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基金ETF

全球總經

理財商業

消費信用

保險稅制

房產生活
歷經 2021 年疫情肆虐、晶片短缺…美國科技巨頭們究竟有多賺?
作者 36氪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36氪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36氪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歷經 2021 年疫情肆虐、晶片短缺…美國科技巨頭們究竟有多賺?

2022 年 2 月 16 日

 
展開

亞馬遜(Amazon, AMZN-US)、蘋果(Apple, AAPL-US)、Google、Meta、微軟(Microsoft, MSFT-US)、特斯拉(Tesla, TSLA-US)… 2021 年太不容易了。

新冠疫情仍在張牙舞爪,線下市場被割裂成孤島,經濟就業市場不斷波動,大公司們也面臨著供應鏈問題、半導體短缺等種種危機… 但是,全球最大的科技巨頭們,依然賺翻了。

破紀錄、破紀錄、再破紀錄

直到上週,這些大公司們才陸陸續續公佈完 2021 第四季度(假日季)的業績, 2021 的年度收益也就浮出水面了。

The Verge 還選出了市值領先、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公司,統計了他們 10 年來的收益數據。一眼望去,家家戶戶的數據都是遞進式成長。我們也從這些成長中,看看這些科技巨頭如何在 2021 年創下營收的新紀錄。

亞馬遜

▲ 圖片:The Verge

亞馬遜的市場表現,是絕對的頂樑柱風範。

它全年營收達 4,689 億美元,Q4 營收就有 1,374 億美元,與上期相比成長 9.4%,自 2017 年以來首次實現個位數成長;淨利潤 143 億美元,與上期相比成長 98%,較 2020 年同期幾乎翻倍。

其中,電商業務依然佔比最高,AWS 雲服務是亞馬遜的成長極,也是唯一超過預期的部分,廣告業務收入也快速成長,Q4 與上期相比成長 32%,僅次於 Google 和 Meta。

但去年亞馬遜給 50 多萬名員工漲薪,假日購物季又招了十幾萬人,還成為美國第三大物流公司,人力和物流成本都蹭蹭蹭地上漲。

▲ 圖片來自:The Low-Down

第三季度時,亞馬遜 CEO 安迪.賈西就直言,勞動力短缺、員工成本上升、全球供應鏈限制、運費和運輸成本的增加,都給亞馬遜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不過現在看來,亞馬遜還是頂住了考驗。只是上面那些壓力,仍然會在 2022 年持續下去。

蘋果

▲ 圖片來自:The Verge

蘋果的財報屢創新高的消息,去年可以說是層出不窮。今年年初,還一度成為全球首家市值跨過 3 兆美金的企業。它去年的收益超過了 3,500 億美元,比 2020 年的收益成長接近 1,000 億美元,與上期相比成長約 33%。

眾所周知,「缺芯」問題困擾了去年全球的科技公司,同樣也削弱了蘋果的產能;供應鏈問題也對 iPhone、iPad、Mac 等系列產品都造成了極大打擊;庫克曾表示,晶片短缺和製造延遲,導致第四季度蘋果虧損了 60 億美元。

過程是坎坷的,但結果還是好的,因為蘋果的成績,主要來自於它 10 餘年來強大的品牌能力。

▲ 圖片來自:The New York Times

蘋果近 60% 的收入都來自 iPhone,其餘則來自各類電子產品和配件,和 10 年前也相差無幾。只是,當各大科技公司關於硬體的想像力已到達頂峰,如何讓顛覆性的新產品落地,將成為他們未來成長的突破口。蘋果還能如何創新,更被市場大眾關注與期待。

Google

▲ 圖片來自:The Verge

Google 2021 年的總營收、利潤等指標的成長,都逼近翻倍。營收上,首次超過 2,000 億美元,比 2020 年成長了 40%,是 10 多年來最大的收入成長。

尤其是單季營收、EPS 及備受關注的雲業務等收入,紛紛大超分析師們的一致預期,其中,Google cloud 展示了 Google 面向新未來的成長點,另一關鍵業務 YouTube 則牢牢套住了新生代年輕群體。

背後,疫情期間消費者線上時長成長、Google 在數字廣告領域的領先地位,都助力了這一成長。

▲ 圖片來自:UX Collective

無論在搜尋平台還是影片平台上,Google 都有著多元而精準的展現形式。Google 財務長 Ruth Porat 也表示,第四季度的營收就反映了廣告商支出的廣泛優勢和強勁的消費者線上活動。Google 的數位化潛力,還將持續在新技術中變革。

微軟

▲ 圖片來自:The Verge

微軟不負盛名,連續 4 個季度都在穩定性成長。曾經僅靠 Windows 系統軟體和延伸產品服務,打下了日不落帝國的微軟,後續沒在行動端設備上佔領先機,不過,現在微軟的優異市場表現,依然來自它穩紮穩打的各項業務。

比如面向企業和個人消費者的 Office 產品、「智能雲」業務、包括 Windows、Xbox 和 Surface 電腦在內的「更多個人計算」業務等等,都維持了高利潤率和高成長。

值得一提的是,微軟先後佈局雲端運算和遊戲產業,包括今年收購遊戲巨頭動視暴雪(Activision, ATVI-US),將有助於提升 Xbox 內容與服務收入。這將讓微軟更快進入下一波網路浪潮。

Meta(前身Facebook)

▲ 圖片來自:The Verge

說到 Meta,在下一波網路浪潮上,他們顯然來得更聲勢浩大。

儘管他們的年收益首次突破了 1,000 億美元大關,但在Meta 的用戶數首次下降後,他們也出現了歷史性的虧損。去年 Q4,Meta 的淨利潤和月活用戶數都不及預期。2022 年 Q1 更是營收疲軟,Meta 股價應聲暴跌 21%,總市值單日蒸發約 2,520 億美元,創下了 2012 年以來,該公司上市後最大單日跌幅。

原因其實也肉眼可見:Meta 的傳統業務已經到了拐點,疫情帶來的社交媒體紅利在消退,蘋果的用戶隱私保護政策也對 Meta 帶來了極大衝擊。

Meta 最大的「孤注一擲」——元宇宙,更是持續燒錢,無論在軟體和硬體上,都有待未來完善。

祖克柏也坦言:

元宇宙真正對於公司的業績產生貢獻,可能還要以十年左右的眼光來看待。

特斯拉

▲ 圖片來自:The Verge

特斯拉在去年可以說是「流量密碼」。無論是特斯拉新車的試駕和新聞,還是特斯拉每個季度的成績單,以及今年突破記錄的好成績:總交付量達到 936172 萬輛、總收入 538.23 億美元、毛利 136.06 億美元

這得益於特斯拉單車成本進一步降低,汽車交付量的大幅提升,還有汽車租賃等其他業務的利潤增加。

特斯拉還在計劃以最快的速度提高產能,包括新建的奧斯汀與柏林工廠,推進弗里蒙特、上海等現有工廠,上海超級工廠的迅速投產交付,為特斯拉帶來了極大的提振。

銷售規模不斷成長,讓特斯拉上市以來,已實現連續兩年獲利。接下來,特斯拉還會重點發展自動駕駛,加速世界向可持續能源轉變。

在特斯拉的自動駕駛背後,還有 SpaceX 的宇宙飛船、Neuralink 的腦機接口,讓大家對其創辦人馬斯克的期待,已經超出了汽車。人們希望他的公司帶來一種全新的未來生活。

另外,不僅僅是這些大牌科技公司取得了創紀錄的成績。

Snap(SNAP-US) 錄得歷史上首次季度淨利潤,Q4 營收為 12.98 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 9.11 億美元相比成長 42%;AMD(Advanced Micro Devices, AMD-US) 也迎來了有史以來最好的一年,全年營業額為 164 億美元,與上期相比成長 68% …

總而言之, 2021 年——至少對於這些科技公司們帶來的巨額收入而言,是歷史上最賺錢的一年。

曇花一現,還是燈火長明?

可以看出,科技巨頭們的突破性獲利,原因各式各樣。

Google 和 Meta 都以廣告為重要驅動力,蘋果得益於自身強大的品牌與產品,亞馬遜、Netflix,還有 Google、Meta,其實也都吃了疫情的「線上紅利」。

Wedbush 分析師丹.艾夫斯說道:在大流行期間,這些「強者」變得更強。儘管這些科技巨頭也面臨著各種風險和危機,但這並不影響他們賺大錢。同時,這也極大地鼓舞了低沉市場的士氣。

▲ 圖片來自:Healthcare IT News

這些亮眼的成績單,是否還能持續下去,年復一年創紀錄?

顯然,疫情的催化效應已經逐漸消失。(像是,串流媒體業務成長就在放緩。)

Netflix 曾短期內大幅拉升了用戶活躍度、訂閱數,但第四季度用戶就成長乏力,僅成長 829 萬,低於先前分析師預估的 840 萬,股價在盤後跌幅超 20%。未來,Netflix 還將面臨獨家內容的巨額成本與產出壓力。

這是個不確定性的時代。疫情、廣告市場、政策態度等因素,都會帶來極大的不確定性,影響著大部分公司。分析師認為科技公司們的命運喜憂參半。

對於 Zoom、Netflix 這類公司,收入可能會因為人們走出家而逐漸放緩,而蘋果則會繼續取得成功,「他們的發展勢頭就像一列貨運列車在挺進」,CCS Insight 首席分析師 Ben Wood 說。

但機會似乎總比危機多,只要反應快,改變穩,成長依然會持續。各大科技巨頭都開始佈局新領域,包括遊戲、元宇宙等等,只是當人們趨之若鶩,賽道已經變得萬分激烈。

▲ 攝影師:尼克奧托/彭博社

但 Meta、微軟、Google 都邁出了新步伐,他們也不能高枕無憂,還有很多新挑戰有待完成,是否有業績的新突破,和他們的進度息息相關。

網路用戶的興趣也在不斷變化。新社交、短影片、串流媒體等各類產業快速發展,都需要科技巨頭們硬體、軟體雙管齊下。越耀眼,科技巨頭們也會承載更多大眾的期待,以及大眾的審視和監督。

反壟斷將是未來的焦點,科技巨頭也需要被制約。

《系統錯誤》(System Error)一書作者曾嚴肅指出:

為了避免未來科技巨頭的產品危害社會,人們需要徹底改革技術教育,徹底反思算法和隱私,並對基於價值觀的設計做出產業承諾,包括道德準則和許可。
畢竟,高樓起,高樓塌,也就是一瞬間。

36氪》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36氪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36氪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