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有讀者問我如何做到更自律、更有效率,我不太願意回答,我一直不覺得自己是一個自律的人,甚至還有點拖延症。
直到最近,總有人問我寫這麼多大眾號(編按:類似國內LINE上的官方帳號),還要操盤基金,還要參加各種交流活動,時間是怎麼安排的,我算了一下,自己也嚇了一跳:
兩個大眾號,每週各一篇 4000 字的文章,知識星球每天兩篇 1500 字的文章,一週五天,加起來每週的文字共 23000 字,今年超過 100 萬字——而且跟那些網文不同,我的文字還是有思想有質量,經得起時間考驗的。
一、今年的 100 萬字是怎麼寫出來的
時間上,每天的八點到下午三點,這是復盤(編按:棋類術語,指把過程重新還原、研討分析的過程)、研究上市公司資料和操盤交易的時間,寫作的時間只能安排在下午三點到晚上十點以及週末兩天,期間還經常要參加各種交流活動。
也就是說,這幾年高強度的寫作讓我真正成為一個自律而有效率的人,我就有回答上述問題的資格了。
“效率不高”,如果是別人的看法,那是你做事不可靠;但如果是自己這麼想,實際上是對自己的要求,感覺自己要做的事很多,一件接著一件,感覺自己總是缺時間,再想想自己浪費的時間,就覺得是不是應該提高效率,加強自律?
有一本書叫《稀缺》,這本書我以前的文章《貧窮,對你的思維方式造成了多大的影響? 》一文中也介紹過,不過那一篇的重點是“缺錢”,本文要聊一聊“缺時間”的問題。
二、忙碌補償心態
《稀缺》一書的作者認為,“缺時間”容易陷入惡性循環的狀態,因為“缺時間”,所以你永遠都在忙於眼前的事,於是你永遠感到“缺時間”。
這是一種很常見的工作狀態,任務欄的待辦事項每一件的Deadline都卡得死死的,讓你無暇思考更深的和更好的方案,只能用最直接最常規的方式快速完成,也更容易出錯,工作反复讓本來就很緊的日程表更緊張了。
更重要的是,這種“缺時間”導致的加速工作,帶來了作者所說的“管窺效應”,意思是說:如果你永遠在解決最緊急的事情,你的視野就只關注眼前最緊急的任務,而忽視了那些不緊急但重要的事情。
久而久之,你的能力更傾向於處理緊急事務而不是有難度有深度的工作,你的領導和同事也習慣了你的能力圈,更傾向於讓你處理這些“垃圾工作”,這類工作總是無窮無盡的,最終的結果,無論你的工作速度有多快,待辦事項的數量總能跟上你的節奏。
就這樣窮忙了一整年,年終獎你永遠是中下等,升職加薪的機會更沒你的份,因為你的評價永遠是“辦事沒效率,工作沒思路,上班沒激情”。
窮人“缺錢”,白領“缺時間”,皆因跳不出這個怪圈,這就是作者所說的“稀缺”狀態。
很多人也意識到自己可能陷入了悲慘命運的輪迴,但他們的思維方式是認為工作量不合理,批評萬惡的資本家;或者覺得自己沒有效率,到處尋找“高效率工作方法”。
但我們的時間真正忙到沒有任何的空間嗎?看看你的手機幫你統計的每天花在微信、抖音、新聞、各種遊戲上的時間,恐怕並不亞於你在工作上投入的時間吧?
一些關注貧窮的經濟學家發現了一個奇怪的規律,很多窮人有了一點小積蓄,從來不會存起來或投資,而是馬上進行一筆享受性消費,比如買對他們而言很奢侈的大屏電視、最新的遊戲機、賭錢,等等;我們身邊也有類似現象,奢侈品包包和最新款的蘋果手機,相當大的比例是被低收入階層買走了。
經濟學家將其總結為一種“花錢買幸福感”的“貧窮補償心理”,人人都有追求平等與幸福的心理需求,這點無可厚非,但這種低效率的金錢利用方式,加劇了他們的貧窮。
時間上的“稀缺”也同樣如此,越是忙的人,越喜歡邊忙邊想:忙完了這陣子,老子一定給自己放個大假,什麼都不干,什麼都不用想。
這個“願望”很快就實現了,某天早上他忽然發現,下一個任務的deadline的時間是明天,按照他以前的處理速度,他完全可以明天一早上班再乾,而今天就是他的“放縱日”。
這就是每一個拖延症者的狀態:一邊有著大量的工作,一邊讓自己盡量沉浸在偷閒一刻的快樂中,事後,總是後悔自己沒有多留一點時間,又總是把問題歸結到自己“不夠自律”上。
我稱之為“花時間買休閒”的“忙碌補償心態”:越是時間緊張任務繁忙的人,越是願意為休閒一刻付出他最寶貴的東西——時間。
是時候打破這種“沒時間”的惡性循環狀態了,其關鍵在於——跳出“管窺效應”。
三、“管窺”與“閒餘”
“管窺效應”並非一無是處,一旦發現時間緊張,我們會集中全部注意力於焦點問題,心無旁騖。
但效率“高”的同時,我們容易忽視工作中那些不尋常但非常重要的事。如果是簡單的工作還好,如果是有挑戰性的任務,我們的工作成果就會顯得過於平庸了。
跳出工作上的“管窺效應”,最好的方法是留足“閒餘”時間。
為什麼古代的發明家、思想家,大多是有錢人家的子弟?因為這些人不需要為生活而操勞,有大把的時間琢磨一些奇怪的事,這些事當時沒什麼用、事後卻足以改變世界。
有創造力的工作只能在兩種狀態中完成,一種是在胡思亂想中浪費了大量時間後,靈感閃現;一種是對初步的成果精雕細琢,量變導致質變。
這些任務在完成之前,都是時間的敵人,可一旦完成,它的意義又完全對得起被“浪費”的這些時間。這就像新經濟需要大量風險投資,大部分錢都打了水漂,而一旦成功一個,其價值就能值得那些被打水漂的錢。
個人工作同樣需要“閒餘時間”,讓自己有深度思考的餘地。
可是,另一個問題又來了,現代社會的干擾源太多,一旦我們有了多餘的時間,我們又會忍不住刷刷抖音、聊聊微信群,把它花在毫無價值的事情上,並美名為開拓思路。
到了最後發現自己又浪費了一個下午,拖延了幾天,最終還是要靠deadline讓自己進入“管窺狀態”,平庸就平庸吧,總比不能完成任務強吧?
有沒有什麼方法讓自己該“閒餘”的時候“閒餘”,該“管窺”的時候“管窺”呢?
四、“兩頭忙”
答案很簡單,重要的部分要“閒餘”,緊急的部分要“管窺”。
舉個例子,本文的這一章其實是最早開始寫的,其他部分都是幾天后才寫的。我幾乎很少從頭開始寫一篇文章,因為文章各部分的價值是不等的,像這一章,將會給出如何安排時間的具體思路,屬於最重要的“文眼”部分。這一部分有價值,全文就有價值,為了讓這一部分更有價值,文章的其他部分都是為了這一部分而進行的鋪陳和總結。
那麼在時間的安排上,這一部分就應該先寫,以使其有“閒餘”,當然,從中間往兩邊寫,必須要有一個總的思路,但思路的形成和“先落筆的這一部分”是同時進行的。
我每週二晚發文,全文於週一下午三點開始寫,晚上完成初稿,交助理排版,但這只是“管窺”部分,核心的“文眼”早在上週三就開始動筆。
“管窺”的時間是Deadline的,“閒餘”的時間限制不嚴格,如果寫的不順,寫上兩三天也是有的,以保證作品有觀點有深度,所以要提前寫。
還有另一種情況,文章沒有具體哪一部分是“文眼”,“文眼”是整體的邏輯,此時,“閒餘”的時間需要完成整個文章的框架,而“管窺”的時間用來打磨細節,根據Deadline,能磨到什麼程度,就磨到什麼程度。
“管窺”的時間禁止一切手機的干擾,最好能進入“心流”狀態,而“閒餘”的時間需要讓心智的“頻寬”放大,需要瀏覽更多開放性的內容去啟發思路,此時手機和網路的作用更多元化。
“閒餘時間”的另一個好處是娛樂和工作的界限相對模糊,從而大大減少“花時間買休閒”的“忙碌補償心理”的出現。
總結一下這種方法:在一項任務的完整時間內,既不是完整地規劃所有的時間,也不是把精力都集中到Deadline的那一天,而是“兩頭忙”——一頭是“閒餘時間”,一頭是“管窺時間”。
那中間的那些時間呢?
- 首先,不太可能同一個時點手上只有一項任務,不同的項目“兩頭”最好要錯開;
- 其次,需要進入“閒餘”模式的任務,都是少數,大部分短平快的任務,就需要放在中間的時間;
- 最後,中間的時間雖然不用進入任務模式,但那些已經完成了核心的部分留在你的大腦中,自然會時不時的想起,我稱之為“後台時間”,這種狀態常常會有一些新的點子冒出來,你可以隨時把它記下來,一起整合到最後的工作中。
五、什麼是工作的自由
有人說,自由不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是“不做不想做的事”。
實際上,人總是要做一些“不得不做的事”,最好的結果也就是安排在“管窺時間”,以最快的方式搞定,眼不見為淨。
所以,真正的自由是“有選擇權”,有些人整天工作,但他可以自主安排時間,所以他是自由的,有些人工作量並不大,但要隨時接受“使命召喚”,所以他才是不自由的。
而中間的大部分人,都可以通過對“閒餘狀態”和“管窺時間”的安排與選擇,達到盡可能的自由工作的狀態——你工作中的“閒餘狀態”越多,說明你的工作越接近自由的創造狀態。
《虎嗅網》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