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數人根深蒂固的觀念裡,認為學習經濟學理論應該是經濟系學生或學者才需要做的事,但現代社會經濟資訊變化萬千,若沒有基礎的經濟學理論協助分析判斷,我們又怎麼能看清經濟趨勢的走向呢?著名經濟學家熊彼得也曾在他的著作中替「為什麼要瞭解和研究經濟學史」的問題下了註解,他認為經濟學是人類為了瞭解經濟現象所努力的歷史,因此經濟學歷史就等於經濟分析史,雖然相關理論隨著時代變遷可能會被屏棄不用,但這是一個演化的過程,被屏棄的理論中或許也藏有值得吸收的養分,即便無法再適用於現今的經濟狀況,但也能從過去人類的思維模式中獲得新的靈感。
工業革命之初,一隻看不見的手
數千年前,人類開始學會務農,財富逐漸累積,城鎮與文明自此而生,所衍生出的商品交換行為日益複雜,因而漸漸地發展出貿易制度,經濟行為從最原始個體的以物易物交換演變為關係交錯的現代經濟樣貌,在這樣的時代背景演進之下,討論經濟行為的理論孕育而生,研究學者嘗試描繪出經濟運行的機制來解釋當時的經濟事件,希望透過科學的研究瞭解世界經濟樣貌,並在下一次歷史重演時找出解決的方法。
原始社會多依賴農業累積財富,多數的經濟行為發生在以物易物上,十八世紀時重農主義盛行,主張政府應該減少干預,農業生產自然可以發揮它生生不息的特性,為國家累積財富。一直到了工業革命之初,經濟學者的思維受到重農主義的影響很深,古典學派的代表亞當·斯密 (Adam Smith) 便是提倡自由經濟制度,延續重農主義的概念,建議政府減少干預,但所持理由與重農主義不同,這時候因為工業萌芽,商品開始出現規模生產,大規模貿易現象逐漸普遍,亞當·斯密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以國家富強為研究方向,認為市場價格機能就好像一隻看不見的手一樣,為了增加財富,每一個人都會從事有效分工和交換,進而累積資本提升生產力,此時整體社會利益可達到最大,若政府採取干預反而會破壞這樣的機能,影響整體社會利益。
經濟大蕭條,需求經濟學獨領風騷
一個理論的產生,必然會引來不同意見的批判,這是社會科學的真諦。在亞當·斯密提出古典理論後,在經濟學界理所當然的也有不認同的聲音浮現,其中以馬克思主義影響後世最深。馬克思 (Karl Marx) 認為,經濟活動建築在社會結構上,人與人間的關係、政治和道德等皆會影響經濟的運行,使得生產無效率,隨著生產模式進步,多數無資本的無產階級卻得替少數擁有資本的資產階級生產,社會結構與經濟結構將因此產生衝突,資本剝削的狀況導致社會革命,因此馬克思認為必須由政府分配生產工具,以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方式進行生產,每個人依據其實際勞動分發利潤,相對古典學派主張的自由經濟而言,馬克思主義則堅持政府極度干預的相反主張。
另一個反對古典學派看法的學者是以需求面分析角度切入的凱因斯 (John Keynes)。1929 年美國發生經濟大蕭條造成失業率遽增,古典學派認為自由經濟會讓社會達到有效生產、常態性充分就業的主張無法解釋此一現象,凱因斯的需求經濟學便崛然而起。凱因斯在 1936 年正式提出總體經濟學的概念,認為就業市場並非如古典學派所主張的常態性充分就業,而是存在失業的現象,當社會需求不足時,失業狀況將更為惡化;同時他也反對政府無為,認為在這種狀態下政府可以透過財政與貨幣政策減緩短期因景氣循環所帶來的負面衝擊,從提振社會需求著手引導供給增加,最終將使社會脫離衰退的泥淖。凱因斯的觀點為當時的大蕭條提出了解釋,同時也指引了一條面對蕭條時執政者可能可以採取的措施,因此當景氣從谷地復甦時,凱因斯學派也因此獨領風騷了數十年。
新時代,新理論
如同古典學派一般,凱因斯的理論也遭受到挑戰,1970 年代發生石油危機,各國存在高物價上漲率及高失業率同時存在的問題,凱因斯從需求角度出發的理論無法解釋這個現象,後續延伸出了加入對未來預期的理性預期理論、從供給面解釋石油危機帶來衝擊的供給面經濟理論、考量價格僵固影響的新凱因斯學派以及實質供給變化影響景氣循環的景氣循環學派等,都試圖替日漸複雜的經濟模式提出解釋,1970 年代後,經濟理論正式進入了百家爭鳴的新時代。
筆者認為,不同時空下的經濟環境適用不同的經濟學理論解釋,唯有具備宏觀經濟觀點的人在投資時才能有較為全面的考量,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認為從事投資的人應該或多或少瞭解經濟學發展史的原因,如同熊彼德所說,瞭解經濟學史才能真正懂得如何去分析經濟的脈動與趨勢,因此筆者建議有興趣的投資朋友不妨能花點時間去找上面所提及的經濟學理論做較為深入的瞭解,相信這將會在你未來的投資生涯上產生極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