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快到了每年五月要報稅的季節,但你知道應該要報哪種稅嗎?怎麼報稅嗎?本文會聚焦在最多人需要申報的綜合所得稅來介紹。
身為首報族的你是不是很恐慌,千萬別擔心,這篇文章會手把手帶你認識所得稅的相關規定,最重要的是教你如何計算出應該繳納多少所得稅,讓你順利完成報稅這個重要的任務!
已經脫離首報族的讀者們也快來看看這篇文章,快速比較今年相比以往又新增了哪些你不知道的新規定。
💡最新訊息:由於全球物價持續上漲,財政部於 2023 年底正式宣布 2024 報稅的所得稅課稅級距、免稅額門檻、標準及特別扣除額門檻將調高,因此與去年的數字是不一樣的!想知道調整成多少嗎?快到內文看看吧!
綜合所得稅是什麼?誰需要繳?
綜合所得稅簡稱所得稅、綜所稅,根據國稅局的定義,綜合所得稅是國家對境內個人在一定期間內(通常為一年)的綜合所得淨額課稅。
台灣目前所使用的稅率是累進稅率制,也就是針對高所得族群課較重的稅、低所得族群課徵較輕的稅賦。
那麼綜合所得稅是誰需要繳呢?從字面上來看我們就可以知道,只要有所得就需要繳綜合所得稅,而將你當年度的所得合計加總就是所得總額,就完成計算出應納稅金的第一步!
*當年度的所得合計加總=所得總額(也就是你當年所有收入的加總)
💡股感小教室:依據所得稅法規定,需要課徵綜合所得稅的所得可分為十大類,分別是營利、執行業務、薪資、利息、租賃、權利金、自力耕作漁牧林礦、財產交易、競技競賽及機會中獎之獎金或給與、退職所得,以及其他所得。
綜合所得稅免稅額是什麼?扣除額是什麼?
認識完所得總額的定義後,是不是覺得好像少了什麼?沒錯!就是常聽到的免稅額及扣除額的規定。要了解綜合所得稅,就一定要了解免稅額、一般扣除額(標準/列舉)、特別扣除額這3個重要的觀念,以下股感為大家整理各個名稱的名詞解釋與整理表,幫助讀者更快速了解看似複雜的概念!
免稅額
免稅額就是一個人可以不用繳稅的額度,每個人都有免稅額度,一般人的免稅額為9.2萬元,而70歲以上的人,免稅額則為13.8萬元。
一般標準扣除額
扣除額又分為一般扣除額、特別扣除,而一般扣除額又分為標準扣除額、列舉扣除額,這是2擇1填報,不可同時併用。一般標準扣除額就是不須出具證明,不論所得高低,都只能按固定金額扣除。
一般列舉扣除額
若您選擇一般列舉扣除額,你就必須檢附證明文件,所以平常要將收據等憑證收集保存。也就是說如果你有夠多的單據是可以證明扣除、你總共可以免稅的總金額也超過標準扣除額,就用列舉扣除並自行填寫申報並提供單據給國稅局,沒有的話大多情況都是用標準扣除額。列舉扣除額包含捐贈、保險費、醫藥及生育費、災害損失、自用住宅購屋借款利息、房屋租金支出等,都需要提供證明文件才能順利扣抵。
特別扣除額
特殊扣除額這是指如果符合特殊條件,可特別扣除的項目。以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為例,根據國稅局的定義,是指納稅義務人、配偶或申報受扶養親屬,各有薪資收入採定額扣除者,每人每年可以扣除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108年度為20萬元)。
也就是說,有薪資收入的人有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但如果申報的薪資所得沒有超過20萬元,那麼只可以扣除申報的薪資所得額。例如某人108年度薪資所得有5萬元,他的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就只能扣5萬元,而不是20萬元。以下為股感為大家整理免稅額與各項扣除額整理表。
讀者需多加留意的是要注意的是,扣除額113年申報112年的綜所稅的各項規定中,主要的變動有以下幾項
- 免稅額:調高5,000元至9.7萬元
- 70 歲免稅額:調高7,500元至14.55萬元
2024 報稅新制調整內容 | ||
扣除額項目 | 2023 報稅 | 2024 報稅 |
基本生活費 | NT$196,000 | NT$202,000 |
單身者標準扣除額 | NT$124,000 | NT$131,000 |
有配偶者標準扣除額 | NT$248,000 | NT$262,000 |
薪資特別扣除額 | NT$207,000 | NT$218,000 |
身心障礙扣除額 | NT$207,000 | NT$218,000 |
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 | NT$120,000 | 第 1 名子女:NT$ 150,000 第 2 名以上子女:加成 50%,即每人扣除 NT$ 225,000 |
各項免稅額及扣除額的規定以及不同額度上限,看得有點眼花撩亂,沒關係!股感也貼心的幫你整理好了免稅額及扣除額的的整理表,讓你不管坐著看、躺著看還是截圖下來看都可以一目瞭然自己可以扣除多少金額。
免稅額與各項扣除額整理表 |
|
免稅額 | 一般:9.7萬 年滿70歲:14.55萬 |
標準扣除額 | 單身:13.1萬 夫妻:26.2萬 |
列舉扣除額 |
|
特別扣除額 | 共同報稅的納稅義務人、配偶、受扶養親屬符合下列條件可適用特別扣除額:
*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設有排富條款,符合下列任一種情形則不得扣除:
|
針對扣除額中的詳細規範,可參考財政部稅務入口網站。了解完各項免稅額、扣除額後,就可以開始看綜合所得稅的公式囉!
綜合所得稅如何怎計算?
由於綜合所得稅的計算方式比較複雜,對於綜合所得稅要繳多少、怎麼算大家都會有很多疑問,因此筆者幫大家統整了綜合所得稅的計算方式喔!
我國綜合所得稅的計算方式是以所得淨額作為計算基礎,因此要知道自己需要繳納多少稅金,就要了解自己的所得淨額是多少?
所謂所得淨額是指所得總額扣掉標準扣免稅額、標準除額或列舉扣除額(擇一)、特別扣除額及基本生活費差額後的金額。
💡股感小教室:所得稅淨額=所得總額 – 免稅額 – 標準/列舉扣除額 – 特別扣除額 – (基本生活費差額)
要注意的是,基本生活費差額指的是:基本生活費總額-(免稅額+扣除額)。
若免稅額與扣除額加總小於基本生活費總額,就會有基本生活費差額。反之,免稅額與扣除額加總大於基本生活費總額,就不會有基本生活費差額的產生。
也就是說,在計算出所得總額後,比較免稅額加總扣除額和基本生活費兩者的大小,將所得總額扣除較大的一方,即可得出綜合所得淨額。
編按:通常單身者及適用特別扣除額項目較多的納稅人,在免稅額與扣除額的加總通常都會大於基本生活費總額,因此比較不會用到基本生活費差額部分。
年收入多少要繳稅?
相信看到這裡的讀者一定會好奇,既然有那麼多免稅額及扣除額項目,如果所得總額低於免稅額與扣除額的加總,是不是就不用繳稅了?答案是肯定的,我們可以從所得稅淨額計算公式回推年收入多少不用繳稅,股感也幫你整理出以下幾種常見情境下,需要繳納綜合所得稅的門檻!
- 單身族
標準扣除額:131,000
免稅額:一般扣除額 97,000
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 218,000
經過公式計算可得出免稅額+扣除額=446,000,因此以單身族而言,年收入在446,000元以上,就會需要繳交綜合所得稅。
- 已婚雙薪無小孩
標準扣除額: 262,000(有配偶者)
免稅額:97,000×2=194,000
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218,000x 2 = 436,000
經過公式計算可得出免稅額+扣除額=892,000,因此以雙薪無小孩家庭而言,年收入若超過892,000元,就會需要繳交綜合所得稅。
- 已婚雙薪扶養一位未滿5歲兒童
標準扣除額: 262,000(有配偶者)
免稅額:97,000×3=291,000
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218,000x 2 = 436,000
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150,000
經過公式計算可得出免稅額+扣除額=1,139,000,因此以雙薪扶養一位未滿5歲兒童家庭而言,年收入若超過1,139,000元,就會需要繳交綜合所得稅。
綜合所得稅試算教學
克服了計算所得淨額的魔王關卡後,距離計算出應納綜合所得稅金額就只剩最後一步了!由於我國採用的是累進稅率制,不同所得淨額區間得稅率也不相同,這時我們就需要用到所得稅級距表,來計算出要上繳國庫的金額。很多人常常誤會只要查自己的所得淨額落在哪個區間,直接乘上稅率就是需要繳納的金額,但這個是錯誤的觀念,千萬別被所得稅級距表混淆了!
以113年度財政部所公布的最新級距表為例,如果所得淨額在59(含)萬元以下當然是直接乘上5%的稅率沒有問題,但如果單純以區間劃分,所得淨額是59萬1元的人因為多賺1元就要面臨12%的稅率,是相當不合理的稅制設計,應納稅額的計算方式是採超過前一級距部分才用不同稅率計算。
讓我們回到59萬1元的案例,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如下:
- 590,000×5%=29,500
- 1×12%=0.12
透過公式計算後可以得出應納稅額為29,500元(依據所得稅法小數點無條件捨去),這樣一來就免除了多賺1元導致卻導致稅金暴漲的問題!
除了將各個級距分開計算外,直接將所得淨額直接乘以最高的級距再扣掉累進差額,也是一個快速計算的好方法,我們再回到56萬1元的案例,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如下:
- 590,001×0.12=70,800.12
- 70,800.12-41,300=29,500.12
透過公式計算後可以得出應納稅額為29,500元(依據所得稅法小數點無條件捨去),因此我們同樣可以透過扣除累進差額的方式計算出正確的應納稅額喔!
以下股感幫讀者們整理出了所得稅得課稅級距表,讓讀者們經過前幾項的扣除額介紹算出所得淨額後,找到自己的所得稅稅率級距,就可以快速計算出自己應該繳納多少稅額喔!
2024所得稅級距表 |
|||||
所得淨額計算區間(元) | 乘號 | 所得稅率級距(%) | 減號 | 累進差額(元) | 應納稅額 |
0~590,000 元 | X | 5% | – | 0 元 | =應納所得稅稅額 |
590,001~1,330,000 元 | X | 12% | – | 41,300 元 | =應納所得稅稅額 |
1,330,001~2,660,000 元 | X | 20% | – | 147,700 元 | =應納所得稅稅額 |
2,660,001~4,980,000 元 | X | 30% | – | 413,700 元 | =應納所得稅稅額 |
4,980,001 元以上 | X | 40% | – | 911,700 元 | =應納所得稅稅額 |
資料來源:113年度綜合所得稅及所得基本稅額相關免稅額、扣除額及課稅級距金額一覽表、筆者整理
2024所得稅級距表(含累進差額)
由於每個人的所得高低不同,所以會適用不同的稅率,政府針對不同的所得區間,來制定不同的稅率,以下就是 2024 年繳稅時所適用的課稅級距表。
2024所得稅級距表
2024所得稅級距表 | ||
所得淨額計算區間(元) | 所得稅率級距(%) | 2023累進差額(元) |
NT$ 0 ~ NT$ 590,000 | 5% | NT$ 0 |
NT$ 590,001 ~ NT$ 1,330,000 | 12% | NT$ 41,300 |
NT$ 1,330,001 ~ NT$ 2,660,000 | 20% | NT$ 147,700 |
NT$ 2,660,001 ~ NT$ 4,980,000 | 30% | NT$ 413,700 |
NT$ 4,980,001 以上 | 40% | NT$ 911,700 |
資料來源:個人綜合所得稅免稅額、扣除額及課稅級距明細表
2024綜合所得稅試算教學
若只是想要估算綜合所得稅金額的話,可以透過綜合所得稅試算-財政部稅務入口網進行線上試算,我們以單身、總所得為 50 萬、所得皆為薪資所得、無撫養人口為例:
- 先選擇婚姻狀況(本範例為單身)
- 輸入所得金額(本範例為 50 萬),若已婚或撫養人口有收入也須分別填寫在「B.配偶薪資收入」、「C.扶養親屬薪資收入」處。※灰底處不能輸入金額,系統會自動計算或有固定金額
- 填寫人口數,包含本人、配偶、撫養人口,本例為1人(納稅人自己),若已婚就寫 2 人。
- 填寫扣除額
- 按下「試算結果」,應納稅金額為 4,600 元。
綜合所得稅查詢方法
2024 年 4/26 開始可以查詢去年所得,可以透過以下三種管道進行查詢:
一、憑證、行動電話認證
使用綜合所得稅電子結算申報軟體進行申請,並以下面幾種憑證(擇一即可)進行身分驗證:
- 自然人憑證
- 健保卡(須已申辦「健保卡網路服務註冊」)
- TAIWAN FidO 臺灣行動身分識別(須先註冊)
- 行動電話認證(限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及台灣之星亞太電信、統一超商電信門號用戶)
二、臨櫃
- 地點:各地區國稅局或其所屬分局、稽徵所、服務處等
- 方式:本人、委託他人皆可,要攜帶身分證正本、簽名
查詢者 | 流程 |
本人 |
|
委託他人 |
|
三、綜合所得稅課稅年度所得及扣除額資料查詢碼
身分別 | 流程 |
有身分證字號者 | 透過以下方式得到查詢碼,並使用綜合所得稅電子結算申報軟體進行查詢。
|
無身分證字號,但有中華民國居留或停留證明文件,並且已被配發統一證號。 | 透過以下方式得到查詢碼,並使用外僑綜合所得稅電子結算申報軟體進行查詢。
|
綜合所得稅試算服務:國稅局「綜合所得稅稅額試算服務」
為了民眾報稅便利,國稅局提供稅額試算服務,先幫民眾算好今年繳稅應繳金額。國稅局會於每年4月25日前主動寄發「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稅額試算通知書」給符合條件的納稅義務人。
稅額試算服務功能
當屬於稅務試算適用對象時,報稅流程較為快速與方便。若國稅局的資料提供正確,就可以看你是繳稅、退稅又或是不用繳不用退,來完成後續的流程。否則,若不適用稅務試算服務,就需要自行整理所得資料、填寫申報單等。
如何查詢、申請稅額試算服務?
若是首次申報族群,想在第一次申報綜合所得稅前,就適用稅額試算服務的話,需要自己主動向國稅局申請,若非首次申報族群,則透過以下方式進行查詢:
- 在開放查詢期間( 4 月 25 日至 5 月 31 日),至綜合所得稅稅額試算服務-是否適用查詢網頁,點進去會呈現如下畫面。
- 輸入身分證編號及民國出生年。
- 系統會顯示是否適用於稅務試算服務。
- 若適用稅務試算服務,納稅義務人則會收到「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稅額試算通知書」。
- 所得總額
- 免稅額、扣除額等
- 適用稅率
- 應繳金額
- 納稅義務人的撫養人口資料:包含姓名、出生年、與納稅義務人的關係、身分證字號、所得、所享有的免稅額及扣除額等。
- 所得查詢碼
綜合所得稅繳稅時間
目前公告 2024 年(繳 112 年的稅)若因其它因素而調整報稅時間,請依國稅局公告為主。若你是中華民國境內居住的個人、有中華民國來源所得,就必須在每年5月1日起到5月31日(依法展延結算申報截止日)止,填寫結算申報書,向國稅局申報上一個年度的綜合所得稅。
個人綜合所得稅的收入認列項目
項目 | 內容 |
營利 | 公司經營者、股東、投資人所獲得之盈餘分配。 |
執行業務 | 自行承攬業務執行工作的所得,例如:自行執業的會計師。 |
薪資 | 做為受雇者(員工)的工作所得,特別注意的是Foodpanda、Uber Eats 外送員也屬於薪資所得。另外,因工作業務所產生的補助與津貼也屬於薪資所得,例如:出差交通津貼、住宿津貼等。 |
利息 | 銀行存款的利息收入。 |
租賃 | 財產出租收入,例如房屋租金、押金等。 |
權利金 | 以智慧財產權或各種特許權利,供他人使用而取得的收入。例如:提供自己的著作權給他人使用的版稅。 |
自力耕作漁牧林礦 | 從事農耕、漁撈、畜牧、造林、採礦之所得,金額為所得到的各種收入,扣除成本、費用後的餘額。 |
財產交易 | 販售財產之所得,金額為成交價扣除成本後的餘額。例如:賣車、賣房子。 |
競技競賽及機會中獎之獎金或給與 | 參加比賽、抽獎所獲得的獎金或獎品,若金額超過 20,000 元會扣除 10% 所得稅,但若為公益彩券、統一發票、運動彩券等由政府舉辦的獎券活動,則是 5,000 元以上要繳 20% 所得稅。 |
退職所得 | 退休金、資遣費等。 |
其他所得 | 非上述類別之所得,例如公司福委會慰問金、檢舉獎金等。 |
綜合所得稅常見問題QA
Q:綜合所得稅何時繳?
A:通常是在每年五月進行綜合所得稅的申報作業,若未在期限內進行申報及繳納綜合所得稅,可能會遭罰款及加徵滯納金。
Q:報稅方式有哪些?
A:報稅可以透過人工申報及線上申報,人工申報需要攜帶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書、個人身份證件、薪資扣繳憑單、所得收入憑單、列舉扣除額證明文件等個人文件,至國稅局或稅徵機關窗口進行申報。線上報稅則是使用財政部電子申報繳稅服務網以個人證件驗證,進行報稅。
Q:可以用哪些方式繳稅?
A:目前繳稅方式有五種,分別是:現金繳稅、ATM繳稅、信用卡繳稅、轉帳繳稅、行動支繳稅,許多信用卡或是行動支付都會推出繳稅相關優惠,可以多利用適合自己的信用卡節省下更多的稅金。
Q:綜合所得總額包括哪些所得?
A:綜合所得包括營利、執行業務、薪資、利息、租賃、權利金、自力耕作漁牧林礦、財產交易、競技競賽及機會中獎之獎金或給與、退職所得,以及其他所得。納稅義務人本人、配偶,和申報受扶養的親屬,全年所取得以上各類所得的合計,就是綜合所得總額。
Q:綜合所得稅列舉扣除的項目有那些?
A:綜合所得稅可以列舉扣除的項目,有捐贈、人身保險費、醫藥及生育費、災害損失、自用住宅購屋借款利息、房屋租金支出、依政治獻金法對政黨之捐贈、依政治獻金法對政治團體之捐贈、依政治獻金法對擬參選人之捐贈、依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規定候選人之競選經費。
Q:綜合所得稅計算公式?
所得淨額=所得總額–標準扣除額或列舉扣除額(取較高金額) |
※標準扣除額及列舉扣除額僅擇一扣除,預設是扣除標準扣除額,但若是列舉扣除額較高,就會以扣除列舉扣除額的方式。資料來源:個人所得稅-查調所得及扣除額作業說明-財政部臺北國稅局
為了怕讀者不了解這個公式實際的應用方式,這邊補充一個計算案例在底下喔。一個家庭中總所得 200 萬、有薪資收入、撫養一個 5 歲以下人口,那計算方式就會如以下﹔
2,000,000-97,000 * 3(免稅額)-262,000(標準扣除額)-218,000 X 2(薪資特別扣除額)-150,000(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933,000元
應繳金額:933,000 * 12%-41,300=70,660元
所得稅級距怎麼算?
舉例來說,小美所得淨額為 1百萬元,他的所得淨額屬於稅率 12%,所以他要繳交的金額為「1,000,000 * 12% – 41,300 = 78,700元」。
計算公式應繳金額=所得淨額*淨額所屬稅率-累進差額
【延伸閱讀】
- 用哪張信用卡繳費最優惠>>2024用卡繳稅|繳稅信用卡優惠總整理!附綜所稅拆單教學!
- 綜合所得稅報稅方式>>【所得報稅】所得稅怎麼報?手機報稅、網路報稅、國稅局報稅步驟教學!
- 房租怎麼報稅>>【2024租屋報稅】房屋租金可以報稅?房租報稅要準備什麼?房東租賃所得稅怎麼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