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基金ETF

全球總經

理財商業

消費信用

保險稅制

房產生活
碳權交易所來了!碳權是什麼?碳權概念股還可以買嗎?
作者 Ray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知識庫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Ray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碳權交易所來了!碳權是什麼?碳權概念股還可以買嗎?

2023 年 12 月 22 日

 
展開

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近日出現大幅度回檔,但有一個族群卻強勢上漲,那就是碳權概念股!因為日前小英總統提出將成立「碳交易平台」,將由證交所與國發基金將共同出資成立「碳權交易所」,預計於 2023 年中設立登記,市場資金紛紛灌入碳權概念股,碳權話題升溫!究竟碳權是什麼?跟淨零碳排有關係?碳交易要如何運作?透過本文一探究竟!

編按:2023/12/22 更新,碳權交易來啦!台灣首批碳權交易於 12/22 開始,首日成交量來到 8 萬餘噸,總金額約 80 萬美元,共有 27 家企業參加,其中包括 14 家金控。

碳權是什麼?

碳權就是排碳的權利,根據全球淨零碳排的目標,政府會頒布法律,給予每年核准排放的碳量與減碳目標。如果企業或國家實際排放數量低於配發額度,就可以到市場買賣碳排放額度,成為一個新的金融商品。

碳權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碳權運作方式

碳權的運作方式主要分成下面兩種:

  1. 總量管制與碳交易:政府會訂一個排放量上限,並根據不同產業,配給不同額度。假如企業的排放量超過額度,就可以到碳交易市場購買碳權,彌補超額的排放。若企業排放量低於配發額度,多出的額度就會轉換成碳權,可到碳交易市場中拍賣,獲得利潤。
  2. 碳抵換:如果企業自己認為具有 ESG 責任並希望減少碳足跡,可以主動透過不同的減碳方法,向境內或是國際機構申請認證,即可獲得碳權。

碳權交易

人類的種種行為造成地球的環境問題,為了使得碳排放獲得控制,各國提出淨零碳排計畫,而碳權的實施其實是將外部成本內部化,提高企業或國家的碳排放成本,以促進節能減碳。而碳市場的形成,就是讓有需要多排碳的組織到市場購買超額碳權,使得製造成本上升,之後企業就會想辦法減少排碳量,如此一來達到減碳的效果。 

碳權交易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碳稅是什麼?

除了碳交易之外,基於污染者付費,各國訂定碳稅與碳費。首先先來談碳稅。碳稅是使用在排放二氧化碳所課徵的稅額。前面有提到,政府會依據不同產業或企業配發碳排額度,而碳稅是依排放量來課徵的環境稅,製造越多碳排量,就課越多稅,類似現在的雙北垃圾袋統一,當你製造越多垃圾就要準備越多垃圾袋(花越多錢)。而碳稅的價格明確,不會隨著碳交易的價格變動。但碳稅的缺點是稅率是各界協商的結果,若稅率訂立過低,很多企業根本不以為然,繼續排碳,就難以達到減碳效果。碳稅的收入就跟一般稅收一樣,都會收歸國有,用於社會福利或是基礎建設中等。

碳稅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碳費是什麼?

碳費是依照二氧化碳的排放來源所徵收的費用。台灣預計在 2024 年開始收取碳費,採取累進費率制,不會直接說一噸碳要收多少碳費,目的是向碳排量大的組織收取碳費,並將收到的款項匯入氣候基金,之後用於減碳科技研發或低碳事業開發等。首波將被徵收碳費的企業,是年排放量高於 2.5 萬公噸,共 289 家的碳排大戶,包括台積電( 2330-TW )、中鋼( 2002-TW )、中油、台塑( 1301-TW )等大企業。鄰近國家其實已經開始收取碳費,像日本每噸物預定徵收 2.61 元,新加坡則徵收 3.71 元。

課徵碳稅、碳費的最終目標都是希望達到淨零減碳,減緩全球氣候變遷。然而就經濟學角度來看,台灣為出口為導向國家,美國及歐盟是我們重要的出口國,當歐美相繼推出碳稅相關法案時,若我們還不收取碳費,最後仍可能要繳費給他們。因此台灣應該要先建立碳稅、碳費制度,才有機會跟他國談判不重複徵收碳稅。

不過碳費和碳稅的選擇上,國內各有不同聲音。規劃「碳費先行」的財政部表示,為避免碳稅跟其他稅賦重複課徵,需要先釐清關係;而碳費相對單純,因此先徵收碳費,來補助地方政府、各部會企業等。

但支持課徵碳稅的一方認為,碳費制度無法確定是否能作為之後與他國談判的籌碼,且碳費必須專款專用,只能回饋到部分項目,無法廣泛使用,因此不如直接採用碳稅制度,更早與國際接軌。

淨零碳排

前面講了那麼多關於碳排放量的控管措施,究竟為什麼各國政府會開始那麼積極處理環境問題呢?其實是因為地球生病了。從 2020 年加州森林大火、 2021 年德州暴雪,到台灣近年頻頻缺水與淹水,證明氣候危機已是現在進行式。

聯合國在疫情趨緩後,首次回歸面對面會議,各國領人齊聚一堂,共同面對疫情與氣候變遷等議題,並宣示 2050 年達成淨零碳排。淨零碳排(Net Zero)指的是在特定的一段時間內,全球人為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扣除人為移除的量要等於零。全球排放量約 55% 來自能源的製造和使用, 45% 則和資源開採和產品製造加工過程相關。因此要邁向淨零,無法只靠再生能源,必須同時採取相對應的減碳措施。

淨零碳排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再生能源有哪些?再生能源概念股整理!再生能源優缺點介紹!

2020 年 7 月, Apple 宣布整個製造供應鏈要在 2030 年達到碳中和,也展現出比 IPCC(聯合國於 1988 年成立負責研究和評估變遷的組織)設定在 2050 年達到淨零碳排更積極的目標,同時,微軟(Microsoft, MSFT-US)串連 NIKE、星巴克(Starbucks, SBUX-US)、聯合利華、賓士汽車等各產業龍頭,成立「Transform To Net Zero」聯盟,致力於推動各產業的零碳轉型。

台灣因為九成以上都是中小企業,但這些廠商在全球供應鏈中日趨重要,因此目前跨國大企業都提出減碳永續需求,台廠只能儘早轉型,正面迎擊。

而說到減碳,就不能不認識下面三個重要減碳名詞:

碳中和

碳中和是運用造林、節能減碳的方式降低全球「人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但碳中和與「淨零排放」不同,淨零排放針對的是所有溫室氣體,目標更廣泛。

碳足跡

碳足跡是指一項服務或產品在生產中釋放的二氧化碳總量。碳足跡可以進行量化評估,從而幫助人們識別和減少對氣候變化的貢獻。在台灣,有些食品的包裝上會標上碳標籤,來表示碳足跡。

負碳排

負碳排是指在減少溫室氣體時,進一步通過碳捕獲和儲存技術移除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當一個產品、企業或個人的碳足跡低於零,就是實現負碳排,即它們移除了比它們釋放的溫室氣體更多的二氧化碳。

負碳排通常包括以下策略:

  1. 碳捕獲和儲存技術:通過技術將二氧化碳氣體從產業排放源頭進行捕獲和儲存,例如石油和天然氣生產、發電廠等。
  2. 森林植被復原:透過森林保育、復育、擴建等方式,提高植被覆蓋率,促進植物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
  3. 土地管理:改善土地的管理和利用方式,例如增加有機物質含量、改善土地排水、提高耕作效率等,來減少二氧化碳釋放,增加土地碳貯存量。

碳權交易平台

碳權交易平台是一種為碳權交易提供的網路平台,提供組織碳排放權的買賣、轉移和交易,碳權交易平台主要作用如下:

  • 提供碳排放權交易服務
  • 監管碳排放市場
  • 支持碳中和目標實現

目前全球有多個碳權交易平台,如歐盟排放交易系統(EU ETS)、紐約商品交易所(NYSE)等,這些平台在全球碳排放市場中起著重要作用。

而台灣也在近期宣布要自己的碳交易平台,由證交所、國發基金與環保署合作,預計在今年的 7 、 8 月成立,成立碳權交易所有兩點考量,一是國內中小企業一直表達希望可以有碳權合作機會,但中小企業很難以個別公司去國外申請,因此由政府介入,幫忙中小企業供應鏈跟做 ESG。其次,希望藉由成立碳權交易所,加強國際合作。對內方面,目前規劃「減量額度交易」,也就是環保署會對每一企業設定一個減量目標,當碳排量低於該額度時,可將多餘的額度銷售,反之則要去購買碳權。

碳權概念股

近期大盤大跌,但有一個族群出量大漲數日,那就是碳權概念股,原因就是小英總統宣布成立碳交易平台。而這些碳權概念股主要是本身有大筆碳權或是能夠協助減碳的企業,像是造紙業、綠能、能源股等。

如果只看國內的發展,其實也只有新聞而已,雖然概念股已經開始領漲,但其實碳權交易所根本還沒設立,不如先來看看國外的例子:你有想過,特斯拉(Tesla, TSLA-US)除了賣車,還賣碳嗎?而且越賣越好?

特斯拉碳權收入

▲圖片來源:CarbonCredits.com

從上圖可以看到,特斯拉近五年碳權收益突飛猛進, 2020 年是一個分水嶺,碳權收入從 6 億美元一下子來到 15.8 億美元,增加 1.5 倍以上。特斯拉的碳權收入在 2018 年才 4.19 億美元, 2022 年竟然已經達到 17.8 億美元,兩者相差四倍之多,為什麼特斯拉有麼多碳權可以賣?主要是特斯拉是一個主動減碳的企業,他能從太陽能、儲能系統的銷售來擁有更多的碳權。而近期特斯拉加速充電樁的佈局,加上美國政策也開始加強乾淨能源,因此特斯拉未來擁有越來越多的碳權也不怕沒客戶買單,甚至可能受惠政策導致大家搶著要,如果從特斯拉長年的營運發展來看,碳權交易確實是一個可行的商業模式。

碳權概念股在漲什麼?

回到台灣,越來越多企業開始搞風電、太陽能等再生能源,但大家一定會納悶,為什麼這陣子是造紙產也漲不停,而不是那些能源產業?原因很簡單,舉造紙龍頭華紙( 1905-TW )為例,華紙目前在兩岸三地擁有大約三萬公頃的林木,這些資源就是可交易的碳權!而華紙的母公司「永豐餘( 1907-TW )」,自然就會跟著受惠。

華紙股價

永豐餘股價

▲圖片來源:Yahoo 股市

至於造紙大廠正隆( 1904-TW ),以廢棄物燃料替代燃煤、造紙廠運用沼氣發電、以及擁有最高效能的生質熱電系統和生質能鍋爐等,成為台灣首家取得國際碳權交易的企業。

正隆股價

▲圖片來源:Yahoo 股市

除此之外,近期有另一檔概念股大漲,市場上應該很多人不認識它-農林( 2913-TW ),農林同樣擁有大批林木資源,甚至也積極設置太陽能光電案場,光是屏東地區就規劃大約 400 頃,因此股價也順理成章開始啟動。而跟農林相關的股票則是三陽工業( 2206-TW )。三陽工業這幾年大買農林股票,甚至加入公司派營運,所以三陽工業近期的股價也跟著農林,出現「母以子貴」的現象。

農林股價

▲圖片來源:Yahoo 股市

碳權概念股結論

碳權的設立,對於環境面來說一定是有好處,但如果考量股市,近期大盤重挫,不管是權值股還是中小型股無一倖免,但剛好市場出現碳權交易的新聞,市場關注焦點轉往低成交量的冷門股,成為資金的避風港。但如果你是看到股票上漲才要追,那其實你比許多人都晚了一步,在大盤不好時追漲,必須付出代價,畢竟這種炒話題的個股,量縮很快,當價格不動甚至開始下殺,你就會進退兩難,因為你會認為等到碳交易平台成立時一定還會再次吸引資金,捨不得賣出股票,但其實這時候可以等價格回到合理位置,甚至回歸基本面,觀察這些概念股是否真的受惠於碳權交易,再來慢慢佈局,到時碳權交易所真的成立,或是因為碳權而挹注營收時,或許真的還有一段行情可以期待。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知識庫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Ray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