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

基金ETF

全球總經

理財商業

消費信用

保險稅制

房產生活
由製藥界併購原因找投資亮點
收藏文章
很開心您喜歡 羅敏菁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羅敏菁
字體放大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由製藥界併購原因找投資亮點

2016 年 1 月 13 日

 
展開

生物製藥業的併購除了有戰略必需性之外,也是刺激納斯達克生技指數上漲的重要因素之一;2015年全球醫療保健行業的併購交易總額超過 6000億美元,雖不是歷年新高,但也持續強勁。

一般併購者為表達誠意,通常會以高於市價的價格併購,創造出投資獲利機會,故愈多併購案或謠言也會刺激生技指數的上漲,但是製藥業內的併購交易之所以一直熱鬧滾滾的主要原因還是來自於經營績效的壓力,即各公司會利用其銷售平台儘量擴大產品線,以表現出營運績效(EPS);而敢向美國政府挑戰者,則利用遷移到他國註冊,公開節稅,也間接提高股東權益.另外收購研發中的產品或團隊則另有長期戰略佈局的運籌.至於搶親型的併購效益是否值得,其實不易檢視,這些也都會造成投資者霧裡看花的迷惑。

以下將 2015年生技製藥業的併購策略歸納於下,讓讀者可以更了解製藥業的分分合合到底在賣什麼藥,案例看多之後,自會成長。

最厲害的案例:輝瑞(Pfizer, PFE-US)一箭雙鵰

避稅並加營業額擴大,重回全球寶座。

美國公司稅相當高,這對以營收為導向的大製藥廠相當不利,大藥廠若能在低稅率的國家註冊,光這動作就可以在 EPS上輕鬆的擠出十幾個百分點;2015年 11月輝瑞以醫療行業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併購交易 1600億美元收購了 Allergan,並轉型成愛爾蘭公司 ! 美國稅率高達 35%,而愛爾蘭主要公司稅只有 12.5%!美國政府怎會讓這繳稅大戶脫離美國懷抱,這才是背後最該玩味的地方!

事實上 Allergan以前是以眼科用藥和肉毒桿菌聞名的美國加州公司, 2014年被位於愛爾蘭的學名藥巨頭 Actavis併購,變身愛爾蘭公司,才隔一年又被輝瑞併購,也就是說輝瑞一下子接收了二大公司的營收.這次世紀大併購使輝瑞市值輕易超過 2870億美元的嬌生(Johnson & Johnson, JNJ-US),重回全球第一大藥企,而輝瑞銷售規模也將達 600億美元。

其他節稅案包括 Valeant製藥公司把總部遷到加拿大,Endo通過收購 Paladin Labs遷往愛爾蘭等等,2014年的節稅效益請參考下表:

2014年被併購之藥廠與生技製藥公司之節稅效益

藉由收購擴大產品線

這通常發生在學名藥公司,蓋學名藥公司以行銷為主,無法邊賣邊燒錢開發新藥,故在策略上會利用不斷的收購晚期藥物,讓行銷團隊可同時推展多支藥品,提高行銷效率,而其中最積極的就是 Valeant製藥公司,其策略在於等藥品上市機會逐漸明朗後再進行收購,如此可避開早期開發失敗的龐大沉默成本( Sunk cost);2015年 4月 Valeant以 158億美元吃下 Salix製藥公司,8月在 Sprout製藥公司的女性性慾障礙藥 Addyi獲批後, Valeant又花 10億美元收購之;而同業的 Endo製藥則在收購 Salix失敗後,轉以 92億美元收購 Par學名藥公司。

而前面所提到的 Actavis除在 2014年收購 Allergan之外,也吃下 Forest Lab兩個全新藥,分別是治療過敏性腸綜合症的 Viberzi和治療精神分裂症的 Vraylar。2015年 6月又以 21億美元收購 Kythera製藥公司 4月才拿到藥證的雙下巴治療藥 Kybella。而以上紛雜的收購,最後全納入輝瑞旗下!

建立一方霸主罕見病藥整合

罕見病用藥大家可能會以為既然是罕見疾病,病患少,哪有市場?其實不然,蓋很多罕見疾病必須一生用藥,藥價高又有保險給付,反而營收穩定。例如Alexion公司的Soliris,其2014年銷售額就高達20億美元.

十分積極的Alexion在 2015年 5月持續以 84億美元鉅資收購另外一個罕見病藥研發公司 Synageva。Synageva在 12月為 Alexion貢獻了一個新的治療溶酶體酸性脂肪酶缺乏症的全新藥,再加上 10月Alexion自行開發的低磷酸酯酶新藥, Alexion也被熱傳成被併購對象。

英國大藥企Shire製藥公司對罕見疾病用藥也是興緻勃勃,一路攻城掠地,2015年分別又以 52億美元及 59億美元收購 NPS製藥公司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產品線及 Dyax遺傳性血管水腫等產品線。 Baxalta, BioMarin和歐洲最大生物科技公司 Actelion也都是其關注的目標。

另一家專門研發罕見病藥的美國公司Horizon Pharma也在今年 3月花 11億美元收購罕見病藥開發公司 Hyperion Therapeutics,另外也一直向 Depomed扣門,罕見疾病一點也不冷門!

藉併購化解專利到期危機

大藥廠最怕的是暢銷藥金雞母的專利到期,引發學名藥競爭者加入削價,這對單價特高的單株抗體藥物也是一樣殘酷,這就是亞培(Abbott, ABT-US)花費 210億美元鉅資收購 Pharmacyclics ($PCYC)的原因,因為隨著全球營收排名第一的 Humira類風濕性藥物專利到期,亞培已是熱鍋上的螞蟻。Humira每年貢獻亞培 100多億美元的營收,佔比過大,亞培除了在專利法律方面下功夫,也必須尋找能夠產生大現金流的超級重磅炸彈藥,Pharmacyclics的 Imbruvica預計最高銷售額70~130億美元,可緩解 Humira專利到期衝突。

藉收購新藥公司強化未來競爭力

新藥永遠都是未來競爭的基礎,新藥的收購有二種目的,一是強化原先的產品線,例如某癌藥公司為建立癌藥霸主地位,各種不同的癌藥治療機制都不錯過,故會持續收購新的癌藥公司,即使是早期產品也會先簽下合作契約;另一種是怕落後於同業,故拼命收購,例如近二年流行癌症免疫治療,相關技術如 Immunocheck point藥物的開發,或基因加能的T細胞療法( Car-T),各大藥廠都不敢輕忽,紛紛投入研發,對原先沒免疫治療藥物的公司而言,最快的方法就是收購藥物或整個研發團隊。

在其他藥物的佈局上也不例外,如 Celgene以 72億美元收購 Receptos,取得自我免疫性疾病如發炎性腸疾和多發性硬化方面的新藥;Amgen以 15.5億美元分階段收購荷蘭私有公司 Dezima Pharma,取得口服降膽固醇 CETP抑制劑新藥,以加強其降膽固醇的後備研發線。英國的 AstraZeneca也是十分積極,先花 27億收購研發抗高鉀血症公司 ZS Pharma,又以總價 70億美元分階段收購私有公司 Acerta,這公司擁有類似 Imbruvica的第二代 BTK癌藥。而 BMS則在 11月份花了 20億美元收購私有公司 Cardioxyl製藥公司的心衰竭早期藥品。

併購策略

結語: 學習大藥廠的思考角度

由上面案例可歸納出大藥廠併購其他公司的原因主要有二個,一是收購其銷售額,二是儲備未來新藥的能量;台灣生技公司營業額不夠大,非大藥廠的收購對象,但二三線跨國藥廠可能對台灣會有策略性的興趣,而台灣新藥開發公司,尤其是海歸派者,因為與國際聯結性較強,則有國際合作或授權機會。

投資者若能以大藥廠的思維檢視新藥公司價值,則可挖掘台灣潛力公司,並協助台灣走出新的營運模式,或許被併購也是不錯的退場機制 !

註:併購數字參考自網路媒體,“新藥臨床開發故事會”及IMAP Research Report 2015。

 
週餘
 
 
分享文章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收藏 已收藏
很開心您喜歡 羅敏菁 的文章, 追蹤此作者獲得第一手的好文吧!
羅敏菁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
什麼是地圖推薦?
推薦您和本文相關的多維知識內容