來看,市場看來是認為供應鏈肯定完全運轉起來,零件也不會短缺,第二季又是一個表現很好的季度。但畢竟世事難料!

特斯拉至今的表現已經造成汽車產業結構性的變化,福特(FORD, F-US)的CEO Jim Hackett也說了,特斯拉已成功引起人們對電動車的熱情,而世界也已經為價格合理的電動車做好準備了。

在特斯拉未來幾年即將準備獲利之時,過去的財務狀況又是如何呢,下一個篇幅一起來看看。

參考資料

  • https://www.forbes.com/sites/arielcohen/ 2020 / 12 / 30 /teslas-new-lithium-ion-patent-brings-company-closer-to-promised- 1-million -mile-battery/# 3389955c33e3
  • https://www.inverse.com/innovation/musk-reads-tesla-beat-gas-cars
  • https://electrek.co/ 2020 / 02 / 26 /tesla-secret-roadrunner-project-battery-production-massive-scale/
  • https://www.barrons.com/articles/tesla-fremont-factory-reopening-coronavirus-deliveries-earnings- 51589808002
  • https://www.autopilotreview.com/cars-with-autopilot-self-driving/
  • https://www.autopilotreview.com/tesla-autopilot-features-review/
  • https://www.tesla.com/support/full-self-driving-computer
  • Tesla 10Q / 10K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知識庫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Olivia Lo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WP RSS Plugin on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