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打開股票評論的電視節目,最常會聽到的一種講法就是:看股市的後續發展要看量的變化,如果股價上漲有量,那麼表示買盤強勁,後市可期,反之如果上漲無量,表示買盤的動能不足,後續上攻的力道就有限,所以股價上漲必須伴隨著成交量的上升才是健康的,那股價下跌呢?大家最怕聽到的就是爆大量下跌,表示賣壓沉重,後市看壞,反之如果是價跌量縮,那麼顯示賣方可能只是紙老虎,不足為懼,股價後續下跌有限,上述股市的量價關係是很多投資人耳熟能詳且視為理所當然的,但你有想過真的是如此嗎?
Pension Partners部落格裡面有一篇文章統計了從2009年3月到現在的美國股市表現,這段期間共有1848個交易日,其中10個交易日累積起來下跌5%以上的次數有59次,而10個交易日累積起來上漲5%以上的次數有98次,在這些下跌超過5%以上與上漲超過5%以上的期間,股市成交量的變化如下:
- 10個交易日累積起來下跌5%以上,成交量平均為337億美金
- 10個交易日累積起來上漲5%以上,成交量平均為217億美金
如果按照我們經常聽到的股市量價關係理論,這就是典型的下跌量大,上漲量小的情況,以股市”老師”們的說法,這顯示股市的後續發展是不利的,下跌的機率很高,是空頭市場的徵兆!文章中提到,這也是為什麼過去這幾年,每當股市出現較大跌幅的時候,就有很多股市”老師”會告訴投資人趕快逃吧,因為股市即將大跌,空頭來臨了!但結果是,股市一路上漲了264%!
這個例子讓我想到一個故事,知名行為經濟學大師Daniel Kahneman曾說過,他第一次到華爾街拜訪一家知名基金公司時,當時他對於金融市場並不瞭解,但他很好奇的問這些基金經理人:當你買進或賣出的時候,通常你的交易對手是誰?這些基金經理人說:通常是另外一家機構法人的經理人,Daniel Kahneman繼續問到:既然交易對手也同樣是機構法人,當你因為看好股市的後市發展而買進,但對手卻是看壞股市選擇賣出,那麼你為何會認為你的判斷比較正確呢?基金經理人說:我無法證明,但我就是認為我的判斷比較正確!
股市的成交量大代表的僅僅就是買方與賣方同時都增加了,反之,成交量小表示買方與賣方的數量都比較少,這當中並沒有特別隱含哪一方是比較正確的,因此從成交量的大小來判斷股市的後續發展其實是很牽強且危險的一種方法!
《副總裁的理財日誌》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