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基金ETF

全球總經

理財商業

消費信用

保險稅制

房產生活
聯發科(2454)-財務分析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知識庫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股感知識庫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聯發科(2454)-財務分析

最近更新時間: 12 December, 2020

 
展開

身為全球前 5 大 IC 設計公司的聯發科( 2454-TW ),在了解其經營策略後,接下來分析其財務數據的表現,是否能隨著全球 5G 發展,有機會重新取回其市佔率。

本篇重點:

  • 平衡且多元的產品佈局:營收重回成長動能
  • 獲利能力分析:加大研發搶市占,獲利可望再上一層樓
  • 經營能力分析:財務結構健全,營運發展無虞
  • 結論:實力緊追博通(Broadcom, AVGO-US)

聯發科大筆勾勒成長藍圖,搶攻 5G 大餅

經歷了 2017 ~ 2018 年產品組合的調整後,聯發科從失誤中記取教訓,改善成本競爭力不如人的窘境,穩步扎根,營收在經歷過一段停滯期 2 ~ 3 年後, 2019 年有逐漸改善的跡象, 2020 年 1Q 營收年增 15.44% 。

在產品組合方面,聯發科採用平衡且多元的產品與業務佈局。自 2015 年以來,全球智慧型手機步入成熟期,出貨成長率逐年遞減,為因應產業變化,聯發科便積極往 5G 、物聯網等新興產業佈局。 2019 年營收比重為智慧型手機、平板等行動運算產品占 40% ,AI、 5G 、物聯網等成長型產品占比提升至 33% ,電視等成熟型產品占比降低至 27% 。

由於聯發科以手機晶片開發為主,過去幾年客戶是中興、華為、小米( 01810-HK )等大廠,但是這些中國廠商在逐漸壯大之後,皆開始自行設計手機晶片,故聯發科轉而成為 OPPO、Vivo 等中低價位手機的晶片供應商,營收 60% 來自中國。此外,因聯發科的 4G LTE 晶片解決方案具高 CP 值優勢,侵蝕了競爭對手高通(Qualcomm, QCOM-US)的地盤,在新興市場的市佔率持續爬升,也因此營收有 25% 來自新興亞洲市場。

去美化發酵,獲利可望再上一層樓

從三大獲利指標來看,毛利率隨同營收脫離谷底,受惠 5G 晶片銷售提升,產品組合優化帶動下, 2019 年終於回升至 40% 以上, 2020 年 1Q 來到 43.1% 。然而營業費用仍不斷攀升,再加上公司加大投入研發,故營益率及淨利率的改善程度並沒有毛利率來的亮眼。

至於在費用部分,聯發科屬於 IC 設計公司,所以最主要的成本來自人資、研發。隨著中國供應鏈的崛起,兩岸之間開始在搶人才,使得人力成本逐漸上升,另一重要的成本就是研發支出,為了搶佔 5G 商機,近幾年研發費用占比從 20% 左右逐漸提升至 25% 。

財務結構健全,營運發展無虞

接著看聯發科的財務體質及其營運能力。 2017 ~ 2019 年聯發科不斷改善其財務結構, 2019 年負債比率下降至 31.46% ,流動比率則是 203.46% ,速動比率 182.39% ,利息保障倍數則是 15.59 次, 2020 年第一季仍維持相同趨勢,財務體質持續優化。從負債比、流動比、速動比來看,聯發科算是很穩健的公司,加上 2019 年底自由現金流接近 370 億台幣,償債幾乎毫無壓力,可尋找更好的投資機會。

此外,處於科技日新月異的年代,聯發科仍需不斷投資以利公司長期發展,因此近三年派息率約 65% ,歷年平均現金殖利率為 3.5% ,與產業平均差異不大。

結論-「實力緊追博通」

2015 年因聯發科錯誤的決策,使得其在往後 4 年的 4G 主流期間,營收停滯不前,每年平均獲利不到 2014 年高峰一半的水準。但近幾年的低潮期,聯發科務實精心佈局,提高研發經費,企圖在 5G 市場搶攻大餅,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做出 5G 系統單晶片(SoC)廠商;除了瞄準手機晶片外,聯發科還試圖掌握雲端特殊應用晶片、AI 人工智慧等新商機,成功佈局新領域。在多項投資技術進入收穫期之下,未來營收有望穩步提升,健全的財務結構亦可幫助聯發科穩步拓展市場。

5G 市場風起雲湧,浪潮已來襲,競爭對手虎視眈眈,相信大家正拭目以待,全球第二的 IC 設計大廠聯發科挑戰龍頭廠博通的這場大戲!

【延伸閱讀】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股感知識庫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股感知識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WP RSS Plugin on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