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對於單身的定義,多用來形容適婚或大齡未婚者,單身這個詞彙侷限於貶抑、負面的論述中,充滿了一個人的焦慮和對兩人關係或是一家多口的嚮往。然而,這世代高齡少子化、工作全球化等現象日趨顯著,加上物聯網快速發展帶動加乘連鎖效應,單身這個詞彙不再屬於某一年齡區間男女所獨享,將跨越年齡、性別、家庭等限制,不論是學生族、上班族、單身族、已婚族、類單身族、銀髮族等,不論是自願還是非自願,都有著許多一人獨處的時候。
還記得幾年前在大前研一《一個人的經濟》書上讀到一段玩味的文字,這段文字道出單身世代的生活寫照,他提到這是一個年輕人「想要」一個人生活、 中年人「愛上」一個人生活、老年人「必須」一個人生活的時代。單身經濟浪潮,而這股潮流正影響著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相信未來也將持續地發酵,以下一起來看看單身經濟究竟帶來什麼轉變。
時代所趨單身族延伸多元樣貌
根據英國《經濟學人》報導指出,不論是已開發國家或開發中國家,單身人口持續增長已成為全球共同趨勢,而相關報告亦預估2020年全球將新增四千八百萬個單身族。反觀台灣,據統計2015年台灣廣義單身人口將突破千萬,約占全台總人口49%,單身人口比例緊追歐美國家。
而過去我們對於單身族的定義,多由結婚與否進行劃分,隨著年輕人畢業時間延後及專注於工作,台灣結婚年齡不論男女皆呈現上升趨勢,晚婚在現今社會中已成了普遍現象。依據尼爾森調查結果顯示,在幾個單身族群分類中,以年輕未婚族比例最高,包含在外地求學及剛工作的上班族,他們樂於嘗試新事物;其次為中年未婚或離婚單身族,他們的經濟能力較年輕未婚族高,較願意花費在可以彰顯生活質感及品味的事物上。其他更有一群人過著「類單身」的生活,像是夫妻共組家庭,但有各自工作、活動的頂客族,甚或退休獨居者等,也都是時代趨勢下延伸出的多元單身族群。
單身經濟帶來消費型態轉變
單身族逐漸遠離以家庭為生活中心的集體消費型態,取而代之的是以個人為主體的消費決策模式,消費偏好及習性的轉變,單身族追求高自主性及高便利性,而領出新一波的單身經濟浪潮,值得品牌經營者進一步認識他們。
1、購物習性轉變,延伸多元通路形式
單身族多是一人飽全家飽,無需承擔整個家庭消費決策,因此除了價格考量外更著重於商品對自身產生的滿足感,因此對商品產生需求或興趣時,多透過網路廣泛蒐集產品資訊及評價,不再單單因品牌商低價促銷宣傳而做出消費決策。網路購物平台持續優化,看準單身追求便利及高自主性,提供指定貨到時間選擇及多元團購組合方式,消費者在蒐集完資訊後,多直接在網路下單。
除了宅經濟發酵外,零售通路拓展也朝向多元化發展,這幾個月大家應該發現了一個個白色櫃子搬進了台北捷運站,快取寶看準網購商機提供智慧物流服務,以滿足沒有時間到商場,卻需一次購買多種商品的單身群體,在上下班途中也可以輕鬆消費。
2、實體通路提供多元生活支援性服務
近年來巷口經濟發酵,消費者購物時越來越重視購物便利性,眼尖的你應該發現,連鎖便利商店慢慢變大,而零售量販卻慢慢迷你版的現象持續發生。過去一家人周末開車前往大賣場進行大採購,也逐漸轉變為都會單身族選擇住家周邊便利商店或小型超市購物,除了連鎖便利商店7-11、全家外,超市龍頭全聯也開始調整店內商品陳列,增加熟食、現烤麵包及現煮咖啡機,同時留設座位區或立食區,讓消費者在短暫休憩。
而越來越多線下實體店鋪除了販售商品外,更提供多元的生活支援性服務,舉凡繳費、影印、訂票、取貨等,都可以在家附近的便利商店一次滿足,同時也提供單人調理食材或料理包,這個轉變也使便利商店成為單身族生活管家,透過這些貼心設計,提升再訪率及黏濁度。
3、追求精緻個性化,買的是一種生活方式
面對單身浪潮,食品零售及餐飲業也正面迎擊,除了提供小包裝、易分食的包裝設計外,在實體店鋪裝潢設計及動線規劃也做了對應調整,餐飲業除了一般多人座位設計外,開始增設吧檯高腳椅或依據人數區隔消費動線,此外針對不同單身族群,提供其偏好的店型設計及空間氛圍等。在服飾、配件、家居等在設計也做了對應調整,同時也帶動客製化及訂製款需求,未來不再追求價格戰,透過消費彰顯其生活品,才能抓住消費者的心。
未來單身將成為一種普遍的生活樣態
綜上,可以發現各產業因應單身經濟商機已逐漸產生許多變革,Stella認為,單身不再只是短時間的感情狀態,而已經擴展為一種普遍的生活樣態,未來每個人都將成為單身經濟循環中的一員,在各種元素加乘貢獻下,將形成了產值驚人的單身經濟浪潮,而這股潮流正影響著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相信未來也將持續地發酵,因此不管是企業主、品牌商亦或個人都需做好準備,掌握個性化、便利、享受三大消費心理與需求,迎接單身生活方式所帶來的新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