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基金ETF

全球總經

理財商業

消費信用

保險稅制

房產生活
Fed 拋升息訊號,股市就暴跌?上次升息前發生了什麼事?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選文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股感選文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Fed 拋升息訊號,股市就暴跌?上次升息前發生了什麼事?

2022 年 2 月 1 日

 
展開

大家好,我是股乾爹的 Sean,這是一個充滿財經知識以及貓咪的頻道,希望能讓投資成為大家的乾爹。胖臉這週眼睛有點被自己抓傷,所以很厭世的戴著頭套。不過再厭世也沒有上週的美股讓人厭世,相當慘烈的一週,三大指數幾乎收在當週最低點。一月都還沒過完,Nasdaq 居然就跌了 12%。讓我不禁聯想到在上一個升息循環啟動前的 2015 年的 8 月,全球股市也曾經暴跌過像這樣子的一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 2015 年發生的事,及跟現在狀況類似與不同的地方。在影片開始前,別忘了按讚訂閱喔!或是追蹤一下股乾爹的 IG 帳戶,ㄅㄧㄤˋ!

2015 年啟動升息循環

聯準會上一次花了 5 年、3 次 QE 走出 2008 年的全球金融海嘯。進入 2013 年經濟成長開始穩健,失業率開始穩定下降,他們漸漸覺得美國不需要無限量 QE了,因此當時的聯準會主席 Ben Bernanke 在 2013 年 12 月的 FOMC,宣布了縮減購債(taper),有關 2013 年宣布縮減購債的故事,可以去看第 25 集,連結在右上角,今天我們要聊的是縮減購債後的事。

2014 年 1 月,Janet Yellen 接任 Bernanke 成為了新任的聯準會主席,聯準會也正式開始縮減購債,當時美國的失業率是 6.6%,PCE 通膨年增是 1.5%。

等到 2014 年 10 月,QE 正式結束後,失業率已經降到 5.7%,核心 PCE 通膨年增則是 1.4%。這一段 10 個月的時間,時間儘管聯準會每個月債券越買越少,也就是錢越印越少,但是 10 年美國國債的殖利率是從 3% 緩緩往下,而 S&P500 大概漲了 10%,Nasdaq 大概上漲了 12%。

隨著第三輪 QE 接近尾聲,你可以想像市場關注的重點,自然會放到聯準會的下一個動作,也就是升息的時間上面。其實在 2012 年 12 月的 FOMC,當時的主席 Bernanke 曾給過一個量化指標:「除非失業率降到 6.5% 以下,或是通貨膨脹升到 2.5% 以上,他們不會升息。」現在,失業率早已降到比 6.5% 更低了,但問題是通貨膨脹並沒有達到聯準會的目標 2%。2014 年 3 月 Yellen 上任主席後的第一場記者說,她說也許 QE 結束後的 6 個月左右可以升息,這在當時造成了股市一股小小的亂流。後來聯準會的口徑漸漸演變成,升息這個決定將會是資料依據,就是要看經濟數據,但是聯準會也沒有說明標準到底是什麼。

無論如何,2014 年市場就是開始預期,2015 年某一個月將是聯準會升息的開始,美元的反應最明確的,從 2014 年 7 月開始向上噴發,幾乎是一去不回頭。

時間來到 2015 年,基本上就是市場猜測到底會是幾月升息的一年。聯準會一年有 8 次會議,然而在 2015 年時,只有 3、6、9、12 月的會議會後會有記者會,所以市場預期反正就是這 4 個會議其中一個。

2015 年 3 月的 FOMC 會議,聯準會給了第一個暗示,他們總是說「對於升息有耐心」。

“ The Committee judges that it can be patient in beginning to normalize the stance of monetary policy.”

但這次他們把 patient 拿掉了,不過會後 Yellen 安撫市場說,把耐心這個字拿掉不代表我們沒有耐心,哈哈玩文字遊戲喔!市場原本期待他們會暗示更多,暗示六月升息的,這個倒是沒有發生,所以股市當天強彈,市場對於六月升息的預期也降到 23%。

2015 年 6 月的 FOMC 會議,Yellen 說今年的升息將會很緩慢,其中一個原因是儘管失業率不斷向下,但是五月份公布的第一度 GDP 成長居然是負的,六年來的第一次。有些人認為是因為那年冬天特別冷,所以影響了經濟活動,但是無論如何,GDP 成長放緩是一個事實,而且因為油價在掉,2015 年上半年 PCE 通膨年增只剩下 0.2%~0.3%,跟聯準會 2% 的通貨膨脹目標可是差了「十萬八千里」,所以也沒有通膨的問題。

如果經濟成長放緩,PCE 通膨年增又幾乎不存在,那聯準會到底到底為什麼要在 2015 年升息?有可能是因為失業率一直在下降,Janet Yellen 是 Yale 經濟學博士、Harvard 的經濟學教授,因為對於經濟學理論可能有一定的信任。根據飛利浦曲線,簡單來說失業率下降最後終將造成通貨膨脹。再來,2004~2006 年 Alan Greenspan 的聯準會儘管連續升息 17 次,但始終沒有成功打擊到美國的房市泡沫,最後造成 2008 年泡沫破了之後,美國自己就花了 5 年才走出來。

有了前車之鑑,再加上失業率一直掉,Yellen 的想法可能是早點開始,免得到後來通貨膨脹真的來了,他們控制不住。

在 2015 年 6 月的這個時間點,美國失業率 5.3%,PCE 年增只有 0.3%,核心 PCE 通膨年增 1.3%,而市場共識是,聯準會將於 9 月升息。上半年的美股風平浪靜,不管是 S&P500 、Nasdaq、Dow Jones幾乎都是平盤,儘管聯準會即將迎來 2008 年後的第一次升息。

2015 年的中國

再繼續討論聯準會升息之前,必須提一下 2015 年在中國發生的事情。

2015 年這中國股市過熱的一年,上證指數先是在上半年瘋狂漲 60%,後來在 6/12 達到高點後,3 週內下跌了 30% ,1,400 家公司曾經暫時停止交易。然而這個故事還沒完,中國人民銀行(PBOC)平常每天早上都會公布人民幣對美元的「中間價」,人民幣當天交易的區間就只能在這個中間價的上下 2%。

8/11 週二一早,PBOC 公布的人民幣中間價,居然一次比前一天低了 1.9%,也就是說中國人民銀行直接手動讓人民幣貶值了 1.9%。中國的 GDP 年增從 2010 年的 12% 一路往下,在 2015 年第二季只剩 7.1%,中國也一直在嘗試把以製造業/外銷為主的經濟,漸漸轉型成像是美國一樣以服務業/內需為主的經濟。結果中國忽然手動讓人民幣貶值?這讓市場嚇到了,大家開始擔心中國的經濟到底有多差,嚴重到人民銀行需要手動強制讓人民幣貶值去救出口。

隨著中國經濟在過去 20 年的成長,在 2015 年中國的 GDP 已佔全球約 13%,所以若中國經濟問題很大,對於全球的經濟是有著比以前更大的影響的,再加上當年原油價格非常疲軟,這一切一切又發生在聯準會決定啟動緊縮貨幣政策,也就是升息的同一年,於是全球股市隔一週以後開始崩潰。

8/17~8/25,中國上證指數下跌 25%,美國 S&P500/Nasdaq/Dow Jones 都下跌 11% 左右,台灣加權指數下跌 10% 。忽然中國經濟成長放緩及 A 股大跌成為一個全球性的擔憂。

9/9,WSJ華爾街日報的記者Jon Hilsenrath出了一篇報導,說中國經濟放緩再加上全球股市的波動,儘管還是有一些委員認為九月應該要升息,但是大部分的委員可能已經覺得需要再等等。

Jon Hilsenrath當時被市場認為是聯準會在華爾街的傳聲筒,消息的準確度很高,所以市場也漸漸開始調整預期,果然最後 9 月的FOMC,聯準會就沒有升息,Yellen 在當天的記者會說

“In light of the developments that we have seen and the impacts on financial markets, we want to take a little bit more time to evaluate the likely impacts on the United States”

基本上就是聯準會看到中國讓人民幣貶值,大家開始擔心中國的經濟成長,再加上全球股市大跌,他們現在需要一點時間想想清楚這對美國的影響是什麼。

後來,全球股市到了十月才大反彈,彈回這一波起跌點。市場花了一點時間消化對於中國經濟成長放緩的憂慮,也開始覺得聯準會升息將會放緩,甚至歐洲可能會有新一波的寬鬆貨幣政策,再加上油價也從 8 月底開始反彈,忽然 2015 年 10 月成了過去 4 年以來,美股最強的一個月,不過是因為 2 個月前先爆跌了一波,暴跌後的暴漲總是非常兇猛。而聯準會呢?最後終於在 12 月的 FOMC 啟動了升息循環,升息 25bps,12 月份美國的失業率降到 5%,然而,PCE 通膨年增只有 0.3%,而核心 PCE 則是大約 1.3%。

主席 Janet Yellen 在記者會上強調,他們認為美國經濟現在已不需要這麼低的利率了,升息是展現他們對於美國經濟前景的信心,但未來的升息徑應該還是會慢慢來。2015 年的 S&P500 基本上是平盤,8 月大跌以後 10 月又漲回來。

2022 vs 2015

上週美股再度暴跌,三大指數都收在最低,Nasdaq 甚至跌了 7.6%,一月還沒過完已經下跌了 12%,S&P500 今年也已經下跌了 7.7%,而 Dow Jones 下跌的最少,只有 5.7%。這樣的跌幅讓人自然聯想到了 2015 年 8 月的那場腥風血雨,畢竟這二次都發生在升息前夕,而且都是短時間內的急速下跌。

然而,雖然都是發生在升息前夕,但是二次的時空背景其實有點不一樣。當年油價低落,通膨完全不是一個問題,聯準會想要升息,只是因為他們想要先發制人。現在這個時間點,大家都認為油價今年要破 100 美元,通貨膨脹成為美國國內的一個重大政治議題,聯準會不僅不是先發制人,更是被大家批評他們的進度是遠遠落後,英文叫做 behind the curve。

那這二次股市大跌最大的共同點是什麼?就是在聯準會升息前夕,市場對於「不確定性」感到擔憂。

當年最大的不確定性來自全球經濟成長,來自中國的經濟放緩,大家不確定中國的經濟到底有多差,對於這個世界的影響到底有多大。現在最大的不確定性,來自於聯準會到底今年又有多鷹派?

  • 在 1 月 FOMC 前的緘默期,我們看到 Bill Ackman 出來說聯準會應該要一次升息 50bps
  • Jeremy Grantham 出來說美股要修正 45%
  • 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 BAC-US)及高盛(Goldman Sachs)開始思考聯準會今年從三月開始每一次都升息的可能性
  • 瑞士信貸的 Zoltan 說聯準會這一次的縮表,可能必須考慮直接賣掉他們資產負債表上的國債。

再加俄國跟烏克蘭之間可能發生的戰爭,甚至 Netflix 財報出來以後暴跌超過 20%,讓市場開始擔心之後 Apple, Mircrosoft, Tesla…等企業的財報,忽然間,這世界充滿了不確定性。現在的情況是,一方面這個世界的確有通貨膨脹的問題,所以聯準會緊縮的貨幣政策,可能無法像是 2015 年一樣因為股市大跌,說延後就延後。

但另一方面,若我們把油價是一個經濟的指標,目前全球的經濟成長看起來也可能比當時候強勁,如果今年是疫情的最終章,供應鏈又能夠獲得緩解,去年的疫情受害股,今年很有可能在業績上迎來大幅的成長。在一個通貨膨脹很嚴重的時期,如果經濟成長相對穩定,把錢都放在現金裡其實也不是一個合理的決定。

還有就是,如果我們去看聯準會的隔夜逆回購,使用量還是有 1.7 兆美金,顯示資金還是很氾濫,這讓我覺得在市場感到恐慌時,專心去尋找後疫情時代業績能有成長又不貴的公司,也許還是一個比較合理的想法。下次的 FOMC 會議將要考驗 Powell 的智慧,聯準會如何能在打擊通膨的過程裡,替降低市場的不確定性,以過程中資產價格的穩定。

在 2004~2006 年聯準會連續升息了 17 次,在那二年 S&P500 其實也還是上漲的,我不是說一樣的事這次一定會發生,因為跟去年比,對很多科技公司來說,今年的確很可能是「疫情紅利」用完的一年,現在科技股在很多指數裡的比重又高,所以目前看起來今年的確不會是太容易的一年,但我想說的是,鷹派聯準會也許不是世界末日,貨幣政策轉向緊縮,可以預見的是今年的波動會加大,但這不是影響資產價格的唯一因素,還有很多面向值得我們觀察:像是後疫情時代消費是否從商品轉向服務、疫情受害股是否能重返榮耀。

就讓我們一起繼續霧裡看花、小心的求證吧!儘管這可能需要一點時間,希望在這支影晶片映的時候,這個世界的不確定性已經開始有所下降了,不管是因為聯準會主席 Powell、俄國與烏克蘭、或者是美股的財報。

結尾

我是股乾爹的 Sean,希望投資成為大家的乾爹。如果你喜歡這隻的影片,請按讚訂閱分享開啟小鈴鐺喔,以便讓它能獲得 YouTube 演算法的青睞。我們下集見,ㄅㄧㄤˋ。

股乾爹 KuKanTieh》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選文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股感選文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